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763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docx

鲁科版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带答案DOC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1、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22286Rn),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请回答:

(1)该原子的质量数是     ,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

(2)请补全R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请根据Rn的原子结构预测,氡气的化学性质( )

   A.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B.比较活泼,能与钠等金属反应

C.不太活泼,与氮气性质相似D.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⑶研究发现,镭能蜕变为22286Rn,故称22286Rn为镭射气;钍能蜕变为22086Rn,故将22086Rn称为钍射气;锕能蜕变为21986Rn,故将21986Rn称为锕射气。

22286Rn、21986Rn是()

A.同种元素B.同位素C.同种核素D.同种原子

由此可见,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和决定核素种类。

2、请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下列事实

(1)在硫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

(2)钠原子和铝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但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要比金属铝与氯气的反应容易而且剧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a

g

j

b

c

f

i

l

m

e

h

k

d

(1)表中所列元素中:

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周期,_______族。

(2)下列___________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A.b,c,iB.a,g,kC.c,g,lD.d,e,f

(3)将元素a,b,c,f,l的原子半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元素属于___________元素,它的最高化合价是____________,最低化合价是_______。

它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吸水性很强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实验室里常用作干燥剂,写出i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组元祖性质或原子结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2)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元素()

A.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B.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

C.可能是低2、3周期元素D.可以互相化合形成化合物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X、Y是元素周期表VII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原子得电子能力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2、元素X的单质的分子是双原子分子X2,元素X的单质与金属镁反应时元素X的原子形成-1价的阴离子。

请回答:

(1)元素X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哪一族?

(2)写出金属镁与X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自我评价

1、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

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1957年李、杨两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的衰变方程是

,其中

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

(1)下列关于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质子数是27B.电子数是27C.质量数是27D.中子数是60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A.核外电子数B.核内质子数C.核内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3)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质量数不同

2、下列8种化学符号:

11H221H2146C63Li2311Na147N73Li2412Mg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VI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B.V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室温时,o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到IIB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2)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Y

Z

W

A.原子半径:

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Z>W>X

C.4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D.W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3)铊(Tl)位于元素周期表的IIIA族,有的同学预测:

单质铊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氢氧化铊是两性氢氧化物。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预测正确吗?

4、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的五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E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

(1)请写出元素符号: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画出E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的单质与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9gB单质在足量的D单质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L1mol·L-1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B.状态C.化学键D.原子核

2、下面所列的是一组你熟悉的物质:

HCl、CO2、H2O、H2、NaOH、Cl2、NaF、CH4、CaO、MgCl2

(1)这些物质中分别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键?

(2)请从中找出属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物质

(3)对于这些物质,你是否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标准是什么?

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断裂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断裂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Q3B.Q1+Q2>2Q3C.Q1+Q2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1、现欲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判断:

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_______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

A.蒸馏水B.氯化钠固体C.氯化钠溶液D.浓盐酸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

(至少回答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

1、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利用电池可将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能。

(2)下列电池中,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锂离子电池B.锌锰电池C.镍镉电池D.氢氧燃料电池

(3)已知甲醇燃料电池每生成1mol的液态水放出286kJ的热量,又知该电池每发1kW·h电能生成350g水,则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来制取并收集氯气,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1mol该还原剂被氧化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mol。

(3)实验开始前,某学生对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

方法是:

连接好装置后,用弹簧夹夹住____(填“A”或“B”)处橡胶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当加到一定量时,停止加水,静置观察,当观察到分液漏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表明该装置不漏气。

(4)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浓溶液C.浓H2SO4

第二章自我评价

1、利用元素周期表,确定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

NaF、NO2、CH4、Na2S

2、下列哪些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A.CaCO3+2HCl=CaCl2+CO2↑+H2OB.Zn+CuSO4=Cu+ZnSO4

C.2H2+O2=2H2OD.2NaOH+CuSO4=Cu(OH)2↓+Na2SO4

3、在19世纪后期,人们发现炼铁高炉所排出的高炉气中含有相当数量的CO。

有的工程师认为,这是由于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不够长所造成的,于是在英国耗费了大量资金建造了一座高达的炼铁高炉,以增加CO与铁矿石的接触时间。

可是后来发现,用这座高炉炼铁,所排出的高炉气中的CO含量并没有减少。

请说明其中的原因。

4、某化学反应2A

B+C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C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表中温度为摄氏度(℃)。

实验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1.0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1.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判断是哪个实验

(2)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判断实验1.3在反应进行了多长时间才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5、请你比较氯气、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气体

化学方程式

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

氯气

氢气

氧气

CO2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Ca(C1O) +CaCl2+H2SO4  = 2CaSO4+2Cl2↑+2H2O,该组学生针对上述反应设计如下装置来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写装置的序号)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亚硫酸已被氧化。

(3)写出在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1、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

其主要成分的结构如图。

它属于() 

A.无机物B.烃C.高分子化合物D.有机物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又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很容易燃烧

D.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3、将1体积甲烷和4体积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道理在水槽中,置于光亮处,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气体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___,试管壁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

将试管从水槽中取出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一种重要方法。

完全燃烧0.1mol某烃后,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为8.96L(STP),生成的水为9.0g,请通过计算推导该烃的分子式,并写出可能存在的结构简式。

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1、下列物质中,有固定熔点和沸点的是

A.汽油B.煤C.天然气D.乙烯

2、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硫酸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的四氯化碳钠溶液的洗气瓶

C.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水的洗气瓶

D.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3、下列现象中,因发生加成反应而产生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B.将苯滴入溴水中,震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D.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4、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A.甲烷B.苯C.乙烯D.丙烯(C3H6)

5、将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与对应的反应类型用线连起来

甲烷和氯气加成反应

苯与硝酸取代反应

9、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

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17、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0、在水中生活着许我微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第三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1、

2、一、填空:

现有四种试剂:

①新制Cu(OH)2悬浊液,②浓硝酸,③AgNO3溶液,④碘水。

为了鉴别下列四瓶无色溶液,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葡萄糖溶液()

(2)淀粉溶液()

(3)食盐溶液()(4)鸡蛋清溶液()

7、月球的明亮部分,上半月朝西,下半月朝东。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6、你还知道哪些环境问题?

它们都对地球造成了哪些影响?

A.向蛋白质溶液里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也不溶解

B.向豆浆中加入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鸡蛋清溶液加热时能发生聚沉

二、问答:

D.蛋白质水解能得到氨基酸

6、你还知道哪些环境问题?

它们都对地球造成了哪些影响?

3、将下列物质与对应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用线连起来

一、填空:

葡萄糖(C6H10O5)n

9、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但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乙酸乙酯CH3COOH

淀粉C12H22O11

乙酸CH3COOCH2CH3

蔗糖C6H12O6

4、化学式为C2H6O的化合物A具有如下性质:

A+Na→慢慢产生气泡A+CH3COOH→有香味的产物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A的体积分数为75%的水溶液可以用做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A和CH3COOH反应生成的有香味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一根洁净、红亮的铜丝,前端绕成螺旋状,点着酒精灯,先使螺旋部分在酒精灯的外焰灼烧,然后慢慢移向内焰,迅速取出。

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如何解释?

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章自我评价

1、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氢气,其来源之一是利用石油气的有关成分如丙烷(C3H8)制取。

以下途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则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合理的反应是()

A.A.C3H8

3C+4H2B.C3H8C3H6+H2 

C.C3H8+6H2O

3CO2+10H2D.2H2O

2H2↑+O2↑

2、下面列举的是某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以此说明该物质肯定是有机化合物的是()

A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在氧气中燃烧只生产二氧化碳和水D熔点低且难溶于水

3、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先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了乙酸和另一种化学式为C6H13OH的物质.对于此过程,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C6H13OH分子含有羟基B.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C.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H3COOC6H13

D.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

4、将等质量的四块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铜片质量与加热前相同的是A.硝酸B.乙醇C.石灰水D.盐酸

5、某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B两种不同的物质,而且A、B两种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此有机物可能是() 

A甲酸甲酯(HCOOC2H5)B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C葡萄糖(C6H12O6)D淀粉[(C6H10O5)n]

6、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B.将米饭在嘴中咀嚼越嚼越甜

C.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D.未成熟的苹果遇碘水会变蓝

7、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它是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与蛋白酶制成的.蛋白酶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都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丝织品.

A.①B.②③C.①③D.②④

8、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为12.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1)制取氯乙烷(CH3CH2Cl)的最好的方法是

A.乙烷跟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跟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烷跟氯化氢混合     D.乙烯跟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2)写出所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烃在常温下为液体,常用作油漆的溶剂。

为测定该烃的分子式,将0.1mol该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的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3.44L,得到的水的质量为5.4g,请通过计算写出该烃的分子式。

若该烃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试推测该烃的名称并写出其结构简式。

10.近年来,乳酸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乳酸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过发酵法

制备。

利用乳酸(CH3-CH(OH)-COOH)为原料制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生物兼容性,而且在哺乳动物体内或自然环境中,都可以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

乳酸还有许多其它用途。

(1)乳酸能与纯铁粉制备一种药物,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H3-CH(OH)-COOH+Fe→(CH3-CH(OH)-COO)2Fe+H2↑

 反应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产物乳酸亚铁可以治疗的疾病是      。

(2)乳酸聚合成的纤维非常适合做手术缝合线,其原因是                  

(3)利用乳酸合成高分子材料,对环境有什么重要意义?

试从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角度加以解释。

 

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1、

(1)222,86,136。

(2)+8628188

(3)D氡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已经达到稳定结构

(4)AB质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

2、

(1)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形成硫化钠时失去一个电子,钠元素显+1价,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形成硫化钠时得到2个电子,硫元素显-2价

(2)钠原子和铝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钠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半径,在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更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因此反应更剧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

(1)abcfgijlmabcfghijkl第四IVB

(2)D(3)alfcb(4)非金属+5-34P+5O2=2P2O5(点燃)

2、

(1)C

(2)CD

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C2、

(1)VIIA族

(2)Mg+X2=MgX2

第一章自我评价

1、

(1)CD

(2)D(3)A

2、

11H221H2146C63Li2311Na147N73Li2412Mg

(1)6

(2)63Li和73Li(3)146C和147N(4)2311Na和2412Mg

3、

(1)CD

(2)CD

(3)单质铊能与盐酸反应,但氢氧化铊不是两性氢氧化物,因为铊元素的金属性比铝强。

4、

(1)HCNOS

(2)略(3)N2+3H2=2NH3(条件)溶液变红

(4)Na+、CO32-、HCO3-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1、C2、略3、D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1、

(1)EF;EF

(2)AC

(3)改用较大块的碳酸钙固体,或用与盐酸不反应的东西将碳酸钙部分包住,或加入醋酸钠溶液等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利用

1、

(1)化学能电能

(2)D(3)64.7%

3、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HCl(3)略(4)C

第二章自我评价

1、NaF:

离子键NO2:

共价键CH4:

共价键Na2S:

离子键

2、BC

3、增加反应的时间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4、

(1)实验2使用了催化剂,因为实验2达到与实验1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需要的时间短,化学反应速率快。

(2)实验1:

40分钟实验3:

30分钟

5、略

6、

(1)B

(2)①从C中取出少量溶液至小试管中②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

(3)2Fe2++Cl2=2Fe3++2Cl-

第三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

1、D2、D3、变浅上升油珠溶液颜色变红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