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806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7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docx

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测试九上岳阳楼记

九年级(上)·古诗文

岳阳楼记

1.常识概要

(1)本文作者是    ,   (朝代)文学家,选自《        》。

 

(2)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

江西南昌的    、湖北武汉的    、湖南岳阳的          。

 

2.重点实词

(1)越明年(      )

(2)予观夫巴陵胜状(      )

(3)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

(      )

(4)属予作文以记之(      )

(5)连月不开(      )

(6)薄暮冥冥(      )

(7)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

(      )

(8)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      )

(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10)微斯人,吾谁与归(      )

(1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13)把酒临风(      )

(14)或异二者之为(      )

3.一词多义

(1)极

(2)和

(3)观

(4)空

(5)通

(6)以

(7)或

(8)其

(9)则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2.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1.(2019枣庄)而或长烟一空,      ,       ,静影沉璧。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4.(2019怀化)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进一步发展为“      ,      ”。

 

5.《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具体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2.写出你对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并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

 

3.作者写迁客骚人悲与喜的两种心情,目的是什么?

 

(时间:

15分钟 满分:

33分)

一、(2019天水改编)阅读《岳阳楼记》,完成第1~3题。

(11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连月不开(      )

(4)至若春和景明(      )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译文: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文: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二、阅读《岳阳楼记》,完成问题。

(15分)

4.理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百废具兴(      )

(3)则有去国怀乡(      )

(4)至若春和景明(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缥缈的景象。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做出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③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④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7.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大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

对此,你怎么看?

(4分)

 

三、名句默写。

(6分)

8.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        。

 

9.杨绛先生曾说: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种面对人生悲喜得失的“淡定与从容”,需要有“        ,       ”的豁达胸襟。

(填写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10.《岳阳楼记》中“        ,        ”两句描写了鸟儿在湖面时飞时歇,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景象。

 

醉翁亭记

1.常识概要

  本文作者是   ,   (朝代)文学家,自号   ,晚年又号    ,“       ”之一。

 

2.重点实词

(1)峰回路转(      )

(2)翼然临于泉上(      )

(3)名之者谁(      )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5)日出而林霏开(      )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

(7)泉香而酒洌(      )

(8)杂然而前陈者(      )

(9)弈者胜(      )

(10)觥筹交错(      )(      )

(1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

(      )

(12)树林阴翳(      )

3.一词多义

(1)归

(2)乐

(3)秀

(4)临

(5)谓

(6)之

(7)而

(8)然

(9)乎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译文: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1.醉翁之意不在酒,           。

 

2.苍颜白发,      ,太守醉也。

 

3.山水之乐,        。

 

4.        ,佳木秀而繁阴。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山间之朝暮也。

 

1.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并具体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2.欧阳修《醉翁亭记》“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句话中“醉”和“乐”的关系应该怎样理解?

3.从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4.本文表现太守之乐,为何要描写滁人游山的情景?

 

5.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然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时间:

15分钟 满分:

37分)

一、(2019莱芜改编)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各小题。

(15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觥筹交错(      )

(2)树林阴翳(      )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4)醉翁之意不在酒(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杂然而前陈者    登轼而望之

B.颓然乎其间者安陵君其许寡人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不以物喜嘱予作文以记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译文: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

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穷乐趣。

C.文章通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

D.全文共用二十一个“也”,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5.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两句?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分)

 

二、阅读《醉翁亭记》,完成6~10题。

(14分)

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3分)

(1)名之者谁?

(      )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3)杂然而前陈者(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

 

8.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3分)

 

9.《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10.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2分)

 

三、名句默写。

(8分)

11.(2019河北)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      ,      ”表现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

 

12.《醉翁亭记》中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

 

13.《醉翁亭记》中用“        ,        ”的句子来描写秋冬之景。

 

1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       。

 

湖心亭看雪

1.常识概要

  本文的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    ,号    ,又号    ,有作品《    》《西湖梦寻》等,本文选自《    》。

 

2.重点实词

(1)拥毳衣炉火(      )(      )

(2)雾凇沆砀(      )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      )

(4)湖中人鸟声俱绝(      )

(5)客此(      )

(6)莫说相公痴(      )

(7)余拏一小舟(      )

3.一词多义

(1)白

(2)大

(3)是

(4)更

(5)与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文: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1.湖上影子,    、    、与余舟一芥、        。

 

2.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

 

1.文中在写景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

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

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

 

(时间:

15分钟 满分:

25分)

一、阅读《湖心亭看雪》这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0分)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A.一童子/烧酒炉正沸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是日更定矣(      )

(2)客此(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

 

 

4.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

痴人“痴”在何处?

请分别概括。

(3分)

 

二、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后面的问题。

(11分)

5.本文作者        (人名)是明末清初    家。

(2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是日更定矣(      )

(2)余拏一小舟(      )

(3)拥毳衣炉火(      )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7.刘勰说: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

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

(2分)

 

8.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

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莹,使旧日之西湖于纸上活现。

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

(3分)

三、名句默写。

(4分)

9.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

这个句子是:

        ,        。

(2分) 

10.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描写了一幅空阔清雅的雪景图,请你把描写这一图景的句子准确工整地写出来。

(2分)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其一)的作者是   ,字   ,号    ,    代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之为“    ”,与杜甫齐名,世称“    ”。

 

开头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极写宴会之丰盛,以欢乐的宴会场面反衬下文诗人内心的苦闷。

三、四句以“停”“投”“拔”“顾”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内心的悲苦、抑郁。

五、六句运用比喻,“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从政的道路被权贵堵塞,表达无法实现理想的痛苦。

七、八句运用“吕尚碧溪垂钓”“伊尹乘舟梦日”两个典故,含蓄表达了希望自己像吕尚、伊尹一样,能够被朝廷重用的愿望。

用反复的手法、反问句,对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理想难以实现而又找不到出路表达了强烈的慨叹。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破”“挂”极有气势,诗人坚信理想会实现,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主旨大意】作者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路上的坎坷,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但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积极乐观、锐意进取的精神。

(时间:

8分钟 满分:

10分)

一、诗歌鉴赏。

(5分)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诗句。

(2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

为什么?

(3分)

 

二、名句默写。

(5分)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          ”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终能实现的信念。

 

4.欲渡黄河冰塞川,       。

 

5.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对从政仍抱有希望的句子是: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   ,字梦得,    (朝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柳宗元交情很深,人称“       ”。

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颇多,并称“       ”。

题目中“乐天”指    ,“见赠”指的是乐天《        》这首诗。

 

开头两句中的“凄凉地”与“弃置身”,是诗人长时间遭贬的具体写照,流露出诗人长期被贬内心的痛苦与愤慨。

诗人借用“闻笛赋”这一典故来表达他对旧友的怀念,也借此表达对统治者镇压并杀害当时革新运动的领袖王叔文等人的强烈不满。

借“烂柯人”这一典故感叹人事变迁之快,转眼二十三年过去了,饱含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

那沉舟的边上,已千帆竞发;枯树的前面,已万木争春。

阐明诗人坚信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一方面诗人感谢白居易作诗赠予自己,让他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表示自己虽长期遭贬,但不会消沉,会重新振作起来。

这既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对白居易的勉励,共勉不要因为遭到贬谪而消沉。

【主旨大意】文章通过写诗人自身的坎坷遭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时间:

5分钟 满分:

12分)

一、诗歌鉴赏。

(6分)

1.(2019广西北部湾)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

“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

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这首诗尾联中“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分)

 

二、名句默写。

(6分)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运用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全非,恍若隔世,无限惆怅。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体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

 

5.请写出连续的两句表达乐观精神的古诗句: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水调歌头》作者是   ,字子瞻,号   ,  (朝代)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    、其弟    合称“三苏”。

 

2.《水调歌头》是一首   (体裁),“水调歌头”是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表达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显露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把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向更深一层。

词句想象奇特,反映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

“归去”,作者将那美好皎洁的月亮,看作是自己精神的家园。

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却又有些犹豫,“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

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下片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和月色描写,写月光移动和月下不眠之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转而抒发怀人之情。

人有悲伤、欢喜、分离、聚合,月亮有阴有晴有圆有缺,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

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情怀。

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

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道出了天下所有离别之人的共同心声。

婵娟,即月亮。

【主旨大意】这首词写词人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的怀念。

他没有陷入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时间:

5分钟 满分:

11分)

一、诗歌鉴赏。

(6分)

1.(2019河北)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各题。

(6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

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这首词中画线的句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3分)

 

二、名句默写。

(5分)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向离别的亲人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3.我欲乘风归去,        ,        。

 

4.不应有恨,        ?

 

九年级(上)·古诗文

岳阳楼记

常考知识 应知必会

一、基础梳理

1.

(1)范仲淹 宋 范仲淹全集 

(2)滕王阁

黄鹤楼 岳阳楼

2.

(1)到 

(2)胜景,美景 (3)边际 日光 (4)同“嘱”,嘱托 (5)指天气放晴 (6)迫近 (7)日光 起、动 (8)停息 美丽的鱼 (9)探求 (10)如果没有 (11)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12)在……之前在……之后 (13)持、执 (14)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3.

(1)至、到达;到极点;穷尽 

(2)和乐;和煦

(3)看;景象 (4)天空;消散 (5)顺利;通向 (6)相当于“因为”;相当于“来” (7)或许、也许;有时 (8)代词,译为“它的”;代词,他们;语气助词,不译 (9)那么;就;就是

二、翻译句子

1.(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就会产生被贬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

3.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4.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三、名句默写

1.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四、文意理解

1.本文表达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思想。

写作此文时,作者正贬官在外,但仍然以天下为己任。

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2.(示例)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忘掉自己的得失,心怀天下。

3.表明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心胸,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

限时检测 技能提升

1.

(1)同“嘱”,嘱托 

(2)壮丽景象 (3)天气放晴 (4)日光

2.

(1)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3.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迁客骚人的情感变化,而非作者。

第③④段通过写阴晴景物变化和作者的心情,写出了迁客骚人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感情。

与下文古仁人进行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品德。

4.

(1)景象 

(2)同“俱”,全、皆 (3)国都 (4)日光

5.

(1)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在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国君忧虑。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6.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心怀天下,为天下百姓而或悲或喜,并不是“已无悲喜之情”。

7.(示例)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人民幸福流血流汗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三、名句默写。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