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20695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812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领域专门人才。

适合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的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3.具备相应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

1)具有动态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能力;

2)具备独立撰写中、英文科技文章的能力;

3)具备较好的中、英文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科研协作精神。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智能规划与规划识别2.软件理论与工程3.计算机网络4.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

允许研究生提前毕业(不超过一年),提前毕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并至少在SCI(E)刊物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文章1篇,第一署名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且导师为第1或通讯作者。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分不少于20学分。

毕业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研究生导师组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

基础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

秋季

60

3

基础外国语

春季

秋季

80

4

4门课程中选择2

学科

基础课

127020202001

人工智能

秋季

42

2

至少选择3门不

少于6学分的课

程(必修)

12702020200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秋季

42

2

127020202003

分布式系统

秋季

42

2

127020202004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秋季

42

2

127020202005

矩阵与多元统计分析

秋季

42

2

专业

主干课

127020203001

知识工程

春季

42

2

必选课(每12学

分)

127020203002

Windows操作系统

春季

42

2

127020203003

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

春季

42

2

发展方向课

专业

方向

127020204001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春季

42

2

至少选择3门不

少于6学分的课

程(可用学科基

础学分课替代)

127020204002

分布式数据库

春季

42

2

127020204003

软件重用技术

春季

42

2

127020204004

模式识别

春季

42

2

127020204005

并行计算

春季

42

2

127020204006

嵌入式系统

春季

42

2

127020204007

智能规划与规划识别

春季

42

2

127020204008

数据挖掘

春季

42

2

127020204009

非经典逻辑

春季

42

2

公选

课、

跨专

业课

自愿选择研究生院列出的公选课、跨专业课课程一门,2学分。

2.教学方式

研究生教学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提倡采用教师主讲结合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使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考核方式

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均采用闭卷考试;专业方向课可采用闭卷或课程论文的形式考试。

七、必修环节(2学分)

1.学术活动(10次以上)1学分

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学术活动,并向导师提交学术活动汇报。

2.文献阅读1学分

文献阅读以讨论班的形式进行,主要是学生报告,导师组成员现场指导。

要阅读的内容必须是与即将要做的论文密切相连的系列内容,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量后制定。

要求每位硕士生必须在

第2学期期末之前至少提交二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3.补修课程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

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包括研究计划、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学位论文四个环节,完成全部环节计3学分。

具体要求如下:

研究计划,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提交各培养单位备案;开题报告时间定于11月初(第3学期),主要从选题、文献、论文结构、可行性几方面进行检查;中期检查时间定于10月中旬(第5学期),主要考察论文进展情况。

在毕业论文答辩前两周由学院组成论文实验程序检查组,进行论文相关实验及程序的检查。

实验、程序要完整无误,无抄袭行为,实验数据可靠准确,运行结果与毕业论文一致。

我院原则上要求研究生答辩前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要求:

至少在答辩前发表一篇与本研究方向相关的期刊源级别的文章(导师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且除导师外,本人为第一作者)。

学位论文答辩在第6学期末进行。

研究生答辩应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

九、实践活动

研究生都要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低年级本科生讲授习题、批改作业等。

由主讲教师负责对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情况进行考查,并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应用开发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提

十、本专业必读的经典文献

1.人工智能导论,林尧瑞,马少平,出版日期:

1989年5月第1版

2.人工智能手册,第二卷,[美]A.巴尔E.A.费根鲍姆,出版日期:

1988年4月第1版

3.WiliamStallings,High-speednetwork,1999DistributedSystems,GeorgeCoulourisetc.,772,2001

4.SOFTWARENGINEERINGAPRACTITIONE'RSAPPROCH,ROGERS.PRESSMAN,McGrawHill

5.实用多元统计分析,方开泰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

6.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陈世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ProgrammingWindows,CharlesPetzold,MICROSOFTPRESS

8.IntorductiontothetheoryofComputation,MichaelSipser,PWSPublishing

S.BarryCooper,ComputabilityTheory,Chapman&Hall/CRC

计算机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课程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

课程编号:

127020202001

课程名称:

人工智能

学时:

42

开课学期:

秋季

考核方式:

笔试

内容简介: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英文译名:

ArtificialIntelligence

学分:

2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记为AI)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前沿学科。

它是在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人工智能是研究生专业的主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人工智能的数学基础、知识与知识表示、经典逻辑推理、不确定与非单调推理、搜索策略、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参考书目(文献)

1.人工智能原理,石纯一,黄昌宁等,出版日期:

1993年10月第1版

2.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出版日期:

1996年5月第2版

3.人工智能导论,林尧瑞,马少平,出版日期:

1989年5月第1版

4.人工智能手册,第二卷,[美]A.巴尔E.A.费根鲍姆,出版日期:

1988年4月第1版

5.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田盛丰,黄厚宽,出版日期:

1999年8月第1版

6.人工智能原理及其实现,黄国兴等,出版日期:

1993年8月第1版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课程编号:

127020202002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学时:

42

开课学期:

秋季考核方式:

笔试

内容简介: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英文译名:

ArchitecturesofComputerNetworks学分:

2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内容有ATM多协议标记交换

MPLS主动网络;移动和AdHoc网络;光网络及应用层网络。

初步掌握对高等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研究与设计方法。

参考书目(文献):

1.WiliamStallings,High-speednetwork,1999

2.徐恪等编著,高等计算机网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分布式系统

课程编号:

127020202003课程名称:

分布式系统学时:

42开课学期:

秋季考核方式:

笔试

内容简介:

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英文译名:

DistributedSystems学分:

2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Systems)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基础课程之一。

它是计算机科学中许多分支、课程必要的基础。

分布式系统涉及相对广泛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分布式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分布式系统模型、分布式算法、中间件、分布式系统的基础设施、分布式数据共享。

参考书目(文献):

DistributedSystems,GeorgeCoulourisetc.,772,2001

课程编号:

127020202004课程名称: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英文译名:

Oriented-ObjecAnalysisandDesign

学时:

42

开课学期:

秋季考核方式:

笔试内容简介:

学分:

2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首先介绍软件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然后引入面向对象方法学,包括:

OOAOODOOP最后详

细讲解UML和目前常见的CASE工具,目的在于使研究生掌握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

参考书目(文献):

1.SOFTWARENGINEERINGAPRACTITIONE'RSAPPROCH,ROGERS.PRESSMAN,McGrawHill

2.UMLProgrammingGuide,蒋惠编著,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3.ObjectProgrammingwithUML刘润东编著,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矩阵与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编号:

127020202005课程名称:

矩阵与多元统计分析学时:

42

开课学期:

秋季考核方式:

笔试

内容简介: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英文译名:

Matrixand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学分:

2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多元统计分析是在数理统计学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又简称多元分析。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无论开发研究还是预测和决策,都可以举出很多富有成效的实例。

主要内容包括:

多元分析概述、矩阵代数与随机向量、多元正态分布、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因子分析与对协方差矩阵结构的推断、典型相关分析法、聚类分析、距离方法与多维标度变换。

参考书目(文献):

1.多元统计分析,于秀林,任雪松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8月

2.实用多元统计分析,方开泰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

3.多元统计分析与软件SAS,朱道元等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4.多元统计分析,何晓群编著,第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5.实用多元统计分析,王学仁,王松桂著,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6.SAS系统与基础统计分析,高惠璇等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知识工程

课程编号:

127020203001课程名称:

知识工程学时:

42开课学期:

春季考核方式:

笔试内容简介: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

英文译名:

KnowledgeEngineering

学分:

2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主要内容包括知识工程与知识处理技术的有关理论知识、网络计算模式与环境下知识处理问题的研究与实现技术、知识的系统化管理与组织、知识处理技术、解结果的综合机制、知识查询与处理语言、处理结果的可视化和可操作化、知识处理系统的实现、机器学习与知识获取更新。

参考书目(文献):

1.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陈世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知识工程和知识管理,GuusSchreiger,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Windows操作系统

课程编号:

127020203002课程名称:

Windows操作系统学时:

42开课学期:

春季考核方式:

笔试

内容简介: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

英文译名:

WindowsOperatingSystem学分:

2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首先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然后引入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

体系结构、进程与处理器、存储、文件、I/O和网络,最后详细讲解如何利用MicrosoftVisualStudioVC++.Net系统开发工具进行系统及应用软件开发,目的在于使研究生具备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的系统开发能力。

参考书目(文献):

1.

AndrewS.Tranenbaum,AlbertS.Woodhull,

MICROSOFTPRESS

OpratingSystemsDesignandImplementation,PRENTICEHALL

2.ProgrammingWindows,CharlesPetzold,

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

课程编号:

127020203003课程名称:

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学时:

42

开课学期:

春季

考核方式:

笔试

内容简介: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

英文译名:

ComputabilityandComputationalComplexity学分:

2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理论和计算机有密切关系,解决什么是能计算的,什么不能计算的(即可计算性理论),有多困难解决(即计算复杂性理论),以及采用什么计算模型的理论,是现代密码协议、计算机设计和许多应用领域的基础。

可计算性理论起源于可计算函数和图灵度的研究。

它的领域增长为包括一般性的可计算性和可定义性的研究。

计算复杂性理论研究计算问题时所需的资源,和可计算性理论不同,可计算性理论的重心在於问题能否解決,不管需要多少資源。

参考书目(文献):

1.IntorductiontothetheoryofComputation,MichaelSipser,PWSPublishing

S.BarryCooper,ComputabilityTheory,Chapman&Hall/CRC

2.ElementsoftheTheoryofComputation,HarryR.Lewis,ChristosH.Papadimitriou,PrenticeHall/Pearson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课程编号:

127020204001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课程名称: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学时:

42

开课学期:

春季考核方式:

考查内容简介:

英文译名:

FormalLanguagesandAutomata学分:

2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理论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处于迅速发展中的学科,它对计算机硬件工程和软件工程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是理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所以很多高校都把它作为学位课为计算机系各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这门课。

本课主要讲授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其中主要有:

有穷状态系统,有穷自动机,正规表达式,自动机的转移图,有穷自动机与正规集合的等价性,自动机的应用,正规集合的封闭性,正规集合的判定以及有穷自动机的最小化等。

参考书目(文献):

1.自动机理论、语言和计算导引

J.E.霍普克罗夫特,J.D.厄尔曼,科学出版社,1996

2.IntroductiontoAutomata

MotwaniJeffreyD.Ullman,

Theory,Languages,andComputation,JohnE.HopcroftRajeev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分布式数据库

课程编号:

127020204002

课程名称:

分布式数据库

学时:

42开课学期:

春季考核方式:

考查内容简介: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英文译名:

DistributedDatabaseSystems

学分:

2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istributedDatabaseSystems)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

DBMS的可靠性。

括: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和体系结构、分布式数据库设计、分布式查询分解与数据定位、分布式查询优化、分布式事务处理、分布式并发控制、分布式参考书目(文献)

PrinciplesofDistributedDatabaseSystems,M.TamerOzsuetc.,666,1999

课程编号:

127020204003课程名称:

软件重用技术学时:

42

软件重用技术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英文译名:

Softwarereusetechniques

学分:

2

开课学期:

春季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考核方式:

考查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内容简介:

首先介绍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然后引入组件式程序设计,包括:

组件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接口与实现类,最后详细讲解如何利用MicrosoftComponentObjectModel(COM)、MicrosoftDistributedComponentObjectModel(DCOM),目的在于使研究生具备开发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的分布式软件的能力。

参考书目(文献):

1.DaleRogersonInsideDistributedCOM,MicrosoftPress

2.DaleRogersonInsideOLE,MicrosoftPress

模式识别

课程编号:

127020204004课程名称:

模式识别学时:

42开课学期:

春季考核方式:

考查内容简介: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英文译名:

PatternRecognition学分:

2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模式识别(PatternRecognition,简记为PA)是六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它所研究的理

论和方法在众多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推动了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在很多领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模式识别是研究生专业的主要的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模式识别的概念、系统、关于模式识别方法的一些问题、贝叶斯决策理论、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线性判别函数、非线性判别函数、近邻法、经验风险最小化和有序风险最小化方法、特征的选择与提取、基于K-L展开式的特征提取、非监督学习方法。

参考书目(文献):

1.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李介谷,蔡国廉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1986年2月第1版

2.结构模式识别,[美]「帕夫利迪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

1981年7月第1版

3.句法模式识别,[美]R.C.G.onzalez,M.G.Thomason,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1984年7

月第1版

4.模式识别导论,沈清,汤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1991年5月第1版

并行计算

课程编号:

127020204005课程名称:

并行计算

学时:

42

开课学期:

春季

考核方式:

考查

内容简介: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英文译名:

ParallelComputing

学分:

2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并行计算(ParallelComputing)是计算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着重大的实际应用意义。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并行计算的硬件基础,当代并行计算机系统及其结构模型,并行计算的性能评测;并行算法的一般设计策略、基本设计技术和一般设计过程;矩阵运算、稠密与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行程序的设计原理与方法以及并行程序设计环境与工具。

参考书目(文献):

1.并行程序设计,BaeeyWilkinson,MichaelAllen等,出版日期:

2002年1月第1版

2.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陈国良,吴俊敏,章锋,出版日期:

2002年9月第2版

3.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陈国良,出版日期:

1994年第1版BaeeyWilkinson,MichaelAllen

嵌入式系统

课程编号:

127020204006

课程名称:

嵌入式系统

学时:

42

开课学期:

春季考核方式:

考查内容简介: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英文译名:

EmbeddedComputerSystem学分:

2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适用学科: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本课程讲述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特征,重点剖析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CE和嵌入式Linux系统,并对目前的嵌入式处理器进行归类和分析。

针对嵌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