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2236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docx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

矿山地质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磁偏角:

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存在的夹角

2.地球外圈层:

从地表往上至地球大气的边界称为地球的外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3.地球内圈层:

地球内部的圈层称为内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6.莫霍面:

在大陆地下平均约33左右,地震波横波波速突然增大,表明此处上下物质有变化,存在一个界面,称之为莫霍面

7.古登堡面:

地下约2885处地震波横波波速突然为零,表明此处上下物质也有明显的变化,存在一个界面,称之为古登堡面

8.地温梯度:

即地热增温率,指恒温带下,深度每增加100m温度升高的度数。

9.地质作用:

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10.内力地质作用:

作用于整个地壳或岩石圈,能源主演来自地球本身,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

11.外力地质作用:

作用于地壳表层,能源主要来自地球以外,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12.岩浆作用:

岩浆从发育、往上运移到冷凝固结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13.喷出作用:

岩浆从火山口溢出或喷出地表的过程称为喷出作用

14.侵入作用:

岩浆从地壳深部上升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到达地表,称为侵入作用

15.变质作用:

是岩石在基本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以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使原岩改变成分、结构、构造变成新岩石的作用

16.风化作用:

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气温的变化、水和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生物的活动等,使岩石在原地受到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

17.剥蚀作用:

地表水体、地下水、冰川和风等介质在运动状态下对地壳表层岩石进行破坏并将破坏产物剥离原地的过程

18.沉积作用:

被搬运的物质脱离搬运介质形成松散沉积物的过程

19.固结成岩作用:

使松散沉积物变成坚硬岩石的作用

20.矿物:

是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

21.造岩矿物:

组成岩石的常见矿物,大约20余种,如石英、正长石、斜长石、方解石等

22.条痕:

矿物粉末的颜色,即矿物在条痕板(白色无釉瓷板)擦划后留下的粉末的颜色

23.解理:

指矿物晶体在外力打击下,总是沿一定的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24.断口:

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在任意方向产生不平整断面的性质

25.岩石:

由一种或多种结晶质或非晶质矿物构成的固结的矿物集合体

26.沉积岩:

在地壳表层环境中形成的岩石

27.变质岩:

由不同类型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

28.火成岩:

岩浆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带上升,侵入岩石圈上部甚至喷出地表,最后冷凝固结成坚硬的岩石,称为火成岩

29.岩浆:

来自地壳深部或上地幔中的具有高温、高压的硅酸盐熔融体

30.火成岩的结构:

是指其组成部分自身的特点即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状、自行程度及其组合关系

31.火成岩的构造:

是指由其组成部分的排列方式或填充方式所反映出来的外表形态

32.深成岩:

侵入岩的一种,距地表距离远,晶质结构,粒粗

33.浅成岩:

侵入岩的一种,距地表距离近,晶质结构,粒细

34.喷出岩:

由岩浆喷发物形成的岩石,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35.岩墙:

狭长的墙状侵入体,近于直立,与围岩层面方向大致垂直

36.岩床:

顺围岩层面方向侵入的层状侵入体

37.酸性岩:

2含量高的岩浆岩

38.基性岩:

2含量低的岩浆岩

39.中性岩:

2含量中等的岩浆岩

40.碎屑岩:

包括火山碎屑岩与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主要由火山喷发的碎屑物质经机械搬运沉积而成;陆源碎屑岩是由母岩经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和沉积,并进一步压实和胶结形成的沉积岩

41.层理:

层内细微的成层现象

42.化石:

保存在岩石中的经石化后形成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43.结核:

在沉积岩中成团块状、椭球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块体,其物质成分与围岩不同,这种块体称为结核

44.地层:

在一定地质时期内形成的层状岩石

45.整合:

相邻的新老地层平行,产状一致,时代连续

46.假整合:

相邻的新老地层平行,产状一致,时代不连续,有或长或短的沉积间断

47.不整合:

相邻的新老地层以角度相交,产状不一致,时代不连续

48.年代地层单位:

以岩石形成的时代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代表地史中一定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全部地层

49.岩石地层单位:

根据地层的岩石特征和岩石类别划分出的地层单位称为岩石地层单位

50.岩层产状三要素:

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51.视倾角:

视倾斜线与视倾向线的锐夹角

52.真倾角:

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53.褶皱与褶曲:

褶皱—岩层中产生的一系列弯曲;褶曲—褶皱中的一个弯曲部分

54.背斜:

岩层向上弯曲,两翼相背倾斜,中心为老地层,两侧对应出现新地层

55.枢纽:

同一岩层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56.褶曲轴:

褶曲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57.斜歪褶曲: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分为斜歪背斜和斜歪向斜

58.倒转褶曲: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同,倾角不等。

一翼产状正常,一翼倒转,可分为倒转背斜和倒转向斜

59.倾伏褶曲:

枢轴呈倾斜状,整个褶曲向某个方向倾斜,两翼岩层同一走向线向褶曲倾伏方向汇合相交,分为倾伏背斜和倾伏向斜

60.短轴褶曲:

同一地层界限的长宽之比介于10:

1~3:

1之间,可分为短轴背斜和短轴向斜

61.穹隆:

即近等轴背斜,近等褶曲成圆形,同一地层界限的长于宽之比小于3:

1

62.复向斜:

(没有找到,这里给出向斜定义)向斜是岩层向下凹的弯曲的形态,其两翼岩层一般相向倾斜。

经剥蚀后露出于地表时,其核部相对为新地层,两翼依次相对变老的对称重复排列分布的老地层

63.节理:

指断裂面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64.断层:

指断裂面两侧的岩石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65.逆断层:

指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66.平移断层:

指断层两盘沿段层面做水平方向相对位移的断层

67.断煤交线:

段层面与煤层底面的交线

68.水平地层断距:

指断层两盘上对应岩层之间的水平距离

69.铅直地层断距:

只断层两盘上对应岩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70.断层落差:

在断层倾向刨面上的铅直断距亦称为落差

71.走向断层:

断层走向与所切割岩层走向基本一致的的断层

72.横断层:

指断层走向于褶曲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垂直的断层

73.地垒: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倾向相背的正断层组成,致使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两侧岩块相对下降的组合类型

74.阶梯状构造:

指由两条或两条以上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致使上盘的刨面上成阶梯状向同一方向依次下降的组合类型

75.成煤作用:

从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成煤的一系列演变过程。

包括:

煤化作用、泥炭化作用

76.煤化作用:

泥炭或腐泥转变成褐煤、烟煤、无烟煤、超无烟煤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77.煤成岩作用:

由泥炭或腐泥在温度压力作用下转变成褐煤的过程

78.煤变质作用:

褐煤在地下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转变成烟煤、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

79.泥炭化作用:

高等植物遗体在泥炭沼泽中经受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变化形成泥炭的过程

80.腐植煤:

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

81.腐泥煤:

由低等植物形成的煤

82.宏观煤岩组分:

腐植煤由丝炭、镜煤、暗煤、亮煤四种成分组成,称为煤烟成分,亦称宏观煤岩组分

83.宏观煤岩类型:

根据煤的平均光泽强度,煤岩成分的数量比例和组合情况划分出光亮型、半亮型、半暗型、暗淡型四种宏观煤岩类型

84.含煤岩系:

聚煤时期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层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

85.复杂结构煤层:

煤层中常夹有稳定的呈层状分布的岩石夹层,少者1—2层,多则十几层

86.中厚煤层:

露天开采时厚度介于3.5-10m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介于1.3-3.5m的煤层

87.急倾斜煤层:

倾角大于45‘的煤层

88.伪顶:

指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的薄煤层,多为炭质页岩或炭质泥岩

89.老顶:

位于伪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岩层,多为砂岩或石灰岩

90.直接底:

位于伪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岩层,多为粉砂岩或泥岩

91.煤田:

指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92.井田:

矿田是煤田内划归一个煤矿开采的部分,地下开采的矿田又称为井田

93.煤层稳定程度:

按煤层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煤层、较稳定的煤层、不稳定每层极不稳定煤层

94.含水层:

能透水且含有地下水的岩层

95.隔水层:

透水能力差对地下水的运动渗透起阻滞和阻隔作用的岩层

96.上层滞水:

指埋藏于地表以下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97.潜水:

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含水层中,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98.承压水:

是指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99.孔隙水:

存在于疏松岩层的孔隙中的水

100.裂隙水:

存在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

101.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可分为总硬度、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总硬度是指水中所含2+、2+的含量,它包括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暂时硬度是指水沸腾后,由3-与2+、2+结合生成碳酸盐沉淀出来2+和2+的含量;永久硬度是指水沸腾后,水中残余的2+和2+的含量,在数值上等于总硬度减去暂时硬度

102.泉:

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是地下水的一种重要的排泄方式,是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结合下产生的

103.上升泉:

由成压含水层形成的泉

104.下降泉:

由潜水含水层形成的泉

105.矿井充水:

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水源进入采掘空间的过程称为矿井充水

106.矿井瓦斯: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从煤层和围岩中释放出的一种多成分的混合气体

107.相对瓦斯涌出量:

指矿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日产1t煤涌出的瓦斯数量,单位是m3

108.煤与瓦斯突出:

在采掘过程中,在很短时间内,从采掘面内部向采掘空间突然突然喷出大量瓦斯的现象

109.岩溶陷落柱:

它是由于地下可溶性岩层经地下水强烈溶蚀,形成大量的溶洞,在上岩层的重力作用下产生塌陷,由于塌陷体在刨面上呈柱状,所以称为岩溶陷落柱

110.岩石圈:

地壳及上地幔以上的即为岩石圈

二、思考题

1.地球的圈层构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分为哪几个圈层?

各有什么特征?

以地球表层为界,将地球分为外圈层和内圈层。

外圈层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

内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特征:

(需要自己补充)

2.地球内部温度分布状况是怎么样的?

1).外热层(变温层)—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2).常温层(恒温层)—温度常年不变

3).内热层(增温层)—受地球内热影响,用地温梯度来表示。

3.何谓地质作用?

它包括那些类型?

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区别何在?

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包括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又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又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区别:

内力地质作用—由内能引起主要作用于地壳内部。

外力地质作用—由外能引起主要作用于地壳表层。

4.何谓矿物?

主要依据哪些特征来识别矿物?

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中有哪些特征性矿物?

矿物:

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

识别矿物:

一.矿物的形态

二.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

三.矿物的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

四.矿物的其他性质(相对密度、磁性、与化学试剂的反应)

沉积岩:

石英、长石、云母、磁铁矿、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

火成岩:

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磁铁矿

变质岩:

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白石、石榴石、红柱石、滑石、石墨

5.岩石与矿物是什么关系?

岩石是怎样分类的?

矿物:

是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内部构造和比较固定的化学成分,因而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

岩石:

由一种或多种结晶质或非晶质矿物构成的固结的矿物集合体,没有确定的内部构造和比较固定的化学成分,物理化学性质不固定

岩石可分为变质岩、火成岩、沉积岩。

6.论述岩浆作用与火成岩的形成过程?

岩浆从岩浆从发育、往上运移到冷凝固结形成岩石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形成过程:

岩浆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带上升,侵入岩石圈上部甚至喷出地表,最后冷凝固结成坚硬的岩石。

7.火成岩是怎样分类的?

(分类依据、分类方案)

1).按结晶程度:

(1)全晶质结构

(2)半晶质结构(3)玻璃质结构

2).按晶粒绝对大小:

(1)显晶质结构

(2)隐晶质结构

3).按晶粒相对大小:

(1)等粒结构

(2)不等粒结构(3)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

8论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暴露于地表的岩石经外力地质作用,即先经过风化、剥蚀作用被分解成碎屑物质或可溶性物质等,又经搬运,在适当条件下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各种沉积物。

再经紧压、脱水、胶结变成坚硬的岩石。

这一过程就是沉积岩形成的一般过程。

9.论述沉积岩的分类方法?

按沉积岩的成分和成因可将沉积岩分为三种类型:

火山碎屑岩、陆源沉积岩、内源沉积岩。

10.论述变质作用的因素及其在变质作用过程中起的作用?

变质作用有哪些类型?

一.温度:

(1)在化学成分不变的条件下的重结晶作用。

(2)促使矿物成分之间重新组合形成新矿物。

二.压力:

(1)静压力

(2)定向压力

三.化学活动性流体

根据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方式及其产物的不同,将变质作用分为下列类型:

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11.论述地质作用与三大岩类之间的演化关系?

三大岩类的演化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各具有不同的形成环境和条件,二环境和条件又随地质作用的发生而变化。

因此,在地质历史中,总是某些岩石在形成,而另一些岩石在消亡。

火成岩经过风化、剥蚀作用而破坏,破坏常务经过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沉积岩;沉积岩受到高温作用又可以熔融转变为火成岩。

火成岩和沉积岩都可以遭受变质作用而转变成变质岩;变质岩又可经外力地质作用再转变成沉积岩或经熔融而转变为火成岩。

因此,三大类岩石不断相互转化。

12.地层单位有哪几种?

年代地层单位分哪几级?

地质年代单位分哪几级?

俩者关系如何?

(1)包括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单位。

(2)年代地层单位可划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

地质年代单位可划分为宙、代、纪、世、期、时。

(3)年代地层单位与地质年代单位之间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它们的划分相对应而相同。

13.整合、假整合、不整合各具有什么特征?

论述其形成条件?

一.整合

(1)特征:

新老俩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他们之间是连续沉积,没有沉积间断。

(2)形成条件:

地壳连续下降,该地区不断接受沉淀

二.假整合

(1)特征:

新老俩套地层彼此平行,但它们之间并不联系沉积,有沉积间断,地层有或多或少缺失

(2)形成条件:

老地层形成以后,当地壳再度下降,在老地层的剥蚀面上沉积新的地层。

三.不整合:

(1)特征:

新老俩套地层彼此不平行而有一交角,其间有明显的剥蚀面。

(2)形成条件:

老地层形成以后,经历较强的构造运动,致使岩层发生褶皱,并经受长期剥蚀。

后来地壳再度下降在老地层剥蚀面上又沉积新地层。

14.何谓岩层的产状?

自然界中岩层有哪几种产状?

(1)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称为岩层的产状。

(2)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倒转岩层。

15.掌握褶曲要素、褶曲分类、背斜向斜区别?

褶曲要素:

1)核部2)翼部3)枢纽4)轴面5)轴

褶曲分类:

1)根据褶曲的横刨面形态分类:

直立褶曲、斜歪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

2)根据褶曲的纵刨面形态分类:

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3)根据褶曲的平面形态分类:

线性褶曲、短轴褶曲、近等轴褶曲

16.掌握断裂构造的概念、节理和断层的区别、断层的要素和断层的分类方法?

自然界岩石受力后,当作用力超过其强度时,就会产生断裂,使其连续性与完整性遭到破坏,这种岩石脆性变形的产物称为断裂构造。

区别:

节理的断裂面俩侧岩石没有发生显著位移而断层的断裂面俩侧岩石发生显著位移。

断层的要素:

断层面、断层线、断盘、交面线、断层位移

分类方法:

1.根据断层俩盘相对位移的方向分类: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2.根据断层走向与所切割岩层走向的关系分类:

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交断层

3.根据断层走向与褶曲轴向或区域构造线方向的关系分类:

纵断线、横断曾、斜断线

17.成煤的原始物质有哪些?

成煤过程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主要发生哪些变化?

成煤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1)原始物质:

高等植物(蕨类、裸子、被子)低等植物(菌类藻类)

2)

(一)泥炭化作用阶段:

1.腐泥化作用—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遗体在湖泊和海湾环境中转变成腐泥的生物化学作用。

2.泥炭化作用—高等植物遗体在泥炭沼泽中经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植物组成部分在不同的转变条件下形成成分和性质不同的物质。

(二)煤化作用阶段煤化作用:

1.煤的成岩作用由泥炭或腐泥在温度压力作用下转变成褐煤的过程,生物化学变化→物理化学变化2.煤的变质作用褐煤在地下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转变成烟煤、无烟煤的地球化学作用,表现在煤的成分、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

最为突出的是煤中的腐植酸全部消失,出现了粘结性,光泽增强,碳含量增加。

这时褐煤逐渐变质转化为烟煤

成煤的必要条件

(一)植物条件—繁盛

(二)气候条件—温暖潮湿(三)地理条件—适宜于大面积沼泽化

(四)地壳运动条件:

1.地壳沉降速度与植物遗体堆积速度平衡2.地壳大幅度的快速沉降

3.控制气候、古地理、古植物条件

18.何谓宏观煤岩组分和煤岩类型?

两者是什么关系?

宏观煤岩组分:

腐植煤由丝炭、镜煤、暗煤、亮煤四种成分组成,称为煤烟成分,亦称宏观煤岩组分

宏观煤岩类型是根据煤的平均光泽强度、煤岩组分和数量比例划分的,作为评价观测煤的基本单位,便于了解煤的全貌。

在划分时是在同一剖面内按煤的平均光泽强度划分的,划分出光亮型、半亮型、半暗型、暗淡型四种宏观煤岩类型

两者都是研究煤岩成分的标准。

19.中国煤炭主要依据哪些指标进行分类?

主要分为哪些煤类?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

为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特制定了煤炭分类国家标准(5751-86)

数码编号的十位数表示挥发分的多少,数码越小,挥发分越少;数码编号的个位数对烟煤表示粘结性,数码越小,粘结性越差;对无烟煤和褐煤则表示煤化程度,数码越小,煤化程度越高。

主要分为:

(1)无烟煤

(2)瘦煤(3)焦煤(4)肥煤(5)气煤(6)长焰煤(7)褐煤

20.何谓煤系?

煤系有哪些主要类型?

各具有什么特征?

聚煤时期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层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

一.近海型煤系:

亦称海陆交替相含煤岩系。

这类煤系形成于近海地区,地形简单、平坦、广阔,因此容易发生大范围的海侵海退。

海侵时形成海相地层,海退时形成陆相地层。

(1)煤系分布广;

(2)岩性、岩相稳定,标志层多,煤层容易对比;(3)碎屑成分单一,分选好,圆度高,粒度细;(4)煤层层数多,单层厚度小,煤系厚度不大;(5)煤层结构简单;(6)含黄铁矿,硫分高。

二.内陆型煤系:

亦称陆相含煤岩系。

这类煤系形成于距海较远的地区,往往是在内陆的一些小盆地中发育而成的,所以煤系中没有海相地层,全为陆相地层。

(1)煤系分布局限;

(2)岩性、岩相变化大,标志层少,煤层对比困难;(3)碎屑物成分复杂,分选差,圆度低,粒度粗;(4)煤层层数少,单层厚度大,煤系厚度大;(5)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石多。

21.煤层按厚度、结构、倾角、稳定程度分为哪些类型?

(1)按倾角

煤层露天开采地下开采

近水平煤层<5°<8°

缓倾斜煤层5°~10°8°~25°

倾斜煤层10°~45°25°~45°

急倾斜煤层>45°>45°

(2)按厚度

煤层露天开采地下开采

薄煤层<3.5m<1.3m

中厚煤层3.5~10m1.3~3.5m

 厚煤层>10m3.5~8.0m

特厚煤层>8.0m

(3)按煤层稳定性

稳定煤层煤层厚度无变化或虽有变化但规律明显,全区可采或基本可采。

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有一定变化,但规律较明显,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可采区内煤厚变化不大。

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

极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很大,呈复杂形状

(4)按结构

1)简单结构煤层煤层中不含稳定的呈层状分布的岩石夹层但有时也含有呈透镜体或结核状分布的矿物质

2)复杂结构煤层煤层中常夹有稳定的呈层状分布的岩石夹层,少者1-2层,多者十几层

22.煤层顶底板依据什么进行划分?

划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顶板岩层岩性、厚度以及采煤时顶板变形特征和跨落难易程度可将顶板分为:

1)伪顶指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的薄层岩层。

2)直接顶位于伪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岩层。

3)基本顶又称“老顶”,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岩层。

23.地下水是如何分类的?

分为哪些类型?

各具有什么特征?

一)按埋藏条件分类

1.上层滞水特点:

(1)降水量为直接补给量;

(2)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

(3)季节性的;

(4)分布范围小,埋藏浅。

2.潜水特点:

(1)动态不稳定,水位、水量随时随地变化;

(2)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

(3)易受污染;

(4)潜水埋藏浅,易于开发,是重要的水源。

3.承压水特点:

⑴承压水有一定压力;

⑵地质构造对承压水起决定性作用;

⑶承压水动态稳定,受气候影响较小;

⑷承压水水质好,不易污染。

二)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

1.孔隙水特点:

岩石的孔隙情况与岩石颗粒的大小形状均匀程度及排列情况有关。

若演示颗粒大而且均匀,则含水层孔隙大,透水性也好,地下水水量大运动快水质好;相反,则含水层孔隙小透水性差水量小运动慢水质也差

2.裂隙水特点:

断层通过脆性岩石时,常在破碎带内形成断层角砾岩,往往裂隙发育,有利于地下水的贮存和运动。

这类断层若与强含水层联通,巷道一旦揭露容易造成突水事件。

因此,裂隙水的静储量有限,但其动储量大,往往沟通其他含水层,使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3.喀斯特水特点:

水量大,运动快,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都分布不均匀;喀斯特溶洞、溶隙较其他岩石中的孔隙裂隙要大得多,降水易渗入,几乎能全部渗入地下。

24.论述泉的概念、泉的分类及形成条件?

泉:

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是地下水的一种重要的排泄方式,是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结合下产生的,根据泉的形成方式可分为:

1.下降泉

(1)侵蚀下降泉

(2)接触下降泉(3)溢流下降泉

2.上升泉

(1)侵蚀上升泉

(2)断裂上升泉

25.矿井的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有哪些?

充水水源:

1)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2)地表水源3)大气降水的渗入4)老窑及采空区积水

充水通道:

1)岩石中的孔隙2)岩石中的裂隙3)岩层的溶隙4)人工通道

26.矿井防治水有哪些主要措施?

一、地表防水措施:

一)慎重选择井筒位置二)河流改道三)铺设不透水人工河床四)修筑排(截)水沟五)地表堵漏

二、井下防治水:

一)井下探放水二)煤矿酸性水的防治三)井下防水煤柱的留设四)井下截水建筑物的留设五)含水层的疏排

三、注浆堵水

27.掌握单斜、褶曲、断层在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和识别方法。

28.能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识别断层、褶曲类型,求煤层、断层的产状,确定断层的落差、铅直地层段距,能预测巷道遇到断层的位置。

——是最后识图题的具体要求,仔细看课本自己掌握!

29.论述煤厚变化的原因和特征?

(1)地壳的不均衡沉降,特征:

1)煤层层数增多,但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