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112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docx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题B卷新版

人教版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石粉碎

B.生铁炼成钢

C.铝制成铝箔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

B.淀粉

C.面粉

D.蔗糖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广火力发电

B.大力挖山开矿

C.提倡使用农家肥

D.将塑料集中焚烧

4.根据下面图一、图二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一粒子容易形成阳离子

B.图二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C.图一和图二表示的元素容易反应形成化合物

D.图二粒子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一般为-1价

5.小汽车在发生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会瞬间弹出,在0.01秒内引发下列化学反应:

2NaN3+NH4NO3═3X↑+2Na+N2O↑+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O2

B.NO

C.N2

D.NaOH

6.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聚氯乙烯               C.玻璃钢                  D.天然橡胶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碳酸钠是碱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D.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促进可燃物燃烧,所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8.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9.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结果Y表面产生氢气,X无变化,另取X放入Z的盐溶液中,结果X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A.X>Y>Z

B.Y>Z>X

C.X>Z>Y

D.Y>X>Z

10.化学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食用加碘食盐能够有效预防大脖子病,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补充加碘食盐.

B.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助于节能减排,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C.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

D.为减少水体污染,农业上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1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八月桂花满院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车胎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夏天晾晒衣服比冬天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2.我国研发的“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右图是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2

B.元素符号为TE

C.相对原子质量是127.6g

D.原子核外有76个电子

13.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某种金属矿物的产地

B.功能材料的研制

C.农药化肥的研制

D.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甲烷属于有机物

B.水属于氧化物

C.氧气属于纯净物

D.空气属于化合物

1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铁粉

铜粉

过量稀硫酸溶液、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N2

O2

通过炽热的木炭

A.A

B.B

C.C

D.D

16.“分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塑料和棉花都属于合成材料

B.维生素和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物质

C.干冰和冰都属于化合物

D.铁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须微量元素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拿出导管;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以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④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所以氧气具有氧化性;

⑤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

⑥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8.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KClO3

B.ZnCl2

C.Cl2

D.HClO

19.甲醛是装修材料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醛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

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g

C.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甲醛属于有机化合物

20.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物质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

B.铜和铁

C.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

D.酒精和矿泉水

二、填空题

21.

(1)用“化学符号”或“图示”填空。

图 示

_____

化学符号

_____

N2

_____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

若忽略空气中其它成分,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_(填选项)。

22.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从组成的角度:

水是由_____组成的。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氢气和氧气

(2)从微观角度:

如图所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浄化”过程,从长江中取了水样,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填操作名称),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作用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4)天然水分为硬水和软水。

含有较多_____的水叫硬水。

(5)请指出下图的操作中明显的一处错误:

_____

23.众多家庭开始使用“扫地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扫地,而且简单实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品牌扫地机器人的轮轴成分为碳素钢,外壳的成分为硬铝,轮胎的成分为橡胶,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填一种即可,下同),属于合金的是_____

(2)碳素钢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一种即可)。

(3)当机器废弃时,应将它收入垃圾桶的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4)根据扫地机器人的制造、使用情况,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

三、实验题

24.如图所示装置为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2)打开活塞a,让二氧化锰与双氧水接触,反应即进行。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直通管的作用是 ______ 。

③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置于b导管口,观察到现象是______。

(3)若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球形干燥管内装的药品是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流程题

25.电脑在我国普及使用已有几十年,废旧电脑的一些零部件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

某废旧回收厂利用废旧电脑的零部件(主要含有Cu、Ag、Fe、Al)回收金属铜和银,设计回收流程图如下:

(编号Ⅰ、Ⅱ、Ⅲ、Ⅳ、Ⅴ为化学反应步骤)[查阅资料]

(1)将金属零部件碾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操作一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后滤液1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加入的A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6.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

(1)打开瓶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红墨水液面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红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请根据初中化学知识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2)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

(问题讨论)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又设计了检验生成物的方法来证明。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有_______的现象,则说明两者确实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为了进一步确认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剩余,可以向其中加入____,若出现_________现象则说明氢氧化钠仍有剩余。

(3)用气体压力传感器也可以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图Ⅰ表示的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图Ⅱ中曲线1和曲线2分别表示瓶1和瓶2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①从曲线1可以看出添加20mL水之后,瓶中压强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请解释原因_______;曲线1____(能/不能)说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②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六、科普阅读题

27.阅读下列材料。

美丽富饶的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其中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铜、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是国家重要的锡、铜生产基地。

我国古代曾用“湿法炼铜”“火法炼铜”。

“湿法炼铜”的原理是“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火法炼铜”中用辉铜矿(主要成分Cu2S)炼铜的原理是:

Cu2S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一种会导致酸雨的气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

在河南安阳、湖北荆州、湖南宁乡、云南江川等地分别出土了后(司)母戊鼎、越王勾践剑、四羊方尊、牛虎铜案等青铜文物,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高超熔铸技艺。

青铜是铜锡合金,锡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铜的强度,抗腐蚀性增强,因此锡青铜常用于制造齿轮等耐磨零部件和耐蚀配件。

虽然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是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保护金属资源刻不容缓。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在云南出土的文物是______(填标号)。

A四羊方尊   B牛虎铜案   C越王勾践剑   D后(司)母戊鼎

(2)可用来冶炼锡的矿石是______(填标号)。

A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      B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

C锡石(主要成分SnO2)         D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

(3)青铜的抗腐蚀性比纯铜的___(填“强”或“弱”)。

(4)本材料中,“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火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七、计算题

28.2019年12月5日,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降落南昌瑶湖机场,顺利完成该机首次空中远距离转场飞行。

客机上电子元件使用了黄铜(铜锌合金)。

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有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0g黄铜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加人稀硫酸,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1)该黄铜样品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请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将剩余物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为_____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四、流程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六、科普阅读题

1、

七、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