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0905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docx

浙江省东阳市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

2018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卷(科学)(2018.11)

一、选做题(共15题,每题4分)

1.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  )

A.全球大气的水汽运输B.全球大气的降水

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运输D.局部地区地表径流运输

2.绣湖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讨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中的“春风”时,争论很激烈。

从地理角度你认为“春风”应指(  )

A.春天的风B.冬季风C.夏季风D.偏北风

3.《水浒传》中描写“武大郎”的特征,可以推测出他()

A.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B.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

C.成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D.成年期缺乏生长激素

4.下列关于植物的向性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的向性大多是生长性运动,是不可逆的运动过程

B.植物的向性是指在单向的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C.植物的向性就是植物对外界刺激的感应性

D.植物的向性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5.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酒精和水—(蒸馏)B.泥沙和食盐—(溶解和过滤)

C.食盐和硝酸钾—(降温结晶)D.汽油和水(过滤)

6.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立即缩回来,这个过程称

为缩手反射。

它由反射弧来来完成。

其中手部皮肤属于()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效应器

7.要配制100g5%的氯化钠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试管、玻璃棒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8.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若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P甲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

D.P甲=P乙,F甲>F乙

9.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

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

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

A.

B.

C.

D.

10.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生石灰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

 

 

11.如图

(1)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

(2)所示.木块密度ρ=0.5×103kg/m3,容器底部面积为200cm2,g=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容器中液体密度为0.8×103kg/m3

B.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不断减小

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20g

D.第30s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3cm

12.屋顶的面积很大,大气对屋顶有很大压力,但没把房屋压垮,这是因为(  )

A.房屋有坚固的横梁

B.房顶的面积大,压力的受力面积大,压力产生的效果小了

C.屋顶四周有坚固的墙支撑着

D.屋内空气对屋顶也有同样大的大气压力

13.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

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

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14.甲.乙两物体的密度相同,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将它们叠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与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图所示.现将乙物体取下,当甲物体静止时,甲物体将(  )

A.沉在水槽的底部B.悬浮在原位置

C.漂浮,水下部分高度与甲的高度之比为1:

2

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甲的体积之比为1:

3

15.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点A对应的硫酸锌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点B对应的硫酸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

D.4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为41g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16.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悬浊液的是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黄河水C.肥皂水D.矿泉水E.碘酒

F.钡餐G.血液H.食醋I.盐水J.白酒

17.地球上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大气分层的依据是                  

18.如图呈现的是体积相同、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水中时的浮沉状况,则质量较大的是      ,受到浮力较大的是      。

19.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图甲)。

此时,

密度计受到的浮力重力(选填“<”、“=”或“>”)。

(2)使用中,小柯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

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杯中液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处”)。

20.在酒精的液面上漂浮着一个小木块,现在往酒精中加入一些纯净水,则木块露出水面的

体积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1.据报道,某地曾经发生过天空中下“鱼”的奇观,实际上这是龙卷风的杰作.当龙卷风经过湖面时,其气旋中心速度很      ,压强很      ,将湖中的水和鱼一起“吸”向空中,水和鱼随龙卷风运动到别处落下,形成奇观。

22.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如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

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的

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

(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23.取70g某温度下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分别倒入甲乙两个

烧杯中,甲中30g,乙中40g,将其分别恒温蒸发10g水,则析出晶体的质量(填:

甲>乙、甲<乙、甲=乙、无法判断)

24.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56.7

(1)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钾    g;

(2)90℃时,100g饱和氯化钾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100g(选填“>”或“<”或“=”);

(3)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属于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25.爱好科技的小刚自己制作了一条小木船,船上带有金属船锚,船舷上表明了三种情况的排水量。

水的密度为ρ水

(1)将锚放在船舱里,当船静止在水槽中时观察对应的排水量为m1;

(2)用细线拴住船锚,悬挂在船下方的水中且完全浸没,观察对应的排水量为m2,此时水槽中的水面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把细线放得更长些,直至线松了,锚沉在盆底,记下此时对应的排水量为m3于是利用这些排水量测出了船锚的密度,则锚的密度ρ=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48分)

26.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

请回答:

(1)研究人员通过________比较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的影响;

(2)早在1934年科学家就从植物体中分离出了一种植物激素,植物的向光性生长与这种激素有关,它是________;

(3)比较曲线4与5,可知________能明显促进侧芽的伸长;

27.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

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

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

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

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

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2)配制一大杯盐水;

(3)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

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表:

马铃薯的编号

质量/g

体积/cm3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A

44.8

39.2

40

33

B

56.1

48.8

50

41

C

77.3

67.9

69

57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选填:

“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28.晓宇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得实验,请帮助晓宇做好以下工作:

(1)请补充完整该实验相关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蘸水的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

②用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注入细沙,直到恰好脱离板面;

③用天平测出细沙和小桶的质量M;

④用刻度尺塑料吸盘的直径D;

⑤大气压强表达式为:

(2)本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是(写出一个);

(3)晓宇和同学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找来约12m长的透明细软橡胶管、水盆、足够长的卷尺、细绳、铁夹及足量的水,用这些器材测出了当天的大气压值,请你简述实验过程及所需测量的量并写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

29.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生活发现】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建设】假设一:

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

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有关;

【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逬行如下操作:

步骤一:

取一根长度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步骤二:

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

步骤三:

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

【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

【得出结论】。

30.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

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船就没有力量。

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

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

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

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

然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

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____________牛。

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

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盆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

这时B盆所受浮力:

F浮=GB盆+10N>10N。

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

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计算题(共52分,31题6分,32题8分,33题6分,34题9分,35题10分,36题9分,37题4分)

31.中国轮船在从海南省三亚市出发热带海域航行,轮船满载时船与货物的总质量为7.5×106千克,则满载时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海水的体积为分别是多少?

(海水的密度ρ=1.03×103千克/米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g=10N/kg)

32.在实验室,小科分别用甲盐的晶体配制了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的溶液和30%的B溶液,但忘了帖标签,请你运用两种不同的科学原理,分别设计两个简单实验来判别这两瓶溶液,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和明确的判断依据,有下列仪器、物品供选择,量筒、天平、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漏斗、玻璃棒、滤纸、温度计、新鲜萝卜、甲盐的晶体、弹簧测力计,(实验室的室温为30℃,30℃甲盐的溶解度为50g)方案1:

判别依据。

方案2:

判别依据。

33.现有8%的氯化钠溶液50g,若是其溶质质量分数增达到16%,可采用的方法是:

(1)需要蒸发多少克水?

(2)需要加入多少g氯化钠?

(3)需要加入多少克40%的氯化钠溶液?

 

34.一个底面积为10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m3、密度为0.8×103kg/m3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

则:

(1)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

的一半),则取出的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3)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压强减小了多少?

(g=10N/kg)

 

35.小明同学在课外利用身边的硬币进行了如下的一些探究实验:

(一)查寻规律:

在地面附近同一高度或高度差不显著的情况下,空气流速v与压强p的关系可表示为

v2+p=C;式中C是常量,ρ表示空气密度.根据上述关系式可知:

(1)空气流速越大,压强;

(2)常量C表示空气流速为0时的。

(二)设计实验:

本研究需要知道硬币的质量m(或重力G)和硬币上(或下)表面面积S。

 

(3)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上(或下)表面面积。

①测得硬币的直径D=cm。

②根据数学公式S=πD2/4即可算出硬币上(或下)表面面积。

(4)先利用天平称出多个硬币的总质量,然后计算出单个硬币的质量m.(3)(4)两次实验中用了同一种方法测物理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5)请导出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v的表达式_____(用ρ、S、m、g表示).

36.如图是一种简易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变化,导致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化而运动,小球运动会引起悬挂于下端的链条长度发生变化,最终使小球重新悬浮液体的某一深度,指针指示温度值。

(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

(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3m3,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kg/m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g取10N/kg)

(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准,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

37.将一只未充气的气球放入锥形瓶中,把气球的开口翻在锥形瓶的瓶颈上封

住瓶口,如图所示,然后向气球内吹气发现气球很难被吹大,这是为什么

呢?

请说明其中的物理道理。

2018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卷(科学)答题卷

一、选做题(共15题,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16.

17.

18.

19.

(1)

(2)

20.

21.

22.

23.

24.

(1)

(2)(3)

25.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48分)

26.

(1)

(2)(3)

27.

28.

(1)

(2)

(3)

大气压的表达式

29.

30.

(1)

(2)

四、分析计算题(共52分,31题6分,32题8分,33题6分,34题9分,35题10分,36题9分,37题4分)

31.

 

32.

方案1:

判别依据。

方案2:

判别依据。

 

33.

(1)

 

(2)

 

(3)

 

34.

(1)

 

(2)

 

(3)

 

35.

(1)

(2)

(3)(4)(5)

36.

(1)

(2)

 

(3)

37.

2018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卷(科学)答案

一、选做题(共15题,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B

C

D

A

B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D

C

D

C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16.BFGDEHIJ

17.平流层大气温度在于直方向上的变化

18.普通可乐普通可乐

19.

(1)=

(2)仍在A处

20.变大

21.大小

22.增加体温既幅度脑干

23.甲=乙

24.

(1)45.5

(2)<(3)28.6%不饱和

25.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48分)

26.

(1)侧芽生长平均值

(2)生长素(3)赤雪素

27.盐水密度大、马铃薯会上浮而不会下沉错误

马铃薯密度增大,大于盐水密度

28.

(1)P=

(2)吸盘内有空气

(3)将橡胶管滴满水,用两个铁夹夹紧小试管两端,一端浸没于装有水的盒中,另一端用细绳提至10m以上高处,松开底部铁夹,静置一会,用刻度来量出高度h

大气压的表达式P=ρ水gh

29.体积(质量)水银柱下表面到达标记处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其质量越大

30.

(1)往烧杯中加水或倒出适量水2.5

(2)探究较少的水是否可以产生较大的浮力

四、分析计算题(共52分,31题6分,32题8分,33题6分,34题9分,35题10分,36题9分,37题4分)

31.F浮=G

=mg=7.5×106kg×10N/kg=7.5×107N

V排=

32.方案1:

分别向两杯中加入等量且少量甲晶体,即有不溶物出现的为30%溶液

判别依据30℃甲盐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接近30%。

方案2:

取两份等量的溶液于烧杯中,向溶液中加等规格的两块胡萝卜,先萎蔫的为30%

判别依据外界溶液浓度大,植物细胞失水越快。

33.

(1)25克水

(2)4.8克氯化钠(3)16.7克

34.

(1)F浮=1.6×105N

(2)m=6.4×103kg(3)△P=6400帕

35.

(1)越小

(2)压强

(3)1.85(4)减小实验误差(5)V=

36.

(1)小

(2)F浮=24N

(3)改用热胀冷缩更明显的液体来选用弹性更好的金属链条

37.吹气球时,气球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由于锥形瓶封闭,瓶与气球间的气体气压也同时增大,气球内外很难形成较大的气压差,所以气球很难被吹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