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940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docx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

语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训练50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学校举行“悦读文化周”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刘姥姥二进贾府,受到款待,家席上,“凤姐手里本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二镶银箸,按席摆下”,“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同学们发现“筷子”的称呼有变化,于是做了一番探究,以下是同学们的两个发现:

   一是称呼的变迁。

“筷子”最早称为“箸”,因“笔”与“住”、“蛀”同音,江浙皖一带的船民担心船被停住、被蛀,于是反其意称“箸”为“快儿”。

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

   二是筷子的形状、构成、长度很有文化内涵。

筷子一头圆,象征天,一头方,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古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古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中国人遊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认为万事万物都由两个对立面组成,阴阳结合成对出现,意味着完美的结果。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寓意为①________________这是古人对生活的朴素理解,也是生活的智慧。

(1)在横线处填上你的理解。

(2)“箸”和“筷”都属于哪种造字法?

(   )

A. 会意                                     B. 象形                                     C. 指事                                     D. 形声

(3)对“箸”到“筷”的称呼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答案】

(1)示例一:

人有七情六欲。

示例二:

做事要有分寸。

(2)D

(3)“箸”到“筷”的演变,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解析】【分析】

(1)根据筷子文化的意蕴和对筷子文化的了解来分析作答。

“七寸六分长”,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也时刻提醒人们吃饭时要节制不当的欲望。

(2)“箸”和“筷”都是上形下声,属于“形声字”,选D。

(3)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来分析,“筷子”称呼的变迁是因为江浙皖一带的船民的心理需求,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故答案为:

⑴示例一:

人有七情六欲。

示例二:

做事要有分寸。

⑵D⑶“箸”到“筷”的演变,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了,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读懂文化意蕴,结合相关的文化进行分析回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基本的语法知识要掌握,并且能够运用。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考生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2.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为了让同学们对诗词的艺术魅力有更深入的了解,学校决定开展以“唐诗宋词中的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

(1)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就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从不同角度提出几个研究选题,小组讨论后做出最终选择。

请你草拟三个研究选题。

(2)小组在讨论用何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时,出现了如下情境:

甲同学:

我们可以用唱歌表演的方式来展示,如《使至塞上》《水调歌头》,都很适合演唱。

乙同学:

你这样展示的目的是什么呢?

难道唱首歌就表示研究有成果了?

丙同学:

________

如果你是丙同学,你准备如何回应?

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出来。

(100—120字)

【答案】

(1)意象、意境、格律、语言、情感、情怀。

(2)略

【解析】【分析】

(1)平时学习古诗词时,一般会从诗词内容、感情、语言、情怀、格律、意境、意象等几方面学习,因此研究选题也应从这些角度中选择即可。

(2)从诗歌的表情达意方面进行反驳、回应。

如:

唱歌的时候,就能把诗歌的、韵律、感情等表现出来,难道唱歌不能表示研究成果了。

故答案为:

⑴意象、意境、格律、语言、情感、情怀。

⑵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

平时老师讲解诗歌的时候留心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着手的,答题时就从这些方面着手即可。

⑵本题考查应对能力。

答题时要理解对方的话,找到反驳的突破口,针对这个突破口进行有针对性的应对即可。

3.班级举行“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观点论辩)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网上的一个视频:

地铁上一个男乘客不顾劝告,在车厢内肆意剥起大蒜,蒜皮洒了一地。

一名穿校服的小女孩看到后蹲下,把蒜皮都收在手里,拿出车厢。

同学们观看视频后,展开“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热烈讨论。

请围绕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写出观点、理由、结论。

(80字以内)

(2)(语言表达)小军说起最近家里的一件事:

家里要给爷爷办80大寿宴席,为表达孝心,爸爸决定买鞭炮放,小军觉得这样做不好。

如果你是小军,该如何劝说?

请写出你的劝说语,不超过60字。

(3)(对联续写)下面是这次活动的对联,请选一则续写完整。

上联:

道德秤称出人心轻重

下联:

________

上联:

________

下联:

为人处世谦受尊

【答案】

(1)参考示例:

①有教养的人是严以律己,尊重他人的人。

有教养的人常反思自身,不断地修正不足之处;会考虑自己行为是否影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多反思自我,提高修养。

②做有教养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行为以不影响他人为底线: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自私粗鲁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我们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2)示例:

爸爸,我理解你想热闹地为爷爷祝寿。

但是,燃放爆竹既扰民又污染环境。

让我为爷爷一首歌,祝他寿比南山,好吗?

(3)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知书达礼和为贵

【解析】【分析】

(1)要求围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写出观点、理由、结论。

开放性试题。

可以先谈什么是“有教养的人”,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观点要明确,理由要真实有效,结论要呼应观点但要避免与观点的语言重复。

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

(2)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以诚恳的态度、商量的口吻劝说,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多用疑问句,少用祈使句。

文明得体,避免激化矛盾,不能出现命令语气。

表达清楚明白。

不能偏离“燃放爆竹既扰民又污染环境”这一劝说主题。

(3)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第四,切忌合掌。

如题干所给上联“道德秤称出人心轻重”整体上是个主谓宾结构;“人心轻重”又是个偏正结构。

所以可拟为“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从内容看,与上联构成“正对”。

而题干所给下联“为人处世谦受尊”的前四个字是成语,“谦受尊”也是个主谓宾结构。

由此,上联可拟为“知书达礼和为贵”。

从内容看,与下联也是构成了“正对”。

故答案为:

⑴参考示例:

①有教养的人是严以律己,尊重他人的人。

有教养的人常反思自身,不断地修正不足之处;会考虑自己行为是否影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多反思自我,提高修养。

②做有教养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行为以不影响他人为底线: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自私粗鲁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我们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⑵示例:

爸爸,我理解你想热闹地为爷爷祝寿。

但是,燃放爆竹既扰民又污染环境。

让我为爷爷一首歌,祝他寿比南山,好吗?

⑶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知书达礼和为贵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的表达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材料,理解材料的主题,围绕材料的互通进行表达,注意观点要明确,语言要通顺,注意字数的限制。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要结合材料内容,注意说话的对象,语气要委婉、得体,阐述时中心要明确,主题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要知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要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要结合上联的内容和材料的仔细,进行补写对联。

4.请运用一种修辞,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并说明理由。

本报济南2月28日讯 虎年的元宵节因为不寻常的天气显得格外不同,这一天,雷电、冰雹、雨雪都降临了齐鲁大地。

   2月28日是元宵节,上午10时半,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

至中午12时许,天气开始变坏,风急雨骤。

到下午2时许,降雨变成了绿豆大小的“冰雨”。

下午2时30分左右,突然传来雷声。

至下午3时以后,省城街头就开始出现积雪。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元宵节当日,我省临沂、枣庄、济宁、泰安、潍坊等地也遭遇了雷电天气,聊城、泰安、淄博等地则受到了冰雹袭击,泰安地区的冰雹如玉米粒一样。

雨雪雷电冰雹齐聚,把齐鲁大地的虎年元宵节闹得好不热闹。

   气象专家分析指出,南方气旋带来的暖湿空气和北方气旋带来的冷空气在我省上方交汇,带来了此次降水,因对流强度大,带来了雷电、冰雹等异常天气。

【答案】标题:

雨雪雷雹齐鲁闹元宵。

理由:

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雷电、冰雹等异常天气对该地区的影响程度大;同时该标题点名了时间、地点,简单明了。

【解析】【分析】对于拟写新闻标题的考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新闻内容,确定文段中的陈述对象是人、事还是物,可以用的答题模式是:

人+所做的事;事(物)+结果。

另外我们可以注意一下第一段,通常情况下第一句就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从中找出关键词,“元宵节”、“雨雪雷雹”、“齐鲁大地”,然后运用修辞组织成句。

并结合所拟标题说出理由即可。

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标题:

雨雪雷雹齐鲁闹元宵。

理由:

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雷电、冰雹等异常天气对该地区的影响程度大;同时该标题点名了时间、地点,简单明了。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以及从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提取信息的范围,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

没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新闻的标题了。

拟好标题后,根据所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2018年10月25日,一对老人把自己儿子儿她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带孙费”。

2016年7月~2017年6月,孙女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儿子儿媳未恰当履行抚养义务,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垫付的抚养费2600元。

其实,所谓“带孙费”也并非照看孙女的劳务费,而是此前两位老人为孙女垫付的抚养费(如日常开支,幼儿园花费等)。

【材料二】

【材料三】“现在老年人因为隔代带养带出情绪问题的,还真不在少数。

每天接诊的三四十个睡不着的老人中有三成都跟带孩子有关。

”一家睡眼治疗中心的医生表示。

数据显示在我国2岁半以下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到60%~70%,3岁以上占40%,老人成为带孩子“主力军”。

只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馅弄孙的天伦之乐,恐怕也有许多劳苦和辛酸。

这一现状折射出当下一些年轻人在经济和家务上双重“喷老”的问题。

【材料四】在一次随机的街头采访中,30位老人里有17位老人表示自己是主动要求帮儿女带孩子,另外,有9位老人说是“被要求”帮忙带孩子。

石家庄一位带孩子的姥姥在采访中表示,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小两口工作忙,很不容易。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新闻内容。

(2)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材料二】的画面内容。

(3)针对以上材料,你们班举办了一场辩论会,辩题是“老人该不该要‘带孙费””。

反方认为“老人不该要‘带孙费’。

因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一是出于对孙辈的喜爱,二是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三是更能体谅到年轻人打拼不易。

”作为正方的发言代表之一,你将如何反驳反方呢?

【答案】

(1)一对老人状告儿子儿媳,要求其支付“带孙费”,获得法院支持。

(2)画面中,右边一位中年妇女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左边一位老人和小孩指责:

“没有照顾好孩子!

”,小孩惊恐地看着中年妇女,左边老人双手摸着小孩的头,紧张得满头大汗。

(3)我方认为“老人应该要‘带孙费’”。

因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一是付出了时间和心血,二是会带出情绪问题,三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也会有许多劳苦和辛酸。

【解析】【分析】

(1)这则新闻的导语是第一句话,核心事件是:

一对老人把自己儿子儿她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带孙费”。

事件的结果是:

获得法院支持。

把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即可。

(2)首先要认真观察画面,看画面画的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动作怎么样,神情怎样,然后把观察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了。

仔细观察画面,可以看出画面中,右边一位中年妇女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左边一位老人和小孩指责:

“没有照顾好孩子!

”,小孩惊恐地看着中年妇女,左边老人双手摸着小孩的头,紧张得满头大汗。

⑶题目给出了反方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的观点应和反方的观点相反,即“老人应该要‘带孙费’”我方认为“老人应该要‘带孙费’”。

阐述理由时可结合材料三和现实生活,如:

因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一是付出了时间和心血,二是会带出情绪问题,三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也会有许多劳苦和辛酸。

故答案为:

⑴一对老人状告儿子儿媳,要求其支付“带孙费”,获得法院支持。

⑵画面中,右边一位中年妇女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左边一位老人和小孩指责:

“没有照顾好孩子!

”,小孩惊恐地看着中年妇女,左边老人双手摸着小孩的头,紧张得满头大汗。

⑶我方认为“老人应该要‘带孙费’”。

因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一是付出了时间和心血,二是会带出情绪问题,三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也会有许多劳苦和辛酸。

【点评】⑴ 本题考查概括新闻内容的能力。

概括新闻的内容,要仔细读懂材料,采用“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样”的方法,结合新闻材料的导语和主体进行概括作答。

概括的语言要简洁,表达的意思要明确,符合题意。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转换题解题思路与步骤: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一思一写,读:

画面组成要素。

思:

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一深层含义)。

写:

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⑶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注意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让人信服,语言准确、连贯。

6.数字化时代,阅读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班里组织了一场有关阅读的讨论会,主题是“重塑健康的阅读”。

你们组有同学发表了自己的一条建议,请你顺着他的思路进行补充,有理有据地对健康阅读分条提出自己的看法。

要求: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表达得体,语句通顺。

③80字左右。

在碎片化浅阅读风行的当下,该如何重塑健康的阅读?

首先,我们可以提倡整本书阅读。

快餐式的碎片化阅读,会造成我们知识结构凌乱、松散,坚持整本书阅读能使我们的知识结构更系统、更完整、更优质,可以提升我们宏观层面的思维水平。

其次,________

最后,________

【答案】我们应该多阅读经典著作。

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都可以从经典开始。

蜜蜂采蜜,要采花蕊中最精华的部位,读书也同理。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个时代人类思想的精华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学校和班级要积极开展读书交流会、图书展览、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营造阅读的氛围。

【解析】【分析】面对此类试题,首先在明确观点“健康的阅读”,论证时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即可。

故答案为:

我们应该多阅读经典著作。

无论是数字化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都可以从经典开始。

蜜蜂采蜜,要采花蕊中最精华的部位,读书也同理。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一个时代人类思想的精华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学校和班级要积极开展读书交流会、图书展览、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营造阅读的氛围。

【点评】本题为开放题目,此类题目,一般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符合题目的要求即可。

作答本题时,可围绕题目中的观点和材料中的表述进行作答。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述合理有序即可。

7.请描述图内容并结合标题阐述感悟。

(4分)

幼芽

【答案】画面上是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芽,它是那么的清新、柔嫩,充满希望。

静静观察与体会,你将会发现令人震惊的蓬勃景象:

幼芽有泥土默默地守护、轻风温暖地抚摸、阳光奋不顾身地呵护。

这一切都令人感叹不已,因为这是顽强的春天生命意志的体现;而你也会听到新芽伸展肢体时微弱的呐喊声——热爱生命吧!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考查语言表达及分析能力。

此类题一般从介绍画面内容和揭示寓意等角度出题这里是对漫画内容的考查。

分析漫画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看标题,漫画的标题犹如“题眼”。

第二,看漫画里的文字、第三,看画面,尤其是画面的主体的部分。

故答案为:

画面上是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芽,它是那么的清新、柔嫩,充满希望。

静静观察与体会,你将会发现令人震惊的蓬勃景象:

幼芽有泥土默默地守护、轻风温暖地抚摸、阳光奋不顾身地呵护。

这一切都令人感叹不已,因为这是顽强的春天生命意志的体现;而你也会听到新芽伸展肢体时微弱的呐喊声——热爱生命吧!

【点评】考查的是图文转换,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8.请仔细欣赏下面的邮票,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邮票内容及蕴含的寓意。

(要求:

不少于100字)

【答案】邮票的画面中是一只体态丰腴,面带微笑的猪妈妈和五只可爱的猪宝宝,其中三只宝宝正围绕在妈妈身边津津有味地喝着妈妈的乳汁,而另一只猪宝宝却在调皮地玩着妈妈的尾巴,似乎在对妈妈说:

“妈妈,妈妈,快跟我玩吧!

”还有一只憨憨地趴在妈妈的背上。

在画面的右方印有中国邮政和丁酉年的字样。

整幅画面洋溢着幸福快乐的气氛,寓意着家庭幸福,母慈子孝和乐融融的新年祝愿。

【解析】【分析】描述出邮票内容,先仔细观察邮票票面上的内容,可先观察主体画面的要素:

猪妈妈,五只猪宝宝及各自姿态的区别,然后观察次要画面(右方):

“中国邮政”“丁酉年”“CHINA”等字样。

题目要求用生动的语言,可以运用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等各种描写方法或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描述。

分析画面的寓意,要结合生活现实和整个画面体现的氛围回答。

很明显这是一枚生肖邮票,一般在春节期间发行,自然代表的是一种新年祝福,结合画面洋溢的幸福快乐的气氛可知,是一种对家庭幸福、母慈子孝、家家能尽享天伦之乐的祝福。

故答案为:

邮票的画面中是一只体态丰腴,面带微笑的猪妈妈和五只可爱的猪宝宝,其中三只宝宝正围绕在妈妈身边津津有味地喝着妈妈的乳汁,而另一只猪宝宝却在调皮地玩着妈妈的尾巴,似乎在对妈妈说:

“妈妈,妈妈,快跟我玩吧!

”还有一只憨憨地趴在妈妈的背上。

在画面的右方印有中国邮政和丁酉年的字样。

整幅画面洋溢着幸福快乐的气氛,寓意着家庭幸福,母慈子孝和乐融融的新年祝愿。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注意此类题的答题要求和入手角度。

做此题首先要观察主体画面,注意画面的主要要素及其位置;其次要分析画面的寓意,最后要主要语言的生动、连贯、简洁。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近日,网民“山鹰加错”在微博中称,在游览腾冲北海湿地保护区时,一张鸟类图文介绍让人深感困感。

在对大斑啄木鸟的宣传材料中,“其他”一栏居然写着“全体可入药,有滋阴补虚、健骨、解毒的功效”;至于对其他珍稀鸟类的介绍中,也都写有“肉味鲜美,食用强身健体,可入药”的字样。

这条微博一经发出,便引起网民的热议——因为就保护区的定位而言,湿地保护区身负野生动物保护之责,其科普宣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人们认识动物,进而珍惜和保护动物;但是这种把科普变成了“食谱”,告知人们其味道如何鲜美,其营养如何丰富,让人顿生食欲的宣传方式很多人表示无法接受。

这种“食谱式”的宣传方式实在有违保护区的宗旨。

你认为什么样的宣传材料更合适?

(不少于120字)

【答案】我认为宣传材料的拟写应该详细介绍动植物的原产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加上这是鸟类保护区,所以应该介绍这种鸟类现在的数量、以及现在的生态环境对此种鸟类的影响等。

而不应该介绍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为这样会更加快此种鸟类的灭绝。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观点,从“介绍动植物的产地、特征、习性”等方面陈述理由,理由正确、充足即可。

故答案为:

我认为宣传材料的拟写应该详细介绍动植物的原产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加上这是鸟类保护区,所以应该介绍这种鸟类现在的数量、以及现在的生态环境对此种鸟类的影响等。

而不应该介绍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为这样会更加快此种鸟类的灭绝。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类题属于展示个性与创新意识的题目。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0.2018年7月,某大学城图书馆出台新规:

谢绝14周岁以下少年儿童入馆。

有人认为此举保障了成人阅读不被干扰,营造了更好的阅读氛围;也有人认为此举将少年儿童拒之门外并不可取。

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案】参考答案:

   图书馆谢绝儿童入内,这样的规定看似不合理,但是却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这种举措不仅是对儿童的另一种关爱,也是对成人阅读质量的一种维护,对于这种措施,不能简单地质疑和反对,应该给予更深层次的解读。

   首先,这家图书馆不是普通的图书馆,而是一家大学城图书馆,也就是说,这家图书馆的职能是为大学城的教学科研服务的,只适合成年人阅读,这样的定位显然是不适合未成年人入内的。

   其次,由于图书馆定位为科研,读者又是以成年人为主,因此,图书馆内的书籍和设施,全部都是按照成年人设置的,这样的情形下,如果一些未成年人,尤其是一些低龄儿童进入其中,无疑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将儿童拒之门外看似不近人情,不符合图书馆的定义,实际上却是对孩子安全的一种保护,凸显出一种管理温情和人性理念。

   再者,阅读一个安静的环境,科研阅读更是如此,如果儿童混迹其中,难免会对阅读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暑假期间,一些家长将图书馆当成托儿所,将孩子往图书馆一放就是一整天,缺乏监管,一些孩子则将图书馆当成了游乐场,在馆内追逐打闹,高声喧哗,或者做出其他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损毁书籍,破坏设施等,这些都扰乱着其他人的阅读质量,损害着图书馆的秩序,也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巨大的负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问题的见解。

完成此题要全面把握所给材料,针对材料中的事件发表看法,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任何一种公共设施,开放程度越高,对管理水平提出的要求也同步提高。

毕竟,公共设施的开放,不能以降低其使用价值为代价。

现实中,低龄儿童确实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图书馆使用价值的威胁。

儿童自制能力尚不成熟,难免在图书馆喧哗吵闹,甚至破坏开架阅览的图书,从而加大管理压力。

一些家长也确实把图书馆当成“托儿所”,在假期把孩子送到图书馆。

一些图书馆不光要引导和教育低龄儿童合理地使用借阅功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动承担起监护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