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93163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docx

部编版《守株待兔》教案完美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5守株待兔

5守株待兔(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文;

2.能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知识读懂文言文;

3.懂得做事情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只有辛勤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4.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懂得做事情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只有辛勤付出

才会有收获。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我们读过很多

古代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鹬蚌相争》《自相矛盾》《滥竽充数》

2.初识文言文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古代寓言故事,(读课题)这则寓言故事和我们之前学习的有什么不一样?

师:

是呀,这是一篇原汁原味的古代寓言故事,是一篇文言文,(板书:

文言文)选自战国末期韩非的《五蠹》(注音)。

古人把有学问,品德高尚的男子尊称为子,比如孔子,孟子,老子,所以又称他为韩非子。

3.揭题解题

(1)拿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随机指导“守”“株”“待”的写法。

(2)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指名回答。

守株待兔守候着树桩等待兔子再来。

二、读通文句,注意正确停顿

1.范读   学习文言文,第一件事咱们要会读!

先听老师读一读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老师再告诉你们一个读好文言文的小妙招 (板书:

 注意停顿)(出示停顿符号)打开课文纸,用上小妙招,读三遍坐正。

3.指名读,相机正音   课文有5句话,老师

请5个同学一人读一句。

预设

(1)宋人有耕者。

这句话里有两个后鼻音,你

读得特别好,请你带领大家读一读。

(2)田中有株。

(3)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颈后鼻音)

(4)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真是读书能手,这么难读的句子第一次就读对了!

这句话特别难读,有3个生字,谁再来试试!

(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这个字在这里是被的意思,所以应该读为,第二声

4.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谁能完整地读一读这篇文言文。

5.指名读全文(2-3)齐读

三、疏通文意,感悟文体特点

有了小妙招,很快就把文言文读正确了,来看学习文言文的第二个小妙招

(板书借助注释)请同桌之间借助注释互相说一说文言文的意思,有不明白的地方联系上下文和之前读过的故事互相补充。

(一)下面我们来交流,认真听,有不对的地方举手补充!

1.宋人有耕者。

交流,指名说意思

(1)学习“耕”

(2)感悟文言文的语言凝练

小结:

你们看,短短5个字就把这个故事发生的时期,人物、身份说得清清楚楚,语言真是凝练啊!

2.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交流,指名说意思

(1)理解“走”

(2)感悟文言文的节奏明快

再读读文言文   (请3——4)

文言文读起来怎样?

(节奏明快、琅琅上口)

(3)齐读 

这是故事的起因,经过呢?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指名说意思

(2)学习“释”

(3)一起来读这句话!

(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感悟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

结果呢?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交流,指名说意思

(二)1、用上小妙招,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预设(字字落实,句句清楚)

2、我们还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把故事说得更加生动、具体!

三、深入思考、感悟主题

(1)想一想,这位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嘲笑呢?

(2)是呀,看到农夫被大家嘲笑,如果你是他的亲人朋友会怎么劝说他呢?

  (同学们,农夫要改变的仅仅是不要守株待兔吗?

出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小结:

小故事,大道理,古人的智慧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四.背诵课文,诵出古文韵味

最后朱老师再送给你们第四个小妙招 诵出韵味。

先来听一听!

1.范读

2.像老师一样自己先练一练!

3.指名背诵

4.集体背诵

五.总结学法,推荐阅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四个小妙招,咱们就可以去读更多的文言文了,在韩非子这本书中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在我们祖国的文学宝库中更是数不胜数。

课后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阅读文言文的小妙招,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自己尝试着去读一读文言文《南辕北辙》。

 板书:

守株待兔   文言文

 

注意停顿

借助注释

深入思考

诵出韵味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理解文言文,感悟其中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文言文的词句与古诗词的理解有点相似,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则有所区别,不像现代汉语那么通俗易懂。

难点分析

这篇寓言故事是以文言文出现的,这是小学语文改革使用部编版教材后出现在低年段的一种体裁,对于现代我们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日常接触文言文的机会较少,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借助注释品读古文,理解古文,感悟道理。

2.结合插图品读古文,理解古文,感悟道理。

3.联系故事内容等方法品读古文,理解古文,感悟道理。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欢迎大家来到郑老师微课堂,喜欢听故事吗?

喜欢!

那就让郑老师带你们去听听《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吧!

2.故事听完了,你有什么感觉呢?

 

3. 小结导入:

 是的,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寓言故事,那时的寓言故事是古人用书面语写成的,也就是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的《守株待兔》,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请你猜猜“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1)题目中“株”是指什么?

(PPT出示:

树桩)你是用什么方法怎么知道这个字的意思的?

 

(2)说说课题“守株待兔”的意思,现在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品味课文语句,感悟其中道理。

 

(一)品味句子。

1、让我们赶紧来读一读这则文言文。

听清朗读要求:

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 你读懂了哪一句呢?

3.逐句理解。

 

品句1:

宋人有耕者。

(课件) 

(1)谁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宋人:

宋国人,耕者:

农民  句意:

宋国有一个农民。

(出示图片) 

(2)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吧?

  

(3)他为什么守呢?

请你读一读第2、3句话。

品句2:

田中有株。

兔是触株 折颈而死。

(课件) 

(1)“走”“颈”的含义。

 

(2)句意。

预设:

(他的)田里有一个树桩。

一只兔子跑过来,撞到了树桩上,脖子被撞断死掉了。

(3)他是怎么守的?

请你读读第4句。

 

品句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课件) 

(1)“因”“释”“来”“冀”释义。

 

(2)句意。

预设:

于是他放下农具守着树桩,希望再次得到兔子。

(出示图片) 

(3)怎么读好这句话呢?

请你展开想象:

那个农夫在等待兔子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的?

对,就用满怀希望的,高兴的语气去读它,还要注意停顿。

(4)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图片)引起下文。

 

品句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示图片) 

(1)复:

又;身:

自己。

(2)句意。

预设:

兔子不可能再次得到,而他自己被宋国人嘲笑。

 

(二)理解感悟 

1.指名读,思考:

兔子撞树是经常发生的事吗?

农夫却怎么做的?

 

2.当一个农夫不在田里劳动,会发生什么呢?

 预设:

田里会长出野草;庄稼会枯死 ;家里会因为没有粮食而被挨饿。

    

(三)主题概括 

这个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品味文言文的方法可以总结为:

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好句子,读出韵味;第二步借助注释、结合插图和联系生活经验去疏通文意;最后展开想象,复述故事,感悟道理。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我们知道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课后你也试着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吧!

小结

品味文言文的方法可以总结为:

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好句子,读出韵味;第二步借助注释、结合插图和联系生活经验去疏通文意;最后展开想象,复述故事,感悟道理。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

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说出农夫被宋人笑的原因。

懂得不努力而抱有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教学重点:

 

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说出农夫被宋人笑的原因。

懂得不努力而抱有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教学准备:

 

教师:

制作课件。

 

学生:

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你们预习的小古文其实是一个什么故事呢?

今天老师把这个故事是给你们带来了:

出示《守株待兔》视频。

 

2.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已经有所了解了,那么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

守株待兔。

)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提问"株"什么意思?

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又是谁在守株待兔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出示文中难读的词语,指名读。

(过度:

词语没难倒我们,一群疯狂的小兔子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难读的字,看看咱们能否抓住它们。

) 

(2) 出示单个难读的字,指名读。

(字也没难倒你们,老师还有一个疑惑。

) 

(3)身为宋国笑。

出示:

[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师提问:

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

读一读。

 

【设计意图:

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 

(4)难读的生字咱们都已解决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出示原文,指导停顿) 

(5)师领读、配合读。

 

(6)男女生分组读。

 

(读着读着,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宋人······) 

三、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 学习第一、二句 

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他家田中除了庄稼,还有什么?

(相机渗透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看图,看注释) 

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第一二两句)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劳作着,忽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用文中的语言告诉老师) 

4.学习第三句 

(1)出示第三句及意思。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强调“走”在古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

 

(4)这样的事情会经常发生吗?

(像这样不经常或意外发生的好事叫侥幸,今天这位农夫得到的这只兔子,可谓侥幸得来呀)相机板书:

侥幸得兔。

 

5.学习第四句 

(1)他就这么侥幸的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学。

 

这句话里 ,"耒"是什么呢?

看课本图片,它是翻土用的农具。

有一个表示辛勤劳动的词语叫耕耘就是耒作偏旁的。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近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 

(4)当一个农夫不在田里劳作,田里会发生什么呢?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

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

农夫却—— 虫灾降临,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

我们要病死啦,谁来救救我?

这个农夫仍然——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 

6.学习第五句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

收获) 

(2)课文里怎么说的?

 

7.疏通课文 

古人所说的这个故事咱们算读明白了,来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

宋国有一个农夫…… 

8.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小古文吧,好好读一读。

 (配音乐) 

三、总结寓意,写话表情。

 

1.农夫为什么身为宋国笑呢?

所以老师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农夫,谁来读一读。

出示:

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2、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

把你想说的话。

 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补充板书)谁来读一读。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3、谁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的收获。

 

四、作业。

 

1.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同伴听。

 

2.发挥想象力,续写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耕”、“释”。

提示耒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二、 指导背诵,拓展阅读 

1.背诵课文 

(1)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宋人(    )。

田中(    )。

兔走(     ),折颈(    )。

因(      )而(    ),冀(     )。

兔(     ),而(       )。

 

(2) 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背诵。

 

(3) 闭眼感受,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

因学生能力差距,所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背诵,分层、逐步进行,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 

2、拓展阅读 

(1)生读《南辕北辙》,先读通顺。

 

(2)根据问题再读文,《南辕北辙》中坐车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坐车的人想去(   ),(    )在(    ),他却往(   )走。

 

小结: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

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   ),也不要做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那个——(    )的人。

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课外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 起因 侥幸得兔 

经过 释耒待兔 结果 兔不复得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设计思路:

1.这篇课文是寓言,内容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

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通过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写突破本课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

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3.复述课文,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寓言故事吗?

今天,老师将要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板书课题:

5守株待兔,齐读课题(强调"株"的读音)

3.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梳理问题:

"株"是什么意思?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过渡:

刚才小朋友都交流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那么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生)读书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演示课文录像)伴随着老师的朗读请大家来欣赏课文,边听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株"在文中指的什么?

("株"指的是树桩。

树桩是露出地面的大树的一部分。

我们再来看课题,"守株待兔"就是?

(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三、初读课文,说出大意

师:

那么,这个人为什么要守着树桩等兔子呢?

结果又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各自把课文读一读。

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生读课文)

1.这个人为什么坐在树桩旁等兔子?

(板书;等)

2.那他又怎么会在树桩边捡到野兔的呢?

3.后来,他等到兔子了吗?

田里变得怎么样?

4.同学们对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清楚了吗?

默读课文把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说一说。

四、自主读书,合作交流

1.自主读书:

师:

小朋友现在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用线条或?

标注在书上,也可以和你的同桌小声说说,讨论、讨论。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养成勾画、旁注的好习惯)

2.合作交流:

(1)请2-3名孩子汇报读懂了什么?

(2)同桌交流自己读懂的地方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大家一起解决。

(互相解疑,既满足了孩子汇报的欲望,又能轻松解决孩子提出的大面积问题,对问题进行梳理)

(4)师生共同解答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请学生细读第一段划出有关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碰巧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词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造成野兔惊慌失措的原因,继而得出野兔一定是遇到了危险的事,碰死在树桩上纯属一件巧合的事,接着便让学生谈他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得出偶然的事件是不能经常发生的。

(板书:

偶然)

五、个性朗读展示,自主评价

过渡:

小朋友,老师发觉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孩子,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你们想把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吗?

现在,小朋友就选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用感情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1.学生自主练读。

2.生朗读展示并评价。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自我感悟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并且在评价中不断的提高阅读能力,进一步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六、讨论交流,理解寓意。

1.师:

小朋友读得可真好,那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

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甲:

我觉得这个人太懒了,我才不会象他这样!

生乙:

我觉得这个人太笨了,不会动脑筋,天上掉馅饼的事哪会有呢?

生丙:

我觉得很高兴,因为读第三自然段时我当了一回小老师。

……

2.小组交流合作:

师:

小朋友的感受可真多,如果这个守株待兔的人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生甲:

我想对这个守株待兔的人说:

你真傻呀!

你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

"你赶快种地吧。

生乙:

我想对这个守株待兔的人说:

你这个懒家伙,想要不劳而获只会饿死!

……

3.满足所有孩子的愿望:

假如老师就是哪个守株待兔的人,把你们想说的都说出来吧!

(相机板书:

一无所获)

(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和说法,就是揭示寓意的最好途径,通过相互的交流,学生也就明白了寓言所揭示的道理,从而突破重难点)

七、拓展延伸,激发想象,训练听说能力

假如这个"守株待兔"的人听到了你们对他说的话,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1.自主说(或写),组内交流、汇报。

生甲:

这个"守株待兔"的人听了就会觉得我们说的有道理,从此不在那里等待了,他的庄稼又丰收了。

生乙:

那个"守株待兔"的人听了就会想,我才不会相信你们这些小家伙的话,继续坐在树桩旁等待,结果饿死了!

……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更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了寓意)

八、课外延伸,古今文对照

过渡:

其实这则寓言故事古人很早就写出来了,你们想看看古人是怎么写的吗?

1.大屏幕出示《守株待兔》文言文(带注释)

2.师范读

3.生自读,并结合注释揣摩意思。

九、作业、

1.观察分析,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评价。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或其他人听

3.推荐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伊索寓言》《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故事》《童话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