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9757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 文综地理.docx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一文综地理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综合测试

(一)

文综地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有一艘科学考察船进行国土资源调查时,停泊在某海域。

当地凌晨2时44分(北京时间3时)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

回答下列问题。

1.该船所在的地理位置(   )

A.(10°N,112°E)   B.(10°N,116°E) 

C.(10°S,116°E)   D.(10°N,124°E)

2.此时,该考察船上的船员从地图上量得该地到北京的图上距离为66.6厘米,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   )

A.1∶2000000 B.1∶3500000 C.1∶5000000 D.1∶6500000

【答案】

1.B

2.C

【考点定位】地理位置的确定比例尺计算

【名师点睛】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公式为:

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如果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那么原比例×n。

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那么原比例×1/n。

如果将原比例尺缩小1/n;那么原比例×(1-1/n)。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会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下图为我国东南地区某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如果从图中由甲至乙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250米B.300米C.260米D.320米

4.如果乙地在丙地的正西,则甲地在丁地的(   )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答案】

3.C

4.D

【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判读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下图中弧ACB是晨昏线,C地点位于格陵兰岛上。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飞机从A地点飞往B地点,最近的航线是(   )

A.从A地点出发沿纬线向东飞到B点

B.从A地点出发沿ADB飞到B地点

C.从A地点出发沿ACB飞到B地点

D.从A地点出发沿经线向北经北极点,再沿B地点所在经线向南飞到B地点

6.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出,此时刻北京时间是(   )

A.11时  B.23时  C.18时  D.5时

7.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5.C

6.B

7.A

6.图中A地正当日出,说明AC是晨线,CB是昏线,C地所在经线(45°W)为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

00,此时北京时间(120°E)与C地相差11个时区,且北京在东,即12+11=23.故选B。

7.读图可知,图中③和④地纬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都是南半球的水流情况,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是顺着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向右偏,①正确。

故选A。

【考点定位】晨昏线的判读地转偏向力

【方法总结】晨昏线的综合运用技巧

(1)确定日期和季节

(1)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2)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

(3)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

(2)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α(南北纬视具体情况而定)。

(3)确定昼夜长短

某地的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与晨线和昏线两交点之间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4)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时间。

某地日落日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

(5)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

A.1/2B.1/3C.1/6D.1/9

8.【答案】D

【解析】

8.试题分析:

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即此时120°E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60°W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处于日落,60°W向东至120°E为夜半球,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应为120°E向东至160°E,经度范围为40°,约占全球面积的1/9,故选D。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

读下图,回答下题。

9.卫星发射当日(   )

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  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

C、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9.【答案】C

【考点定位】地方时的计算及地球运动的知识。

10.以下对经度相同的两个地点说法,最合适的是(   )

A.日期不同   B.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 

C.昼夜长短不同   D.地方时不同

10.【答案】B

【解析】

10.试题分析: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日期也相同。

但经度相同的两地纬度不相同,因此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不同(离太阳的远近不同,昼夜长短状况也不同。

),故选B。

【考点定位】地球运动的意义

11.晨昏线与经线圈的位置关系是(   )

A.不可能重合B.只在春秋分日才能重合

C.每天都可以重合D.只有夏至日和冬至日才能重合

11.【答案】B

【考点定位】晨昏线的判读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惹雍错湖,西藏第三大湖,海拔4000多米,位于藏北地区典型的纯牧区。

藏北高原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以下,冰冻期长达半年,最高的7月不超过100℃,6-8月较温暖,也是其雨季,多夜雨现象,冬春多大风。

但在当惹雍错湖湖边却有青稞的分布,这在藏北是极其罕见的。

 材料二:

青稞是一种耐寒耐旱的喜光照作物。

青稞籽粒播种后在0-1℃的温度下即可开始萌发,最适温度为19~20℃。

它也是最早熟的品种,仅要求积温为1300-1400℃。

 材料三:

墨脱县大部分区域内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8℃-2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28℃,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12-16℃,这也让墨脱被视作西藏最不像西藏的地方,有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当惹雍错湖湖边有青稞的分布的自然原因。

(8分)

(2)为什么墨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

(8分)

(3)简要分析藏彝走廊地区少数民族众多、风俗各异的原因(8分)。

【答案】

(1)该地海拔高、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2分)。

当惹雍错湖水体(与高原山地相比)比热容较大(2分);湖泊水体白天吸热,晚上释放这些热量(就像一个巨大的暖气片);使其附近气温不至于过低;同时地形相对闭塞(2分),形成了沿湖地带的温暖小气候;6-8月较温暖,也是雨季,有一定的天然降水浇灌(2分),所以适于青稞的种植。

(2)由于墨脱所属区域纬度低、河谷底部海拔低,热量充足(2分)。

该地区为山地地形(2分),西南季风携带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沿山体爬升,并形成充沛降水(2分),在山地中营造出从热带、亚热带到寒带的气候类型,尽而形成多种植被类型,垂直分异明显(2分)。

(3)藏彝走廊位于横断山区,该地区山河相间,山高水急,地形复杂,自然地理单元相对独立(2分),区内各族群之间联系、沟通不便,生活在各自然单元的人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2分)。

横断山区原理经济文化中心加上对外交通艰难,其他文化不易进入,其文化难被同化(2分)。

墨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说明当地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复杂。

垂直地带性带谱分布较多主要是从纬度及相对高度来分析。

由于墨脱所属区域纬度低、河谷底部海拔低,热量充足。

该地区为山地地形,西南季风携带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沿山体爬升,并形成充沛降水,由于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所以垂直地带性复杂。

(1)藏彝走廊地区少数民族众多、风俗各异的原因主要从当地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角度考虑。

从地形来考虑藏彝走廊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

藏彝走廊地区位于横断山区,该地区地形复杂,自然地理单元相对独立,生活在各自然单元的人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俗;该地区山河相间,山高水急,区内各族群之间联系、沟通不便,难以融合;因地形复杂,所以该地区对外交通艰难,其他文化不易进入,其文化难被同化。

【考点定位】农业区位、聚落分布、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名师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

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

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

但二者存在差异。

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

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

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

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

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37. (22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所示区域年平均降水量为194毫米,但春雨就占全年河流的径流量的40%左右。

1月平均气温为-15.2 ℃,7月平均气温为25.7 ℃。

材料二棉花是一种耐旱、耐盐碱、喜光照作物。

新疆植棉的历史,一般认为不少于2000年,长绒棉更是其培育出的优质的棉种。

每年9月以后来到新疆,到处都可看见在广阔的得田野里盛开着一片雪白的银花,把戈壁绿洲相衬得格外明丽。

作为国家重要棉花产区的新疆,已连续20年实现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和调出量全国第一。

农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时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表1是1990年和2010年的农业结构对比表(单位:

%),表2是种植业内部结构对比表(单位:

%)。

表1

年份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其他

1990

76.4

2.6

20.4

0.6

2006

72.3

2.0

21.4

4.3

表2

年份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其他

1990

61.9

20.3

17.8

2006

38.3

48.4

13.3

(1)读材料一,描述图中聚落的主要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6分)

(2)读材料一、二,分析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

(8分)

(3)读材料二,说出近20年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简要分析新疆种植业内部结构作如此调整的理由。

(8分)

【答案】

(1)聚落主要沿河流分布,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前缘地区(2分)。

该地区河流水及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原因分析每点1分,总分不超过4分)。

(2)夏季热量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耕地资源丰富;秋季雨水较少,有利于棉花采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

(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8分)

(3)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种植业、林业所占比重小幅下降,牧业比重略有上升(2分)。

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经济作物比重上升(2分)。

调整的理由:

新疆经济作物品质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2分);经济作物效益比粮食作物高(2分)。

(1)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结合棉花的生长习性以及新疆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

由材料可知,棉花是一种耐旱、耐盐碱、喜光照作物。

而新疆位于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光照充足,耕地广阔。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劳动力廉价,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政策支持等都为新疆发展棉花种植提供了条件。

(2)总结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时,要根据表1分析出种植业、林业比重下降,牧业比重上升;同时也要根据表2分析出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经济作物比重上升。

分析其理由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

【考点定位】聚落分布特征及原因农业区位条件及发展方向

【方法总结】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1)自然条件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水分:

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垂直化,多样化。

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对农业的影响较大。

例如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等地土壤肥沃,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蓄业等,由于其产品保鲜期较短,要求又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基础:

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工业与农业是息息相关的。

例如,我国的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对于农业的发展就比较有利。

劳动力:

劳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区位因素之一,没有充足劳动力就不会有集约和发达的农业,我国的农业生产还未发展到全部机械化,例如,水稻种植业,旱作谷物农业等,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地价:

地价水平也决定着该地区的使用与价值,如果地租过高,就不会有人考虑在此种地,发展大规模的农业。

(3)技术条件

良种:

优质的种子可以增加产量,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化肥:

可以除虫增产,需要的土地就相对较少,但对环境危害很大,会减少土地的使用寿命;

机械:

用农业机械代替手工播种和收割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获取更大的效益。

灌溉:

科学的灌溉技术,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决定。

如:

以色列缺水,发明了滴灌的方法。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个地方,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旅行家,也希望前往那里,享受终极旅行体验。

这里虽然被评为全球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真正能够前往旅游的人却不多,因为该国政府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

这里就是不丹——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1)该国成为全球最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旅游资源条件有哪些?

(6分)

(2)该国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4分)

【答案】

(1)①良好的生态,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

北部险峻的山峦;河流数量较多,南北纵列;森林分布面积广(亚热带丛林、富饶的温带植物等)。

(2分)

②独特的建筑(宗堡、宗堡遗址),古老的文化;与世隔绝的神秘感。

(2分)

③(淳朴的不丹人民,独特的民风)国民幸福指数高,国家和谐稳定。

(2分)

(2)为了保护该国的环境和生态资源;(2分)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自身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免受过度开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与文化影响。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措施及原因。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2月以来,西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20毫米,其中云南大部、四川大部、贵州西部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

同时,西南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C以上,其中云南大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气温偏高2.4℃。

材料二下图为云南省干旱灾害分布图

(1)据图描述云南干旱灾害的分布特点。

(4分)

(2)依据材料一,试说明2013年2月以来,云南省干旱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

(6分)

【答案】

(1)地区分布不均(2分);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旱情逐渐加重(2分)

(2)大气环流异常(2分)降水比常年同期异常偏少(2分);气温比常年同期异常偏高,导致蒸发旺盛,形成干旱(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特点,答题方法主要是看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有何规律,比如呈XX状分布,XX方向数值高,XX方向数值低,由XX方向向XX方向递增(递减)。

读图结合图例可知,云南省干旱分布不均,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加重。

(2)云南省干旱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

【考点定位】自然灾害分布特点及成因

44.(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碱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中国第一产煤大县)西北部,地处鄂尔多斯草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汇处,素有“大漠明珠”之美称,红碱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水面面积达67平方公里。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不断下降,面积不断缩小,湖水的PH值由原来的7.4-7.8上升到目前的9.0-9.4,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简析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及红碱淖面积减小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答案】

气候干旱,降水少;矿产开采,用水量增加;河流入湖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下渗增加)(6分)

影响:

土地荒漠化加大,土地盐碱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生物多样性等。

(4分)

【考点定位】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及对环境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