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9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级联考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迎丰祥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了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B.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C.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D.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9.唐朝社会经济出现盛世繁荣景象,下列出现在唐朝盛世的有

①水稻

②茶叶

③棉花

④筒车

⑤造纸术

⑥唐三彩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⑥

10.唐朝时期为加强中原和西藏地区的联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

B.鉴真

C.文成公主

D.玄奘

11.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种风尚的是

A.朝鲜

B.阿拉伯

C.日本

D.印度

12.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

1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卢沟桥

B.赵州桥

C.西安桥

D.平安桥

14.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金刚经》

D.《天方夜谭》

15.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石窟,现坐落在

A.山西大同莫高窟

B.河南洛阳的莫高窟

C.云南的莫高窟

D.甘肃敦煌莫高窟

16.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颜真卿B.柳公权C.吴道子D.阎立本

17.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  )

A.战争频繁B.双方和平共处C.时战时和D.互不来往,闭关锁国

18.他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

他是

A.文天祥

B.岳飞

C.郑成功

D.戚继光

19.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1141年宋金和议

B.岳飞郾城大败金军

C.金迁都

D.澶渊之盟

20.有一文物商人向你推销一件冰裂纹瓷器,你推测该文物最早可能出自

A.唐代邢窑

B.宋代哥窑

C.唐代越窑

D.北宋景德镇瓷窑

21.如果你是北宋初年东京城内的普通百姓,你应该穿何种颜色的衣服

A.紫色

B.红色

C.绿色

D.黑白色

22.北宋东京城里的“瓦子”是。

A.专供演出的圈子

B.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C.穷苦艺人卖艺的地方

D.小商贩摆摊的地方

23.完成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的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24.某祠内石碑上刻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诗句,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韩世忠

B.魏征

C.元吴

D.文天祥

25.在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远洋航船上,必须携带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A.纸张B.活字版C.火药D.指南针

26.四大发明是中国带给世界的最大贡献。

其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有重要影响的是

A.造纸术、印刷术

B.火药、指南针

C.造纸术、指南针

D.印刷术、火药

27.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磁针

28.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送子天王图》

D.《洛神赋图》

29.你听说过六月天飘起漫天大雪的怪事吗?

可是在元朝一部戏剧里却有关于这一情景的描述,请你判断这部戏应该是

A.《资治通鉴》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窦娥冤》

D.《早发白帝城》

30.作品被后人称为“神品”的画家是

A.吴道子

B.赵孟頫

C.黄公望

D.张择端

二、简答题

31.唐朝是诗歌倍出的朝代,写出其中最著名的三位诗人及代表作品或诗句。

32.我国是由多民族聚居组成的国家唱唱歌曲《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从中更能体会出各民族的团结和谐在这个国家中的重要性,这些民族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形成的都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蒙古族作出了哪些贡献?

(2)请你写出两位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3)当你唱着这首歌时,可曾想到了元朝时形成的哪个新的民族?

请简述这个民族的形成过程及其积极意义。

33.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

请回答:

(1)这种制度何时创建?

何时完善?

完善的主要人物有哪几个?

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2)科举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今天的考试制度源于科举制度的影响,谈谈你对考试或你觉得应当如何考试的看法。

三、综合题

34.如图是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隋朝大运河两端A.(地名)B.(地名)和运河四段C.D.E.F.;

写出元朝运河图中①②两处的古代名称是什么?

①;

(2)从运河的起止点、运输的货物等方面写出它们的共同点。

(3)两朝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

(4)今天的大运河还有什么价值?

35.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片中与唐朝交往比较频繁的国家和地区的名称。

国家①;

②;

③地区:

(2)结合所学的知识举出两例唐朝对外交往的历史事件。

(3)唐朝对外交往的途径主要有哪两条?

(4)你认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6.材料一: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说的是司马光幼年十分聪明,他七岁时砸破水缸救落水小伙伴的故事,当时就被绘成《小儿击瓮图》在汴京、洛阳一带广为流传。

材料二:

史学研究在宋代又有新的发展后来司马光成为北宋的史学家,他夜以继日,呕心沥血,费时19年,主持编写了一部300万字的史学著作,为世人提供了借鉴。

(1)材料中的“史学著作”是指哪部著作?

该著作被视为与谁写的哪部著作并列齐名?

(2)写出这两部著作的体例?

(3)学习历史就是要借鉴古代的经验教训请你举出两个正反的实例来说明。

(4)司马光的哪些品质令人敬佩,值得学习?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隋文帝杨坚的有关史实。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他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南北朝重归统一。

选择答案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隋朝·

繁盛一时的隋朝。

2.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初期,经过隋文帝的治理,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隋炀帝时开凿了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所以隋炀帝能够开通纵观南北的大运河的根本条件是隋初社会经济繁荣与发展。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3.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18年,李渊听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勒死的消息后,便把杨侑赶下了台,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唐朝,历史上称他为唐高祖。

5.A

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贞观年间,名相、名将辈出,朝廷上下,直言进谏,蔚然成风。

假若我是贞观年间的一位大臣你可以感受到贞观之治的一大特色是朝廷上下,敢言直谏。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6.B

本题ABCD四个选项都是贞观之治的原因,但“贞观之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他虚心纳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负担,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7.A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杰出君主的史实。

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帝,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宋祖”指的是宋太祖,故选A。

8.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

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

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

”他认为以历代兴亡的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用来考察当今的利弊得失。

9.D

造纸术出现于西汉前期;

宋朝时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棉花和⑤造纸术不符合题意,据此可排除ABC三个选项。

故选择D。

10.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出现在西汉;

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鉴真和玄奘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唐朝时期为加强中原和西藏地区的联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文成公主。

11.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鉴真促进了唐朝和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大大加强了中日人民的友好交往历史,日本派遣留学生,使日本吸收了中国的文化成果,也丰富了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唐文化对日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文字体系多个方面影响深远,加速了日本封建化的进程。

所以答案选C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2.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A符合题意;

当时中国唐朝文化比日本文化先进,B不符合题意;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不是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C不符合题意;

求取佛经教义是玄奘西行天竺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

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建筑水平高超,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选项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4.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5.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石窟,现坐落在甘肃敦煌莫高窟。

石窟艺术在隋唐时期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窟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6.A

依据所学知识,唐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当推颜真卿和柳公权。

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他的字,方折俊丽,骨力劲键。

阎立本和吴道子是唐朝时的著名画家。

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颜真卿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

但是容易和柳公权记混,记忆清楚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得出答案。

17.C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北宋辽、西夏之间是有战有和,以和为主。

故A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

闭关锁国指的是对外政策,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是民族关系,故D说法错误。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B

根据所学可知:

南宋将领岳飞抗金,他的“精忠报国”精神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故B符合题意。

文天祥抗元,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倭,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班师回朝后,141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

这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0.B

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的瓷器中心。

宋代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21.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崇尚节俭,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规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22.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社会生活气象万千,丰富多彩。

北宋都城东京有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里面可以看到说书,唱曲的,是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23.C

据所学知识可知,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C符合题意。

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辽,A不符合题意。

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B不符合题意。

忽必烈建立元朝,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4.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他的《过零丁洋》。

与题干内容有关的历史人物是文天祥。

25.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环球航行中必须携带的是用于辨认方向的工具,即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指南针的外传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故选D。

26.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我国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至今依然影响着人类社会,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是我国对人类科学文化进步作出的极为重要的贡献。

印刷术经济、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27.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刻有24个方位。

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

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

后来人们把这种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8.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首都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北宋都城开封,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清明上河图》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人物栩栩如生,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跃然纸上,真实形象地再现了开封作为商业城市的繁华景象,代表了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29.C

据题意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戏应该是《窦娥冤》。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黑暗,用“六月天飘起漫天大雪”等浪漫主义手法展现了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

30.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最著名的画家是赵孟頫,他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无不传神,富有情趣。

他的画被称颂为“神品”,他有名画《秋郊饮马图》,他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B符合题意。

31.李白: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

杜甫:

“三吏”“三别”《春望》等;

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等。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他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被后人尊为“诗圣”。

他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自杜甫的《春望》。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他的《秦中吟》《新乐府》等直面社会现实,讽喻社会,同情人民,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其诗歌平易近人,直白如话,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被称为“诗魔”。

32.

(1)建立了元朝,统一了中国,使中国成为统一的多名族国家。

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对我国之后的地方行政划分奠定基础。

(2)孝文帝,成吉思汗,忽必烈

(3)回族;

元朝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回族的形成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与融合,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1)根据所学可知,蒙古族建立了元朝,在五代十国之后统一了中国,使中国成为统一的多名族国家。

(2)根据所学可知,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有:

孝文帝,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忽必烈,建立元朝。

(3)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33.

(1)隋朝;

唐朝;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进士、明经。

(2)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为人们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实行科举制度,便于在全社会选拔人才,扩大的人才的社会基础,有利于人才参政议政。

科举制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科举制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3)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方式,但应该不断完善等。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隋朝建立、唐朝完善并为后代沿用。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朝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唐太宗时期,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开武举,亲自面试学生。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为人们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如考试是选拔人才的方式,但应该不断完善等。

34.

(1)运河两端:

A.涿郡(地名)B.余杭(地名);

运河四段:

C.永济渠;

D.通济渠;

E.邗沟;

F.江南河。

①通州;

②刘家港。

(2)相同点:

两条运河的南北端点都是今天的杭州和北京;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3)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从北向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抵华北平原,南至江南广大地区,通航的范围扩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有利于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维护统一。

(4)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重要人类遗产;

运河沿线城市遗留有大量的文化遗存,两岸民俗风情的传承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运河仍然具有现实价值,水运成本低廉,还是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

(1)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因此A是涿郡;

B是余杭。

隋朝大运河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因此C是永济渠;

D是通济渠;

E是邗沟;

F是江南河。

为便利南粮北运,元世祖令人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会通河是由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一段,通惠河是由通州到大都的一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