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1016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docx

新理念培训讲话稿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培训讲稿(第十三学时)

培训时间:

2014年1月14日

培训地点:

洞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

左祖鹏

培训内容:

有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灵魂。

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

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

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

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

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

清晰、简明。

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

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

适量、适度。

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

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

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

灵活、恰当。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

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

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包括你的教学设计、评价方法、教学各过程各环节都要细心的组织、体现你的教学水平。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

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

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

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

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

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

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希望:

我们的老师要做课堂中快乐游动的鱼

我们心目中理想的课堂:

从状态上看是师生共同经历和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从结果上看是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生存本领和生活智慧,体验生命尊严和价值的课堂;从投入和产出上看,是有效教学的课堂。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把我们自己的所见、所思、所学、所知、所感,直接的间接好东西传授给学生,做课堂中快乐游动的鱼。

让教学更有效,老师越来越成功,培养出好的学生。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培训讲稿(第十四学时)

培训时间:

2014年1月14日

培训地点:

洞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

左祖鹏

培训内容:

有效教学散谈

一、从一幅画谈有效教学

“建构主义”中“鱼牛”的故事,利用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获得如下有效教学的启示:

一、学习是怎么实现的呢?

从画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

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地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小鱼的“奶牛”形象只能通过自己获得。

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意义在于:

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最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

基于这种认识,我以为,要提高教育质量,最求有效教学,就必须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重视学生主体性的调动和发挥上;从课堂教学评价看,关注焦点也应该在学生的学习参与、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上,而不能过于关注教师的表演和活动,要明白教师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

是不是一堂好课应该看学生,看学生喜不喜欢。

有没有收获、负担重不重。

二、小鱼对“奶牛”的形象是怎样建构的?

是根据小鱼自己的经验建构的。

小鱼生活在池塘里,没有其他动物的形象,没有看见奶牛,它的经验就是自己同类的形象,所以当它听了青蛙对奶牛一些形象描述“有两只角,四条腿,吃草,身上有花纹”以后,就在小鱼身体基础上,建构了“鱼牛”的形象。

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所以奥苏贝尔说:

“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三、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

如果小鱼不说出来,不画出来,青蛙知道小鱼的“奶牛”吗?

肯定不会。

建构主义有“问题情境、会话、协商、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我个人理解,会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建构者抛出自己的理解和建构,和其他参与的同伴协商,大家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意义建构。

在有效教学的实践中,也需要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需要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抛出来。

可是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这份耐心,不给学生机会,或是对学生的错误建构冷嘲热讽,消极的评价使学生不敢闭口不言。

这样,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学生懵懵懂懂,教师糊里糊涂,教学质量必然大打折扣。

四、必须重视教师的价值引导,重视教师作用发挥。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学生意见的独特性和价值,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学生是不成熟的人,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还比较有限,而且他们的思路和建构方法也需要发展,因此必须重视教师的作用发挥。

五、怎样有效避免错误的建构?

一条路走不通赶紧想办法找另外的出路。

曾经看到过一个谈话节目,嘉宾说:

“如果我讲了99遍,学生都不懂,我就要讲100遍。

”真用到实践中,其态度和精神可嘉,但做法不科学,甚至十分愚蠢。

我的看法:

第一遍就要争取让学生懂,第二遍可以调整方法,第三遍如果还不懂,是不是可以先放一放等有了机会再讲?

你讲100遍,你自己不觉得辛苦,学生觉得辛不辛苦?

烦不烦?

在这里,青蛙不要再自己描述了,变一变:

再到岸上,看奶牛还在不在,如果在,让小鱼跳出水面,自己看一看;如果奶牛不在,先做另外的事,等奶牛出现时再来说。

让小鱼跳出水面,获得对奶牛的直接感受,效果远远超过青蛙仔细地描述。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培训讲稿(第十五学时)

培训时间:

2014年1月14日

培训地点:

洞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

左祖鹏

培训内容:

有效教学设计

(一)

为什么要教学设计

(一)传统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区别

1、教案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理念不同。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

知识是客观的,可以传递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

而现代教学观念认为:

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与外在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学生是有生命意识、社会意识、有潜力和独立个性的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案与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要求不一样。

传统教案用“教学目的”表达教学目标,而教学目的是由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任务的上限,教学中不能超纲偏纲,教师没有创造发挥的余地;教学目的的表述也较笼统,操作性不强,教师较难把握;教学目的以教师为阐述主体,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所谓“双基”。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来表达目标,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标准设定教学任务的下限,教师具有较大的创造发挥余地;教学目标在表达上也更具体,可操作性强;教学目标以学生为阐述主体,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即三维目标)的统一。

3、教学分析内容不同。

传统教案中,分析的重点是教材、教法和教学重点难点。

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观念的一个基本着眼点。

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

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首先应关注的是“教什么”问题。

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对学习背景、学习需要、学习者、学习任务进行分析。

  4、教案设计与教学设计运用教学策略的侧重点不同。

传统教案中,侧重传授的策略和帮助学生记忆的策略,媒体选择以传统媒体为主,强调技能训练和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设计中,侧重学法指导、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媒体使用、反馈调控等策略,媒体更加丰富,除传统媒体外,还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等,强调知识、技能、方法、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

5、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教学过程也有较大差异。

传统教学以讲台、教材、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包括五个环节:

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80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论;90年代提出双中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论,双中心论争议较大,一个事物应该只有一个心,所以认为是一个驳论。

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交往教学过程”教学论,“交往教学过程”教学论超越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双主体论,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对话,强调体验与共鸣,强调理解与共识,领悟是个体的一种感悟。

交往教学过程教学论主要内容体现在五个统一: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教学是认识过程与知识掌握过程的统一;演绎与归纳得到适当的统一;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鼓励在学生体验、探究、发现、思考、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自身提高和发展。

6、教学效果评价不同。

传统教学中,主要通过考试来测量学生掌握的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程度。

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手段,测量知识的掌握情况,强调知识体系的掌握,较难体现价值取向。

在新课程中,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态度、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强调元认知,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评价更体现了一种价值观。

(二)、什么是有效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当前教学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也是一门新兴的具有技术特性的教学科学。

教学设计是指在一定的课程观和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过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作的系统思考、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2、课堂教学设计:

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及各要素所进行的系统的设计。

从设计范围来看,它包括对一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也可以是指某个具体的教学活动环节和教学情境的设计;从教学设计的过程来看,包括课前进行的教学设计(或称预设性的课堂教学设计,相当于备课)和课堂教学中进行的设计(或称生成性的课堂教学设计)。

3、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设计一定是“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

“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

是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学生学习实际和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地学”为设计核心,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并使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的教学设计。

它考虑的是学生“如何学”。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学生来展开,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理论强调的是:

学不等于教,教也不能代替学,但教必须促进学,要以学习者为焦点,为学习者服务,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因此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展开设计。

(三)、怎样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要以课堂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他是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施,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

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和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指导、操作和调控等功能,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如果课堂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那就会导致很大的教学随意性。

如果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选择上过分注重知识目标,轻视能力目标,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会造成教学失去整体性。

如果教学目标太笼统、抽象,不够具体、明确,就会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发挥指导教学的作用。

如果教学目标在制定时只重视“教”的目标,忽视“学”的目标,很难促使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的精彩而再于学生学得精彩。

2、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特点,整合教材与教学内容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导,注重给予学生必要的认知工具,扩展和更新信息资源;用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路径,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体验知识进而感悟人生的意义,提高道德判断、选择、践行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活动出发点和归结点就是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情感体验的最佳结合点。

3、教学设计要以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为重点

教学设计的关键要开拓学生思路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化。

新课程下的教学是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进行创造性思考,课堂气氛追求的是学生的“动”起来,教师由管理者向指导者转变,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教学行为的能力。

4、教学设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设,顾名思义,是预测与设计的意思,是教师课前根据教材情况、学生情况以及实际对一节课教学的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

教育家布卢姆提出: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

课堂不再完全是预设“计划”的课堂,教师决不能完全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要时刻注意课堂中发生的情况,也就是学生的生成,这种生成是预设基础上的动态发展。

5、教学设计要善于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做出理性思考,并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

教学反思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任何教学设计,都有“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之嫌。

教学设计和“原生态课堂”往往是不能完全统一、甚至是大相径庭的。

因为课堂是动态的。

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全面反思得与失。

(1)从整体上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①教学设计关系到教学品质的提升。

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流畅?

教学环节处理是否全面、科学?

师生活动有没有串在内在联系的主线上?

②对学情做了分析没有?

③三维目标达成情况。

④作业设计是否合理?

是为抢占学生的课后时间吗?

是机械训练吗?

(2)反思是否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

①有没有构建“生活化”课堂。

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体验,就从根本上背离了新课程的思想。

②反思师生关系,坚持“以人为本”。

③反思教学资源整合情况。

思想品德课堂一定要坚持“开放性”,树立“大资源”观念。

把课程标准、思想品德教材、社会问题和时政要闻、多媒体资源、本土资源和学生资源等“大整合”。

(3)反思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

出色完成教学目标并很好地突破重、难点,又要让学生听的“有滋有味”,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策略和新颖的教学方法。

作为教学内容的承载载体,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教法学法:

启发法、引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讨论法、情境探究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教学法、活动体验法角色互换法,社会调查法等等,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

(4)反思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

“没有个性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这里既是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是指老师的教学风格“千人千面”。

但从根本上说魅力来自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爱和尊重,内化的个人素质与修养外显为教学行为时,便散发出强烈的吸引力。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培训讲稿(第十六学时)

培训时间:

2014年1月14日

培训地点:

洞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

左祖鹏

培训内容:

有效教学设计

(二)

一、不要轻率地说“教学内容很简单”

案例一

作者观课《滥竽充数》后的思考,不要轻率地说教学内容很简单。

不能只看教材文字的东西,还要看一看作者本人的意图和可能的演变。

案例二

《圆圆的沙粒》听后感,教材读得不同,教学处理必然不同,要“深入地阅读教材,读出新的理解和自己的理解,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教学的时候“照着讲”。

二、教学设计中的儿童视角

课例《山沟里的孩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行动

从教育假设出发,教育假设是否合理,是否有效,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来检验,来发展。

因此读懂学生,是教学设计时不能不多下的功夫。

即教学设计要从“儿童视角”出发。

三、备课备课,不备一课,

美国入职教育事例、课例《俗世奇人》、《孔子和学生》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备课要瞻前顾后,注重“整体意识”,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关于提高课堂效率的两个观点:

1、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需要两个支点,即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老师们要“煮”教材,煮熟煮透。

四、教学设计例谈

有效教学需要一课一得,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把“一得”的东西想清楚,使教学有一个保本的东西。

五、让教学具有结构

设计“教学结构”时,需要教师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首先要能够理解和把握结构,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不出一颗,走不出眼前的文字和教学内容,你很难教出有结构的东西来。

五、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学生生存的本领、让学生获得生活的智慧,并在教学活动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尊严和意义,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教学时,不求贪多,面面俱到,避免蜻蜓点水,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在有所不为中“有所为”。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培训讲稿(第十七学时)

培训时间:

2014年1月14日

培训地点:

洞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

左祖鹏

培训内容:

利用先行组织者进行有效教学

所谓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指导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

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是在于用先前学过和材料去解释、融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

先行组织者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但是在呈现作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时,必须仔细解释这些概念结构或命题的基本特征。

1、先行组织者的含义

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

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应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即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

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组织者”。

由于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适当媒体呈现出来,目的是通过它们的先行表述或呈现帮助学习者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可以看出,先行组织者不仅有助于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而且还能帮助学习者认识到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哪一部分有实质性联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习得意义的保持。

2、“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实施步骤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先行组织者。

奥苏伯尔曾写道,如果他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地写成一条原理的话,他会说: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

在每一节新课前,教师应该具有讲授这节课的宏观把握,知道如何灵活处理教学材料。

那就要求教师必须先正确掌握学生的知识现状,了解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所具有的背景经验。

如果学生对概念本身一无所知,那么,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就比较困难。

课堂教学目的的确定也多半取决于学习者的背景,学习者的背景会部分地影响课程的范围,也会较大地影响学习活动的类型。

如果所分析和叙述的这些抽象文字是学生熟悉的,那么,课程的范围可以比较大,而对于补充学习活动的需要则较少。

但是,如果所叙述的概念和概括对学生来说不熟悉,就必须多补充有关的课程内容了。

教师确定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诊断测验,在进行下一节课之前,先对学生进行一次测验,通过测验的情况来判断学生对有关知识了解的程度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另外,平时作业批改也是了解学生目前状况的有效方法。

教师布置的作业除了要能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反映出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准备情况。

课上、课后和学生进行交流,专项知识检查等都是有效的方法,关键是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广泛收集和分析反馈信息。

另外,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必须了解所教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感知、记忆、思维、言语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第二,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设计的先行组织者是介绍随后要教的材料的,这个陈述应该足够广泛以包含有关的信息。

先行组织者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

概念定义,类推,概括。

既可以用文字材料呈现,也可以利用形、声材料呈现;既可以通过陈述形式介绍,也可以利用问题式、图式、图表等其他形式引进。

因此,对于适当的先行组织者的选择也是良好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首先,先行组织者的呈现不必详细,但它必须能被学生意识到,因此,先行组织者要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观念呈现。

如在上述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六种线与面的关系,归纳出直线与平面的三种基本位置关系,既激发起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又实现了认知活动的第一次提高。

其次,根据先行组织者的分类选择恰当的形式。

按照先行组织者本身与所教内容的关系,可以分为说明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当学生对新知识完全陌生时,教师可以采用说明性组织者。

当学生对新知识不完全陌生,但是新旧知识之间差异性可能被相似性所掩盖,为了防止新旧知识的混淆,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性组织者。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培训讲稿(第十八学时)

培训时间:

2014年1月14日

培训地点:

洞水小学多媒体教室

主持人:

左祖鹏

培训内容:

何根据文体特点设计教学?

何根据文体特点设计教学?

《课程标准》要求,对于不同体裁的作品应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叙事性作品,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要求学生能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