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3535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10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docx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供电机电运输评估报告

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

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2017年矿井机电运输危害辨识评估报告)

 

二0一七年四月

会审栏

职务或职称

审查意见

签名及日期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总工程师

矿长

副总经理

会审意见

 

学习贯彻栏

贯彻时间

贯彻地点

贯彻人员

贯彻内容

 

2017年度矿井机电运输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一章重大危险源检测、辨识、评估、监控措施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I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

II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系统损坏或产生条件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III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防范对策措施

IV

灾难性的

会造成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第一节矿井瓦斯危险源,危险性检测、辨识

一、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㈠矿井瓦斯等级

本矿2011、2012、2014年度分别进行过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各年度瓦斯鉴定情况摘要如下:

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2010)801号”,云庄煤矿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92m³/min,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2011)790号”,云庄煤矿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41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9.63m³/t,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2)488号”,云庄煤矿的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42m³/min,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2014年瓦斯等级鉴定: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88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2.65m³/t,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㈡煤尘爆炸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贵州省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报告(2017M042)》,本矿1#煤层的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为无煤尘爆炸危险性,因此,矿井按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进行进行管理。

㈢煤层自燃发火期和自燃倾向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贵州省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2017M042)》,本矿1#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属Ⅲ类,即不容易自燃煤层,17#煤层未取样进行鉴定,因此,本矿按自燃煤层进行管理。

㈣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

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该地区划定为突出危险区域。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年10月提供的《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1号、17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及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232号“关于对黔西南州煤炭局《关于转报<普安县三桥云庄煤矿1#、17#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

鉴定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1#煤层在开采+1450m水平以上,17#煤层在开采+1392m水平以上不具突出危险性。

矿井按突出矿井设计与管理。

㈤地温

矿区范围内未发现地温异常现象,地温正常。

㈥冲击地压

地质资料中未提供冲击地压的相关资料,但在本矿井及周围矿井尚未有冲击地压情况的发生。

㈦水文地质

根据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12月提交的《贵州省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老窑及采空区积水情况如下:

1、老窑:

根据现场访问与调查,共发现民间开采遗留下2个老窑(LD1、LD2),老窑LD1、LD2分布于矿区南部的煤层露头线一带,主采C1煤层,主要为“独关”巷道,长度在50到80m左右,垂深在20至30m之间,开采时间大部分为2001年以前,由于老窑开采年限较长,采空区较乱,老窑均有积水,其中LD2采空面积约为4548m²,预测采空区积水量约为1800m³。

原云庄煤矿老井:

根据现场访问与调查,云庄煤矿兴建于2001年开采C1煤层,因技改扩能,老井于2006年底已闭坑停产,在矿区东南角一带形成面积约为0.047km²的采空区,预测采空区积水量约为14200m³。

技改后云庄煤矿采空区:

云庄煤矿2007年开始技改,其间对C1煤层进行过回采,目前在矿区南东部断层F26南北侧分别形成面积约为0.075km²及7620m²的采空区,由于采空区垮塌且无泄水通道,贮有大量积水,预测采空区积水量分别为:

1500m³、2280m³。

根据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对本矿井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及的提交的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基本查明矿区内小窑、采空区分部情况与积水量。

但老窑及采空区开采年限长,开采分散,混乱,老窑及采空区积水较多,为本矿井的主要水害,存在突水淹井危险性,给矿井开采带来威胁,随着开采面积和深度的增大,采空区内积水随之增加,可能导致矿井充水。

矿山做用好探、排水工作,避免充水事故发生。

2、水文地质类型:

云庄煤矿开采煤层大部分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煤矿最低开采标高+1200m,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高程约+1410m)之下,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矿区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及飞仙关组地层中的碎屑岩基岩裂隙水和老窑、采空区积水,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故本矿区属以裂隙水直接进水的裂隙充水矿床。

综合分析云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Ⅱ类Ⅱ型。

3、矿井涌水量

三板桥云庄煤矿涌水量主要两部分组成,即巷道顶板裂隙水和采空区顶板裂隙水。

该涌水量受降雨量控制,雨季最大流量约23m3/h,正常涌水量大约8m3/h。

采空区面积作为本矿涌水量最为相关的因素,是它直接影响了涌水量的大小。

考虑到今后开采岩石裂隙的扩张与上(覆)下(伏)含水层沟通、降水井下防尘水等影响,矿井正常涌水量按40m³/h,最大涌水量按110m³/h进行设计。

4、矿井水文地质特点、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分析、可能发生突水的地点和突水量预计

1)矿井水文地质特点、水患类型

本区水文地质类型属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水充水矿床,水文地质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矿井的水患类型主要是指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采空区老窑积水。

2)水患威胁程度分析

造成矿井水害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水。

根据本矿井的具体实际,对其可能形成的水害类型分析如下:

(1)大气降水:

是主要的充水水源。

含煤地层裸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直接充水强度和降水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老窑水:

由于年代久远,矿区浅部有老窑分布,现已全部关停,老窑开采深度不深,煤层均有一定范围采空,据访大部分老窑有积水,大气降水是老窑积水的主要水源,也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若揭穿老窑,老窑积水就会进入矿井,容易造成突水灾害。

因此开采时必须重视老窑或小窑水灾害的威胁。

矿井在开采前必须补充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将矿界及以外至少100m范围内邻矿的井田位置开采范围、积水情况标绘在井上下对照图上,并采取相应的切实有效的防治水措施以确保开采安全。

4)突水淹井危险

根据地质报告,经分析以上地层均为弱含水地层,不会造成突水危险。

第二节煤矿生产概况

现有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的概况

煤矿生产及辅助系统为:

矿井开采系统;矿井通风系统;矿井瓦斯、煤尘、火灾防治系统;矿井防治水系统;矿井机电系统;矿井运输、提升系统;矿井爆破材料及井下爆破系统;矿山救护系统;矿井安全综合管理系统共计九大系统。

1.矿井开采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

矿井共有3个井筒,即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平硐。

主平硐净宽3.0m,净断面8.03m²,倾角3‰,表土段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长356m,装备带式输送机,担负矿井的煤炭运输任务,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及进风任务。

主平硐在1#煤层底板开口,采用穿层布置,以199°的方位,3‰的坡度掘进356m后布置一采区运输平巷,沿1#煤层布置一采区运输下山至+1455m标高落平,通过煤仓、煤仓通道将一采区运输巷平巷与一采区运输下山相连,形成矿井主运输系统

副平硐:

净宽3.0m,净断面8.03m²,倾角3‰,表土段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长361m,井筒内铺设22kg/m单轨,担负矿井材料设备、矸石等辅助材料运输任务,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及进风任务。

副平硐在1#煤层底板开口,以218°的方位,3‰的坡度穿层施工361m后变坡,施工一采区轨道斜巷揭1#煤层后,布置一采区上部平车场,再沿1#煤层布置一采区轨道下山至+1455m标高落平。

回风井:

3.0m,净断面8.03m²,倾角3‰,长335m,表土段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

在井筒内敷设瓦斯抽放管,兼作矿井的安全出口。

回风平硐在1#煤层底板开口,以228°的方位,3‰的坡度施工335m后变坡,施工一采区回风斜巷揭1#煤层后,再沿1#煤层布置一采区回风下山至+1455m标高落平。

采区运输下山、一采区轨道下山、一采区回风下山在+1455m标高落平后通过车场、一采区井底联络巷连接,在+1455m标高布置一采区水泵房、主副水仓形成矿井一采区开拓系统。

一采区运输下山、一采区轨道下山、一采区回风下山通过联络巷、石门及绕道连接煤层,再沿煤层走向布置回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风顺槽至采区(井田)边界,通过切眼勾通上、下顺槽,构成回采工作面进、回风系统,形成矿井一采区生产系统。

矿井首采工作面布置在1#煤层,编号为1011工作面,煤层平均厚1.94m,煤层倾角平均14º,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用炮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配备2个掘进头1012运输巷、101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掘进工艺为炮掘。

进行安全验收评估现场检查时,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1011采煤工作面已经形成,1012运输巷、101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正在施工掘进。

2.矿井通风系统

(1)矿井通风方式为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风井安设了FBCDZ№16/2×75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风量40.2~89.4m3/S,功率为2×75kW。

矿井通过主要通风机反转进行反风。

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FBD-№6.0/2×15型局部通风机接风筒(直径600mm)压入式通风。

(2)矿井总进风量2853m3/min,其中主平硐进风量1208m3/min,副平硐进风量1645m3/min。

矿井总回风量2963m3/min。

根据本矿目前开采的采掘工作面布置,现有通风能力基本能满足矿井通风需要。

3.矿井瓦斯、煤尘、火灾防治及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瓦斯防治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2010)801号)、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2011)790号)、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2)488号),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对云庄煤矿进行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根据2008年10月提供的《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1号、17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及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232号“关于对黔西南州煤炭局《关于转报<普安县三桥云庄煤矿1#、17#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

鉴定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1#煤层在开采+1450m水平以上,17#煤层在开采+1392m水平以上不具突出危险性。

矿井按突出矿井设计与管理。

①瓦斯抽放系统

由于矿井首采工作面1011采煤工作面、1012回风巷、101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位于鉴定无突出危险性区域内,矿井采用本煤层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

采空区采用埋管抽采采空区瓦斯。

矿井在地面建立瓦斯抽放泵房并采用高低负压两套抽放系统。

高负压抽放系统选择2BE1-303型水环式真空泵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极限压力33Kpa,电机功率90Kw,转速660r/min,最大抽气量60m³/min。

选择管径为D351×8mm无缝钢管主管,支管采用D273×6mm无缝钢管。

低负压抽放系统选择2BE1-353型水环式真空泵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极限压力33Kpa,电机功率110Kw,转速464r/min,最大抽气量68.3m³/min。

选选择管径为D377×8mm无缝钢管。

②风排瓦斯

目前矿井已形成完整通风系统。

风井安设了FBCDZ№16/2×75型矿用防爆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两台,在采区相关巷道设置了风门等通风设施,使风流按设定的路线流动,局部扇风机按规定设在进风侧,风量满足稀释抽放后剩余瓦斯要求。

③瓦斯管理

本矿已经配备瓦斯检查员、光学瓦斯检定器、便携式瓦检仪,有各种瓦斯检查制度,瓦斯防治等措施,基本能达到矿井瓦斯管理要求。

④防突管理

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该地区划定为突出危险区域。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年10月提供的《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1号、17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及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232号“关于对黔西南州煤炭局《关于转报<普安县三桥云庄煤矿1#、17#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

鉴定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1#煤层在开采+1450m水平以上,17#煤层在开采+1392m水平以上不具突出危险性。

矿井按突出矿井设计与管理。

本矿成立了防突管理机构、打钻队并配备了防突钻机2台、WTC瓦斯突出参数测定仪等。

基本能达到防突管理要求。

2)煤尘防治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贵州省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报告》,本矿1#和17#煤层的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为有煤尘爆炸危险性,因此,矿井按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进行设计和管理。

(1)本矿在地面建有高位水池(500m³)。

(2)井下主给水管采用DN80mm钢管沿主平硐铺设至井下,支管选用DN75mm的钢管。

(3)矿井在主平硐、副平硐、风井等巷道内安设了主要隔爆水棚和辅助隔爆水棚。

(4)本矿配备了粉尘测定仪。

3)火灾防治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贵州省普安县三板桥云庄煤矿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报告》,本矿1#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属Ⅱ类,即自燃煤层,17#煤层未取样进行鉴定,因此,本矿按Ⅰ类,即煤层容易自燃进行设计和管理。

矿井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回采率高,巷道布置简单,有较好的防火性。

工作面顺槽采用锚杆支护,开采时,要注意观察,加强自燃征兆的早期识别工作,发现自燃预兆后及时采取措施,每个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及时进行采空区及巷道密闭。

本矿的井下消防水管与井下防尘洒水管共用,井下发生火灾时采用防尘洒水支管接管进行消防。

井口设置检身工作人员,严防烟火进入井下,对机电设备进行防爆合格检查,防止失爆电器入井。

4)安全监测监控

云庄煤矿装了KJ90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本矿在地面设置1个中心站,设2台监控主机(1个使用,1个备用)。

全矿共设9个分站,其中:

地面设2个分站,井下共设7个分站。

在采掘工作面、以及主要巷道安装了瓦斯传感器等。

对井下各工作地点的安全情况进行全天24小时的监测监控。

对重要采掘运输设备与生产参数进行测量、统计、分析和信息存储;在参数超限和设备故障时,能及时报警、显示和存储,必要时还可实现超限自动断电。

在采掘工作面安装了“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装置。

入井人员配置了便携式瓦斯报警器。

同时,矿井还在重要的地点、井下主要通道设有监控摄像,适时对各目标进行监控。

在系统的维护管理、传感器的校检方面,矿井成立了专门机构,设有监控中心,并根据有关规定将传感器定期送有资质的部门校检。

云庄煤矿安装了KJ251A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

KJ251A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KJ251A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4.矿井防治水系统

云庄煤矿开采煤层大部分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煤矿最低开采标高+1200m,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高程约+1410m)之下,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矿区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及飞仙关组地层中的碎屑岩基岩裂隙水和老窑、采空区积水,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故本矿区属以裂隙水直接进水的裂隙充水矿床。

综合分析云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属Ⅱ类Ⅱ型。

矿井为平硐下山开拓,中央水泵房布置于井底车场附近,水泵房底板高出巷道底板0.5m,水泵房设有2个安全出口,水泵房在与井底车场相通的安全通道内设置了易于关闭的既能防水又能防火的密闭门,另外有一条管子道(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通到一采区轨道下山,用于安设排水管。

矿井水泵房选用MD85×4型离心泵3台(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水泵流量85m3/h,扬程160m。

选用配套电机功率为75kw防爆电机3台。

经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检测检验,主排水系统判定为合格。

矿井选用Φ159×4.5钢管作为排水管,一趟工作,一趟备用。

正常涌水时期工作水管的能力在20h内能排出矿井24h正常涌水量。

最大涌水时期两趟同时工作,全部水管的能力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最大涌水量。

为防止老窑、老塘、采空积水以及突水透水事故的发生,矿井采取了探放水措施,目前配备了4台探水钻。

5.矿井供电系统

(1)供电电源

矿井已具备双回路条件,两回10kV电源引自普安110变电所不同母线段,线路规格为LGJ-120,线路长约6km,矿井必须专线引入双回路电源,并保证双回路供电电源的可靠性。

矿井二路电源采用单列运行方式,即一路工作电源,一路备用电源,工作电源工作时备用电源必须处于热备用状态,并同时具备当工作电源发生事故停电时,备用电源能自动投入运行状态。

矿井的两回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2)地面供电

在工业场地设置有一个地面变电所,担负全矿的供电配电工作。

地面变电所,包括高压配电室、低压配电室、检修工具间及器材存放间等,变电所设围墙。

地面一、二级负荷(主要通风机、瓦斯泵、监测监控主机、空气压缩机等)为双回路电源供电。

地面其他设备供电安装两台S11-630/10/10/0.4型变压器供地面工业场地设备和照明用电,两台变压器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地面风井用电设备选用KS11-500/10/0.69型变压器一台和KS11-630/10/0.69型变压器一台,两台变压器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3)井下供电

在井下设置10kV中央变电所,降压以660V/127V供井下用电设备,电气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供电;水泵房采用双回路专用电缆供电。

井下中央变电所安装2台KBSG-630/10/0.69型变压器供井下其他负荷用电,掘进工作面局扇选用两台KBSG-100/10/0.69供电。

井下供电设置了“三大保护”,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矿井控制、通讯、信号等设备均选用本质安全型和矿用防爆型设备设施。

井下各供电电缆均采用矿用型阻燃橡套电缆。

矿井在水泵房主、副水仓内分别埋设一块主接地极,其余配电点设局部接地极,并通过接地母线接地连接导线和电缆接地芯线构成井下接地网。

6.矿井压风系统

矿井工业广场建设了空压机房,安装了JG132-8型(排气量22.5m3/min,供气压力0.8MPa)空压机2台,配套电机功率为132kW;。

压风管路主管采用D133×4mm无缝钢管,支管采用D108×4mm无缝钢管。

压风管理沿主、副平硐铺设至各需风场所。

矿井在井下设置避灾硐室,在硐室内设有压风自救装置,掘进工作面与采面设置压风自救站。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正式投入使用。

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对本矿两台压风机系统进行了现场检测检验,综合判定该压风系统合格,正常运转符合要求。

7.矿井提升运输系统

本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布置三个井筒,即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平硐。

矿井生产能力为30万t/a。

主平硐安设有DTL80/40/55型胶带输送机,副平硐井筒内铺设18kg/m轨道、单轨,混凝土轨枕,采用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

一采区运输下山安设有胶带输送机、一采区轨道下山安设有提升绞车。

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采用刮板运输机。

1011采煤工作面未进行回采,采煤工作面未安设运输设备。

运煤:

1011工作面(计划采用刮板输送机)→1011运巷(刮板运输机)→运输下山(刮板运输机)→煤仓→运输平巷(皮带)→主平硐(皮带)→地面。

运料:

地面→副平硐(机车)→一采区轨道巷(机车)→一采区轨道下山(绞车)→工作面。

一采区轨道下山绞车经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检测检验,检测结果为合格。

8.矿井通讯系统

云庄煤矿通讯系统已经完善。

矿井选用TC-424B型矿用程控调度交换机供生产调度使用,并连接至地面行政办公室,井下设置井下17门电话,用户话机均为按键话机。

电话站至通风机房等工业场地通信选用矿用电话电缆,其敷设方式采用钢索吊挂,分别与场区动力照明线网同杆架设。

电话站至井下选用矿用电话电缆,以完成矿井的内部通讯。

地面电话设置地点为办公楼、调度室、矿灯房、炸药库、通风机房、瓦斯抽放泵站、变电房、配电房、机修车间等。

井下电话设置地点是井底车场、绞车房、车场摘挂钩处、工作面、掘进面、避难硐室等处。

矿调度室安装与本地通信网络相联通的直拨电话。

矿井对外通信随时与外界保持正常通讯。

矿井管理人员手机保持24小时开通联系。

9.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

1)地面生产系统工艺流程

原煤经主平硐运输到地面储煤场,汽车直接开至储煤场装车外运。

2)洗选加工

矿井未建设选煤厂。

3)矸石排放

掘进矸石由副平硐运出井,前期矸石通过矿车运到矿井工业场地作为平场填方,后期矸石通过矿车装车外运到临时排矸场地堆放,在矸石场下部设矸石挡墙,并经过防渗透处理。

4)给排水、污水处理

(1)水源

云庄煤矿生活用水水源主要引自矿区西面距工业场地约1.5公里处的泉水,泉水水质好、流量大,经化验可作为生活用水水源,泉水流量约30m³/h。

矿井分别在工业场地+1550m标高建有500m³消防、防尘水池,在+1555m标高建有200m³生活水池。

(2)矿井用水量

经估算本矿最高日用水量为1471.77m³/d,其中生活用水量为210.40m³/d,矿井生产用水量为519.12m³/d,消防用水量为702m³/次。

(3)供水方式

采用静压供水,供水主管选用D108×4无缝钢管,供水支管选用D57×3.5无缝钢管。

第三节主要危险源的危害性分析

一、矿井机电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分析

1.矿井供电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性主要有:

(1)矿井电源的结线方式、运行方式不合理,会造成矿井供电不可靠,不能保证矿井供电的连续性,易引发井下瓦斯、水灾和中毒窒息事故;

(2)矿井供电系统未设置良好的防雷保护系统,在雷雨季节,供电系统中的线路和设备易被雷击,造成矿井停电事故,易引发井下瓦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