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98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docx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docx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

  

  文/王道福王钟

  摘要: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培训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从培训机构、培训层次到培训形式,都已形成完整体系。

但是,当回首新课程走过的历程,审视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总是感到面貌依旧。

培训结果为何不尽如人意?

“洋思”“杜郎口”经验启示,课程改革必须以校为本,整体推进。

  关键词:

国培计划;模式;创新

  “国培计划”即“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而实施的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计划。

从《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XX]4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可以看出,“国培计划”的根本宗旨是“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

如何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成为我们实施“国培计划”必须直面的问题。

当我们回首新课程走过的历程,评价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就,不时为其面貌依旧而感慨万千。

教师培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其结果为何不尽如人意?

“洋思”“杜郎口”的改革成功经验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学校的教育改革必须以校为本、整体推进。

鉴于此,笔者从创新培训模式的视角,探究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国培计划”新模式。

  一、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内涵

  校本培训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英、美等国,是一种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的,针对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立足本职、本岗、本校,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教学技能。

以校为本是把学校看着课程改革的基本单位,着力发挥学校在课程改革中的整体合力,整体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教师培训新模式,就是基于这样的观念,倡导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选择一批“种子学校”,统筹策划“校长—管理者—教师”三类培训,使学校教育改革获得思想、行为及风格的统一,形成改革的一致合力,整体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以校为本与校本培训的主要区别在于:

(1)目的不同,以校为本旨在指导和促进学校整体改革;校本培训旨在适应学校发展需要。

(2)层次不同,以校为本是教育专家根据国家意志指导和促进学校教育改革;校本培训是学校管理者根据校长意志指导和促进学校发展。

(3)保障机制不同,以校为本是“国培计划”提供人力财力保障,具有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和课程资源;校本培训是学校办公经费提供保障,培训资源受限。

(4)效果不同,以校为本的“国培计划”采用主题式培训能够实现“学、术、行、思”的内在统一;而校本培训资源受限,更多地停留在实践和技能层面,观念层面的目标难以实现。

(5)着眼点不同,校本培训的着眼点是学科教师;以校为本的着眼点是学校。

  二、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十年来,国家对教师培训高度重视。

从层次上看,国家级培训、市级培训、区(县)级培训、校本培训结构完善;从内容上看,新课程理念、学习方式转变、课堂教学实效性等面面俱到;从形式上看,脱产研修、影子研修、校本培训、专家现场指导、结对子互助、网络培训多渠道结合;从机构上看,高师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学校、教研机构全员参与。

但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中西部农村新课程改革举步维艰,传统教学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

究其原因:

(1)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还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育思想的束缚,强调“双基”,忽视“学力”培养。

(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2)中西部农村教师还未能理解新课程以学生的“基础学力”为前提设计学科知识或学习领域的基本理念。

(3)对新课程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对全面发展,促进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和谐统一的课改目标领会不深,从而导致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长此以往,“教师效能感”逐渐降低,由此回避课改,反感培训,即使参加培训获得一些新认识,也往往被自己的惰性和从众心理抹杀。

  教师个体的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个外部环境包括强硬的行政手段和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

只有那些课改理念明确,并以行政手段强势推行的学校,课改成效才会显著。

自20XX年“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教师培训主要是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实施。

这些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师返校后能够对课程改革发挥多大的作用,还需要时日才能得到结果。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学校的整体推动,没有课改的校园氛围,个体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只有推进学校的整体改革,“种子”才有肥沃的土壤。

  三、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可行性

  开展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国培计划”模式研究,一方面出于对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师培训的反思;另一方面来自于“洋思”“杜狼口”等一批取得课改成功经验的学校的实际例证。

因为他们是偏远农村学校课改成功的典范,对“国培计划”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洋思”逐步深入的改革步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杜郎口”强势推行的管理策略,“预习展示”“反馈测评”的教学模式为实现新课程自

  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宝贵经验。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国培计划”实行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培训模式一定能够取得显著成效。

  四、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有效措施

  1.确立发展目标,选好“种子学校”

  《通知》精神表明“国培计划”的根本宗旨是引领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优质培训资

  源和成功经验。

同时,通过培训为农村学校培养了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

(1)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单位是学科,还是学校?

(2)不同学科教师在不同培训机构接受不同方式

  的培训,最终能否以个体的形式在狭小的范围内发挥示范作用?

之所以提出这两个问题:

(1)因为长期以来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一直收效甚微,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终难以推行。

(2)因为“洋思”“杜郎口”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都是学校整体规划,行政强势推进的结果。

基于这两个原因,笔者认为,“国培计划”的培训目标应该从培养学科课改示范的“种子教师”,上升到培养整体改革示范的“种子学校”。

通过“种子学校”形成一个个拳头,打开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2.遴选培训对象,统一思想和行为

  要实现以校为本整体推进,必须同步开展三类人员的培训,统一思想和行为。

(1)校长要选择有思想、有改革愿望、有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的人。

校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没有思想就没有方向,没有改革愿望就没有改革动力,没有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改革就难以持之以恒,还可能半途而废。

(2)教师必须具有学科代表性和教学示范性,能够在教学改革和校本研修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3)管理人员要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把领导的思想和教师的行为统一起来,形成学校的课改文化,才能有序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3.建立“三位一体”的培训管理体制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培训对象涉及学校的管理干部和教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培训资源整合、组织管理、跟踪指导需要培训机构精心策划;培训对象的选拔、“种子”作用的发挥、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需要参训学校认真落实。

因此,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培训模式,需要建立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参训学校“三位一体”的培训管理体制,做到统筹协调,形成合力;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长期跟踪,监督指导。

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国培计划”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总体规划,要明确培训机构和学校在整体推进中的责任,加强检查,确保有效实施。

  4.建立研训一体开放合作的培训机制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需要培训机构、实践基地和参训学校的协调配合,需要在培训、实践和改革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培训机构不仅要承担培训任务,而且要承担起对参训学校的指导责任。

必须建立研训一体开放合作的培训机制,把培训视为一项工程,而不是一项任务,用系统的观念看待培训。

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要加强对参训学校的跟踪指导,为参训学校提出阶段性任务,为其校本培训排忧解难。

要组织专家深入教师课堂,及时解决教师课改中遇到的困难,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五、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培训工作

  以校为本整体推进的培训模式包括“校长—管理者—教师”三个环节。

校长培训的主要任务是确立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发展模式,为学校发展定位;管理者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评价机制,健全评价标准,提高管理能力,为课改提供组织保障;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是领会课改理念、学习教学模式,掌握操作要领,提高教学技能。

通过培训,达到领导者有思想,管理者有权威,执行者有榜样,教学者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宏。

校本培训有效实施的实践探索[J]。

中国教育学刊,20XX(08):

71.

  [2]肖远军,张俊珍。

教师校本培训的反思及其改进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10):

62.

  [3]陈必发。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内涵、功能、目标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XX(6):

91.

  基金项目:

本文是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国培计划”专项课题“顶岗实习支教与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关系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

20XX-GP-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道福(1964-),重庆涪陵人,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王钟(1964-),女,重庆人,重庆市涪陵区第十小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