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18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七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作用: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性质)国家;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9、文字的演变

①“甲骨文”——商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②“金文”——商周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为“铭文”。

③“大篆”——西周晚期,人们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称为“大篆。

10、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春秋晚期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①大思想家: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大教育家:

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他注意“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

他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的书籍,由他弟子整理而成。

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11、思想家老子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认识到事物发展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例如:

“以柔克刚”)。

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12、百家争鸣:

出现在战国时期

学派

时期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墨家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儒家

孟子

“仁政”,“春秋无义战”,笼统反对一切战争;

可持续发展思想(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道家

庄子

“无为而治”,一切顺其自然

法家

韩非子

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被秦国采纳)

兵家

春秋

孙武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12、14、15、16、17课)

13、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14、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

政治上: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②在中央,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天下分为36郡,郡下设县。

经济上:

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

统一文字为小篆;

后来推广更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

焚书坑儒(接受李斯建议)

军事上:

北击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南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促进中原和岭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15、文景之治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生产。

到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足,历史上称“文景之治”。

16、汉武帝的大一统:

西汉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候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思想: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

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军事: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经济:

汉武帝时,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17、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在漠北战役中大破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

18、昭君出塞

汉元帝时期,将宫女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两人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汉书》

 

19、张骞通西域:

西域: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及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通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往来。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20、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后,汉代的商人们把中国丝织品:

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21、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纸的发明:

西汉前期开始出现纸。

纸的改进: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人们把他制造的纸称为“蔡侯纸”。

22、《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其中某些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制造了能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23、华佗和张仲景(东汉名医)

华佗:

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制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张仲景:

编写了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4、司马迁和《史记》

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大胆的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四、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0、21、22课)

25、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建立了北魏。

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

2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措施:

①迁都:

北魏孝文帝帝将都城由平城迁到了洛阳。

②实施汉化政策:

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礼汉制,尊孔养老,以孝治国。

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

27、祖冲之和圆周率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

这项成果比世界早1000多年。

28、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的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29、郦道元和《水经注》

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30、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东晋的王羲之,写出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31、辉煌的石窟艺术

北朝统治者宣传佛教,开凿石窟塑造佛像。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七下)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2、3、4、5、6、7、8课)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从605年开始,隋炀帝时期。

概况:

①大运河的三点,以_洛阳_为中心,北达_涿郡__,南至_余杭_,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②大运河分为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由北向南)

③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2、贞观之治——唐太宗时期

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

开明的治国思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治国政策及措施:

①唐太宗统治期间,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②崇尚节俭,裁汰冗员;

③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先后进谏200多次,是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

3、女皇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他任用姚崇为宰相,“励精为治”。

5、盛世经济的繁荣

农业方面:

生产工具的改进——_曲辕犁_和_筒车_。

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手工业方面:

越窑_青瓷_,邢窑_白瓷_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丝织业技术高超。

商业方面:

_长安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6、科举制的诞生

隋炀_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7、科举制的完善

唐代科举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明经、进士。

进士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

②武则天统治时期,创设殿试、武举;

③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8、科举制的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被废除。

9、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藏族祖先是唐朝吐蕃人。

7世纪前,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8世纪,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10、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隋唐,中日两国交往非常频繁。

日本为了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派遣了许多使者来到中国,这些使者被称为“遣唐使”。

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他设计了唐招提寺,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

11、玄奘西游

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

12、高超的建筑水平

(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

(2)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长安城内分_坊_(居住区)和_市_(商业区),城北的_大明宫含元殿_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13、光耀千古的诗坛

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涌现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白居易。

代表人

时期

特色

主要作品

李白

盛唐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杜甫

唐由盛转衰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三吏”“三别”

白居易

中唐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秦中吟》《新乐府》

14、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因为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其内容主要是宣扬佛教。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10、12、13、14课)

15、金和南宋的对峙

金的建立:

12世纪初,女真族,阿骨打,定都会宁。

金灭北宋与南宋的建立:

1127年,北宋灭亡,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

岳飞抗金: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郾城大捷)。

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求和,杀害了岳飞。

宋金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交纳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宋金对峙形成。

16、南方商业的繁荣

①商业大都市:

北宋的东京(今开封)和南宋的临安(今杭州)。

②海外贸易发达: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广州和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总之,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17、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2世纪,铁木真率军统一蒙古。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18、忽必烈建立元朝

(一)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①蒙古建立后,先后灭掉了西夏和金;

②元朝建立:

1271年;

建立者:

忽必烈(元世祖);

都城:

大都(今北京)

③元朝于1276年,灭掉了南宋;

④元朝于1279年,统一全国。

⑤最著名的南宋抗元英雄是—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文天祥被俘之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二)元朝的经济和对外交往

①元世祖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

②重视水路运输:

河运——开凿会通河,通惠河)南粮北运

海运——规模空前

③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④古中外交往频繁: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几十年。

《马可·

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元朝的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开始于元朝

目的:

为了对全国施行有效的统治

内容:

在中央:

中书省;

在地方:

行中书省(“行省”“省”)11个

作用:

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元政府还加强对西藏和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元朝时期——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20、指南针

①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②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③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火药的应用: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2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这部书按年代顺序编写,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22、宋词和元曲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唐朝时已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

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其中三位杰出的词人是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①苏轼(北宋),词风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代表作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②李清照(两宋之交),词风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格外清新自然。

③辛弃疾(南宋),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代表人物是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

23、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绘画:

①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该画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②元代最著名的画家赵孟頫,他的画属于“神品”。

代表作是《秋郊饮马图》。

书法:

宋代著名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5、16、17、18、19、20、21、22课)

24、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明朝的建立:

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2)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①在地方,废除行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负责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他们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④八股取士:

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3)建文帝:

实行削藩。

(“靖难之役”)

4)明成祖:

加强君权,继续削藩;

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平的控制;

增设东厂特务机构。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25、郑和下西洋:

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_明成祖_派遣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从刘家港出发,郑和_7_次下西洋,到过亚非_30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非洲东海岸__和_红海沿岸_。

意义: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6、戚继光抗倭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_倭寇_”。

明朝中期,明政府派遣_戚继光_等抗倭,戚继光组建“_戚家军_”,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抗倭取得重大胜利。

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27、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

28、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616年,统一女真族的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史称后金。

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9、“开辟荆榛逐荷夷”

①明朝后期,_荷兰_殖民者侵占我国宝岛台湾,

②1662年,_郑成功_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③1684年清朝设置_台湾府_,隶属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三国——夷洲;

隋唐——流求;

元朝——琉球)

30、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①顺治帝正式赐予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

②_康熙帝_又赐予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这就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③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事务。

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3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乾隆帝时,清军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2、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长期受到沙俄的控制和压迫。

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粉碎沙俄军队的追击,回归祖国,并受清政府妥善的安置。

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

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

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清朝疆域图)

33、明清经济的发展

农业:

明代从国外引入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还引进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棉织业由南方推向北方。

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

商业:

北京和南京,全国性的商贸中心

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期以后,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34、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明都北京:

明成祖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由宫城,皇城,紫禁城三部分组成。

城中心的紫禁城(又名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明朝长城: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6000多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35、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本草纲目》: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天工开物》:

明朝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6、古典小说的高峰——明清时期

著作

年代

作者

题材

价值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罗贯中

三国时期历史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明朝中期

吴承恩

唐僧取经的故事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

清朝

曹雪芹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衰亡

古典小说的顶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