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64623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docx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周周测习题

致远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三周地理周测试卷

一、选择题(48分)

复活节岛是一个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与最近陆地的直线距离超过1900千米。

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600年左右,该岛开始出现人类活动。

下左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读下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

6000人

B.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2.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A.环境承载力

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人口数量只能低于环境承载力

D.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3.形成下列城市的原因中,与矿产资源开发并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是()

A、大庆、攀枝花B、

南通、上海C、昆明、太原D、桂林、西藏

4.下列关于现代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B.可能促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C.使得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D.使得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大量减少

下图为中国西北地区某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

成下列问题。

5.该园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主要是

A.光照不足B.水源不足

C.技术落后D.劳动力短缺

6.图中序号的含义,正确的是

A.A—饲料加工B.B—肥料

C.C—生产过程废弃物D.D—禽畜养殖

富文荣勘测实验小组发现:

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

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承载能力,环境逐渐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

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7.图中四条环境库兹

涅茨曲线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

A.甲B.乙C.丙D

.丁

8.和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

①我国自然资源贫乏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

③国际社会制约增强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的唐人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因素B.经济因素C.知名度因素D.种族宗教因素

【原创】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价图(单位:

10万元),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如果该区地价最低的区域为工业区,且布局合理,则该地可能盛行

A.东北风B.东风

C.东南风D.西北风

11.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规划判断合理的是

A.商业区可能位于东南

B.有交通干线从东南向西北延伸

C.数字2区域可能为住宅区

D.该区域西南部有大型汽车站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

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读图完成问题。

12.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A.空间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

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D.草场资源丰富

13.该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下题。

14.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B.港口

C.公路交通枢纽D.气候

15.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A.位置适中B.经济中心

C.气候宜人D.资源丰富

读图,回答42~43题。

16.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

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④③①D.②①③④

17.从图中能

得到的结论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

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

回答下列各题。

18.甲类工业区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优势条件分别是

A.电子工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B.服装加工工业员工通勤便利

C.机械制造工业铁路、公路交通便捷

D.瓶装饮料工业靠近消费市场

19.图中M、N两地分别适宜建设

A.印染厂钢铁厂B.污水处理厂印刷厂

C.疗养院仓储式超市D.高级住宅区商业中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

中国深圳。

图中N地是华为在欧洲的总研发机构所在地,N地也是该国的风电基地。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0.N地冬季风力发电量最大的原因是()

A.供暖电力需求大B.热岛效应加强

C.北半球高低纬温差大D.阿留申低压增强

21.华为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中国科技竞争力B.充分利用当地零部件

C.利用熟练生产工人D.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22.从环境角度出发,下列城市内部结构中最合理的是

中国的玉米种植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

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23.下列玉米优势区域中,主要种植夏播玉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4.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B.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C.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D.⑥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12)

2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特点:

一是             ;

二是          减少和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26.读“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图,回答问题。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条?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40分)

27.(10分)下图是“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图中各类经济活动付租能力随与市中心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不同点是___

_。

(2分)

(2)图中A为_____区,各类经济活动在A区愿意支付的地租都是其最高的,但相应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能获得A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城市各功能分区中,_____(填字母代号)区占的面积比例最大;C区在城市中的区位有两个特点: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分)

(4)该图表达了___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2分)

28.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其内部城市化和工业化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异。

(11分)

(1)下图显示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2分)

(2)下表显示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表现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4分)

表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

口比重构成比较

地区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2005年

苏南地区

59.6

67.0

苏中地区

37.7

46.3

苏北地区

31.2

39.5

(3)请根据实际生活观察,列举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分)

(4)江苏省城市化和工业化从苏南到苏中再到苏北梯度差异比较明显,下列关于实现该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叙述错误的是()(2分)

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快城际交通发展

B.苏南地区要努力实现产业转换升级

C.苏中地区要有序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

D.苏北地区要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

参考答案

1.B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环境承载力受到

资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环境承载力最大值为6000人,这是考虑到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各种因素而做出的估计数值;t2时期,该地人口数量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提高,据此推测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t3

时期,该岛实际人口超出了环境承载力,环境恶化;t4时期该岛实际人口接近环境承载力,环境质量较t1时期差。

2.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到环境承载力的制约;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持续供养人口的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考点定位】环境承载力

【知识拓展】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承受力或环境忍耐力。

它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大系统,它既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和载体,又为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废弃物。

对于人类活动来说,环境系统的价值体现在它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活动的需要提供支持。

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

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当今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的表现。

当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所能支持的极限.

3.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

选项中属于我国重要的矿业城市的只有大庆(石油)和攀枝花(铁矿)。

4.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目前世界人口迁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既有利于缓解发展中国家的人地矛盾,也利于为发达国家提供大量劳动力,缓解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但也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

5.B

6.D

【解析】

试题分析:

5.该园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故排除选项A;该地区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资源丰富,故排除选项D;由题可知该区域具备相应的农业技术,故排除选项C;由于该区域气候干旱,图中显示该农业主要靠水窖集水,所以水源是当地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条件;故选项B正确。

6.仔细读图,对图中已有信息进行判断;图中序号A是由种植的作物在加工销售过程中进入沼气池的部分,应该是生产过程的废弃物;作物的秸秆可以加工成饲料,然后用来养殖禽畜,禽畜的粪便、吃剩的饲料残渣可以用来制作沼气,所以B对应饲料加工,C对应沼气发酵的残余物(沼液、沼渣),D对应禽畜养殖,故选项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D

8.B

【解析】

试题分析:

7.据材料,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承载能力,环境逐渐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结合坐标图中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关系,丁曲线在经济起飞阶段中,环境污染程度最低,故发展模式最理想,选择D项。

8.我国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故①错误,排除法选择B项。

考点:

经济发展模式,坐标图中信息的提取

9.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唐人街大多是在当地华人分布集中的地区,是由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趋同性而形成的。

10.A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10.读图,图中地价最低的区域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区域。

如果该区地价最低的区域为工业区,且布局合理,说明工业区对城区没有大气污染。

则该地可能盛行东北风,A对。

东风、东南风、西北风都会导致城市大气污染,B、C、D错。

11.商业区交通通达度高,且地价最高,不可能位于东南,A错。

交通干线一般不经过城区

,可以减少对市区交通的影响,所以没有从东南向西北延伸的交通干线,B错。

住宅区付租能力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数字2区域可能为住宅区,C对。

该区域西南部地价最高,说明交通通达度高,可能是商业区,不可能是汽车站,D错。

考点:

城市功能区布局原则,城市规划。

12.C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12.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承载量)的主要受到资源总量、人均消费水平、科技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资源总量是首要的因素,所以排除选项A。

这里所说的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再排除选项B和D,选C。

13.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可利用的资源的种类与数量是有限的,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可利用的资源的种类、数量与领域是会增加的,环境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是会增大的,故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发展科技来实现,故选B

考点:

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点评:

本题要求考生准确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注意区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试题在设问时埋下了一定的伏笔,学生容易犯概念性错误,属于中档性题目。

14.D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14.图示沿海地区,都是沿海平原,都临海,也有海湾,所以地形和港口不是形成甲城主导因素;公路和交通是因为甲城才出现的,也不是形成城市的主导因素;甲地沿海北部大部分地区受撒哈拉的影响是热带沙漠气候,甲地是热带草原气候,相对湿润,水分条件好,形成城市。

选D正确。

15.随着城市的形成,又是沿海,交通运输逐渐

完善起来,贸易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区域经济中心;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选B正确。

考点:

主要考查城市区位和

发展条件。

16.D

17.D

【解析】考查城市化进程。

根据图示曲线数值可判断,尽管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水量却多于发达国家的。

18.C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18.读图,甲类工业区位于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城市水源,靠近铁路、公路线,交通运输便捷,适宜发展机械制造工业,C对。

电子工业要求环境优美,不适宜在河流下游,A错。

服装加工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适宜布局在市区,靠近劳动力密集区,B错。

瓶装饮料工业,要求水源清洁,应布局在河流上游地区,D错。

19.读图,图中M地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地势较高,环境污染少,适宜建设疗养院。

印染厂水污染严重,不宜建在河流上游,A错。

污水处理厂应建在河流下游,B错。

N地靠近火车站,交通便利,位于郊外,地价较低,适宜建仓储式超市,C对。

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城市中心,N地距城市较远,D错。

考点:

工业区位

因素,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20.C

21.D

【解析】

试题分析:

20.图中N地冬季风力发电量最大不一定用于供暖电力需求,故排除选项A;冬季热岛效应加强发电量应该降低,故排除选项B;阿留申低压位于太平洋海区,与英国无关,故排除选项D;英国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冬季北半球高低纬温差大,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用电量大,所以冬季风力发电量最大,故选项C正确。

21.华为公司在海外设立的是“研发机构”,与使用当地零部件、熟练生产工人无关,故排除选项B、C;华为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产品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所以其主要目的应该是及时掌握英国乃至欧洲市场需求,从而及时调整战略布局,等,故选项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工业区位因素。

22.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卫生防护带在住宅区与工业区之间,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选择D项。

23.D

24.C

【解析】

试题分析:

23.①是东北平原,②河套平原,③青藏高原,④黄淮海平原。

东北平原和河套平原主要是春播玉米,青藏高原不种玉米,黄淮海平原是我国夏播玉米的主要分布区。

选D正确。

24.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③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④地区秋季多晴朗天气,利于收摘;⑥地区位于我国贵州地区,土层比较薄,肥力不高。

选C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玉米生长的区位条件。

25.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

【解析】

本题考查考查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变化。

根据表格可以回

答:

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迁移原因

特__点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

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欧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26.

(1)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恶化;

(2)人口曲线;人口增多导致对资源消耗量增加排出的废弃物增多,从而导

致环境恶化。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参加国际协作。

【解析】

试题分析:

(1)观察图中污染物、资源、人口曲线的变化趋势可推断,可供开发的资源在减少,污染物增加,导致环境恶化;人口数量增多。

(2)观察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关系发现,人口数量多的年份,污染严重,可供开发的资源量少,说明人口曲线在三者中起主导作用

(3)因环境矛盾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增加造成,所以解决这种矛盾首先控制人口数量,在此基础上提高人口素质,还要国际协作来完成。

考点:

读图分析能力;环境矛盾产生的主导因素及解决途径

27.⑴各类经济活动都随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递减递减的速度不同,有快有慢(2分)

⑵商业区该经济

活动支付的地租远比其它经济活动所能付出的租金高(3分)

⑶B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3分)

⑷距离市中心的远近(2分)

【解析】主要

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知识,

(1)由图可知,各类经济活动付租能力随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变化而变化,D曲线变化最快,E曲线其次,F曲线变化最慢。

(2)A为商业区,B为住宅区,C为工业区。

因为商业区付租能力是最高的,所以A为商业区。

(3)城市各功能分区中,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所以占的面积比例最大。

工业区因为付租能力最低且运输量大,所以具备以下特点: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4)该图主要表达了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离市中心越近,付租能力越强。

28.

(1)水平不断提高(2分)

(2)苏南最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或自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

(2分)经济发展水平(2分)

(3)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日趋拥挤、产业升级困难、资源供给紧张(1点1分,共3分)

(4)D(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反映了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

(2)直接根据表格中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异可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的差异。

社会经济因

素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素。

(3)借鉴课本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质量、交通、住房、就业和社会治安等问题。

(4)对于该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应实施区域经济联系,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而苏北以农业生产为支柱明显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点评:

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资料的城镇人口变化判断城市化发展和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并能结合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等内容综合分析即可,注意借鉴课本内容,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