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59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docx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

华东师大版中考模拟训练科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先后放入一固定的内壁光滑且绝缘的竖直平底圆管内,甲球静止在圆管底部,乙球恰好能在甲球正上方某个位置(两球未接触)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小球带异种电荷

B.乙球受到甲球的排斥力与乙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甲球所受的支持力等于甲球的重力

D.甲球对乙球的排斥力大于乙球对甲球的排斥力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是在一定量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②是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③是在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④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3.近年来血铅事件时有发生,各地医院常采用静脉注射EDTA钙钠,以促进铅的排出。

如图是心脏模式图,通过手臂静脉注射的EDTA钙钠进入血液后,首先进入心脏的腔是

A.1

B.2

C.3

D.4

4.现代科技证明,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

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O3)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

12:

3

5.如图是“追风者”磁悬浮列车悬浮原理的示意图。

该列车通过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悬浮在轨道上方,以提高运行速度,这里的相互作用是指()

A.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B.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C.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D.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6.日、地、月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

B.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有火山和地震

C.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且月球没有大气听不到撞击声

D.当日、地、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相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满月

7.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受到水的浮力为F水;把该物体放入某种液体中,待物体静止时,有3/4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此时受到液体的浮力为F液,液体的密度为ρ液(g取10N/kg),则()

A.F液=6N,ρ液=2.4×103kg/m3

B.F水=6N,ρ液=0.8×103kg/m3

C.F液=4N,ρ液=0.53×103kg/m3

D.F水=4N,ρ液=0.8×103kg/m3

8.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

充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苗呼出的CO2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碱性不能太强.现有以下四种物质供选择:

双氧水、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钠(Na2O2)、氯酸钾.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

(1)2H2O=2H2O+O2↑

(2)2Na2O2+2H2O=4NaOH十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2CaO2+2H2O=2Ca(OH)2+O2↑

(5)2CaO2+2CO2=2CaCO3↓+O2

(6)KC1O3不与H2O、CO2反应

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A.双氧水

B.过氧化钙

C.过氧化钠

D.氯酸钾

9.为了解宇宙空间环境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某科技小组利用搭乘卫星并在太空飞行两周后返回地面的油菜和芦笋种子,进行萌发实验。

实验分两类:

空间类(S类),即遨游太空后的种子;地面类(G类),即自然条件的种子。

两类中均设加O2组和不加O2组,结果如下表。

该小组得出结论:

空间类的发芽率高于地面类。

则他们是通过比较哪几组数据得出该结论?

()

类别

空间类(S类)发芽率(%)

地面类(G类)发芽率(%)

组别

S+O2组

S组

G+O2组

G组

油菜

94

83.3

72

68

芦笋

91.5

80

90

80.4

①油菜S与G;

②油菜S与芦笋S;

③油菜S+O2与G+O2;

④芦笋S+O2与G+O2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浇水过勤,土壤中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往往会使植物的根腐烂,使植物死亡,原因是

A.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根毛无法吸水

B.水分过多,缺乏氧气,根无法呼吸

C.水分过多,使细菌大量繁殖

D.根吸水过多,使根的细胞胀破

11.将微量蝮蛇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蝮蛇蛇毒是一种蛋白质),过一段时间后逐步增加注射量,数周后抽出马血。

除去其中的血细胞和部分无用的蛋白质,即可得到抗蝮蛇蛇毒的血清。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先注射入马体内的蛇毒为抗体,它使马的血液中产生抗原

B.被蝮蛇咬伤后,可用此免疫血清进行治疗

C.经常在野外活动的人员,应注射此血清进行预防

D.这种血清可以对所有毒蛇产生免疫作用

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放置氧气

C.检验装置气密性

D.收集二氧化碳

13.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均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适合于制作()

A.汽车的底盘

B.食品包装盒

C.打夯的重锤

D.航空器部件

14.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蓄电池放电

B.水力发电

C.内燃机做功冲程

D.火箭点火升空

15.如图甲,邻居大叔正吃力地把一重物送往高台,放学回家的小翔看见后急忙前去帮忙。

他找来一块木板,搭成图乙所示的斜面,结果非常轻松的把重物推到了高台上。

关于这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机械效率是一样的

B.大叔克服重力做功较多

C.两人做同样多的有用功

D.小翔做的额外功要小一些

二、填空题

16.装饰用的彩灯,串成一串串,接在220V电源上,如图甲所示。

观察灯的结构发现,每个灯的灯丝()

引线上方绕有金属电阻丝()

,如图乙所示;即使

断了,

仍能导电。

请回答:

(1)根据工作要求,

应该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当其中一个或几个灯的灯丝断了,其余灯的亮度将变__________。

17.如图是三类不同用途的杠杆模型.这三类杠杆中,一定是省力杠杆的是第________类,钓鱼竿与第________类杠杆原理相同.

18.你注意观察过一些商店或银行的玻璃门两侧的把手旁分别贴有推和拉的字样吗?

事实上这种门是可以向两面打开的,但总是在朝着人行道的一侧贴着_______字,朝着店堂的一侧贴着_______字。

这是因为对门施加不同_______的力,会使门产生不同的转动效果。

为了考虑路上行人的安全,顾客从商店出来时应把店门_______。

19.学习消化酶知识时,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对该方案的实验目的、过程补充和结果预测  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水中保温5~10分钟

C馒头碎屑只需保证质量相等即可获得预期结果

D滴加碘液检验时,2号试管的现象是溶液变蓝

20.同学们还记得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惊喜吗?

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和观察的过程,请你按箭头指示的6个视野顺序,一步步地回忆当时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将每一步的操作过程补充完整。

a.___;b.___;c. __;d.___;e.___。

(2)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所用的染液应该是___。

(3)图中操作过程a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

b操作时,眼睛要注视物镜,是为了避免___。

e视野变暗了些,原因是___。

(4)把下面“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程序按正确顺序排列__。

(用字母表示)

(5)如果观察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转动___使物像变清晰。

若观察完毕后,要继续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应换用___镜(“平面”或“凹面”)和___光圈(“大”或“小”)。

21.某草原生态系统(如图甲所示)中生活着草、食草昆虫、青蛙、蛇、蜘蛛、吃虫的鸟、猫头鹰等生物,请根据图示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

(2)在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被人为大量减少,随后青蛙数量发生如图乙所示的变化。

图乙中青蛙数量变化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

(3)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某条食物链“Ⅰ→Ⅱ→Ⅲ→Ⅳ”中的四种生物一年内输入的能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种群

能量相对值

226.50

12.80

3.56

0.48

仅根据表中信息你可以得出该生态系统的一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

22.小陆同学在课外利用身边的硬币进行了实验,查寻规律:

在地面附近同一高度,空气流速V与当地大气压强p的关系可表示为0.5ρV2+p=C;式中C是常量,ρ表示空气密度。

根据上述关系式可知:

(1)常量C表示空气流速为0时的___。

(2)若硬币质量为m,则刚好将硬币吹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力差△F=_______。

(3)硬币上下表面积相同均为S,请导出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V的表达式__(用ρ、s、m、g表示)

23.如图所示,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Q、S是在主光轴上顺次的三个位置,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把一物点放在P处,像成在Q处;如把该物点放在Q处,像成在S处,则凸透镜的位置会在PQ之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24.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

己知控制电路的恒定的电源电压U=6伏,保护电阻R1=100欧,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

(g取10牛/千克)

(1)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电梯超载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_______接触,电铃发出警报声。

(2)当电磁铁线圈电流达到20毫安时,衔铁刚好被吸住。

若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千克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

______

(3)如果想设置电梯最大乘客载重量为1000千克,计算得出R1的阻值应该设置为多少。

______

25.小明在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接着,他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红色褪去. 

(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一致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溶液外)一定有________;

(设计方案)小红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硫酸,并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样,滴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有硫酸

方案2

取样,滴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

有硫酸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仔细研究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后,认为方案1无法验证小红猜想的正确性,理由是________;

(拓展迁移)大家讨论后,按正确方案进行操作,确认了溶液中有硫酸存在,由此可知,在分析化学反应结束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到生成物外,还有考虑到________。

26.如图甲所示为一种无叶风扇的结构图,它与传统风扇最大的不同点是没有“叶”。

开始时,底座中的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吸入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环形空腔,再从环形空腔上的细缝中高速吹出,夹带着周边的空气一起向前流动,导致后方更多的空气流入风扇的出风口,风量被显著放大,可达到15倍之多,如图乙所示。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44W

进风量

30L/s

出风量

450L/s

质量

1.8kg

底面积

200cm2

(1)风扇正常运行时,相同时间内细缝流出的空气质量 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进风口流进的空气质量。

(2)下列与后方更多空气流入电扇出风口的原理相同的是___(填字母)。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B.飞机飞行时机翼获得的升力

C.足球的草坪上滚动得越来越慢

D.带电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3)现有一个无叶风扇,其有关参数如表所示,求:

①该无叶风扇静止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____

②该无叶风扇使用时的额定电流为多少?

______

③如果该无叶风扇正常工作时,进风量达到了30m3,那么会消耗多少电能?

____

27.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小块白磷,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集气瓶内的长导管伸到瓶底,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热.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到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为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2)若实验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________.

28.如图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过程,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能观察唾液淀粉酶对____________的消化作用,这种物质的初始消化部位是________。

(2)把这三支试管都放在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向①号试管内滴加碘液,摇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其原因是馒头内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

(3)馒头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

(4)此实验表明:

馒头变甜与口腔中________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________的搅拌都有关系。

29.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钙、硫酸钠、氯化钠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部分该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请回答:

(1)该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2)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在实验中,让质量为m、2m的两个小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放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使木块滑动,虚线位置为小球和物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

(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A撞击B瞬间时,物体_____(选填“A”、“B”或“A和B”)的动能;

(2)在实验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观测______________来反映所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

(3)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某同学对“不同质量的小球在斜面同一高度下滑到水平面时速度相等”的结论存在质疑,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不同质量的小球在同一高度的斜面上下滑速度是否相等,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判断方法:

______________

3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军所在的探究实验小组的同学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材料

下落高度/m

下落时间/s

1

铁球

20

1.96

2

铁球

30

2.47

3

铅球

20

1.96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和________,结是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小军实验小组验证猜想三:

①器材:

0.5kg的铁球A、1kg的铁球B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张对折)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片纸______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中两片纸作的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32.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冬天和夏天时,请你用物理知识告诉司机应该怎么做?

33.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 

④葡萄糖(C5H12O5),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2)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在乙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

   

(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金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

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4.看图回答:

(1)2013年10月6-7日台风“菲特”严重影响浙江省,带来了大风降雨天气,给我省造成重大损失。

台风带来的降水属于__________水循环。

如图甲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写出台风带来的降水的主要环节是________(填序号),同时台风风速很大,短时间内能带来大量降水,这主要是由于加速了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和名称)

(2)图乙是电解水装置,实验时会发现两个电极上都有气体产生,检验试管b的气体方法为_________,电解水这一过程可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课题式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学习模式为:

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总结和评价。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中,设计了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根据其研究过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余同学认为此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

如图乙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                 (填“a”或“b”)口通入。

(2)小徐质疑:

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因此进行设计:

在CO通入CuO之前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即在盛CuO的硬质玻璃管的左端再接入一个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来确定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判断小徐的设计是否有必要,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三、探究题

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