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392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docx

东营专版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二专题演练

专题二专题演练

1.(2018·岳阳中考)用天平和量筒测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

(3)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

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

(4)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5)若操作第(3)步时,不慎将少量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牛奶密度将会________(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6)用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水和牛奶,总质量较大的是装________的杯子。

(ρ水=1.0g/cm3)

2.(2018·乐山中考)在测量标准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6V。

(1)小明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准备闭合开关时,发现有接线错误。

请你按要求在图中将需改错的导线画“×”,并补画出正确的导线。

要求:

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电路完善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_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______Ω,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W。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在提供的滑动变阻器中,分别有规格为A(5Ω 2A)、B(20Ω 1A)、C(100Ω 0.1A),则应选择______(选填“A”“B”或“C”)。

(4)小明同学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像可以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一现象表明: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2018·北京中考)小阳为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及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置在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2)小阳的实验记录如表所示,则小灯泡两端电压U=1.3V时的电功率P=____________W。

U/V

2.5

1.3

I/A

0.28

0.20

P/W

0.7

发光情况

明亮

(3)由上表的实验记录你还能得到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利用如图所示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4.(2018·聊城中考)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_____(选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5.(2018·德州中考)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倒立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____(选填“A”“B”或“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______(选填“1”“2”“3”或“4”)。

(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6.(2017·葫芦岛中考)图甲是小丽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她先将冰和温度计正确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加热,观察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情况。

(1)实验中,将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是________℃,物质处于______态。

(3)根据实验数据,小丽作出了冰熔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第6min时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8min时的内能。

(4)当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加热,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7.(2018·十堰中考)小天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中,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图甲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小天三次观察温度计读数时眼睛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选填“1”“2”或“3”)。

(3)改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小天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但需要酒精灯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4)实验过程中,小天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得出结论:

水的沸点为________℃,由数据可知,烧杯内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8.(2018·常德中考)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为了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实验室里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______(选填“水”或“煤油”)加热的时间更长。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选填“a”或“b”),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J/(kg·℃)。

[c水=4.2×103J/(kg·℃)]

(4)若电加热器上标有“220V 500W”,则一个电加热器正常工作10min,消耗电能____________J。

9.(2018·南京中考)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中,水平桌面上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水平木板和毛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操作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鞋底做的凹凸不平,应用了比较__________两次实验所得的结论。

(4)从本实验的器材中选择__________________,并添加斜面和小车还可以做“探究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影响”实验。

10.(2018·宁波中考)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

如果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3)实验中,小车在棉布、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则P1______(选填“>”“=”或“<”)P2。

11.(2017·遂宁中考)小冬学习了“认识浮力”后,爱动脑筋的小冬提出了问题: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经过思考,他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弹簧测力计、烧杯、一个金属块、水和盐水等器材,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

(1)金属块在图C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2)分析B、C两图知道:

当金属块浸没入水中后,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浸入水的深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因为此时金属块浸入水的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

(3)小冬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利用图A和D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小冬还计算出了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kg/m3。

(g取10N/kg)

12.(2018·长沙中考)在认识到杠杆转动跟力、力臂有关后,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实验过程:

(1)首先,将杠杆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以方便直接读出力臂。

(2)接下来,他们使杠杆在如图位置静止,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1N,杠杆质量、刻度分布均匀);小玲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应为F1=F2,l1=l2;而小军则认为实验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你认为小玲总结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实验序号

F1(N)

l1(cm)

F2(N)

l2(cm)

1

2

3

2

3

2

3

3

3

3

3

4

3

4

3

(3)如果小军在杠杆的左端A点处再加挂2个钩码(即左端共4个钩码),接下来,他应该将右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______格,杠杆才会在原位置再次平衡。

13.(2018·聊城中考)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

(1)请在方框中画出能够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并可以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

 

(2)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表所示。

R=10Ω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V

2.0

2.2

2.4

2.6

2.8

3.0

电流I/A

0.20

0.22

0.24

0.26

1.40

0.30

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实验序号______,排除错误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想用此电路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可以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实验小组想测出一块橡皮泥的密度,现在只有如下实验器材:

量筒、水和一块橡皮泥。

已知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为ρ水。

请你利用这些实验器材为他们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测出这块橡皮泥的密度。

要求:

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并根据实验步骤中所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密度表达式。

 

15.小东同学想测出某液体A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

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

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出液体A的密度。

(1)实验步骤:

①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A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A的密度:

ρA=________。

16.小明想测量一小铁块的密度,他在实验室里找到了如下器材:

一台天平(含砝码)、一个刻度看不清的小量杯、一根细线和足够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请利用上述器材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精确地测量铁块的密度。

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铁块密度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17.小明同学在家中利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影响浮力的有关因素时,他把木块压入水中后松开手,发现木块又浮了上来,由此他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

请你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石块、细线、水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来验证或否定他的结论。

(1)提出问题:

(2)猜想或假设:

(3)实验步骤:

(4)分析与论证:

 

18.由阿基米德原理结合相关知识可以推得F浮=ρ液gV排,从而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有些爱思考的同学进一步提出,除上述两个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针对这个问题,请你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室可供选择器材:

弹簧测力计、三个形状不同的小石块、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1)你选择的器材:

(2)你的探究方案(即实验步骤):

(3)你如何根据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或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

 

19.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他的猜想。

可供选择的器材:

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各一个;水、盐水、细线适量;一大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

(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你需要的器材:

(2)实验步骤:

(3)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探究结论。

 

20.现有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电压值未知)、一个电压表(量程大于电源电压值)、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和若干导线,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x,要求利用以上器材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方框内设计出实验电路图(电路连接好后实验中不能拆卸);

 

(2)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

Rx=________。

21.某同学想测出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现有器材如下:

6V电源1个、导线若干、开关1个、电流表2块、电压表2块、2.5V小灯泡1个、定值电阻R0一个、滑动变阻器1个。

请你选择器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要求:

每种方法只能用一种电表,只连一次电路。

方法一: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3)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3)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________。

22.(2018·东营中考)教育部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

某校组织学生到黄河入海口进行研学旅行。

在河边的沙滩上,老师提议同学们利用一个空矿泉水瓶,借助河水、细沙、随身携带的热水(从中选择一种或多种)设计实验探究所学的物理知识,请参照举例帮他们设计三个可以探究的实验,写出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例:

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发现越来越费力,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左 (4)1.1 (5)偏大 (6)牛奶

2.

(1)如图所示

(2)0.32 11.88 1.22 (3)B (4)增大

3.

(1)右 

(2)0.26

(3)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功率有关

(4)测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4.

(1)不需要 

(2)对称 (3)不能 (4)B

5.

(1)放大 40 

(2)B 4 (3)远离

6.

(1)使冰受热均匀 

(2)-5 固

(3)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小于 (4)不会

7.

(1)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

(2)2 (3)变大 吸热 (4)98 小于

8.

(1)天平 

(2)水 (3)a 2.1×103 (4)3×105

9.

(1)滑动摩擦力大小 

(2)甲、乙

(3)甲、丙 (4)木块、水平木板

10.

(1)速度 

(2)不受任何阻力 (3)>

11.

(1)1 

(2)无关 体积

(3)不能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4)液体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5)2.8×103

12.

(1)水平 

(2)错误的 (3)3

13.

(1)如图所示

(2)5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滑动变阻器 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4.实验步骤:

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示数V1;

②将橡皮泥捏成实心,放入量筒中使其浸没但水不溢出,记录水面上升后示数V2;

③将橡皮泥取出,重新读取液面下降后的示数V3;

④将橡皮泥弄干,捏成小船形,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使其漂浮,且水无溢出,记录示数V4;

橡皮泥密度表达式:

ρ=

ρ水。

15.

(1)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受到的重力G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液体A中受到的拉力F′ 

(2)

ρ水

16.

(1)①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m1;

②用天平测出小量杯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

③把铁块用细线系住轻轻地放入装满水的量杯中,排完水后再取出;

④用天平测出小量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3。

(2)铁块的密度ρ铁=

ρ水。

17.

(1)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深度无关(有关)。

(3)①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②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某一深度,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③改变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④比较F1和F2的大小,分析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

(4)若F1=F2,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若F1≠F2,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18.

(1)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烧杯、细线和水。

(2)①用细线将橡皮泥吊在弹簧测力计上,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②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③再改变橡皮泥形状,将橡皮泥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

(3)比较橡皮泥各次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无关;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相等,则说明浮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19.

(1)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

(2)①用细线拴好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铜块的重力G1;

②将铜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③将铜块换成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铁块的重力G2;

④将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3)若G1-F1=G2-F2,则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无关;

若G1-F1≠G2-F2,则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20.

(1)如图所示

(2)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②将开关S接a,测出电源电压U;③将开关S接b,测出R0两端电压U0

(3)

R0

21.方法一:

(1)如图所示

(2)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A1示数为

,读出此时电流表A2的示数I2。

(3)2.5V×I2

方法二:

(1)如图所示

(2)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V1示数为2.5V,读出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U2。

(3)2.5V×

22.

(1)用力挤压矿泉水瓶,矿泉水瓶被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在矿泉水瓶中装入一定质量的细沙,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发现矿泉水瓶被举得越高,在沙滩上留下的痕迹越深,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3)在矿泉水瓶中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从相同高度自由下落,发现所装细沙的质量越大,矿泉水瓶在沙滩上留下的痕迹越深,说明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在矿泉水瓶中装满细沙,分别让矿泉水瓶正立和倒立在松软的沙滩上,发现矿泉水瓶倒立时在沙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