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9090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09 大小:38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9页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9页
亲,该文档总共2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2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docx

《局部解剖学》学习指导

第一章头部

头部分为颅部和面部两部分。

颅部可再分为颅顶、颅底及其间的颅腔,颅腔内容纳脑及脑膜等;面部则有眼、耳、鼻、舌等特殊感觉器官。

鼻与口腔分别为呼吸、消化系统的起始部。

头部向下与颈部相连,其界线为:

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颅部和面部的分界线是:

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缘、乳突的连线。

第一节颅部

一、颅顶软组织层次结构及特点

颅顶分为额顶枕区和颞区。

(一)额顶枕区

1、层次(浅→深)

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

2、特点

(1).皮肤:

厚而致密。

此层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含有大量毛囊、汗腺、皮脂腺,为临床上疖、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

二是血供丰富,外伤后易出血,伤口也易愈合。

(2)浅筋膜:

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皮肤与帽状腱膜紧密连接(故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三层共同组成致密的“头皮”),并将浅筋膜分成许多含脂肪、血管、神经等小格,且血管与结缔组织小梁连接紧密。

故临床上此层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创伤时血管断端不易自行收缩闭合,出血较多,伤口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

(3)帽状腱膜:

为坚韧致密腱膜。

前、后分别与额肌、枕肌相连,两侧与颞筋膜浅层(颞浅筋膜)相延续。

临床上头皮创伤若未伤及此层,伤口裂开不明显,如果损伤该层(特别是横向损伤时),由于额、枕肌收缩而致伤口裂开明显,此时处理伤口时应注意缝合此层。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是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潜在性间隙,由少量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又称腱膜下(间)隙。

此层主要有三个特点:

1)组织薄而疏松,其连接的浅、深两层之间活动性大,临床上头皮撕脱伤常发生于该层;开颅手术时亦常在此层游离并翻起皮瓣。

2)范围广,此间隙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两侧为颞区,临床上此层出血或感染积脓时,可蔓延至整个颅顶。

3)此间隙有导血管(即导静脉)经颅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硬脑膜窦相通,因此,临床上发生在此间隙的感染,可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导致颅内感染,故该间隙被称为颅顶部软组织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

薄而致密,与颅骨表面连接疏松,易剥离,但在骨缝处与颅骨缝间组织愈着紧密,临床上发生在此层深部的血肿,常局限在某一块颅骨的范围内。

(二)颞区

1、层次(浅→深)

皮肤→浅筋膜→.颞筋膜浅层(颞浅筋膜)→颞筋膜深层(颞深筋膜)→颞肌→颅骨外膜

2、特点

此区皮肤薄而松弛,伤口或手术切口容易缝合。

浅筋膜内疏松结缔组织较多,其中穿行的血管、神经主要是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等。

颞深筋膜致密坚韧,上方附着于上颞线,向下逐渐分为两层分别附着于颧弓内、外侧面,此两层间构成颞筋膜间隙,容纳颞中血管及脂肪组织。

颞肌发达,与颞筋膜共同对其深部结构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临床上常选颞区为开颅手术入路;颞肌与颞深筋膜下部之间有脂肪填充的颞浅间隙。

此区颅骨外膜较薄并紧贴颞骨表面,临床上此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骨膜与颞肌之间为脂肪填充的颞深间隙,该间隙向下经颧弓深面连颞下间隙,再向前与面部颊脂垫延续。

(三)颅顶部血管神经

按分布区域不同,可分为前、外侧和后三组:

      前内侧组:

滑车上动脉、静脉、神经

      前外侧组:

眶上动脉、静脉、神经

       耳前组:

颞浅动脉、静脉、耳颞神经

       耳后组:

耳后动脉、静脉、枕小神经

③后组:

枕动脉、静脉、枕大神经

前内侧组于眶上缘的内侧穿出,分布于额区内侧。

前外组于眶上切迹(孔)穿出,分布于额顶区。

外侧组的耳前组在耳屏的前面,在颧弓后端表面向上穿行,分布于耳前及颞区;并可在颧弓后端靠耳屏前约1cm处可触摸到颞浅动脉的搏动。

耳后组血管分布于腮腺与耳廓。

神经分布于耳廓及其周围的大部分皮肤。

后组穿经枕三角分布于枕部。

颅顶部血管、神经主要位于浅筋膜内,其特点为:

①动脉、静脉及神经多伴行,均自下而上向颅顶部集中(呈放射状走行),临床上颅顶手术时应以颅顶为中心呈放射状作切口;在开颅手术时,皮蒂应留在下方。

②血供丰富,动脉间吻合成网状,损伤时易出血且量较大,但伤口抗感染力强且愈合快。

③神经分布相互重叠,临床上单纯的神经主干阻滞麻醉效果往往不理想,常需在创口部位补浸润麻醉。

颞浅动脉的临床应用:

由于颞浅动脉的位置恒定而浅表,临床上不仅用来监测脉搏,而且在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还可经该动脉逆行插管,注入化疗药物。

颞浅动脉、上颌动脉、颈外动脉三者的位置关系,对于正确进行逆行插管术关系密切。

多数颞浅动脉与颈外动脉呈一直线,但少数可呈一定角度(120度~170度),尤其老年人颞浅动脉多迂曲,以致与颈外动脉之间也常呈一角度,也有颞浅动脉发自上颌动脉;颞骨颧突根部上缘与颈总动脉分叉点(在体表约平甲状软骨上缘)之间的距离平均为8.7厘米,是决定插管长度的重要标志。

此外颞浅动脉顶支的管径和长度,都适合在颅内、外搭桥术中使用。

二、颅底

颅底分内、外两面。

颅底内面自前向后分别形成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且明显表现为前高后低。

(一)颅前窝

由筛骨的筛板和额骨的眶板构成。

左右两侧容纳左右大脑半球额叶,中部有嗅丝经筛孔入鼻腔,此处骨折或脑膜损伤可导致脑脊液鼻漏。

(二)颅中窝

由颞骨岩部和部分鳞部以及蝶骨体和蝶骨大翼等构成。

其骨质厚薄不一,鼓室盖和垂体窝处的骨质较薄,临床易发生骨折。

鼓室盖下方有鼓室,此处骨折可致脑脊液和血液流入鼓室,并可再经咽鼓管入咽,或者经破裂的鼓膜顺外耳道流出;垂体窝下方为蝶窦,此处颅底骨折,脑脊液和血液经蝶窦可流入鼻腔。

中央小而且浅的窝是垂体窝,容纳垂体。

垂体窝两侧有硬脑膜形成的海绵窦。

1、垂体窝

(1)毗邻(或构成)

顶:

鞍膈(硬脑膜形成)、视交叉和视神经(均位于鞍膈的前上方)。

底:

蝶窦(隔一层薄骨壁)。

前方:

鞍结节。

后方:

鞍背。

两侧:

海绵窦。

(2)内容:

垂体。

(3)临床意义

垂体肿瘤时,向前上方可压迫视交叉和视神经,出现视觉障碍等;向下方、前方、后方会压迫相应的骨质,甚至导致骨质破坏;向两侧可压迫海绵窦内结构(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等),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垂体肿瘤切除时,要注意保护视交叉和视神经、海绵窦、颈内动脉等

2、海绵窦

海绵窦是由硬脑膜两层间构成的海绵状腔隙,位于蝶鞍的两侧,向前至眶上裂内侧部、向后达颞骨岩部的尖端;两侧海绵窦经鞍膈的前、后海绵间窦相交通。

(1)毗邻

  上内侧:

隔内侧壁邻垂体。

  中部:

颈内动脉、展神经等。

  下内侧:

隔薄骨壁邻蝶窦。

前端:

眶上裂内侧部,并与眼静脉、翼丛、面静脉和鼻腔静脉交通。

后端:

邻颞骨岩部尖处的三叉神经节,分别与岩上、下窦相连;向后连枕骨斜坡上的基底静脉丛,后者向下连椎内静脉丛。

  外侧:

(上→下)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

(2)穿经血管、神经

颈内动脉、展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等。

(3)临床意义

海绵窦内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小的间隙,其内血流缓慢,临床上感染时容易血栓形成;海绵窦与颅外静脉(丛)连通广泛,面部、腹膜后隙等部位的化脓性感染,可通过相应的途径引发海绵窦炎与血栓形成;海绵窦内血栓可压迫穿经该窦的脑神经等结构而出现系列临床症状;临床上实施垂体或三叉神经节手术时,注意勿损伤此窦。

(三)颅后窝

容纳小脑和脑干。

位置最低,由颞骨岩部后面及枕骨内面组成,骨折时血液及其他渗漏液难以排出而常被忽视,容易导致颅内高压等。

颅后窝重要结构主要位于其中央部、前外侧壁及后壁中部。

第二节面部

一、面部浅层结构

(一)皮肤与浅筋膜

1、皮肤:

薄而柔软,弹性好,含有丰富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为临床上疖肿、皮脂腺囊肿好发部位;其真皮层与浅筋膜中的弹性纤维及肌纤维相连,形成皮肤的自然皮纹,面部手术切口应尽可能与皮纹一致,减少术后瘢痕形成。

2、浅筋膜: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血管、神经及腮腺管等穿行其中,且血管、神经分布丰富;睑部皮下脂肪少而疏松,水肿时此处显现较早;其颊部脂肪较丰富,称颊脂体。

(二)面肌(表情肌)

面肌属皮肌,薄而纤细,起于面部诸骨,止于皮肤,由面神经发出分支支配。

如表情肌或面神经损伤,可导致面部表情障碍(面瘫)或有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食物积于齿颊之间等体征。

(三)血管与神经

1、血管:

主要是面动脉及其分支,以及与之伴行的面静脉及其属支。

(1)面动脉:

又称颌外动脉,在颈动脉三角内发自颈外动脉,在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由颈部行至面部,此处可扪及面动脉的搏动,面部出血时,可在此处压迫止血。

面动脉由此斜向前上经口角、鼻外侧至内眦,改名为内眦动脉。

面动脉在面部的分支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鼻外侧支,分布于相应部位。

(2)面静脉:

起自内眦静脉,伴行于面动脉的后外方,穿行于表情肌之间,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前支汇合,再穿深筋膜于舌骨平面注入颈内静脉。

内眦静脉与眼上静脉相连,后者注入海绵窦;面静脉经面深静脉至翼静脉丛也与海绵窦相连。

面静脉缺乏完整的瓣膜。

面部感染可通过上述途径逆行蔓延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因此,面静脉所经过的鼻根与左右口角之间区称为“危险三角”。

2、神经:

面部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皮支,支配面肌运动的神经来自面神经分支。

(1)面神经:

由茎突孔出颅后,从腮腺后面进入腺体,在腮腺内分为上、下两干,然后再分支并相互交织成丛,最后呈扇形分为五组小支分别从腮腺上、下及前缘穿出,支配面部表情肌。

其分支如下:

颞支:

多为2支,由腮腺上缘穿出,越过颧弓中份浅面,支配眼轮匝肌上份及额肌。

临床上此组分支损伤,可导致同侧额纹消失。

颧支:

3~4支,由腮腺上缘前份穿出,与面横动脉伴行,支配眼轮匝肌、颧肌及提上唇肌等。

颊支:

3~4支,由腮腺前缘穿出,可分为上、下主支平行于腮腺管上、下方行走。

支配颊肌与口轮匝肌等。

下颌缘支:

1~2支,于腮腺下端穿出,在颈阔肌深面,跨面血管浅面,沿下颌骨下缘前行,支配降下唇肌、颏肌等。

在下颌下三角进行手术时,应在下颌骨下缘下方1.5~2厘米处做切口为宜,以防损伤此支而致口角歪斜。

颈支:

常为1支,由腮腺下端穿出,支配颈阔肌。

(2)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在面部浅层的分支主要有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耳颞神经、眶下神经、颏神经。

前三者前已提及。

眶下神经:

由眶下孔穿出,分为数支,分布于眼裂与口裂间的皮肤。

颏神经:

由颏孔穿出,分布于口裂以下与下颌下缘之间的皮肤。

二、腮腺咬肌区

(一)境界

前界:

咬肌前缘。

后界:

乳突及胸锁肌上份前缘。

上界:

颧弓外耳道。

下界:

下颌骨下缘。

(二)结构

从浅到深大致为:

皮肤、浅筋膜、浅层血管神经、腮腺咬肌筋膜、腮腺浅部、腮腺峡部及穿行其间的血管和神经、咬肌、下颌支、腮腺深部等。

这里着重介绍腮腺。

1、腮腺的位置及形态

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上平颧弓,下平下颌角,后达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前邻咬肌表面。

呈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的锥体形,通常以下颌支为界分为浅、峡、深三部分,浅部覆盖于下颌支与咬肌后份浅面,峡部适对下颌支后缘,有时缺如或不完整,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及下颌支深面;腮腺深部发生肿瘤时,表面不易察觉,但可突向咽旁间隙,从口内可见到咽侧壁隆起,应予注意。

2、腮腺毗邻及穿经结构

(1)毗邻

上缘:

颧弓,外耳道及颞下颌关节,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及面神经颞、颧支。

前缘:

咬肌,面神经颧、颊支,面横动、静脉,腮腺管。

下端:

面神经下颌缘支和颈支,下颌后静脉。

后缘:

乳突前缘,二腹肌后腹,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

浅面:

皮肤及浅筋膜,耳前淋巴结,耳大神经前支。

深面:

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共同组成“腮腺床”)。

(2)穿经腮腺的结构

3、腮腺咬肌筋膜

来自颈深筋膜浅层,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两层包裹腮腺构成腮腺鞘,在腮腺前缘处,浅、深两层筋膜又合为一层覆盖于咬肌表面,直达该肌前缘,称为咬肌筋膜。

腮腺鞘的浅层很致密,深层较薄弱;鞘与腺体结合紧密并发出许多间隔伸入腺实质,将腮腺分为若干小叶。

4、腮腺管

自腮腺前缘深面发出,管壁厚而坚韧,在距颧弓下方约一横指处,向前经咬肌表面至该肌前缘,继而以直角折转向内穿颊肌,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冠相对的颊粘膜上,开口处粘膜隆起形成腮腺乳头。

临床上可经腮腺乳头插管进行腮腺造影。

5、腮腺相关的临床应用

腮腺鞘浅层厚,深层薄。

由于鞘与腺体结合紧密并发出小隔分隔腮腺,故当腺体化脓时可使腮腺小叶成为独立散在小脓灶,所以在诊断时,不能单纯依靠波动感作为化脓的指征。

腮腺脓肿切开引流时,应使用尖血管钳穿破脓腔,以免损伤面神经和形成腮腺瘘。

还应通开各腮腺小叶的脓腔以利引流。

由于面神经分支在腮腺内形成丛,所以当腮腺切除时,应先把面神经全部分离出来,其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先寻找面神经主干,可从外耳道下方,剥离腮腺鞘直达乳突前方显露面神经主干,再向远端分离分支,面神经主干在其越过茎突根部以前的一段,长1~1.5厘米位于腮腺深面,但尚未进入腮腺,故由此分离而保护面神经分支比较完全彻底;另一种是先找到下颌缘支,方法是在咬肌前缘与下颌骨下缘相交处辨认面血管,沿下颌骨下缘并在面血管的浅面找出面神经的下颌缘支。

然后沿此支向后上深入腮腺追踪面神经主干,再分离其他分支,待全部分离出来后再切除腮腺。

三、面侧深区

(一)境界

上方:

蝶骨大翼之颞下面

下方:

下颌骨下缘平面

内侧:

翼突外侧板

外侧:

下颌支

前面:

下颌骨后面

后面:

腮腺鞘深部的前面

(二)结构

肌肉(翼内肌、翼外肌)、血管(翼丛、上颌动、静脉及其分支与属支)、神经(上颌神经及其分支)。

翼内肌、翼外肌分别位于面侧深区的下部和上部,其起始部肌纤维相互交错,翼外肌的下头夹持在翼内肌的内、外侧头之间。

从层次上看,翼丛和上颌动脉位于颞下窝中,且在浅层。

翼内、外肌的肌腹则位于中层。

下颌神经位置最深,位于翼内、外肌的深面,其分支自翼内、外肌间的间隙浅出至浅部。

翼丛(翼静脉丛)在颞下窝内,位于颞肌与翼内、外肌之间。

  

 

四、面侧区的间隙

面侧区的间隙较多,位于颅底与上、下颌骨以及肌、筋膜之间,容纳疏松结缔组织,并有血管、神经穿行其中。

各间隙相互连通,因而,感染可随间隙蔓延。

面侧区间隙主要有:

颊间隙、翼下颌间隙、咬肌间隙、颞下间隙。

1、颊间隙

位置:

颊肌浅面与咬肌深面及下颌支前缘之间。

内容:

颊动脉、颊静脉、颊神经、面深静脉及脂肪组织。

连通:

向后上通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和颞下间隙。

2、翼下颌间隙(翼颌间隙)

位置:

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

内容:

舌神经、舌动脉、下牙槽动脉、下牙槽静脉、下牙槽神经。

连通:

向外沿下颌切迹通咬肌间隙,向前通颊间隙,向上通颞下间隙。

3、咬肌间隙

位置:

咬肌深面与下颌支上部之间。

内容:

有咬肌动、静脉、神经经过。

连通:

向内经下颌切迹通翼下颌间隙。

前方紧邻下颌智齿。

许多牙源性感染(如智齿冠周炎、下颌骨髓炎等)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

4、颞下间隙

位置:

前壁为上颌骨后面,后壁为茎突及茎突诸肌,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外侧壁为下颌支上部及颧弓。

内容:

翼丛、上颌动脉及其分支、下颌神经及其分支。

连通:

向上通翼下颌间隙,经眶下孔通眶内,向上经卵圆孔和棘孔通颅内。

面侧区间隙相互连通,其中,颞下间隙位于各间隙中央,最易与周边间隙互相串通。

间隙常邻近牙槽,故牙源性感染常常蔓延之相毗邻的间隙,且容易在各间隙间蔓延。

翼下颌间隙内容下牙槽血管、神经,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理想部位。

复习思考题

1、一女工在事故中头皮撕裂,累及了哪几层软组织?

此时只缝合皮肤可以吗?

为什么?

头皮下血肿发生在哪一层中?

若发生感染为什么会向颅内扩散?

2、某患者确诊为腮腺肿瘤,并决定手术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

(1)腮腺位于哪里?

腮腺分为哪几部分?

(2)腮腺的毗邻结构?

(3)该肿瘤可能压迫哪些重要结构?

(4)手术经过哪些层次?

(5)手术中最易损伤何结构?

若发生损伤,会出现什么症状?

(万 炜)

第一章头部thehead

头部下接颈部,其与颈部的分界线为下颌下缘、下颌角、乳突、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头部借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缘、乳突分为颅脑部(颅)和颌面部(面)两部分。

面部按层次可分为面部浅层结构和面侧深区,面侧深区位于下颌支的内侧、颞下窝内;按其所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眶区、鼻区、口区、鼻咽、口咽、腮腺咬肌区和耳区等。

第一节颅部

颅部可分为颅顶、颅内和颅底。

颅内含脑、脑血管、脑膜等;颅底有颅底内面和颅底外面,有许多重要的孔裂,是血管、神经出入颅腔的通道。

一、颅顶

颅顶以上颞线为界分为内侧的额顶枕区和外侧的颞区。

㈠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结构

软组织是相对硬组织而言,因而其软组织层次结构是指除颅骨以外的所有结构。

其层次由浅入深分为5层:

皮肤、浅筋膜、颅顶肌(帽状腱膜及枕额肌)、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

其中浅部3层紧密愈着,合称“头皮”。

1.在颅顶层次解剖模型上观察

首先找到颅骨的两块顶骨断面(外板、板障和内板)及两者之间的连接矢状缝;向内可见脑组织及被膜(软脑膜、蛛网膜和硬脑膜),其中硬脑膜两层间有上矢状窦和蛛网膜突向上矢状窦内的蛛网膜颗粒。

位于外板以外的所有组织即额顶枕区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5层:

皮肤(白色)、浅筋膜(脂肪格为黄色;致密结缔组织小梁为白色,其连接于皮肤和帽状腱膜之间。

)、帽状腱膜(蓝色)、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黄色)和颅骨外膜(浅蓝色)。

在此模型上还可见到垂直走行的导静脉,与板障静脉及上矢状窦相通。

2.在呈“十”字型切开额顶枕区头皮的标本上观察

用有齿镊或止血钳或手提起切开的头皮,在其断面上仔细观察,可见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像“夹心三明治”样,称为“头皮”;在颅骨外面可见一层白色的颅骨外膜,用手术刀将颅骨外膜划开一小口,用刀柄或止血钳可将颅骨外膜轻易地掀开一小段,露出颅骨外板;然后将“头皮”轻轻提起,可见“头皮”与颅骨外膜间有被拉伸的白色纤维,即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3.在“开窗”切口显示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的瓶装标本上观察

分辨其软组织的5层。

4.在半边头部显示颅顶血管、神经的模型上观察

可见其血管神经位于瓷白色的帽状腱膜和枕额肌的浅面,可分为前组、外侧组和后组,以颅顶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前组的外侧可见眶上血管、神经,内侧为滑车上血管、神经;在耳廓的前方可见颞浅血管、耳颞神经,耳廓的后方可见枕小神经、耳后血管及跨过胸锁乳突肌向上分布于腮腺表面及耳廓的耳大神经;后方可见枕血管和枕大神经。

然后在活体颧弓上、耳屏前1横指处可摸到动脉的搏动,该动脉为颞浅动脉。

5.在显示颅顶血管、神经的瓶装标本上观察动脉、神经。

除按上述方法观察分组外,可见其动脉相互吻合成网,神经各组分支间有重叠。

㈡颞区软组织层次

1.在半边头部显示颅顶血管、神经的模型上观察

在颧弓上方可见颞肌。

2.在显示颞区软组织层次的标本上观察

可见其由浅入深分为6层:

皮肤、浅筋膜、颞筋膜浅层、颞筋膜深层、颞肌及颅骨外膜。

二、颅底内面

颅底可分为内、外两面,颅底外面与面部、颈部相接,颅底内面构成颅腔的底。

颅底内面前高后低,依次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此内容我们在系统解剖学已详细学过,于此我们仅学习颅中窝的内面。

颅中窝取去顶颅骨标本,观察颅中窝前与颅前窝以蝶骨小翼和交叉前沟的前缘为界;后与颅后窝以鞍背上缘和两侧颞骨岩部的上缘为界,由蝶骨体、蝶骨大翼、颞骨岩部前面及部分颞鳞构成。

分为小而浅的中央部和大而深的两外侧部。

㈠颅中窝的中央部

较小而浅,为蝶骨体构成。

其上面呈前后高、中央低的马鞍形,称蝶鞍(临床上将垂体窝、鞍结节和鞍背合称蝶鞍),蝶鞍中部的凹陷称垂体窝。

垂体窝的前方有一横行的微突,称鞍结节。

鞍结节的前方有一横行的浅沟,称交叉前沟,其左右两端接视神经管。

视神经管的外侧伸向后的突起,称前床突。

垂体窝后方的横行隆起为鞍背,鞍背的两侧角向上突称后床突。

蝶鞍两侧有矢状位的浅而宽的沟,称颈动脉沟。

沟向后经破裂孔接颈动脉管内口。

㈡颅中窝的外侧部

比中央部低凹,大而深,由蝶骨大翼、颞鳞和颞骨岩部的前面构成。

找到蝶骨大翼和蝶骨小翼之间的眶上裂。

此裂的下内侧端的后外侧有一通向前方的孔,称圆孔;用细铁丝往前通,再从颅底外面观察,可见细铁丝到达翼腭窝。

在圆孔的后外侧有卵圆孔。

在卵圆孔的后外侧有一小而圆的棘孔。

同样用细铁丝向下通,从颅底外面观察,可见此2孔到达颞下窝。

同侧的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和棘孔从前往后外侧依次排列成一弧形。

从棘孔走向颅腔侧壁的浅沟称脑膜中动脉沟。

蝶骨体的后面与颞骨岩部和枕骨基底连接的交汇处形成破裂孔。

颞骨岩部的尖端有颈动脉管内口,经颈动脉管通向颅底颈动脉管外口。

在破裂孔的后外侧,颞骨岩部尖端的前面,用手可摸到一微凹,称三叉神经压迹。

岩部前面的中部可见向上的隆起,称弓状隆起。

弓状隆起的前外侧是鼓室盖。

三、垂体、海绵窦及脑神经出颅的部位

㈠在经垂体、海绵窦的冠状面标本上观察

可见垂体被包埋在垂体窝内,位于鞍膈与垂体窝之间。

垂体下方有蝶骨体内的蝶窦;垂体上方有大脑动脉环和视神经或视交叉。

垂体两侧为2层硬脑膜构成的呈三角形海绵状的腔隙,称海绵窦。

其外上角近似直角,上壁平鞍膈;外侧壁内侧自上而下可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邻近内侧壁可见颈内动脉和展神经。

㈡在去颅顶和脑的标本上观察

可见自视神经管出颅的视神经;在垂体窝的外侧为海绵窦,海绵窦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端与岩上窦和岩下窦相通。

在邻近海绵窦的外侧壁自上而下可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其中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眼神经自眶上裂出颅,而上颌神经自卵圆孔出颅。

邻近内侧壁可见颈内动脉和展神经,展神经经眶上裂出颅。

自圆孔出颅的有下颌神经;自内耳门出颅的有面神经和前庭窝神经;自颈静脉孔出颅的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自舌下神经管出颅的舌下神经。

四在颅内、外静脉的交通的模型上观察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首先在鼻外侧找到面静脉,面静脉起自眼角的内眦静脉,内眦静脉通过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与蝶鞍两侧的海绵窦相通;面静脉在口角水平经面深静脉与下颌后窝的静脉丛(翼静脉丛)相通,再经颅底孔裂与海绵窦相通;面静脉经下颌角的表面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成面总静脉,而后汇入颈内静脉。

而下颌后静脉又由翼静脉丛形成的上颌静脉与耳前的颞浅静脉汇合而成。

下颌后静脉的后支汇入颈外静脉。

第二节面部

面部仅学习面部浅层结构、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

一、面部浅层结构

面部浅层结构包括皮肤、浅筋膜及浅筋膜内的面肌、血管、淋巴和神经等。

㈠在面部显示面肌、血管的模型上观察:

1.面肌

主要围绕于眼、鼻、口孔裂的周围呈环行或放射状排列。

眼裂周围的眼轮匝肌;口裂周围的口轮匝肌、颊肌。

2.面动脉

又名颌外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穿下颌下腺或其上面,向上经咬肌的前缘与下颌体下缘的交点处,在面静脉的前内侧经口角的外侧、鼻翼的外侧,至外眦,该名为外眦动脉。

在活体上,在咬肌前缘与下颌体下缘的交点处摸到面动脉的搏动。

3.面静脉

又名面前静脉,起自内眦静脉,位于面动脉的后外侧并与其伴行,经鼻翼外侧、口角外侧、下颌下腺的表面至下颌角的前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为面总静脉注入颈内静脉。

4.神经

面浅层的感觉是由三叉神经的分支支配,支配面肌运动的神经为面神经。

在眼裂的上方找到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皆是眼神经的分支额神经发出,其中眶上神经位于外侧,由眶上孔或眶上切迹处穿出。

在眼裂和口裂之间找到眶下神经,该神经是由上颌神经发出,自眶下孔处穿出。

在口裂下找到颏神经,由下颌神经发出,自颏孔处穿出。

在耳屏的前方找到耳颞神经,由下颌神经发出。

面神经的观察:

在此模型上由于腮腺已去除,可以观察到在下颌体下缘、下颌支与颧弓之间的咬肌,在咬肌的表面有面神经丛及五大分支。

面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