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046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教育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docx

《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docx

教育学

绪论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教育现象

教育现象就是教育存在的形态。

教育思想是指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思维深刻性、抽象概括性、逻辑系统性和现实普遍性的教育认识。

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教育活动、教育事业是形成一定教育思想的基础,并使已形成的教育思想得以发展、深化和提高;而教育思想又反过来作为一种教育法则,指导和制约人们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的实践,体现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统一。

二、研究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就是指人们所察觉到的教育系统内部或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不协调状态。

三、揭示教育规律

按教育规律的层次性,可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故它与教育方针政策有所不同。

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但是,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但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政策是决不等同的。

教育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稳定性。

教育方针政策具有主观性、区域性和时间性。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哲学著作或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孔子的《论语》等。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愤启悱发、举一反三、叩其两端等。

《学记》中总结了豫时孙摩、和易以思、长善救失等教育思想。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在研究领域方面:

1623年,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在研究结果方面:

1632年,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因之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1693年,洛克,《教育漫话》,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他提出:

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

⑵“白板说”。

他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1762年,卢梭,《爱弥儿》。

在研究机构方面:

1717年,德国普鲁士王朝颁发了世界第一部义务教育法。

1753,格斯纳,哥廷根,“教育学研讨班”。

1776年,德国,康德,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

1803,他的学生林克将他讲演的内容整理、编辑,《康德论教育》。

在概念和范畴方面:

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被世人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哲学基础出发,他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从心理学基础出发,他提出了教学的四个阶段:

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

他强调了教学的教育作用,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在实验学校,赫尔巴特及其追随者开始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研究。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实证方法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

1861年,斯宾塞,《教育论》。

1901年,梅伊曼,“实验教育学”。

1908,《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1916年,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1930年,我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笔名李浩吾。

1939年,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全书包括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4个方面。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1956年,美国,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1963年,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

他主张:

⑴教授学科的基本结构。

⑵发展认知能力。

⑶主张早期学习。

⑷提倡发现法。

1975年,前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1977年,前苏联,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

社会方面的成分、心理方面的成分和控制方面的成分。

第三节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㈠原始的教育形态

㈡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原因:

⑴经济原因:

有了大量的剩余产品。

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社会的分工提供了最主要的条件,出现了体脑分工,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⑵政治原因:

统治阶级的需要。

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出现了国家和阶级。

统治阶级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官吏、文士等专业人员,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⑶文化原因:

产生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内容;文字日趋复杂,较难辨认和书写,这对学校的产生提出了要求。

㈢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三、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⒈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转化活动

教育活动就是一种促进转化的活动,社会的要求是转化的方向和归宿,它制约着教育的性质、方向和内容;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是转化的出发点和条件,它制约着教育的程度高低、内容组织和方法运用。

⒉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⒊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

人们在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物质生产的经验,而且积累了社会生活的经验。

把积累起来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新生一代。

这样,便产生了教育。

所以,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

生理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体质的不断增强等。

心理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等认知的发展,需要、兴趣等意向的形成,能力、气质等个性的完善。

社会发展是指社会经验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现实的社会个体。

二、人的发展的特点[1、未完成性2、能动性]

三、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随着人的生活条件的变化,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遗传决定论”是否正确?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在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㈠环境的分类

⒈以环境的性质为标准,可以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⒉以环境的范围为标准,可以把环境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㈡环境在人的发展的作用

⒈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在环境的影响下,儿童获得一定的发展。

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社会环境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现实源泉,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没有社会环境影响,生物人不可能获得人的社会发展。

⒉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和给定的。

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力度却因人而异,因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

⒊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人不仅能够适应环境而生活,而且能够选择、改造环境以求自身的发展,进而还能够有意识选择、利用环境的条件与资源来为年轻一代获得更好的发展服务。

墨子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易变。

荀子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你赞成上述观点吗?

“环境决定论”是否正确?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指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即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的、导向的作用。

(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明确;统一]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计划性;组织性;协调性]

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对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⑴培养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

⑵学校教育设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专门课程;

⑶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进行的。

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学校教育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同生活打好基础。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教育万能论”是否正确?

否。

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教育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人的发展也是多方面的,教育也不可能对人所有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主导作用。

(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1、从学校教育内部来讲

⑴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

⑵取决于教师能否敬业爱岗和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⑶取决于能否遵循人的发展的规律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从学校教育外部来讲

⑴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一致性的程度;

⑵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

四、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个体的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㈠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㈡个体的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人的活动包括生命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生命活动是人作为有机体与环境中的物质发生交换的过程。

它与人的身体发展直接相关,而且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

心理活动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活动。

心理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活动,它满足个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的需要。

当然,心理活动的内容不只是认识,还包括情感和意志。

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也最富有综合性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源泉。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环境实现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

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㈢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自我设计是指个人设计自己的发展道路,规划自己的未来】

自我设计作为一个认识系统,包含着四大要素:

主体、客体、活动、成果。

用图形表示如下: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中国青年报》指出:

教育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够改变和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诸社会现象的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⑴生产力发展程度与受教育程度、受教育年限具有依存关系。

⑵生产力发展程度与受教育人口数量具有依存关系。

⑶生产力发展程度与教育资金支付具有依存关系。

⑷生产力发展程度与学科专业设置具有依存关系。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⑴培养什么样的人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密切关系。

手工业时代——文盲;蒸汽机时代——小学;电气时代——初中;电子时代——高中。

⑵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

所谓教育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更为明显。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能把一般性的劳动力转化为专门性的劳动力。

(3)教育能把单维度的劳动力转化为多维度的劳动力。

(4)教育能把较低水平的劳动力转化为较高水平的劳动力。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⑴教育在科学知识再生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的继承性上。

⑵通过学校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的过程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

⑶通过学校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的过程是一种高效的再生产。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这在高等学校表现的尤为明显。

这是因为:

高等学校具有人才、资金优势、学科、设备优势。

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消息,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贡献力度不断增大。

一是高校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

二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

三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4、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

⑴教育可以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的经济管理者队伍。

⑵教育可以提高经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

由于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

各个国家都优先发展教育。

有人说:

经济要大上,教育让一让。

经济要大上,教育顾不上。

这种说法对否?

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来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这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一个主要的方面。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通过系统的教育来培养政治人才的趋势日益明显。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是由该国的政体决定的,但也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有密切关系。

列宁指出:

“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

3、教育可以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通过接受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适应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立场、态度、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过程。

教育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4、教育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

无论是哪个社会,政治信息的加工和传播都是国家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政治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如何是衡量政府权威的重要标志。

政治信息的流动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纵向流动,二是横向流动。

所谓政治信息的纵向流动,是指政治信息的历史传承。

这种流动离不开教育。

所谓政治信息的横向流动则是指政治信息在同一时期内在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

这种流动也离不开教育。

政治信息的流动为社会成员的沟通和政治意愿的表达等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也不能不加控制地任其流动。

5、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学校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讲演、文章,学校中的教材和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形成一定的舆论,藉以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

6、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这种方式在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或者采取重大的政治措施、政局发生大变动时常采用。

总之,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伟大的影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保持文化的功能

教育的传递、保持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形成三种形式:

⑴口耳相传。

⑵文字与学校。

⑶信息科技。

2、活化文化的功能

教育能把存储形态的文化活化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

3、选择文化的功能

选择文化的标准:

⑴统治阶级的需要。

⑵学生发展的需要。

⑶知识发展的需要。

选择文化的形式:

⑴吸收和排斥。

⑵加工改造。

4、文化批判功能

教育对现实的文化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上公开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5、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以达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6、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教育创造文化有直接与间接两种形式。

⑴直接形式:

直接产生新的文化。

⑵间接形式:

培养创造型人才。

总之,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一方面,教育与文化是相互制约的。

另一方面,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四、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提高国家的繁荣强盛,这是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历史性选择。

五、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六、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所谓相对性是指教育依靠一定的条件而存在,并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所谓独立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领域,教育具有自己的问题领域与观念系统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特有的运行机制、运行规律,使其带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转化活动的过程。

这一过程和应采取的步骤,是不同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它是与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相联的。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跟以往的教育有着特定的历史渊源关系,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教育有时候落后社会发展。

二是教育有时候超越社会发展。

第二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

2、教育目的的结构

人的身心素质(核心部分);人的社会价值(定向作用)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关系

⑴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我国教育方针,《教育法》第五条指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⑵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两者的区别为:

第一,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质量标准,而培养目标则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质量规格。

第二,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方向目标,而培养目标则是教育的达到目标。

第三,教育目的体现着社会的要求,而培养目标则体现着学校的要求。

4、教育目的的功能

⑴导向功能;⑵调控功能;⑶评价功能。

二、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

(一)社会依据

1、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2、根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科学技术处于萌芽状态。

当时,生产力只是通过生产关系的中介制约学校教育,还未成为学校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据。

近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日益成为制定学校教育目的的直接依据。

二战后,出现了新的科学技术的浪潮,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所以,教育目的已直接受到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二)人的依据

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看,它是制定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从人的需要看,人的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目的制定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的发展,具有各种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生存的与发展的需要等。

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含义

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二)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基本类型

⒈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人】

⒉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是那托尔普、涂尔干及凯兴斯泰纳等人】

⒊调和论【杜威倡导儿童中心主义,主张社会中心】

⒋辩证统一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理论基础。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历史沿革

㈠我国古代教育目的

㈡我国近现代教育目的

㈢新中国的教育目的

1957年的教育方针是: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5年,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990年12月30日指出,国家“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⒈培养“劳动者”、“建设者”或“接班人”;⒉注重提高民族素质;⒊坚持全面发展;⒋培养独立个性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㈠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普通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点。

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五章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

二、教育制度的特点

三、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三、学制建立的依据

四、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

第三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1、1951年的学制改革。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制。

新学制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体现了教育为工农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

②重视培养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建设人才。

③体现了各级学校方针、任务的统一性以及办学形式、步骤的灵活性。

④充分体现了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于9月19日公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

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和妥善地加以改革的。

3、1985年的学制改革。

1985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①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②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③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的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④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4、1993年的学制改革。

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关于教育制度的内容主要有:

⑴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两基”、“两全”、“两重”。

“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重”(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⑵调整教育结构。

⑶改革办学体制。

⑷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⑸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

5、1995年的学制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