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1742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docx

钢筋配筋二次结构原理

第七节二次结构

一、二次结构通常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二次结构通常要计算的钢筋量有构造柱、圈梁、现浇带、过梁、砌体加筋等钢筋量,如图1.7.1所示:

图1.7.1

二、二次结构钢筋的计算原理及实例答案

(一)、构造柱钢筋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1、纵筋

(1)、长度计算

1)、框架结构中间层构造柱纵筋长度算法

框架结构中间层构造柱纵筋长度根据图1.7.2进行计算

图1.7.2

根据图1.7.2我们推导出框架结构中间层构造柱子纵筋长度计算公式如表1.7.1

表1.7.1:

框架结构中间层构造柱纵筋长度计算表(框架梁内预留插筋)

钢筋位置

钢筋级别

公式推导

上下插筋

插筋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弯勾×2

锚固长度

搭接长度

弯勾

LaE

LlE

6.25d

光圆筋

插筋长度=LaE+LlE+6.25d×2

非光圆筋

插筋长度=LaE+LlE

柱身钢筋

柱身钢筋长度=层高-上部梁高+弯勾×2

层高

上部梁高

弯勾

h

hb2

6.25d

光圆筋

柱身钢筋长度=h-hb2+6.25d×2

非光圆筋

柱身钢筋长度=h-hb2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采用1.7.2

图1.7.3

4)、框架结构女儿墙构造柱纵筋的算法

框架结构女儿墙构造柱纵筋长度根据图1.7.4进行计算

图1.7.4

根据图1.7.13我们推导出框架结构女儿墙构造柱子纵筋长度计算公式如表1.7.2

表1.7.2:

框架结构女儿墙构造柱纵筋长度计算表(框架梁内预留插筋)

钢筋位置

钢筋级别

公式推导

下部插筋

插筋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弯勾×2

锚固长度

搭接长度

弯勾

LaE

LlE

6.25d

光圆筋

插筋长度=LaE+LlE+6.25d×2

非光圆筋

插筋长度=LaE+LlE

女儿墙内柱身钢筋

柱身钢筋长度=层高-压顶高度+锚固长度+弯勾×2

层高

压顶高度

锚固长度

弯勾

h

hy

LaE

6.25d

光圆筋

柱身钢筋长度=h-hy+LaE+6.25d×2

非光圆筋

柱身钢筋长度=h-hy+LaE

同样的道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采用1.7.4

图1.7.5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1号写字楼女儿墙构造柱纵筋的长度。

1、箍筋

(1)、长度计算

构造柱箍筋的长度计算方法和框架柱一样,这里只讲构造柱箍筋根数的算法。

(2)、根数计算

1)、框架结构中间层构造柱箍筋根数计算

a、框架梁内与留插筋情况

框架结构中间层构造柱箍筋根数根据图1.7.6进行计算

图1.7.6

根据图1.7.6我们推导出框架结构中间层构造柱箍筋根数计算如表1.7.3

表1.7.3:

框架结构中间层构造柱箍筋根数计算表(框架梁内预留插筋)

部位

箍筋布置范围

是否加密

计算公式

根数合计

备注

上下框架梁内

hb1、hb2

非加密

箍筋根数1=max[2,(hb1-2C)/500+1(或-1或+0)]

四者相加

如果图纸有规定按图纸计算

下部加密区

max(450(或500),1/6H,LlE)=A

加密

箍筋根数2=(A-50)/加密间距+1(取整)

上部梁下

hb2+max(450(或700),1/6H,LlE)=B

加密

箍筋根数3=B/加密间距+1(取整)

非加密范围

H-A-B=D

非加密

箍筋根数4=D/非加密间距-1(取整)

b、框架梁内与留埋件情况

如果采用框架柱子内预留埋件情况,箍筋根数按图1.7.7进行计算

图1.7.7

根据图1.7.7我们推导出框架结构中间层构造柱箍筋根数计算如表1.7.4

表1.7.4:

框架结构中间层构造柱箍筋根数计算表(框架梁内预留埋件)

部位

箍筋布置范围

是否加密

计算公式

根数合计

备注

下部加密区

max(450(或500),1/6H,LlE)=A

加密

箍筋根数2=(A-50)/加密间距+1(取整)

三者相加

如果图纸有规定按图纸计算

上部梁下

hb2+max(450(或700),1/6H,LlE)=B

加密

箍筋根数3=B/加密间距+1(取整)

非加密范围

H-A-B=D

非加密

箍筋根数4=D/非加密间距-1(取整)

2)、框架结构女儿墙构造柱箍筋根数计算

a、框架梁内与留插筋情况

框架结构女儿墙构造柱箍筋根数根据图1.7.8进行计算

图1.7.8

根据图1.7.8我们推导出框架结构女儿墙构造柱箍筋根数计算如表1.7.5

表1.7.5:

框架结构女儿墙构造柱箍筋根数计算表(框架梁内预留插筋)

构造柱位置

部位

箍筋布置范围

是否加密

计算公式

根数合计

备注

框架梁上构造柱

下部框架梁内

hb

不加密

箍筋根数1=max[2,(hb-2C))/500]

二者相加

如果图纸没标注可参考ABCDE算法

压顶高和女儿墙身

女二墙高h女(含压顶)

按标注

箍筋根数2=(h女-50-C)/图纸标注间距+1(取整)

框架柱上构造柱

下部框架柱内

插筋锚固长度

部加密

箍筋根数1=max[2,LaE/500]

压顶高和女儿墙身

女二墙高h女(含压顶)

按标注

箍筋根数2=(h女-50-C)/图纸标注间距+1(取整)

b、框架梁内与留埋件情况

框架梁内预留埋件情况按图1.7.9进行计算

图1.7.9

根据图1.7.9我们推导出框架结构女儿墙构造柱箍筋根数计算如表1.7.6

表1.7.6:

框架结构女儿墙构造柱箍筋根数计算表(框架梁内预留埋件)

构造柱位置

部位

箍筋布置范围

是否加密

计算公式

根数合计

备注

框架梁上构造柱

压顶高和女儿墙身

女二墙高h女(含压顶)

按标注

箍筋根数2=(h女-50-C)/图纸标注间距+1(取整)

框架柱上构造柱

压顶高和女儿墙身

女二墙高h女(含压顶)

按标注

箍筋根数2=(h女-50-C)/图纸标注间距+1(取整)

(二)、圈梁(现浇带)钢筋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1、纵筋长度

图集04G329对圈梁锚入支座内长度做了具体规定,因锚入长度都是具体数值,在实际预算中很不方便,这里讲解预算员常用的两种算法,但这两种算法并没有找到规范根据,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1)、圈梁外侧纵筋连续通过,内侧钢筋伸入构造柱内一个锚固长度

圈梁外侧纵筋连续通过根据图1.7.10进行计算。

图1.7.10

根据图1.7.10我们推导出圈梁纵筋长度计算如表1.7.8

表1.7.8:

圈梁纵筋长度计算表(外侧纵筋连续通过,内侧钢筋伸入构造柱内一个锚固。

圈梁位置

钢筋位置

钢筋级别

公式推导过程

外墙圈梁

x方向外侧钢筋

x方向外圈梁外侧钢筋长度=x方向外墙外皮长-保护层×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x方向外墙外皮长

保护层

搭接长度

搭接个数

弯勾

Lzx

C

LlE(取值参考表1.1.1)

n

6.25d

光圆筋

x方向外侧钢筋长度=Lzx-2C+LlE×n+6.25d×2n

非光圆筋

x方向外侧钢筋长度=Lzx-2C+LlE×n

y方向外侧钢筋

计算方法同x方向

x方向内侧钢筋

x方向外圈梁内侧钢筋长度=x方向外圈梁净长+锚固长度×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x方向外圈梁净长

锚固长度

 搭接长度

搭接个数

弯勾

Lnx

LaE

 LlE

n

6.25d

光圆筋

x方向外圈梁内侧钢筋长度=Lnx+LaE×2+LlE×LlE+6.25d×2

非光圆筋

x方向外圈梁内侧钢筋长度=Lnx+LaE×2+LlE×LlE

x方向内侧钢筋

计算方法同x方向

内墙圈梁

x、y方向钢筋

计算方法同外圈梁内侧

一字形

圈梁

一字形圈梁纵筋长度=锚固长度一字形圈梁净长Ln1-保护层C+弯折+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锚固长度

一字形圈梁净长

保护层

弯折

搭接长度

搭接个数

弯勾

LaE

Ln1

C

250

LlE

n

6.25d

光圆筋

一字形圈梁纵筋长度=LaE+Ln1-C+梁宽-2C+LlE度×n+6.25d×2

非光圆筋

一字形圈梁纵筋长度=LaE+Ln1-C+梁宽-2C+LlE度×n

(2)、圈梁内外侧纵筋均伸入构造柱内一个锚固

圈梁内外侧纵筋均伸入构造柱内一个锚固根据图1.7.11进行计算。

图1.7.11

根据图1.7.11我们推导出圈梁纵筋长度计算如表1.7.9

表1.7.9:

圈梁纵筋长度计算表(内外侧纵筋均伸入入构造柱内一个锚箍)

圈梁位置

钢筋位置

钢筋级别

公式推导过程

内外圈梁

x方向内外侧钢筋

x方向圈梁内外侧钢筋长度=x方向外圈梁净长+锚固长度×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x方向外圈梁净长

锚固长度

 搭接长度

搭接个数

弯勾

Lnx

LaE

 LlE

n

6.25d

光圆筋

x方向外圈梁内侧钢筋长度=Lnx+LaE×2+LlE×n+6.25d×2

非光圆筋

x方向外圈梁内侧钢筋长度=Lnx+LaE×2+LlE×n

y方向内外侧钢筋

计算方法同x方向

一字形圈梁

计算方法同圈梁外侧钢筋连续通过情况

2、箍筋根数

圈梁的箍筋长度计算方法同框架柱的2×2箍筋,这立只讲解箍筋根数的算法,箍筋根数根据图1.7.12

图1.7.12

根据图1.7.12我们推导出圈梁箍筋根数计算如表1.7.10

表1.7.10:

圈梁箍筋根数计算表

圈梁位置

起步距离

公式推导过程

一字形圈梁

圈梁箍筋根数=(净跨-起步距离-保护层)/S+1(取整)

净跨

起步距离

保护层

间距

为50mm

Ln1

50

C

S

圈梁箍筋根数=(Ln3-50-C)/S+1(取整)

为1/2S

Ln1

1/2S

C 

S

圈梁箍筋根数=(Ln3-1/2S-C)/S+1(取整)

以Ln2段为例

圈梁箍筋根数=(净跨-起步距离×2)/间距+1

净跨

起步距离

间距

为50mm

Ln2

50

S

圈梁箍筋根数=(Ln2-50×2)/S+1(取整)

为1/2S

Ln2

1/2S

S

圈梁箍筋根数=(Ln2-S)/S+1(取整)

以Ln3段为例

圈梁箍筋根数=(净跨-起步距离×2)/间距+1

净跨

起步距离

间距

为50mm

Ln3

50

S

圈梁箍筋根数=(Ln3-50×2)/S+1(取整)

为1/2S

Ln3

1/2S

S

圈梁箍筋根数=(Ln3-S)/S+1(取整)

(三)、过梁钢筋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在实际工作中过梁往往采用查套过梁图集的方式计算钢筋,但是有时候手边缺少图集,下面介绍过梁钢筋的近似算法。

1、过梁纵筋不伸入柱内

过梁根据受力要求,分为上下均配置纵筋和只有下部配置纵筋两种情况,下面分别讲解。

(1)、过梁上下均配置纵筋

过梁上下均配置纵筋根据图1.7.13进行计算:

图1.7.13

根据图1.7.13我们推导出过梁钢筋计算如表1.7.13

表1.7.13:

过梁钢筋钢筋计算表(上下均配置纵筋)

纵筋长度

过梁纵筋长度=洞口净跨+支座宽×2-保护层×2

过梁净长度

支座宽

保护层

弯勾

L

250

C

6.25d

光圆筋

过梁纵筋长度=Ln+250×2-2C+6.25d×2

非光圆筋

过梁纵筋长度=Ln+250×2-2C

箍筋根数

算法一

箍筋根数=(洞口净跨-起步距离×2)/箍筋间距+1(取整)(支座宽+起步距离-40)/箍筋间距(取整)×2

洞口净跨

起步距离

支座宽

箍筋间距

Ln

50

250

S

箍筋根数=(Ln-50×2)/S+1(取整)+(250+50-40)/S(取整)×2

算法二

(近似算法)

箍筋根数=(洞口净跨+支座宽×2-保护层×2)/箍筋间距+1(取整)

洞口净跨

支座宽

保护层(过梁取15)

箍筋间距

Ln

250

C

S

箍筋根数=(Ln+250×2-2C)/S+1(取整)

(2)、只有下部配置纵筋

过梁只有下部配置纵筋根据图1.7.14进行计算:

图1.7.14

根据图1.7.14我们推导出过梁钢筋计算如表1.7.14

表1.7.14:

过梁钢筋钢筋计算表(只有下部配置纵筋)

纵筋长度

算法同上下均配置纵筋情况

箍筋长度

箍筋长度=b-2C+(弯勾)6.25d×2(弯勾只有光圆筋有)

箍筋根数

算法同上下均配置纵筋情况

2、过梁纵筋伸入柱内

在很多情况下过梁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够250,需要伸入柱子内,如图1.7.15所示:

图1.7.15

根据图1.7.15我们推导出过梁钢筋计算如表1.7.15

表1.7.15:

过梁钢筋钢筋计算表(一段伸入柱子或墙内)

纵筋长度

过梁纵筋长度=洞口净跨+支座宽-保护层+锚固长度(或35d)

洞口净跨

支座宽

保护层(过梁取15)

锚固长度

弯勾

Ln

250

C

La

6.25d

光圆筋

过梁纵筋长度=Ln+250-C+La(或35d)+6.25d×2

非光圆筋

过梁纵筋长度=Ln+250-C+La(或35d)

箍筋根数

算法一

箍筋根数=(洞口净跨-起步距离×2)/箍筋间距+1(取整)(支座宽+起步距离-40)/箍筋间距(取整)

洞口净跨

起步距离

箍筋间距

支座宽

Ln

50

S

250

箍筋根数=(Ln-50×2)/S+1(取整)(250+50-40)/S(取整)

算法二

箍筋根数=(洞口净跨+支座宽-起步距离-保护层)/箍筋间距+1(取整)

过梁净长

支座宽

起步距离

保护层(过梁取15)

箍筋间距

Ln

250

50

C

S

箍筋根数=(Ln+250-50-C)/S+1(取整)

(四)、砌体加筋钢筋计算原理和实例答案

1、长度计算

砌体加筋长度根据墙体的情况一般分L形、T形、十字形、和一字形,下面分别讲解。

(1)、L形墙体加筋

1)、L-1形(构造柱和墙平齐)

L-1形构造柱和墙平齐情况参见图1.7.16

图1.7.16

根据图1.7.16我们推导出L-1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L-1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1#钢筋

1#筋长度=墙宽-保护层×2+(伸入墙内长度+伸入柱内长度+弯折)×2

备注

墙宽

保护层

伸入墙内长度

伸入柱子内长度

弯折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Ls1一般取1000,Ls2根据实际情况取值,Lm一般取200

b1

C

Ls1

Lm

60

1#筋长度=b1-2C+(Ls1+Lm+60)×2

2#钢筋

2#筋长度=墙宽-保护层×2+(伸入墙内长度+伸入柱内长度+弯折)×2

墙宽

保护层

伸入墙内长度

伸入柱子内长度

弯折

b2

C

Ls2

Lm

60

1#筋长度=b2-2C+(Ls2+Lm+60)×2

2)、L-2形(构造柱截面小于墙厚)

L-2形构造柱截面小于墙厚情况参见图1.7.17

图1.7.17

根据图1.7.17我们推导出L-2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L-2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1#钢筋

1#筋长度=构造柱截面宽-保护层×2+(伸入墙内长度+伸入柱内长度+弯折)×2

备注

构造柱截面宽

保护层

伸入墙内长度

伸入柱子内长度

弯折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Ls各值一般取1000,Ls2根据实际情况取值,Lm一般取200

b

C

Ls1

Lm

60

1#筋长度=b-2C+(Ls1+Lm+60)×2

2#钢筋

2#筋长度=构造柱截面高-保护层×2+(伸入墙内长度+伸入柱内长度+弯折)×2

构造柱截面高

保护层

伸入墙内长度

伸入柱子内长度

弯折

h

C

Ls2

Lm

60

1#筋长度=h-2C+(Ls2+Lm+60)×2

3#钢筋

3#筋长度=(Ls1+b2-C)+(Ls2+b1-C)+60×2

3)、L-3形(砌体加筋焊接在框架柱预埋件上)

L-3形构砌体加筋焊接在框架柱预埋件上参见图1.7.18

图1.7.18

根据图1.7.18我们推导出L-3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L-3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b1-2C+(Ls1+弯折60)×2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

Ls各值一般取1000

2#钢筋

1#筋长度=b2-2C+(Ls2+弯折60)×2

3)、L-4形(砌体加筋串入框架柱内)

L-4形砌体加筋串入框架柱内参见图1.7.19

图1.7.19

根据图1.7.19我们推导出L-3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L-4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Ls1+C+60)+(Ls2+C+弯折60)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

Ls各值一般取1000

2#钢筋

2#筋长度=(Ls1+b2-C+60)+(Ls2+b1-C+弯折60)

(2)、T形墙体加筋

1)、T-1形(构造柱和墙平齐)

T-1形构造柱和墙平齐情况参见图1.7.20

图1.7.20

根据图1.7.20我们推导出T-1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T-1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Ls3+b1+Ls2+弯折60×2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

Ls各值一般取1000

2#钢筋

2#筋长度=b1-2C+(Ls1+Lm+弯折60)×2

2)、T-2形(砌体加筋焊接在框架柱预埋件上)

T-2形构砌体加筋焊接在框架柱预埋件上参见图1.7.21

图1.7.21

根据图1.7.21我们推导出T-2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T-3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b1-2C+(Ls1+弯折60)×2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

Ls各值一般取1000

2#钢筋

2#筋长度=b2-2C+(Ls2+弯折60)×2

3#钢筋

3#筋长度=b2-2C+(Ls3+弯折60)×2

3)、T-3形(砌体加筋串入框架柱内)

T-3形砌体加筋串入框架柱内参见图1.7.22

图1.7.22

根据图1.7.22我们推导出T-3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T-3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Ls1+C+弯折60)+(Ls2+C+弯折60)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

Ls各值一般取1000

2#钢筋

2#筋长度=Ls3+b1+Ls2+弯折60×2

3#钢筋

3#筋长度=(Ls1+C+弯折60)+(Ls3+C+弯折60)

(3)、十字形墙体加筋

1)、十字-1形(构造柱和墙平齐)

十字-1形构造柱和墙平齐情况参见图1.7.23

图1.7.23

根据图1.7.23我们推导出十字-1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十字-1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Ls1+b2+Ls3+弯折60×2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

Ls各值一般取1000

2#钢筋

2#筋长度=Ls2+b1+Ls4+弯折60×2

2)、十字-2形(砌体加筋焊接在框架柱预埋件上)

十字-2形构砌体加筋焊接在框架柱预埋件上参见图1.7.24

图1.7.24

根据图1.7.24我们推导出十字-2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十字-2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b1-2C+(Ls1+弯折60)×2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

Ls各值一般取1000

2#钢筋

2#筋长度=b2-2C+(Ls2+弯折60)×2

3#钢筋

3#筋长度=b1-2C+(Ls3+弯折60)×2

4#钢筋

4#筋长度=b2-2C+(Ls4+弯折60)×2

3)、十字-3形(砌体加筋串入框架柱内)

十字-3形砌体加筋串入框架柱内参见图1.7.25

图1.7.25

根据图1.7.25我们推导出十字-3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十字-3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Ls1+C+弯折60)+(Ls2+C+弯折60)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

Ls各值一般取1000

2#钢筋

2#筋长度=(Ls2+C+弯折60)+(Ls3+C+弯折60)

3#钢筋

3#筋长度=(Ls3+C+弯折60)+(Ls4+C+弯折60)

4#钢筋

4#筋长度=(Ls4+C+弯折60)+(Ls1+C+弯折60)

(4)、一字形墙体加筋

1)、一字-1形(构造柱和墙平齐)

一字-1形构造柱和墙平齐情况参见图1.7.26

图1.7.26

根据图1.7.26我们推导出一字-1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一字-1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Ls1+b1+Ls2+弯折60×2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Ls各值一般取1000

2)、一字-2形(砌体加筋焊接在框架柱预埋件上)

一字-2形构砌体加筋焊接在框架柱预埋件上参见图1.7.27

图1.7.27

根据图1.7.27我们推导出十字-2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一字-2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b1-2C+(Ls1+弯折60)×2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

Ls各值一般取1000

2#钢筋

2#筋长度=b1-2C+(Ls2+弯折60)×2

3)、一字-3形(砌体加筋串入框架柱内)

一字-3形砌体加筋串入框架柱内参见图1.7.28

图1.7.28

根据图1.7.28我们推导出十字-3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一字-3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Ls1+b+Ls2+弯折60×2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Ls各值一般取1000

4)、一字-4形(砌体加筋串入框架柱内)

一字-4形砌体加筋串入框架柱内参见图1.7.29

图1.7.29

根据图1.7.41我们推导出十字-3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如表

表:

一字-4形墙体加筋长度计算表

筋号

计算公式

备注

1#钢筋

1#筋长度=b1-2C+(Ls1+Lm+弯折60)×2

这里保护层C一般取60Ls1值一般取1000

(5)、砌体加筋遇门窗洞口

砌体加筋遇到洞口钢筋自然缩回,距洞口边50mm弯折,如图1.7.31和图1.7.31所示:

图1.7.30

2、根数计算

砌体加筋的根数根据图1.7.31进行计算

图1.7.31

从图1.7.31我们可以推导出砌体加筋根数计算公式如表

表:

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