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中考题A.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224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6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中考题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声中考题A.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声中考题A.docx

《声中考题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中考题A.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声中考题A.docx

声中考题A

2.1声的产生和传播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08•莆田)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C.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而产生的

B.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该从听到枪声开始计时

C.海上测量船可以利用回声测量海的深度

D.夏天打雷时,经常听到雷声轰鸣不绝,是由于雷声经过多次反射造成的

4.(2012•绵阳)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5.(2012•聊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咅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

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6.(2012•菏泽)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

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7.(2012•大连)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

手指

B.

琴弦

C.

弦柱

D.

空气

 

8.(2011•南平)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

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

估测声音传播的速度

D.

探究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

 

9.(2011•葫芦岛)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声波可以清洗钟表

 

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

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10.(2010•湘西州)夏天,我们通常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由于(  )

 

A.

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

B.

蚊子细嘴尖叫发出的

 

C.

蚊子小腿抖动发出的

D.

蚊子腹部鼓动发出的

 

11.(2010•厦门)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声音传播的条件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12.(2010•苏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13.(2010•乐山)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14.(2010•哈尔滨)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15.(2010•安顺)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

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16.(2008•荆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17.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18.图所示四幅图片中,能用来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是(  )

 

A.

B.

C.

D.

 

1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

吹着的哨子

B.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

关闭的收音机

D.

敲击的水瓶琴

 

20.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1.有四个实验现象: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吹响笛子,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D、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_________ .

 

2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的 _________ 产生的,并通过 _________ 传到人的耳朵.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_________ .

 

23.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 _________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会逐渐 _________ ,可见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_ .宇航员在太空中 _________ (“能”“不能”)直接面对面交谈,需要通过 _________ 进行交流.

 

24.

空气(2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1497

铁(棒)

5200

上表格是声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v/(m.s﹣1),据以上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至少写2条.

(1) _________ ;

(2) _________ .

 

2.1声的产生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08•莆田)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C.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解答:

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与不发声的音叉的区别在于:

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不发声的音叉没有振动;

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

当把悬挂的乒乓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乒乓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乒乓球的振动.

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选D.

 2.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

 

A.

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

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

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解答:

解:

A、通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故A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B、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B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C、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的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故C选项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本题并未涉及,故D选项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

故选D.

 3.阿凡提遇见巴依老爷在吃鸡,说到:

“好香的鸡呀!

”巴依老爷说:

“鸡的香味是鸡的一部分,你闻到了就要付钱给我!

”阿凡提拿出钱袋摇了摇说:

“钱币的响声是钱的一部分,你听到了我就付过钱了!

”关于这段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闻到鸡的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

能闻到鸡的香味不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

 

C.

能听到钱币的响声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

能听到钱币的响声只与钱币的振动有关

解答:

解:

A、B、能闻到鸡的香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错误;

C、D、听到钱币的响声说明钱币在振动,钱币的响声是通过空气传播.故C、D错误;

故选A.

 4.(2012•绵阳)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

20Hz~20000Hz,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听到.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解答:

解:

A、噪声也是声音,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正确;

C、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出声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故C错误;

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液体中传播的快,故D错误.

故选B.

 5.(2012•聊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咅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

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的

解答:

解: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条件,故A正确;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也能传播,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需要时间,故C错误;

D、人的音调不可能都是一样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故D错误;

故选A.

 6.(2012•菏泽)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

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解答:

解:

A、鼓乐声是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不合题意.

B、鼓乐声是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不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

C、鼓乐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不合题意.

D、人耳具有双耳效应,剧场的混响时间不同,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双耳效应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7.(2012•大连)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

手指

B.

琴弦

C.

弦柱

D.

空气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答本题要知道: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解答:

解:

手拨琴弦,琴弦由于振动而产生声音,所以声源是琴弦.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关键是搞清楚在发声时,是哪个物体在振动是一道基础题.

 

8.(2011•南平)在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

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

估测声音传播的速度

D.

探究音叉发声音调的高低

考点:

声音的产生;物理学方法。

803917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成可以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转换法来研究物理现象.

解答:

解:

正在发生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两个:

一是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二是转换法在物理学研究当中的有效运用.

 

9.(2011•葫芦岛)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声波可以清洗钟表

 

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

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传递能量.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

解:

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不合题意.

B、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不合题意.

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说明了音叉在振动.符合题意.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第一次是铁中传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中传来.说明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快.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了有关声音的产生、传播、速度和声音能传播能量,要注意区分.

 

10.(2010•湘西州)夏天,我们通常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这种声音是由于(  )

 

A.

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

B.

蚊子细嘴尖叫发出的

 

C.

蚊子小腿抖动发出的

D.

蚊子腹部鼓动发出的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根据飞行物一般都是由翅膀振动发声的进行分析.

解答:

解:

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的振动产生的,因此A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

 

11.(2010•厦门)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声音传播的条件

 

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专题:

转换法。

分析:

将纸盒上的小纸片的跳动与音乐即声音联系起来,即可得到实验的目的.

解答:

解:

A、在实验中,由纸片的跳动可以认识到扬声器的振动,这是一种转换的思想也可理解为放大法.扬声器振动时,听到了声音,由此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此可知A正确.

B、要研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实验中应体现人耳与声源之间介质的有无及种类,而此现象中只是观察的现象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故B错误.

C、要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中应重在体现物体振动快慢与音调的高低,而此现象中只是观察的现象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故C错误.

D、要研究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实验中要出现这两种声音,然后加以比较,而此现象中只是观察的现象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将纸片跳动与听到声音这两个实验现象联系是确定实验探究目的关键.

 

12.(2010•苏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

803917

分析:

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解答:

解: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说法正确;

B、物体在振动时能够发出声音,然后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到我们耳朵里,这样我们就才能够听到声音,故B错误;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不同,故C错误;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真空中不能传声,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13.(2010•乐山)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

解:

当扬声器发声时,纸盒会振动,所以纸片会跳动;

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

风吹树叶哗哗响,是树叶在振动;

由这些现象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选A.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14.(2010•哈尔滨)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803917

专题:

信息给予题;实验分析法。

分析:

由实验现象可知:

空气越来越少,声音减弱,而光的传播没有减弱,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光传播不需要介质.

解答:

解:

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而仍看见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但是光传播不需要介质,如果需要,随着空气的减少,电铃的振动会看不清楚.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光传播不需要介质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5.(2010•安顺)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使我们体会到了(  )

 

A.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

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专题:

转换法。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

解:

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说明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即表明当音叉发声时物体在振动.

故选A.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

 

16.(2008•荆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803917

分析:

此题涉及了声音的传播、产生等内容.

解答:

解: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介质不同,速度不同.故A错误.

B、人的声音是靠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若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就不会听到声音.如:

宇航员在真空中交流需要借助无线电设备.故C错误.

D、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不一定产生声音.

 

17.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考点:

声音的产生。

803917

分析:

声音的产生原因是振动,所以能够体现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选项是正确的.

解答:

解:

A、真空铃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这是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故A不符题意;

B、空气柱体积越小,振动频率越高,音调也就越高,这是探究吸管的音调和长度关系的实验,故B不符题意;

C、通过观察水花四溅可知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C符合题意;

D、固体能传声而且传声效果好,故D不符题意.

故选C.

点评:

声音产生的原因是振动,声音的传播条件是需要介质.

 

18.图所示四幅图片中,能用来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是(  )

 

A.

B.

C.

D.

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此题利用小球被弹开放大了物体的振动.

(4)骨传导是声音能通过头骨和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解答:

解:

A、将闹钟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抽出气体,看能不能听到声音.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