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1895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88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1页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docx

建筑工程计价规则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

 

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

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

 

题:

 

支座宽≥Lae且≥+5d,为直锚,取Max{Lae,+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5d,为弯锚,取

 

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5d}

 

1

v1.0可编辑可修改

 

4、腰筋

 

构造钢筋:

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

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

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

 

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

 

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

 

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

 

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

 

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

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

 

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

 

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

 

2

v1.0可编辑可修改

 

高度>800mm夹角=60°

 

≤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

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

 

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3

v1.0可编辑可修改

 

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

 

+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

 

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2、箍筋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4

v1.0可编辑可修改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

 

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

 

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

 

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

 

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

 

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

 

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

 

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

 

5

v1.0可编辑可修改

 

第一节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

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

 

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

 

6

v1.0可编辑可修改

 

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

 

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中间层无变截

 

 

中间层变截面

 

顶层内

 

 

顶层外墙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7

v1.0可编辑可修改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

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

 

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

(8000*3840)/(600*600)

 

第二节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

 

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

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

 

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

 

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

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8

v1.0可编辑可修改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

 

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

 

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2、箍筋

 

第三章柱

 

KZ钢筋的构造连接

 

第一章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

 

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

 

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

 

9

v1.0可编辑可修改

 

根)。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

 

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

 

算。

 

(2)定额规则: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

 

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

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

 

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10

v1.0可编辑可修改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

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

 

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

按外墙外

 

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

 

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

 

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

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

 

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

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

 

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

 

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

 

11

v1.0可编辑可修改

 

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

 

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

 

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

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4×S中+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

 

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如下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

 

(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12

v1.0可编辑可修改

 

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

 

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

 

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

 

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

 

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满堂基础垫层

 

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

 

如图所示,

(1)、素土垫层的体积

(2)、灰土垫层的体积

 

(3)、砼垫层的体积(3)垫层模板

 

2、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素土垫层体积的计算:

 

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

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

 

4×S中+S下)计算土方体积

 

(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⑵、灰土垫层体积的计算:

 

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

灰土垫层体积=1/6×H×(S上+4×S中+S下)计算土方体积

 

13

v1.0可编辑可修改

 

(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⑶、素砼体积的计算:

基础垫层与混凝土基础按混凝土的厚

 

度划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内者执行垫层子目;厚度在12cm

 

以外者执行基础子目。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⑷、垫层模板的计算:

 

垫层模板=垫层的周长×垫层高度3、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的难点⑴、计算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的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

 

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满堂基础

 

1、满堂基础工程量

 

如图所示,

(1)、满堂基础的体积

(2)、满堂基础模板(4)、满堂基础梁体积(5)满堂基础梁模板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满堂基础的体积

 

14

v1.0可编辑可修改

 

①计算方法之一:

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满基底板厚度—多算部分三角带的体积

 

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的面积

 

三角带的体积=斜坡中心线周长×多算部分三角形截面

 

 

②计算方法之二:

满堂基础顶面积×满堂基础底板的厚度+梯形带的体积

 

满堂基础顶面积=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的面

 

积-斜坡宽度的面积

 

梯形带体积=斜坡中心线长度×梯形截面面积

 

③计算方法之三:

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未起边的厚度+起边棱台体积

 

(2)、满堂基础模板:

 

①计算方法之一:

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满堂

 

基础模板按满堂基础砼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

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满堂基础模板=

 

满基外边线的长度×满基外边线的高度+满基斜坡中心线周长

 

×满基斜坡斜长。

 

(3)、满堂基础梁①满堂基础梁的体积

 

计算方法:

满堂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

 

15

v1.0可编辑可修改

 

②满堂基础梁的模板

 

计算方法之一:

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基础梁

 

模板按满堂基础梁砼以体积计算。

 

计算方法之二:

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满堂基础模板=梁

 

高出满基的侧面净长×梁高出满基的侧面净高+梁头面积。

 

3、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的难点

 

⑴、计算满堂基础的体积时,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部分区域、斜坡宽度部分区域等的中心线的长度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基础梁的净长计算,必须考虑相交梁之间的相互扣

 

减问题。

 

⑶、满堂基础梁的模板的计算,必须考虑满基以及相交梁

 

之间的相互扣减问题。

 

条形基础

 

1、条形基础工程量

 

如图所示,

(1)、素土垫层工程量

(2)、灰土垫层工

 

程量(3)、砼垫层工程量(4)、砼垫层模板(5)、条形基础

 

工程量:

砖基;砼条基(6)、砼条基模板(7)、地圈梁工程量

 

(8)、地圈梁模板(9)、基础墙工程量(10)基槽的土方体积

 

(11)支挡土板工程量(11)槽底钎探工程量

 

2、条形基础计算方法

 

(1)素土垫层工程量

 

16

v1.0可编辑可修改

 

外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外墙素土中心线的长度×素土

 

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内墙素土净长线的长度×素土

 

的截面积

 

(2)灰土垫层工程量

 

外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外墙灰土中心线的长度×灰土

 

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内墙灰土净长线的长度×灰土

 

的截面积

 

(3)砼垫层工程量

 

外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4)条形基础工程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

净长线的计算①砖条形基础按内墙净长线计算

 

②砼条形基础按分层净长线计算

 

17

v1.0可编辑可修改

 

有些地区(天津)计算规则规定,条形基础以地圈梁顶为分界线,这就造成了计算墙体时候必须加上+以下的高度;而且一个工程条形基础同时出现不同标高的圈梁时候,计算墙体时候必须区分出墙的底标高,对手工造成了麻烦。

 

(5)、砼垫层模板

 

①计算方法之一:

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砼垫层模板按砼垫层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

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砼垫层模板=砼垫层的侧面净长×砼垫层高度

 

(6)、砼条基模板

 

①计算方法之一:

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砼条基模板按砼条基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

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砼条基模板=砼条基侧面净长×砼条基高度.

 

(7)、地圈梁工程量

 

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8)、地圈梁模板

 

①计算方法之一:

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地圈梁模板按地圈梁以体积计算。

 

18

v1.0可编辑可修改

 

②计算方法之二:

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地圈梁模板=地圈梁侧面净长×地圈梁高度

 

(9)基础墙工程量

 

外墙基础墙的工程量=外墙基础墙中心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

 

内墙基础墙的工程梁=内墙基础墙净长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

 

(10)基槽的土方体积

 

基槽的土方体积=基槽的截面面积×基槽的净长度

 

外墙地槽长度按外墙槽底中心线计算,内墙地槽长度按内墙槽底净长计算,槽宽按图示尺寸加工作面的宽度计算,槽深按自然地坪至槽底计算。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11)支挡土板工程量

 

支挡土板工程量,以槽的垂直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12)槽底钎探工程量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

 

计算。

 

3、条形基础工程量的计算难点

 

⑴条形基础各层实体的净长线很难算

 

⑵计算条形基础各层实体的净长线时,要考虑与外墙相

 

交的情况,同时要考虑与内墙相交的情况,内墙横向部分通常计

 

19

v1.0可编辑可修改

 

算,竖向部分分断计算,这样条形基础各层单元实体净长度算起来很麻烦。

 

⑶土方量计算时考虑工作面及放坡,计算扣减比较麻

 

烦。

 

独立基础

 

1、独立基础工程量

 

(1)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

(2)独立基础体积(3)、独立基础垫层基模板(4)、独立基础模板(5)基坑的土方体积(6)槽底钎探工程量

 

2、独立基础手工计算方法

 

⑴、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⑵、独立基础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

 

⑶、独立基础体积

 

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

 

式)

 

⑷、独立基础模板

 

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基坑底面积应以基坑底的长乘以基坑底的宽,基坑底长和宽是指混

 

20

v1.0可编辑可修改

 

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

 

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6)槽底钎探工程量

 

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2、独立基础工程量的计算难点

 

①异形独立基础体积不好计算。

 

②独立基础与其他基础相交时扣减量不好计算。

 

③土方量计算时考虑工作面及放坡,计算扣减比较麻烦。

 

承台基础

 

1、承台基础工程量

 

(1)承台基础垫层的体积

(2)承台基础体积(3)、承台基础垫层基模板(4)、承台基础模板(5)基坑的土方体积(6)槽底钎探工程量

 

2、独立基础手工计算方法

 

⑴、承台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⑵、承台基础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

 

⑶、承台基础体积

 

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

 

式)

 

21

v1.0可编辑可修改

 

⑷、承台基础模板

 

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坑底面积应以基坑底的长乘以基坑底的宽,基坑底长和宽是指混

 

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