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414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docx

初中化学中考较难题

 

初中化学1-1姓名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读图题:

熟悉化学反应机理和化学反应中的规律;

 

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的泥沙。

常温下,将140g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3g泥沙和1000g溶液。

取出500g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1.2g,钙元素2g,氯元素42.6g。

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

B.

C.

D.

 

提示:

根据元素质量守恒解题

 

下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t℃时,溶解度为20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B.20克溶质配成100毫升溶液,该溶液的密度是1.15克/厘米3

C.100克20%的某溶液,加水稀释到200克

D.100克10%的某溶液里再溶解10克溶质

 

提示:

质量分数的定义和表示进行求解

溶液质量分数=

溶液的总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将混有炭粉的铜粉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后,最终得到黑色物质,其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

则炭粉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是()

(A)15.8%(B)20%(C)80%(D)84.2%

 

肾病患者需要食用低钠盐的食品。

目前,市场供应的低钠盐多为苹果酸钠盐(C4H5O5Na)。

每日食用5g苹果酸钠盐,人体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仅为等量食盐中钠元素质量的

A.18.7%B.26.7%C.37.5%D.43.1%

 

   

 

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可用于医疗消毒。

瓶双氧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0,则该瓶双氧水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

A.3.1%

B.30%

C.35.2%

D.38.6%

 

某小组同学将530g碳酸钠溶液加入到280g石灰乳(水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计算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某化工厂用氯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

碳酸钠≥96%。

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

将12g纯碱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发、干燥后,称量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3.1g。

请根据计算得出:

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

据报道,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2)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

)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_________g。

(3)取一定量上述稀释后的硫酸(其中含溶质98g)与铜恰好完全反应,假定硫酸不和其他杂质反应,则反应后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写出计算式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成分是CaCO3和SiO2。

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石灰石样品中(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象。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a

20

 

请计算:

(1)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___________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解]

 

(3)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

欲将第5次实验后的溶液配成10%的CaCl2溶液,可先向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石灰石粉末,完全反应后过滤,这时还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多少克?

(假设实验过程中溶液损失忽略不计)

[解]

 

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5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和胶头滴管

B.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400mL

C.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

D.该稀硫酸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质量。

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g醋酸的质量分数为5.4%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分的总质量为

A.500gB.400gC.200gD.100g

 

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如右图所示),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

氧化铁的性质来吸收包装袋内氧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已知该脱氧保鲜

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2.8g,理论上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的质量为

A.1.2g

B.1.6g

C.3.2g

D.11.2g

 

取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21.2g,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完全溶解,

再向溶液中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Mg(OH)2↓+2NaCl),过滤后得到234g10%的氯化钠溶液。

计算溶解混合物时加入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烧杯中盛有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溶液全部倒出后,用蒸馏水洗涤2

次,每次用20mL蒸馏水,若烧杯内每次残留0.5mL溶液,经2次洗涤后烧杯

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NaCl溶液的密度均

按1g/cm3计算)

A.1/81B.1/400C.1/820D.1/1681

 

由醋酸溶液和醋酸钠溶液混合而成的缓冲溶液(其中醋酸和醋酸钠的质量比为

60∶82)在农业上常用于土壤分析、农用微生物的培育等。

某同学用5%的醋酸

溶液和4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配制该缓冲溶液,所需醋酸溶液的质量为

多少克?

(资料: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CH3COOH=CH3COONa+H2O)

 

下列图像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ABCD

 

A.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B.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D.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向盛有32.9g碳酸钠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逐滴加入C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结束后,A点时溶液中氯化钠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

(已知:

Na2CO3+CaCl2=CaCO3↓+2NaCl)请计算:

(1

)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

 

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7g,加入盛有58.1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烧杯内各物质的总量为64.9g。

计算: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配置上述反应中所用稀盐酸需要的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立方厘米)的体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3.(6分)某化学活动小组用稀盐酸对赤铁矿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得到一黄色残液。

为防止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组成进一步进行探究。

过滤该残液,取100g滤液,向基中不断加入5%和氢氧化钠溶液,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入氢氧化钠的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160

1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0

0

0.80

1.78

5.35

5.35

(1)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2)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100g滤液中溶质的质量(若有多种溶质,任选一种。

结果精确到0.01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Na—23Cl—35.5Fe—56

 

已知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50克。

在该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钠饱各溶液中加入196克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16.5克。

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将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32.9g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加入

326.9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

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O2的溶解忽略不计)。

 

某融雪剂由氯化钙、氯化钠组成,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6%。

取一份含有融雪剂的雪样充分溶于水后过滤,得到200g滤液和2g杂质。

取10g滤液进行测定,假设溶液中氯元素、钙元素、钠元素均来自于融雪剂,且杂质中不含可溶物,其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0.12g。

则所取样品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

A.5.68gB.2.84gC.14.2g

D.0.71g

 

 

 

25.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该袋食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mg

C.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约为16.9mg

D.若仅靠该盐补充碘,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5g

 

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含量(其他成分可忽略),将一定量的该样品溶解在100g水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反应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当反应恰好完成时过滤,测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6%。

试计算该样品中:

(1)氯化钠的质量;

(2)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Na2CO3和NaCI组成的固

体混合物。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

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

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7(填>、=、<)。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9.6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铁球和铝球,这时杠杆平衡。

将两球分别浸泡在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如下图),直至两个烧杯中均没有气泡产生为止。

两球的外形变化不大且无孔洞出现。

下列推测中,正确的是()

A.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B.拿掉烧杯后,杠杆仍然平衡

(金属球上附着的液体忽略不计,下同)

C.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A移动

D.拿掉烧杯后,要想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向B移动

 

我市某地盛产石灰石,其中含有不溶于盐酸的杂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0.0g石灰石样品,经粉碎后全部放入烧杯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80.0g。

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及所盛物质的质量与相应时间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烧杯及所盛物质质量/克

80.0

79.0

78.3

77.9

77.8

m

77.8

试计算:

(1)表格中的m=

(2)反应结束后,共放出多少克的二氧化碳?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

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10% B.30%    C.50%    D.70%

 

将10gCuO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在蓝色溶液中加入m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固体物质仍是mg。

(除

不尽保留一位小数,不考虑损耗)

(1)最后生成铜的质量是多少?

(2)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当m取何值时,才能满足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简述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