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1358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docx

14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第十四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外贸公司在缴纳了100万元的税款以后,采取虚报出口的手段,骗取税务机关退税180万元,后被查获,对该公司(  )。

A.以逃税罪处理

B.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

C.其中的100万元按照逃税罪处理,余下的80万元按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

D.其中的100万元按照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理,余下的80万元按逃税罪处理

2.甲与乙结婚之后一起合开了一家布艺你们,生意火爆,但是甲、乙二人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不缴或者少缴各种税款,逃税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甲、乙二人构成(  )。

A.逃税罪

B.逃避追缴欠税罪

C.抗税罪

D.骗取出口退税罪

3.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有关抗税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主体必须是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

B.抗税数额必须达到1万元

C.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属于结果加重犯

D.与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共同实施抗税行为的,以妨碍公务罪的共犯依法处罚

4.关于逃税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逃税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B.甲企业在3年内因逃税被行政机关给予了2次行政处罚,后甲企业又有逃税行为的,逃税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的15%,税务机关再次给予其罚款处罚,并依法下达追缴通知,甲企业补缴了应纳税款以及缴纳了滞纳金、罚款。

甲企业不构成逃税罪

C.纳税人因同一逃税犯罪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又被移送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依法定罪并判处罚金的,行政罚款不能折抵罚金

D.逃税的表现行为包括漏税、欠税、避税三种

5.下列关于非法出售发票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发票管理制度和国家税收征管秩序

B.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出售普通发票100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30万以上

C.本罪的主观方面可是故意或者过失

D.本罪的主体是只能是个人

6.2021年4月以来,陶某等人分别以自己或者家族成员名义,先后注册15家公司先后注册15家公司,从税务机关骗购各类普通发票共计2.4万份,以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价格对外出售9000余份,涉案金额近亿元,非法获利200余万元。

本案中,陶某涉嫌的罪名是( )。

A.非法出售发票罪

B.非法购买发票罪

C.出售伪造发票罪

D.出售抵扣税款发票罪

7.下列关于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B.犯罪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

C.逃脱罪属于此类犯罪

D.只要是逃脱、抗税和骗税就可以构成犯罪

8.某公司财务主管人员王某在向税务机关缴纳10万元税款后,采取伪造报关单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15万元,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王某构成()

A.骗取出口退税罪

B.逃税罪

C.骗取出口偷税罪和逃税罪

D.逃避追缴欠税罪

9.下列关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税务机关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

B.本罪的主体必须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C.本罪的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如果不是出于故意,则不构成本罪

D.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的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的行为

10.根据《刑法》的规定,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的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A.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B.处3年以上21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C.处3年以上21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D.处5年以上21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逃税罪的犯罪构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逃税罪的客体是国家税收征管秩序

B.逃税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逃避缴纳较大数额税款

C.逃税罪的主体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D.逃税罪的主观方面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

E.税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2.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渎职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行政机关执法人员顾某收受他人贿赂,没有依法将涉嫌犯罪的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情节严重,顾某的行为构成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B.税务人员张某与纳税人胡某勾结,帮助胡某进行虚假申报纳税,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的10%,张某和胡某构成逃税罪的共犯

C.税务人员陈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取纳税人甲公司的财物,擅自减少甲公司的应纳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对于陈某应当数罪并罚

D.税务人员张某在办理抵扣税款工作中,收受他人贿赂(构成受贿罪),违法办理抵扣税款,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张某的行为构成牵连犯,但按照刑法的规定应当数罪并罚

E.税务人员李某在工作中因为重大过失而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对李某应当按照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定罪处罚

3.下列选项中,属于徇私舞弊型涉税渎职犯罪的有(  )。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C.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D.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E.玩忽职守罪

4.下列选项中,可以由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有(  )。

A.骗取出口退税罪

B.抗税罪

C.逃税罪

D.逃避追缴欠税罪

E.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5.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税务人员与纳税人勾结,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应当按照逃税罪或者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共犯论处

B.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在主体上的区别是,前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C.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主体,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

E.区别滥用职权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标志是主体是否是税务人员

6.下列关于逃税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因不了解税法和有关税收政策造成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构成逃税罪

B.对多次犯有逃税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积的数额计算

C.只要符合逃税罪构成的,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D.犯逃税罪,被判处罚金的,应在人民法院依据生效的刑事判决书执行财产刑之前先由税务机关追缴税款

E.扣缴义务人可以成为逃税罪的主体

7.某企业在经营期间,欠缴应纳税款20万,占应纳税额的8%。

税务机关向该企业发出了《催缴通知书》,该企业不予理睬,同时为了防止税务机关冻结其存款账户,伪造了相关文件,另立企业账户,并且转移了一部分存款,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8万元,对此案的正确性和处理为()

A.该企业构成逃脱罪

B.对于该企业的直接负责人要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C.该企业逃避追缴欠税数额为20万

D.该企业的行为侵犯了国家的税收征管秩序

E.对该企业执行罚金之前,应当先由税务机关追缴所逃避的税款。

8.对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条件,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

B.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虚开的,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并罚

C.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出售的,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

D.非法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出售的,按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

E.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出售的,按出售增值税专用票罪定罪处罚

习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纳税人缴纳税款以后,按照法定的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税款的,按照逃税罪来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对超过部分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论处。

所以,选项C是符合法律规定的选项。

【知识点】本题考核骗取出口退税罪和逃税罪的认定。

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逃税罪。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构成逃税罪。

【知识点】逃税罪

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抗税罪。

抗税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构成抗税罪的关键,在于对税务人员实施了暴力、威胁的手段,而没有数额和比例的规定。

所以选项B错误。

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属于想象竞合犯,按刑罚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

所以选项C错误。

与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共同实施抗税行为的,以抗税罪的共犯依法处罚。

所以选项D错误。

【知识点】抗税罪

4.

【答案】A

【解析】逃税罪的主体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因此,逃税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所以选项A正确。

《刑法》第201条第4款规定,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甲企业已经被税务机关给予了2次以上行政处罚,此时又有逃税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按逃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所以选项B错误。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同一偷税犯罪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又被移送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依法定罪并判处罚金的,行政罚款折抵罚金。

所以选项C错误。

逃税的表现行为包括虚假申报和不申报两种,漏税、欠税、避税是与偷税有着本质区别的其他三种行为,其中漏税是过失未缴纳税款,欠税则虽然是故意的但属于拖欠税款而非偷逃税款,而避税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不缴纳税款的性质,但由于它是利用税法本身的漏洞而非采取刑法所规定的逃税方法偷逃税款,因而不能与逃税相混淆。

所以选项D错误。

【知识点】本题考核逃税罪。

5.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非法出售发票罪。

非法出售发票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为达到营利目的,非法出售普通发票100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40万元以上的行为。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

本罪的主体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知识点】非法出售发票罪

6.

【答案】A

【解析】非法出售发票罪是指违反国家发票管理规定,非法出售普通发票的行为。

【知识点】本题考核非法出售发票罪。

7.

【答案】C

【解析】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都能构成,既包括单位,也包括个人;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所以选项A、B错误。

对于逃税以及骗税不仅要求有相应的行为,而且逃税、骗税的数额还应达到规定,否则不构成犯罪。

所以选项D错误。

【知识点】本题考核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构成要件。

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骗取出口退税罪与逃税罪的认定。

根据规定,对纳税人实施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的应当分情况定罪处罚。

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上述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税款的,按逃税罪定罪处罚;骗取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部分,对超过部分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论处。

【知识点】骗取出口退税罪

9.

【答案】C

【解析】区分本罪与非罪的一个标准,即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否为故意。

【知识点】本题考核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构成要件。

1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21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解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罪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DE

【解析】本题考核逃税罪的犯罪构成。

逃税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通过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达到逃避缴纳税款的目的。

所以选项D错误。

逃税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所以选项E错误。

【知识点】逃税罪

2.

【答案】BC

【解析】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同时又因此而收受他人贿赂,构成在牵连犯,应从一重罪处罚。

所以选项A错误。

税务人员与纳税人勾结。

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应按逃避缴纳税款罪或者逃避追缴欠税款罪的共犯论处。

所以选项B正确。

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纳税人财物,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以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所以选项C正确。

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接受贿赂而实施本罪的,如果受贿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处罚。

所以选项D错误。

税务人员在税收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不征或者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应追究玩忽职守罪。

所以选项E错误。

【知识点】本题考核渎职罪的相关规定。

3.

【答案】ABCD

【解析】根据渎职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可以将涉税渎职犯罪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徇私舞弊型渎职罪。

徇私舞弊,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行为。

包括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二是滥用职权型渎职罪。

主要是滥用职权罪;三是玩忽职守型渎职罪。

主要是玩忽职守罪。

【知识点】本题考核渎职罪。

4.

【答案】ACDE

【解析】逃税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不具有纳税义务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不能独立构成本罪的主体,但可以构成本罪的共犯。

抗税罪的只能由自然人实施,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欠缴应纳税款的自然人。

骗取出口退税罪既可以是纳税人,也可以是非纳税人;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且单位不限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单位,也包括其他单位。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主体是持有专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

【知识点】本题考核单位犯罪。

5.

【答案】ABE

【解析】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主体是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

所以选项C错误。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所以选项D错误。

【知识点】本题考核涉税犯罪。

6.

【答案】BDE

【解析】因不了解税法和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或者业务不熟、使用公式错误等原因造成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由于其主观上没有逃避缴纳应纳税款获取非法利益的故意,因此不能构成逃税罪。

故A项错误。

《刑法修正案(七)》第三条第四款规定,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故C项错误。

【知识点】本题考核逃税罪。

7.

【答案】DE

【解析】本题中该企业实施了《刑法》规定的逃避追缴欠税的犯罪行为,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

因纳税人的逃避行为而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的欠缴税款数额,不能等同于纳税人转移或隐匿财产的数额,或纳税人所欠缴的税款数额。

所以,无法追缴的欠税数额是8万元,按照《刑法》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知识点】本题考核逃避追缴欠税罪。

8.

【答案】ACD

【解析】如果行为人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虚开或者出售的,则不再定前罪,而应当按照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

所以选项B错误。

选项E构成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知识点】本题考核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