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8927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1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

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

地理试题

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C.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修建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C.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D.都有丰富的水源

读“中国攀枝花工业区(图甲)和德国鲁尔区(图乙)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煤炭资源丰富B.水能丰富C.铁矿资源丰富D.廉价劳动力丰富

4.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工业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表形态B.资源分布C.城市规模D.市场需求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

据此完成第5~7题。

5.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6.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第7~8题。

7.有关图中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从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政策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市场

读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图及P点的流量变化曲线(b)图,完成9-10题。

9.在流域开发的Ⅰ→Ⅲ过程中()

A.流域面积增加B.含沙量减少C.下渗减少D.洪峰频率减少

10.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相同的降水过程,则三个阶段P处流量变化曲线与b图中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A.Ⅰ-③B.Ⅱ-①C.Ⅰ-②D.Ⅲ-②

读下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利用RS技术B.利用GPS技术C.利用GIS技术D.实地考察

12.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

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

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完成13~14题。

13.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14.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图为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完成15-16题。

15.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形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B.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D.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

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回答17-18题。

17.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D.大气污染

18.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B.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C.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D.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

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据此19~20题

19、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

非洲的刚果盆地是地球上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之一,目前该地雨林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显示:

到2050年,森林砍伐可能导致刚果盆地气温上升0.7℃,将使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加剧50%。

据此回答21~23题。

21.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22.近年来,对该区域的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

23.地处刚果盆地的国家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24-25题。

24.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高技术工业D.农产品加工工业

25.近年来在经历“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如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获得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读“内蒙古山路煤炭集团光伏发电产业链模式图”,完成第26~28题。

26.图中的①②分别为(  )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B.供气、液化气站

C.供水、农田灌溉D.钢材、轧钢厂

27.关于此发展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立足于煤炭资源的深加工B.实现了光伏发电循环发展

C.最终产出绿色环保电能D.达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28.关于此产业链各环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煤矸石和秸秆等废弃物用于热电厂锅炉燃烧

B.热电厂的蒸汽都用于多晶硅生产

C.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用作热电厂冷却水源

D.热电厂发电作为多晶硅生产的动力

读“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回答29~30题。

29.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很大且季节变化小D.地质条件稳定,适于建坝

30.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②该地区能源需求量小③水能开发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④移民难度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卷非选择题(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5分)

材料一:

世界两大著名三角洲示意图。

材料二:

上海与新奥尔良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三:

甲、乙两区域所处的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甲区域建立了许多新能源产业基地,一大批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这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美国,风力发电总产能占全球风力发电的五分之一,成为世界风力发电的首强。

(1)根据材料一简述河流在两座城市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3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异同。

(8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地区在风能领域合作的社会经济条件。

(4分)

 

32.表2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

读表回答问题。

 

表2 (单位:

km2)(6分)

年份

类型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重度盐渍土

153

425

755

中度盐渍土

133

219

293

轻度盐渍土

952

801

694

合计

1238

1445

1742

(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

(4分)

 

(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

(2分)

 

33.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简要说明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

(3分)

(2)江苏沿海产业带新建的火电站宜选择建在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下图为山西省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代表的工业部门。

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4分)

E__________,F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10分)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

W国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

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表X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

冬季

开发前的比例

61%

24%

15%

开发后的比例

38%

32%

30%

(1)说出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2分)

(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3分)

(3)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5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定线

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综合题

31.

(1)

(2)

(3)

32.

(1)

(2)

33.

(1)

(2)

(3)

34.

(1)

(2)

(3)

 

座号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BAAD6-10BADCA11-15ACBDC16-20CBDAB21-25CCDBD26-30ADBBA

二、综合题

31.(15分)

(1)提供水源;提供航运条件;提供旅游资源(提供生态效益,丰富城市景观)。

(3分)

(2)相同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分)

不同点:

新奥尔良的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

上海的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较少,季节分配不均匀。

(6分)

(3)甲区域常规能源缺乏,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风能丰富,但风力发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国家政策支持风能的开发利用。

乙区域经济发达,风能开发和利用技术先进。

(4分)

32.(6分)

(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

(4分) 

(2)合理灌溉;修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

(答对2点得2分)

33.(9分)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3分)

(2)利用海运条件运进煤炭资源,运费低(2分)

(3)电力工业 建材工业 

充分利用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4分)

34.(10分)

(1)特点: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1分)

依据:

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

(1分)

(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以上河段:

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3分)

(3)与新疆比,甲河流域:

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

(答对5点得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