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166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某县某林场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建设单位某县某林场,法人代表张某先生,林场为国有林场。

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地点为某林场降风殿、龙飞寺、大石板、老寺庙、大竹园、蔡家山等六个工区,规模1000亩,建设期限为2004年度,建设内容包括

(1)金银花种植800亩,

(2)茯苓种植100亩,(3)苍术种植100亩,(4)配套基础设施。

5、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

项目申报单位为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人沈先生。

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计划总投资450万元,由财政资金、自筹资金二个部分组成,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61万元,流动资金89万元。

7、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2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66万元,有偿资金15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1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33万元,有偿资金77万元(某县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县级配套由省级负担);林场自筹资金120万元。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产金银花8万公斤、茯苓40万公斤、苍术2万公斤,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年新增中药材产量50万公斤,年平均销售收入296万元,总成本181.4万元,利润89.8万元;共可向国家缴纳税费248.64万元,年均24.9万元。

年平均投资利润率为20.0%。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3.7%,财务净现值为196.3万元(i=8%),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年。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4%,财务净现值为174.7万元(i=8%),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6年。

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本项目建成后,受益职工、农户350户1200人,年获利润可达41.2万元,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43元,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项目区农民种植其它农作物经济效益的3-5倍,增加就业人数300人。

项目的辐射区域涉及某林场的7个工区,2个行政村,农户500户1500人,辐射规模0.3万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20元,增收总额48万元,增加就业人数320人。

带动农户数量320户,带动规模0.2万亩。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我国“十五”与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3.国家八部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4.“农业经营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其规定”;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6.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农业厅、省林业局关于某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10年)的通知;

7.某省人民政府关于某生物技术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

8.《某省林业“十五”发展规划》(某省林业局,2000年);

9.《某省高效经济林发展规划》(某省林业局,2001年);

10.《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LY141-99);

11.经济林建设的有关标准、经济指标和规程;

12.某省相关定额经济指标;

13.某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规划;

14.其它相关资料。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某县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也是全国茯苓之乡、某市野生金银花、苍术生产大县,先后建立了3个中药材加工企业,年产各类制品2550吨;由于粗放经营、野生资源分散,品种混杂,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提出了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作为国有林场二次创业的重点项目,大力发展金银花、茯苓、苍术规模种植,引进优良品种,并按照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县特色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步伐的调整决策。

因此,扩大金银花、茯苓、苍术种植面积,实现集约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该项目是全县金银花、茯苓、苍术生产示范基地,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项目可行。

(3)技术先进性:

按中药材标准规模种植,控制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各项因子,规范了金银花、茯苓、苍术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生产出的中药材“真实、优质、稳定”。

所有的结论、数据、规程、标准具备真实和可操作性,科技含量高。

(4)经济合理性:

发展金银花、茯苓、苍术种植,能够充分利用林场的土地、地理和生态环境优势,生产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利润大,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5)环境评价:

项目建设注重生态环境,我县生态环境良好,大气质量、土壤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灌溉用水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对环境无污染、无破坏。

2、论证结论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综合效益明显,增加群众收入,并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技术可行,论证资料齐全,分析数据真实合理,项目可行。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某林场地处我县北部山区,经济十分困难,发展中药材种植投入不足,需要项目支撑。

2、在特色中药材集约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上,需要加大科技应用和培训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3、林场采伐迹地和新造幼林地面积大,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利用空地和林间隙地种植金银花、茯苓、苍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69%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对于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在本世纪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业建设既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立足资源优势、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生态环境建设任务繁重的紧迫性,果断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从而为加快农业和林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综合开发能力,使现有的农业发展模式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某县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为主的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近十年来,某县立足板栗特色资源优势,确立了优先发展板栗第一支柱产业的目标,板栗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县农村脱贫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借鉴板栗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场需求,依托加工优势,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和加工的战略部署,并把它作为国有林场开展二次创业、加快林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主要途径。

目前,全县医药产业建设已具备产业化发展的雏形,初步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新格局,产业建设范围涉及全县8个乡镇、5个国有林场,产业开发领域延伸到基地建设、良种选育、科技研究与应用、加工产品开发与利用等各个方面;2004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今后5年,将“医药化工系列产值过10亿元”作为全县五个“10亿元工程”之一,培育发展“医药化工”产业,集中精力,抓紧实施,奋力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农业和农村经济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尤为紧迫和突出的问题,就是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在某县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对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模式,依靠科技进步,使农业种植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某县位于大别山南麓,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极其适合金银花、茯苓、苍术等特色中药材的生长。

(一)金银花经营发展现状:

据某县志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有人工栽培金银花的历史,到清朝已有一定面积的人工栽培。

全县金银花野生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达5个,即金花忍冬、金银忍冬、忍冬、淡红忍冬、无毛淡红忍冬,其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忍冬和无毛淡红忍冬。

某县分布广泛的两大金银花特点如下:

(1)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

又名金银花,半常绿缠绕木质籐本,多分枝。

枝中空,幼枝暗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直糙毛和腺毛,下部常无毛。

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

总花梗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苞片大,叶状、卵形;花冠先白色,后变黄色,有时茎部稍带微红色,有香气。

该品种适应性强,花多,花期长(6月至8月中旬),主要分布于大崎、三里畈、凤山、匡河等四个乡镇。

(2) 无毛淡红忍冬(LoniceraacuminateWall.var.deplilataHsu.etH.J.Wang):

该品种为忍冬变种,主要特征:

植株全体无毛或仅叶柄有少数糙毛,叶下面常带粉绿色,花期6-7月,果期7-11月。

主要生长在林缘、沟涧半阴处。

该品种适应性强,易于栽培,花多,花期较长,适合我县高海拔地区发展。

主要分布于某、白庙河、河铺、大河岸等四个乡镇和北部四个国有林场。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地产特色中药材的潜在利用价值,出台了保护野生药材资源、发展人工种植金银花的相关政策,使全县野生金银花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从而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抓住一系列大好机遇,积极引导中药材产业朝区域化、规模化、系列化、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县中药材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根据调查资料,全县金银花野生面积达1.8万亩,数量达120万株;栽培面积0.5万亩,数量180万株;干花年产量达到350吨。

某县“金银花露”声名远播,享誉国内外。

我县中成药制剂玉竹牌金银花露已经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已拥有了自己的金银花产品品牌。

在金银花种植规模逐步发展的同时,金银花系列产品开发也得以迅速发展,且已初具规模。

现有金银花产品主要企业为玉竹药业有限公司。

其主要产品为“金银花露”,年生产量为240万瓶。

该公司目前具备200吨金银花干花的年加工能力,因受原材料短缺的制约,年加工干花仅80吨,生产的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加快我县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私营业主发展金银花加工业,举全县之力开展招商引资,目前已由多家私营业主联合兴办了“食为天”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金银花系列饮料,年产量达200万瓶,年需求量达到20吨;引进武汉客商建设的“某惠涛药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金银花制品为其主要产品之一,年加工需求量达300吨。

同时,某县正计划与国内知名制药企业“同仁堂药业”合作,以加强金银花资源优势与企业优势对接,进行强强联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重组,进一步加快金银花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二)茯苓经营发展现状:

茯苓具有安心养神、利尿去湿、解燥调虚等功效,历来被中医视为“上品仙药”。

某生产茯苓迄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全国著名的“茯苓之乡”,1930年产量达到150多万公斤,1956年达到210万公斤,位居全国第一。

某茯苓以九资河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其产品均冠以“九资河茯苓”,九资河茯苓明代即改野生为人工种植,所产茯苓个大均匀、质地坚实、洁白光亮,药用性能强。

“九资河茯苓”正式挂牌销往国外是清朝乾隆三年(1783)到民国16年(1927),由于质量过硬,颇受外商信赖。

凡某九资河茯苓货到即收,不开封检验,远销日、朝韩及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出口免检产品。

某茯苓以个苓坚实皮细闻名,药用性能好,曾有48公斤重的“茯苓王”,在广州博览会上展出,许多外商惊叹不已。

建国以来,某还先后4次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茯苓出口基地。

1975年,某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九资河茯苓”商标。

改革开放以来,某茯苓生产迅速发展,2001年,九资河镇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茯苓规范化种植(GAP)示范基地;2002年3月,“九资河牌茯苓精片”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名优经济林产品”;2002年11月,北京同仁堂药业与九资河镇茯苓集团及其苓农签订了多项合同和协议,开展强强联手,建设茯苓GAP示范基地,振“九资河茯苓”品牌雄风。

全县抓住这一大好机遇,积极引导茯苓生产朝区域化、规模化、系列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面对入世,抢占国际市场,多创外汇,也增加苓农的收入。

2003年全县有2.1万家农户从事茯苓种植,年产潮苓350万公斤,产值3500万元。

并先后开发生产了茯苓精片、神块,茯苓糕、茯苓酒等多种加工产品。

茯苓产品畅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年创汇50万元。

(三)苍术经营发展现状:

苍术是某著名的特产之一,素有“英桔罗苍”之说。

某苍术具有香味浓郁,横断面有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的特征,俗称“珠砂点”。

某苍术,多产于县北山区一带,大部分为野生,亦有少量人工种植。

由于苍术习性喜温暖、通气、凉爽较干燥的气温,耐寒、怕高温高湿,在海拔500-1000米的砂壤土生长最佳。

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根茎切块栽培,人工种植两年后即可采挖。

我县的某林场、青台关林场、薄刀峰林场和黄狮寨林场等四个国有林场的立地和自然气候条件十分适合苍术生长繁殖。

因此,从1992年起,就开始在采伐迹地和新造幼林地试种苍术药材,通过近几年的推广和发展,几个国有林场苍术种植的规模由小面积试种发展到成片集约经营,措施由林场集中种发展到林场、职工、农户共同种,经营方式由提供鲜货发展到提供干货,产出率由1:

4.5提高到1:

6,产品价格和经济效益实现了翻番。

到2003年,各林场苍术种植面积达到1400亩,采收后为林场增收560万元,创纯收达280万元,林场人均年增收1500元,为解决林场经济困难、推动职工发展林副生产、提高林地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国有林场实现“二次创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本项目建设是加快某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某县是某市中药材生产大县,在市场的引导下,大量引进金银花、苍术优良品种,大力发展“九资河茯苓”规范种植,按照产业化的发展要求,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我县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步伐,产业规模将得到迅速扩大。

2、本项目建设是促进某县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

某县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工业基础极其薄弱。

我县板栗产业通过近10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仍难以适应新阶段林业发展的要求,林业依然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课题。

从县域资源条件出发,依托丰富的林地、林木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北部山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

3、本项目建设是落实“三农”工作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

建设中药材基地,发展中药材生产可以大幅度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户脱贫致富,促进全县经济的发展。

4、本项目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我县造林绿化工作,提高植被覆盖度,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加快我县“山区经济强县”建设步伐。

5、本项目建设可以进一步培育壮大我县中药材产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某“玉竹药业”、“惠涛药业”、“楚乡酒业”等为主要龙头企业的中药材加工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增强中药材加工利用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企业效益。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某县位于某省东北部,大别山主峰南麓,地处东经115°06′~115°46′,北纬30°35′~31°16′之间,东邻英山,南靠浠水,西与团风、麻城接壤,北与安徽省金寨县交界。

全县总面积

万亩。

项目区某林场位于县境东北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15°42′-115°46′,北纬31°05′-31°09′,西接某九资河镇和青台关林场,东、南接某省英山县,北邻安徽省金寨县,总面积42.8平方公里。

2、自然资源状况

某县地势北高南低,大别山主峰某海拔1729米,位于县境东北角。

全县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境内沟壑密布,河流众多,塘堰、水库星罗棋布。

北部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海拔多在800米以上,南部渐趋开阔,丘陵广布,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其间错落分布着许多面积不大的山间坪地和因河流冲积而成的平畈。

全县山地占总面积的14.15%,丘陵占总面积的43.9%,河谷、平畈占总面积的41.95%。

某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步,四季分明,平均日照时数为2047.1小时,年平均气温11.7—16.7℃,无霜期214—229天。

稳定通过10℃持续天数为175—22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230—16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469.6毫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某县土地总面积320.69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20万亩,占总面积的68.6%;在林地面积中,森林面积185万亩,其中针叶林120万亩。

全县现有活立木总蓄积327.8万立方米,年产各类木材16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到66.5%,林地绿化率达到99.2%。

某县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板栗之乡”、“中国甜柿之乡”、“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全县共有四个土类、九个亚类,十六个土属、七十二个土种。

其中林业土壤三个土类、五个亚类,七个土属、二十二个土种。

由于有部分退耕还林地,林业土壤土种增加到三十二个。

境内河流分布众多,主要干流有:

某河、新昌河、某河、泗泊河、白莲河等五条河流,分别汇入巴河、浠水两条长江一级支流后入长江;主要支流92条,河流全长850公里。

3、社会经济状况

全县现有农耕地面积82.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1.7万亩,耕地面积50.6万亩,其中坡耕地面积26.6万亩,按坡度级划分:

〉25°15.4万亩,占

%;25-16°7.3万亩,占

%;15-6°2.4万亩,占

%;〈6°1.5万亩,占

%。

全县现有12个乡镇、6个国有林(茶)场,共411个村,4126个村民小组,152661户565683人,其中农业人口494169人,占总人口的

%;乡村从业人员227200人,占农业人口的

%,其中从事农业124400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

%,占农业人口

%;全县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目前全县共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技人员8638人,其中获高级职称165人,中级职称2678人,初级职称4326人。

某县是某省山区大县之一,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经济基础薄弱。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板栗、旅游、蚕桑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化工成为加快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5.11亿元,农业总产值6.04亿元,财政收入1.21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038元。

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金银花:

产前:

金银花品种的规划与布局、种苗供应,由安徽亳州中药材研究所提供。

产中:

技术跟踪服务及田间管理,由安徽亳州泰鑫药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承担。

产后:

产品的初加工及销售回收,由玉竹药业有限公司、“食为天”食品有限公司、某惠涛药业有限公司、安徽亳州泰鑫药业有限公司负责。

茯苓:

产前:

规划与布局、菌种供应,由九资河茯苓集团下属的茯苓菌种研究所提供。

产中:

技术跟踪服务及基地管理,由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承担。

产后:

产品的初加工及销售回收,由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楚乡酒业有限公司、某惠涛药业有限公司负责。

苍术:

产前:

规划与布局、种苗供应,由某湖村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产中:

技术跟踪服务及田间管理,由某湖村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承担。

产后:

产品的初加工及销售回收,由某湖村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

5、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建设地点在某县国有某林场。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

某县委、县政府以罗发[2003]12号文件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县医药化工产业发展的决定》,以罗发[2003]4号文件作出了《关于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出台了15条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明确了6条服务规定和4条监督管理规定,为加快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以罗办文[2004]6号文件发出了《关于成立县“五个十亿元”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医药化工系列产值过十亿元工程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担任组长,成员由经贸局、药监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发展计划局、科技局、供销社和机电化工行业协会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强有力领导,做到一项工程有一个实施方案、一名牵头领导、一套工作专班,坚持一抓到底。

由于政府重视,群众也有热情;根据我县产业建设规划,明确了中药材以发展壮大基地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夯实产业基础为突破口,以北部山区为建设重点的发展方案。

另一方面,在连年受益的推动下,全县广大农户对中药材基地建设活动热情高涨,投工投劳积极。

因此,本项目建设已经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与群众基础。

2、资源优势:

某自然条件优越,在地理环境上,某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步,四季分明。

我县气候适宜,林地面积较大,土壤肥力状况良好,发展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适宜。

某县中药材资源丰富,现有优良品种37种,野生中药材在县域范围内均有分布,全县中药材野生面积达22万亩,栽培面积7万亩,中药材年产量达到9300吨,其中:

金银花干花年产量达到350吨,茯苓年产量达到3500吨,苍术年产量达到280吨。

3、市场优势:

目前,尽管某县境内金银花年产量达到350吨,但县内三家药品、食品企业对中药材的年需求量已达到520吨,其中玉竹药业200吨、“食为天”20吨、惠涛药业300吨。

由于某生态环境良好,金银花品质和药效较高,深受周边药材市场的青睐,每年都呈现供不应求的良好市场态势,加之与全国有名的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合作步伐的加快,金银花市场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预计到2005年,县内加工企业对金银花的年需求量将达到800吨。

现在,某茯苓年产量达到3500吨,由于“九资河茯苓”久负盛名,药用性能极佳,并于1998年成立了集制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茯苓集团,其产品远销台湾、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供不应求的俏销药材。

县内三家药品企业和楚乡酒业对茯苓的年需求量已达到4200吨,加之与“同仁堂药业”合作步伐的加快,预计到2005年,市场对九资河茯苓的年需求量将达到6000吨。

由于苍术实现规模种植是近两年才开始的,目前全县年产量只有280吨,但国有林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合适的小气候环境,能够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苍术制品;随着县内三家药品食品企业的不断扩建达标、与某湖村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良好供销关系的建立和市场对苍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预计到2005年,县内市场和某湖村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对苍术的年需求量将达到600吨。

因此,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将进一步促进中药材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不断发展壮大的中药材精加工业及良好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推动某县中药材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建设进程。

4、科技开发能力:

近些年来,为了不断提高中药材的产业效益,我县一方面组织进行中药材科技攻关,成功完成了“蒙花系列优良品种引种栽培技术”、“金银花多花增产技术”、“金银花露生产技术”、“低产金银花改造技术”、“茯苓高产栽培技术”、“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临界萃取技术”、“茯苓酒调制技术”、“苍术高效栽培技术”等多项攻关课题,并在推广运用中获得巨大成功;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科研合作方式,联合安徽亳州中药材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湖村中药材有限公司,通过对金银花、茯苓、苍术等中药材种植加工方面的科技攻关,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获得省、部级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和荣誉证书及优质产品证书。

全县中药材科技研发实力雄厚,目前全县已有中药材专业科技人员达55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4人,中级职称51人。

在大力推行科技兴农的生产活动中,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掌握了先进的中药材生产经营科学技术,为进一步发展中药材产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5、基础设施条件: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近几年来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某县交通运输条件逐年改善,318国道及安徽至武汉公路贯穿境内,到武汉里程172公里,到黄州95公里,到黄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