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21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docx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30

5.1生产工艺技术方案………………………………………….30

5.2主要生产设备.……………………………………………..31

5.3主要原材料、辅料及能源供应…………………………...32

5.4建筑工程方案….…….………………………………….33

5.5辅助及公用工程………………………………………….34

5.6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35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卫生…………………………..36

6.1设计依据及环境评价……………………………………..36

6.2污染防治措施.……………………………………………36

6.3劳动卫生与安全生产…………………………………..38

6.4节能.…………………………………………………….39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41

7.1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41

7.2项目运营组织与管理…………………………………..42

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45

8.1投资估算依据.……………………………………………45

8.2项目总投资.……………………………………………..45

8.3资金来源.……………………………………………….46

第九章财务评价.…………………………………………….46

9.1财务评价依据…………………………………………….46

9.2基础数据………………………………………………...47

9.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47

9.4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7

9.5利润及利润分配估算…………………………………….48

9.6财务评价指标…………………………………………….49

9.7不确定性分析....................................50

9.8财务评价结论.....................................51

第十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51

10.1可行性研究结论。

………..........................51

10.2问题及建议......................................52

第十一章相关附表..................................53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333333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产10000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333333,地址:

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以东1.2公里。

单位性质:

,项目负责人:

1.1.4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地址位于大荔县朝邑镇以东1.2km,333333原二连。

1.1.5项目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

333333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利用大宗固体废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生物有机菌肥,拟建设年产10000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一条,设计年产生物有机菌肥6000吨,有机无机复混肥4000吨。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建设生物菌剂生产车间、有机肥生产车间、原料处理区、原料库、成品库等生产设施以及办公、职工生活用房,配套设备安装,建设道路、绿化、供配电、给排水环保设施等公用及辅助工程等。

1.1.6项目用地情况:

项目计划用地为333333水塔北原驼鸟场养殖用地,现已闲置,土地证为荔国用(2012)第0158号土地,总面积148.2亩,用地号为610523211211,地类为工业用地,使用权类型为授权经营,使用面积为98800平方米,本项目规划占地面积只占53336㎡(折合80亩),建筑面积达20000㎡(折合30亩),

1.1.7项目建设工期:

该项目建设工期约2年,分两期实施。

即第一期工程2013年6月底前完成项目全部前期准备工作,2013年7月份开工建设,2014年6月底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2014年7月底第一条生产线建成试投产,第二期工程为2014年8月二期扩大建设任务,2015年3月全部建成投产。

1.1.8投资概算计划:

2013年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577.2万元。

其中:

流动资金2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377.2万元。

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土建工程1148.5万元,项目前期费用101.7万元,预备费用127万元。

(二期计划投资1622.8万元。

流动资金2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372.8万元。

两期项目共计投资估算3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50万元,流动资金450万元。

1.1.9资金来源:

一期建设申请省发改委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补助资金500万元,农场自筹资金1077.2万元。

1.2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陕发改环资(2012)1751号文件《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省级节能、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通知》

2、陕西省、渭南市及大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

规化;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办环资(2012)1335号文件《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的通知》;

4、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5、国家发改委。

科技部等5部委《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

6、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7、大荔县政府关于实施"

工业强县"

战略的决定;

8、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条例、技术资料;

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0、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3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333333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产10000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肥料行业科技进步的趋势,符合当地政府产业发展规划。

项目建设对于减少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农民的肥料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和职工及农民增收,推动陕西农垦及周边农村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选址位于大荔县333333,交通通讯便捷,基础及配套设施完备,政策环境优越。

财务状况良好,自筹资金有保障,项目建设地周围无重大污染源,项目建设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项目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广阔,工艺技术合理,并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保证产品质量,项目组织管理及运行模式切实可行。

经济性预测显示,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数项目建设还将带动陕西农垦特色工业经验的发展,促进农场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增加职工及农民收入。

项目每年可上缴各种税费150余万元,同时可新增70多个就业岗位,可为陕西农垦及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较大贡献。

项目建设单位具有较为丰富的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能顺利组织实施项目建设与运营,项目实施具有必要的建设条件。

综合评价认为,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4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项目建设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是本项目如期建设的前提,因此,项目单位应加强资金筹措的力度,特别是积极与有关政府部门衔接,争取国家财政专项补助资金。

2、项目建设中,要切实把好质量关,争创优良工程质量。

在项目运营中,更要注重提高技术及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化经营,保持在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及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优势,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建议有关部门立项批准本项目建设,并把本项目列入当地工业发展重点项目计划,在税收政策、信贷资金、财政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行业发展背景:

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化肥是粮食的"

粮食"

化肥施入土壤后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物资资源,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并在想方设法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减少化肥对环境污染的问题。

由于过量滥用化肥和剧毒农药,致使土壤被严重污染,土壤结构遭受破坏,土壤保水。

保肥、透气性能减弱,微生物的正常区系被打乱,地力下降、作物病虫害日益严重,引起了生态的恶性循环。

全国2/3以上的山区和农林、农牧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年代农业成灾面积相当于50年代的273%我国已有1.5亿亩农田出现严重的土壤板结,13.5亿亩草原退化。

82%的江河湖泊受到污染。

据全国24个省区调查,有50%以上的饮用水硝酸盐含量超标,这些硝酸盐与体内的代谢产物胺类化合物和氨基酸会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基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使用化肥种出来的瓜菜,硝酸盐含量比使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的高很多。

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有害物质通过多种渠道进入食物链,必将构成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威胁。

利用工农业废弃物的农用资源化理论和技术,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实施,研制和开发出新型高效的系列生物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是一项利国利民。

大有作为的事业,这也是研制与开发生物有机肥的宗旨和指导思想。

生物有机肥主要指农业和畜牧业的废弃物或有机垃圾经有益微生物发酵。

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

生物有机肥含大量有机质和活性有益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兼有微生物接种剂和有机肥料的作用,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肥料之一。

传统畜禽粪有机肥生产成本低,应用效果好,施用后不仅增产,而且能提高或改善作物品质,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其生产方式落后,堆肥过程麻烦,劳动强度大,有效养分含量低,体积庞大施用不便,且存在“湿、臭、脏”污染大等缺点,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改革传统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方式,根本出路是实现有机肥的工业化生产和商品化销售。

为了人类健康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和无公害食品的目的和要求,二十一世纪农业将是一个以生态农业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农业。

在大量减少化肥用量和严禁剧毒化学农药使用的基础上,我国将不断加强以现代生物工程为基础,以增产、增收、无公害和无污染为主要目标的生物有机肥料的开发与利用。

2.1.2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近年来微生物肥料快速发展,国家对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大。

自2009年以来,与生物肥料相关的生物产业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产业化专项,均是有史以来力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时期,为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提供了极其良好的机遇。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等5部委研究提出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在《指南》中确定了当前优先发展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十大产业中的137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其中,列出了现代农业18项,"

新型高效生物肥料"

为其一,并提出了14项迫切需要发展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2010年田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立止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文中将微生物肥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2009]45号),将微生物肥料列为生物产业中的重要产品,加快促进其发展。

同年,国家发改委启动了《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发改办高技[200》]536号),有10家以上的企业得到支持。

在200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中,政府采购腐熟菌剂和根瘤菌剂提供农民使用,促进了这两类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随着国家鼓励政策的出台,以及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必将促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做大作强,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带动、示范作用,促进了微生物肥料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

2.1.3333333基本情况:

333333位于陕西省东部,位于大荔县城东16公里处。

333333,即“国营陕西黄河企业公司”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始建于1963年,迄今为止已有近50年的历史,现有土地面积5万亩,现有人口3100人,是隶属于陕西省农垦集团公司的国有中型企业,地处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东部,东临黄河,南滨洛水,与著名的老朝邑古建筑群“丰图义仓”、“岱祠岑楼”、金龙宝塔"

等名胜古迹相邻,县道312线贯穿全场。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宽广肥沃的土地。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开展各项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经验丰富全场员工的50年拼搏进取,今天的333333已经发展成为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国有中型企业。

2012年经营收入4500万元,利润300万元,全场土地广阔,土质肥沃,333333是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场,主要作物小麦玉米,林果,特色农业,农作物资源非常丰富。

农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514—526mm,年均气温14—32℃,年平均无霜期214—218天。

333333为河流滩地地貌,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地面相对高差小,地势平坦开阔。

距大荔县东16公里处,距西潼高速公路开设的出口20公里,距陇海铁路线30公里,距108国道线18公里,交通运输便利。

目前,公司拥有可耕地3200公顷,拥有现代化的农机装备及完备的田间水利设施,拥有强大的各类专业技木人才队伍。

公司坚持“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忍辱负重,顽强拼搏”的农垦精神,不断创新发展,铸造辉煌。

2.1.4合作单位情况:

陕西瑛基量生物质能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一家新型的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其主要从事生物燃油生产和销售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该公司计划投建四条生物质油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年产生物质油1.3万吨,全部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

需秸秆原料12万吨,年产生物质油4.2万吨或生产乳化柴油副产品固体钾肥1.5万吨。

2010年,为了充分利用场内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秸秆、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减少农业污染源,实现农业的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利用,更好地保持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引进了合作单位陕西瑛基量生物质能源公司,生产高品位的生物质油、生物碳粉,其中生物碳粉是生产有机菌肥的主要原料。

经检测,该炭粉中有机质含量高达76.3%,肥料养分(NPK)约为1.25-3.27%,是一种难得有机肥源,但由于生产工艺条件所限,该炭粉粒度极细,质量极轻,不能直接用以还田,需要经过科学加工进行综合利用。

因此,333333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依托本场近4万亩的农业种植面积和大荔县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决定实施“年产10000吨生物有机菌肥生产线建设项目”。

通过与陕西省生物土壤肥料研究所、陕西省酶化工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引进国内先进的微生物菌肥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以炭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高效生物菌剂,辅助以草炭、其他有机肥源及N、P、K等大量元素肥料,生产高效生物有机菌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对生物有机菌肥不断增长的需求,促进绿色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高效生物有机菌肥,有机质、腐殖酸含量高,纤维含量丰富,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性好,比表面积大,吸咐螯合能力强,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盐分平衡控制能力。

生物“活化剂”所包含的菌剂,具有加速有机物质分解作用,为作物制造或转化速效养分提供“动力”,同时菌剂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活化土壤中潜在养分的作用。

经多项试验表明,高效生物有机菌肥,蔬菜硝酸盐含量减少25.44-4.3mg/L,平均降低19.09%;

糖分含量平均提高0.66mg/L。

据中国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有关研究,如果施用方法得当,施用高效生物有机菌肥肥力高(用量7.5-15kg/h㎡,)亦可使水稻增产5-15%,小麦增产3.1-10.0%,棉花增产7.8-30.2%,蔬菜作物增产10%以上。

而且,同时还节省了10-30%的化学氮肥,并同时使作物品质得到改善。

可见,施用高效生物有机菌肥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增产和改善作物品质的效果,而且其经济效益也是较大的。

2.2.2提高生物固氮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据有关报道,用工业方法合成氨时,每制造含1㎏纯氮的肥料并输送到用户,其所消耗的燃油约为1.5㎏,而固氮生物能直接或间接利用光能生产氨,且这种生产是就地发生的,不仅节约了肥料生产所需的能源和劳动力,而且又不必花费将所生产的肥料运往田间撒施的代价,同时亦节省了建造化工厂的费用等,可谓是一举多得。

对磷、钾矿的开采也是一样。

开采磷、钾矿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也要耗费大量能源,酸制法生产磷肥还要消耗大量的硫酸等,并占用很大的场地,在肥料的搬运中亦将消耗掉大量能量。

上述结果,使得农民每施用lkg纯氮、P2O5和K2O,分别约需花费4.00元、4.50元和4.00元,同时,农民将肥料买回家后,还必须花大量的劳动力将其运到田间并施入农田中。

相对而言,高效生物有机菌肥充分利用微生物的某种特征,以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为目的,其施用量一般不大,在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也很少,且施用高效生物有机菌肥的同时,还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因而节约了施肥成本。

2.2.3项目建设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当前,施肥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化肥施入土壤后,除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部分外,还有相当部分通过渗漏、挥发及硝化与反硝化等途径损失,因此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大气。

水体及上壤等环境的污染。

而施用高效生物有机菌肥,不仅可适当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而且因其所固定的氮素直接贮存在生物体内,相对而言,对环境污染的机会也就小得多。

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由于减少了化肥对土壤养分、结构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同时又使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得到增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并提高了土壤中某些养分的含量和有效性。

而且还可促进主体“三化”的形成,即使土壤腐殖质含量明显提高而达到“腐殖化”、形成多功能的生理群微生物区系而达到“细菌化”,显著改善土体结构,使水气通畅而达到“结构化”。

通过项目建设,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高效生物菌肥,而且使项目单位现有的工业副产品以及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减少了这些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满足现代高效农业在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4项目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需要,333333,历经50年的拼搏发展,已经发展成为陕西省农垦系统中,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国有中型企业。

公司坚持以农为主,多业并举,致力于创新发展,不断拓展经营范围。

本项目正是根据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提出的,通过项目建设,实现农工互动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为企业占领有机肥市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促进企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埋位置与区域范围:

大荔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位于北纬34°

36'

-35°

02,东经109°

43'

-110°

19'

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南隔渭河与潼关、华阴、华县相邻,西与临渭、蒲城相连,北与澄城、合阳县接壤。

项目拟建地址位于大荔县朝邑镇以东1.2km,333333生物油脂厂以南。

距离大荔县城仅17km,县道312线贯穿全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使捷,基础设施完备。

3.1.2自然资源状况:

1、地形地貌,大荔县地势北高南低,海拔327-520米之间。

地处渭河盆地东端。

北倚北山,南屏秦岭支脉华山,中部为渭河冲积平原,地势从山地向中央呈阶梯状降低。

地貌的基本结构是燕山运动末期和喜马拉雅山运动期间地质构造运动奠定的。

地貌类型有黄土台塬、渭河平原、沙苑沙地和黄河滩地四种类型。

2、气象气候,大荔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3.4℃,年均降水量514mm,年蒸发量968.3mm,最大冻土层深40cm,年平均日照2385时,无霜期205-236天。

3、水文地质,大荔县境内地表水径流量极少,全县地表径流深均值lOmm左右,径流量仅折合流量0.29m3/s,利用价值很小。

过境河流客水和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地下潜水多为中等和强实水区。

黄河、渭河为绕境穿流,年径流量分别为316亿m³

、83亿m³

,洛河境内流长121.5km,径流量80.05亿m³

大荔县境内地质结构较复杂,有塬北断裂带。

塬南构造带、许庄断坡构造、羌白断坡构造、朝邑断坡构造。

境内基岩为太古界和下古生界分布区,凹陷区则以下古生界为主,在基岩上覆盖有巨厚的新生界沉积层,之下直接见到奥陶系地层,而新生界沉积层相当深厚,在深陷区达4500m,阶地在3000-3500m。

3.1.3社会经济状况:

大荔县县域东西长46.4km,南北宽39km,总面积177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3万公顷。

大荔县辖18个镇(乡),415个村民委员会,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7,农业劳动力约32万人。

大荔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县域经济以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2012年,大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实施“农业富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建设、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和谐大荔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加快发展、民生改善、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97.8亿元,同比增长14%;

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6.7%;

农民人均纯收入7247元,同比增长2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同比增长18.8%。

3.2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3.2.1项目选址:

项目拟建地址位于大荔县朝邑镇以东1.2km,333333老二连。

该区域地域辽阔,空气清新,无污染源,距离大荔县城区仅17km,交通通讯使捷。

3.2.2厂址建设条件:

(1)气象条件,项目拟建地址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区。

常年气象资料如下:

全年日照时数2247.3h

年平均温度13.4℃

年平均降雨量493.5mm

年平均风速2.2m/s

主导风向西/西北

无霜期214-218d

年均相对湿度68%

最大冻土深度22cm

(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地震烈度,拟建场地位于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