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9936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docx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近现代史新颖的演讲主题

 

  篇一:

近现代史课上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岁月如梭,光阴如箭,难忘的20XX年即将过去,崭新的20XX年正向我们走来。

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中华民族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开创了伟大复兴的新局面,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共同创造了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产物。

在几代学者探索、争鸣的基础上,确立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大约110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

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相联系。

在“革命史范式”主导下,采用现代化视角,更多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及其对于革命进程的作用,使近代史研究臻于完善,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努力的。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

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结合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主要考察近代以来发生的历史巨变,把1840年至1949年所经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中国的近代史,是符合中国历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的。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始了独立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历程。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同学们,处在21世纪富强的新中国,我们不会忘记,几十年前日寇对我们中国的大举侵略,使多少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使中华人民蒙受了巨大的耻辱,使一条条英勇的生命消逝在黄沙战场,使无数大好河山在几年时间就全部沦丧。

  中华人民不会忘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会忘记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不会忘记中国政府被迫签订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让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的一文不值;更不会忘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夺走了无数奇珍异宝,使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最美丽的建筑变成一片灰烬。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60年前的战火硝烟虽已散尽。

但历史不能忘记,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所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财富。

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正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

同时使中国人民认识到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

一个国家只有自强,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反法西斯战争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的可贵品质,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祖国的繁荣打下了坚定的基石。

同时积极开展了各领域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民经济飞速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尤其是近年来,科技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神州系列成功升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

看着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国人无不倍感自豪与骄傲。

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经济繁荣了,我们不会在屈于强权,不会再忍受屈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为荣。

  放眼今朝,停滞不前便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因此,我们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不懈,使我国保持飞速发展。

尤其作为年轻一代,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以强国富民为己任,认清我们在新时期的责任和使命赋予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非凡意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篇二:

周旭的近现代史演讲稿

  国民党溃败的两点分析

  主讲:

周旭

  组员:

宾望,张文国

  60多年前的国民党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痛失好局丢掉大陆。

大家都知道“历史是合力的作用”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包含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等因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导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亡。

今天,我愿意就经济,政两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国民党丢掉大陆的原因。

  经济

  一,巨额军费造成财政赤字

  想要确切的弄清楚国民党的军费开支几乎是不可能的。

据统计,全面内战爆发之际的1946年,国民党正规部队一个师每月开支为12亿元。

如果南京政府军队以200个正规师计算。

1946年的军费开支是28800亿元。

然而,这只是在和平时期。

事实上,在全国内战爆发的1946年,军费开支实际上是6万亿元,如此巨大的军费开支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

1947年,南京政府的财政赤字已达40万亿元。

  二,通货膨胀

  战后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不安与动荡,已成为影响国民党统治稳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从根本上说,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结果。

而通货膨胀源于政府收入来源之匮乏,不得不靠发行货币来填补赤字。

这样,货币发行越多,物价上涨幅度越大。

而物价上涨幅度越大,又破使货币发行越多。

致使物价更进一步上涨,形成恶性循环。

国民党政府所面对的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较抗战时期更为剧烈。

尤其是政治形势不稳定,内战导致军费大增。

使政府财政愈加依靠发行货币维持。

1948年8月,法币发行额已比1937年抗战前增发47万多倍,而物价则跃至72255862倍美联社曾对中国法币购买力的下跌和贬值就有过一个颇有说服力的解释“中国的100元法币1937年可以买两头牛,1938年可以买1头牛,1941年可以买一只猪,1943年还可以买一只鸡,到全面内战爆发只能买一只鸡蛋,到1947年只能买1/3盒火柴”

  三,苛捐杂税剥削人民

  1高税率

  国民党政府对民族工业实施高税收政策,繁重的捐税成为发展民族工业的障碍。

有些地区企业的税额甚至是企业总资本的数倍。

一年盈利所剩无几。

各种农业赋税也是居高不下。

免征

  的地区是强迫献金献粮,照常征税的地区是大征特征。

例如说,向来富饶的江浙两省。

在被日寇占领前,亩产约2斗左右,抗战后的赋税却高达6斗,加之交给地主的地租3至4斗。

如此,最基层的农民只能饥馑经年,食不果腹。

  2捐税的名目多

  各地地方政府的自定税收,甚至连乡长和保长都可任意征收税捐和财务,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例如在浙江绍兴,各种非法摊派竟达276种。

各级官僚为维持各自的运转,满足享受的需要,又要层层加码,每省的征粮所得,要比中央政府规定的高一倍以上。

各县市的征粮数,要比省政府规定的再高1——3倍。

本来法定税收已经高的离谱,而经过层层盘剥,到了最基层的百姓,他们面对的税收压力,真的让人绝望。

  3提前征税

  南京国民政府税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各种赋税进行超前征收,以解燃眉之急。

在很多地区,当局也没有脸面再增加税种和税额,于是使用绝招,提前征收。

不少县市的税收提前50年征收。

四川新繁县,税收已经预征到1991年。

  四,官僚资本主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不择手段地通过接收而劫夺大量财富,劫收敌伪物资拍卖所得总值有50000亿元,相当于当时国家预算支出的4倍多。

四大家族吞并了日本在中国的产业。

在全国搞工业垄断。

因为缺乏有效监督,国家所有的企业因此成为官僚豪门可以任意处置的产业。

名为国有,实为私营,以国家的资源谋个人之私利。

遭致当时舆论广泛批评。

  但是四大家族吞并了日本在中国的产业。

在全国搞工业垄断。

因为他们毕竟是国民党统治的重要基础。

官僚资本可谓与国民党统治如影随形,成为招致社会不满,并导致国民党最后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美国经济入侵

  国民党的强势是有美国的支持。

美帝不会无偿的援助国民党。

他们借此机会,大肆经济入侵。

  1)倾销

  价廉物美的美货倾销,导致中国外贸的严重入超。

1946年入超额高达47430万美元。

除了棉纺织业得益于廉价美棉外,其他工业多受不利之影响。

  2)贸易

  美国控制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并通过一系列的协定,借援助之名,大肆侵略,掠夺中国的原料资源,工农业产品。

  3)投资侵略

  1946年起,美国在中国大搞投资侵略,他们占有较大规模的发电厂,垄断性银行的分行,和石油公司的分公司。

并在所谓“技术合作”的名义下打入国民党的所谓“国营企业”。

  据统计,截止1946年底,全国工商业中倒闭者约30000家。

在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共同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绝境。

  1947年,工业产量较抗战前的1936年减少了30%,失业人数陡增。

工人和城市居民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

同时农村经济急剧衰退。

1947年农作物总产量减少了33%~~44%。

广大农村饥民遍地,饿殍载道。

1947年,各地饥民达1亿人以上。

公教人员和学生的生活也陷入极度的困境。

这样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限上。

由于通货恶性

  膨胀,政治形势不稳定,内战烽烟四起,国民党政治经济信用大大下降,宋子文的金融开放政策以及金圆券,银元券币值改革均宣告失败。

于是国民党的措施没能挽救形式恶化的经济,造成了经济的总崩溃。

这些都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都团结起来同蒋介石政府做斗争。

  政治

  我们都知道,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国民党在军事上的一败涂地是对政治上失败的直接反映。

而在经济上的崩溃,很大程度上,也因为国民党政治腐败,组织涣散,人心浮动。

我认为,国民党在政治上的失败才是整个失败的决定性因素。

  一,相似性

  其实国共两党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的。

比如,它们都是或曾经是典型的革命党,都是以暴力推翻旧统治,建立一党执政的新的革命性政权为达成理想目标的手段。

  比如,国共两党都高度重视思想观念的正统性、权威性和排他性,并力求在此基础上统一党员的思想行动并统制社会。

  比如,国共两党在组织方式上都是学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即一方面注意使党的组织广泛发展成群众性的党,一方面又强调领袖作用,严格等级、纪律与服从,以党政军权力高度集中统一为原则。

  许多共产党人曾长期是国民党员或加入过国民党的早期组织;不少国民党人或早年加入过中共或其外围,或后来成为中共党员。

  从这些方面看,国共两党真的事很像。

如果没有共产党,国民党其实也还不错。

这也就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蒋介石可以打败共产党以外所有对手。

下面来看,为什么国民党输在共产党手中。

  二,阶层

  国共两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共产党则代表了工农大众。

这样的性质决定了在凝聚人民群众方面国民党似乎就有着天生的缺陷。

同时,我们也知道,共产党的军队一向军纪严明,与百姓友好相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与共产党八路军接触过的人民大都同情拥护共产党,反对国民党。

根本上共产党当时是个穷人党,代表穷人利益,习惯于和穷人打交道,知道如何与人民平等相处。

同时对于很多的小地主,小资产阶级,也全面调整了自己的政策和策略,从激烈的剥夺地主富农土地财产和打击资本家及一切中小商人的政策,转向了温和的减租减息和给一切中间阶层以利益的政策。

这些做法都使得中共受到了当时绝大多数阶级的欢迎。

而国民党却基本上不会站在底层人民的角度考虑问题。

尤其是在农村中,它所依靠的大都是乡村士绅,国民党仅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仅是穷人,连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党统治下都难以生存,于是国民党只能离群众越来越远。

  举个例子,在学生运动,社会舆论方面,国民党也可算是全面溃败.。

在国共对抗之初,国民党曾占的先机。

当时的苏联盘踞我国东北,国民党利用此机会,大打舆论战,鼓动反苏反共。

也确实起到了效果。

但总体上国民党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

一方面,共产党深入群众,了解民生疾苦,善于与群众打交道,善于发动群众。

比如美国大兵强暴中国学生,比如经济崩溃都一次次的引起学生运动。

然而,也是共产党自己不争气。

每次遇到学潮,国民党都会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或是暴力压制,或是置之不理。

任由学生运动一次次的演变成政治运动。

任由民心一步滑离自己,滑向向共产党。

  三,独裁统治

  国民党的最大失败还并不是在农村,主要还是在城市。

一个最明显不过的证据就是,大批中间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战争初期几乎都是拥护国民党和国民党一党主导的中央政府的,但到了战争后期,它们却纷纷响应中共联合政府的主张,强烈要求国民党废除一党专制。

他们政治态度的这一变化,可以很清楚地反映出中共对城市精英阶层政治影响之大,和国共两党政治地位出现的严重逆转。

  中共在根据地高举民主旗帜,且身体力行加以贯彻,创造了许多前所未闻的基层民主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对国民党,从武装反对国民党的政策转向了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的政策。

二是国民党因战争失利,统治范围不断缩小,日渐滋生了对中共的恐惧与敌视。

为此,它不惜在反法西斯主义的战争中公然鼓吹“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强化一党独裁的政治统治,这不仅加剧了与中共和中间党派的摩擦冲突,而且还加剧了自身官员贪污腐败现象的发展蔓延。

两相对照,中间人士纷纷选择站在中共一边,要求国民党改弦更张,实在是国民党咎由自取。

  抗战结束后,人人希望和平统一,共产党要求先政治民主化,后军队国家化;而国民党则要求先军队国家化,后政治民主化,最终导致兵戎相见,再度形成大规模内战局面。

身为中央政府,本应占据政治优势的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反而受到更多谴责,以致最终陷于失败。

  四,派系林立

  一件很纠结的事,一方面,国民党是蒋介石党国军一人独裁统治,党政军一把抓。

而另一方面,其下派系林立,各自心怀鬼胎,终于断送了自己。

这点尤老师也屡次讲过,我们一带而过。

  蒋介石在1949年雪崩般的大失败的环境下,已尽了他个人的最大的努力。

他自我打气,奔波各地,督促部下,部署那些毫无希望的救党救国的行动,也就是他所说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对我更是如此”。

然而,国民党是一个世俗化的党,国民党政权也是一个世俗化的政权,它的军队更是世俗化的。

他们面对的对手共产党却有着崇高理想,信念,为了理想可以前赴后继,殒身不恤。

再加上领导人才能的差异,党固有性质的差异。

我们说,共军必胜,国军必败。

  蒋介石失败以后也有过无数次痛彻心扉的思考。

在回到台湾后也提出了五项努力目标“稳定经济”,“整顿军纪”,“安定社会”,“团结内部”,“建立民主制度”。

蒋能在失败后如此反省,觉悟也很难得。

然而历史再也不会给这位乱世枭雄机会了。

他的抱负只能在日后台湾的建设中实现。

  纵使再说国民党腐朽也好,无能也罢。

无论是意识形态怎样差异,江山之争惨烈如何。

国共两党关键时候也都做到把中华民族放在首位,对日本入侵同仇敌忾,对苏联,美帝的盛气凌人可以不卑不亢。

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对一个中国的坚持是大家有目共睹。

最后我们在这衷心祝愿两岸可以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早日和平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实现无数先辈,也是所有华夏儿女共同的心愿。

  篇三:

近代史演讲稿

  近代史演讲稿

  4000多年前,在黄河流域,一个叫做夏的国家诞生了。

历代王朝的开国者在一片废墟上学习汲取历史的教训,造就了一段又一段“盛世”。

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就像是一记沉重的历史警钟,打破了天朝的迷梦,中国近代史的帷幕由此拉开。

  对中国而言,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铭刻了古老中国在枪炮威逼下走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

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也寻找着未来。

  在闭关锁国的几百年中,中国人同时封闭了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对外部世界茫然无知。

1841年,爱国思想家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想唤醒国人了解世情,挽救危亡。

书中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道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1860年,中国响起了一个早就应该响起的声音:

自强!

在机器开始轰鸣之际,琅琅的读书声也响起来了。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可是,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触动落后的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

随着1894年,洋务运动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使得泱泱大国自居的大清帝国遭受了最大的心灵创痛,中国坠入了更加深重的苦难。

中国民众第一次如此普遍、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亡国的危机。

中国人用了近半个世纪上午时间终于认识到:

打败中国的并不是西方的坚船利炮,仅仅“师夷长技”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需要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的全方位改革。

  20世纪初,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有一个声音越来越响亮,那就是:

革命!

一批批爱国志士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在这些人中,有很多是留学归来的青年,他们的出现意味着旧中国开始拥有了全新的血液,昏睡百年的雄师快要苏醒了。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真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的一个里程碑。

  要想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1919年,一场文化启蒙运动终于展开了。

北京学生游行示威,上街进行爱国宣传。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21年,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随着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巩固和扩大,星星之火已经可以燎原。

  1945年,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中国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

1948年到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军踏上了江南大地。

  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这标准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基本完成,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征程万里,尚在前!

民族复兴之路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

  时间是一条驶向未来的船。

历史与未来总是如此紧密地结合正在一起。

历史中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未来中寄托着一个民族的梦想。

中华民族倾尽心力,经历百年的艰难曲折,上下求索。

过去属于历史,未来需要我们新一代去缔造。

梁启超曾说过: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中国屹立于世界!

毛主席一语道破天机: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周总理从此奋发向上:

为中华只崛起而读书!

历史的沧桑是雕刻在我们民族心头的一道道山伤口,正是这些伤口中奔涌的滚烫鲜血浸透了昏黄的史书,点亮了我们未来的行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