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2334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docx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说课稿08计科一班第三组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

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第三组

小组组员:

林玲芳杨育丹刘洋纪书敏范永跃

一、教材分析: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是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通过本章的一、二节学习,学生们掌握了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及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术,本节内容是如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以提高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获取并利用信息的效率。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如何鉴别与评价信息的问题,而信息的纷繁复杂也很容易扰乱人们的注意力。

因而,学会准确地鉴别和评价信息,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

本节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设置的。

本节课用1课时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信息鉴别的方法和评价的原则,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根据信息论的知识,信息价值判断可根据信息的特征考虑信息的真实性、权威性、趣味性、时效性及实用性等。

但从教材结构及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本节将对信息的价值判断归结为“真实”、“有用”,为此教材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价值判断,即“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和“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从信息来源进行判断”强调的是要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中确认权威、可信的信息源,从而鉴别信息的真实性;“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强调的是对于不同的角色,他所需要获取的信息是不同的,只有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强调的是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时效性,这是信息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二、学情分析:

1.知识、能力基础:

高一学生通过初中学习有一定上网搜索信息的能力,再加上前面2节课的巩固,因此搜索信息的速度有一定的提高。

在前几节课程的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及其特征,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也能对信息进行初步的鉴别与评价,但还未上升到理论高度,还未形成自觉意识。

2.心理基础:

高一学生正处于知识的学习阶段,他们渴望获得知识,对各种信息都想拿来作为自己知识的补充,但他们又是未成年人,缺乏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对所获得的信息往往不加鉴别的全盘吸收。

因此对网络和社会中繁多的信息做出鉴别和评价,能够减少他们不必要的困惑与烦恼。

三、教学准备及教学环境:

教学准备:

1.通过学生上节课的作业反馈情况,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以便调节这节课的讲课进度,并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2.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分组。

3.查阅“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方面的书籍,或上网搜索相关内容,准备教学中用到的教学实例,穿插在教学中,丰富课堂知识。

4.结合以上三点编写教案,制作教学课件,熟悉教具。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3.能对信息的真伪有初步的辨别能力,能初步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二)过程和方法:

采用案例学习、问题驱动的过程,掌握鉴别与评价信息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使用习惯。

2.提高学生在信息社会的生存技能。

3.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与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

本节中提供了三种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既贯穿整个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也是人们在信息社会生活中的必备技能。

教学难点:

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

这样的能力很难通过一、两节课的学习就可以形成,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信息活动中积极积累经验,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

根据本课所学知识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概括的特点,充分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综合采取了讲授法、问题驱动、提问与引导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归纳法进行教学,激发兴趣,提高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学法:

教师在学法上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加强案例分析和启发引导;学生可结合讨论交流等活动进行自主探究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课堂导入

师:

同学们大家好,前两节我们学习了获取信息的方法。

现在我们复习一下最常用的获取方法,通过网络。

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大家要看完之后说说你的感受。

在课件中点击超链接,播放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视频给学生看。

 

师:

看了这段视频,大家有什么想法并引题:

这是我们接触到的直观、具体的信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让我们真假难辨。

那我们应该如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呢

 

师: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评价。

“虽然现在的社会环境纷繁复杂、鱼目混珠、真假难辨,但只要我们有了‘信息鉴别与评价’的相关知识,并且在遇到实际情况时能细心、客观,多听别人的意见,我们就能识破信息的真面目。

当然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不相信任何明星的代言产品,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学会‘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生:

认真观看,小声议论。

 

生:

认真思考。

有些活跃的学生可能会说,我们要对信息进行鉴别,不能只靠主观,比如喜欢哪个明星就相信她代言的任何产品。

也可能有同学会说,明星代言都是骗人的,不能信。

 

生:

可能会想:

那么,我们要怎么进行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开始集中注意,听老师讲课。

 

通过学生常看到的明星代言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神,准备上课。

 

通过问题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明星虚假代言的实例,也比较贴近生活,能让学生联系想到生活中其他的具体实例。

 

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兴趣,进入课程讲解。

5分钟

 

教学过程

师:

首先,我们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让学生看课本P31面李明上网中奖实例。

两分钟后,看ppt中的问题,并按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总结,最后派代表发言。

 

1.李明从哪里获得中奖信息信息的来源是否可靠为什么

 

2.该中奖信息本身有没有可疑之处

 

3.李明问银行,银行提供的信息(可能是国际诈骗)是否可靠

4.为什么公安机关下的结论(这是一起国际诈骗事件)可信

 

5.除了公安机关跟踪调查,还有什么可以辨别该中奖信息的真伪吗

 

6.李明在网上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等资料,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

 

师: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补充、纠正。

归纳从信息的来源进行鉴别信息真伪的方法:

1.查看信息的来源,判断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

2.逻辑推理、查阅、调查的方法,判断信息中涉及的事物是否客观存在,构成信息的要素是否真实。

3.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

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

5.实地考证。

 

师:

接下来让我们学习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让学生看ppt中的事例,选自己所关心的。

下列信息,你认为哪些是你所关心的()

A.本地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

B.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

C.国家土地价格将上调50%

D.2011年高考最新动态

E.我校即将举行信息学奥林匹克选拔赛

F.央行将调低存款利率

师:

并说说,你认为其他的信息那部分人群会关注。

 

师:

总结、评价,阐明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价值各不相同的道理。

根据教材设置的任务指导学生阅读P32页的案例“天气预报”,边阅读边讲解,让学生对如何从信息的价值取向对信息进行判断的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加深印象。

进行总结。

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对于他来说是有价值的。

所以,同学们要学会从信息的价值取向对信息做出判断。

 

师:

最后,让我们学习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让学生看ppt中的事例:

昨天小李听小文说国庆期间神州行、神州大众卡有充值赠送,小李赶紧去买了一张,谁知却没有。

他埋怨小文骗他,小文却说没骗他。

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活动时间是10月1日-10日。

可今天已经是十月十一号了。

师:

因势利导,对学生的回答总结、评价,并联系我们上个天气预报的实例,解释信息的时效性。

并介绍有关三类信息的时效性的判断方法:

①对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实,在第一时间力做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如体育赛事结果、灾难事故的发生、各类通知等。

②渐进式的事实,应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来判断时效性。

如体育赛事的进行情况、灾难事故处理的情况等。

③过去发生的事实,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它可以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最新时间和来源的办法加以弥补。

如事故调查原因等,飞机失事,借助黑匣子来分析失事原因。

师:

一般来说,信息的真伪判断和时效判断是一起进行的。

在得知信息来源可靠的情况下先进性时效性判断会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生:

看书上的实例,认真思考。

生:

相互讨论,进行总结。

生:

回答问题,可能会涉及到:

问题一:

从网上获取的信息。

学生会对150元中23万大奖产生怀疑。

还可能会问150元可以从奖金里面扣吗

问题二:

对中奖信息的可疑之处会指出:

有公章吗有地址吗打电话有人接吗可以找到该公司吗

问题三、四:

公安机关和银行都是比较权威的部门。

会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评价。

 

问题五:

从侧面了解,查看网上对相关事例的评价,问自己的亲朋好友遇到同样的事情会怎么办。

 

问题六:

不会这样做,原因:

怕上当受骗或者别有居心的人利用,冒名顶替、诽谤等。

 

生:

认真听,并记录。

 

生:

对事例进行分析选择,并作回答,可能的回答为:

学生最关心D、E;

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的孩子的家人会关心B;

关心A、C的是购房户、房地产开发商;

关心F的是储户、贷款人,他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

 

生:

阅读、思考,对老师的讲解做出回应。

 

生:

认真听,并记录。

 

生:

看课件,思考答案。

看到答案后,有些同学会笑,并说说,这条信息过期了,失去了价值。

 

生:

认真听讲,记录。

通过这个例子以“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交流、协作。

主动探讨、研究、总结问题。

从而,加深印象。

 

通过给出一些信息让学生从中挑选那些是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让他们从信息的价值取向方面对信息进行判断和鉴别。

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感悟信息鉴别和判断的方法。

 

学生对信息的时效性都有基本理解,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进而深入探讨信息时效性的三种类型事实,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系统的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法。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总结归纳

师:

信息网络既是信息的万花筒,也是信息的垃圾场。

如果人们不具备相应的审视和判断能力,就会被一大堆信息垃圾所湮没。

因此对获取的信息需要进行辨证分析,通过价值判断,剔除糟粕,然后,对有用信息进行深层挖掘,寻找其中隐含的价值和意义,来满足需求。

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参照如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从信息的来源判断:

1.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

2.信息的来源是否来自权威部门;

3.逻辑推理,信息包含哪种情感成分

4.与同类信息进行比较;

5.实地考证。

二、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1.信息是否可用

2.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

要明白,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价值各不相同的道理。

学会从自身的实际状况出发筛选、鉴别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三、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参照介绍有关三类信息的时效性(突发式、渐进式、过去式)的方法进行判断。

 

生:

听老师总结,跟着一起回顾并查看、补充笔记。

通过总结回顾,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整体的轮廓,有助于理解,进一步加深印象。

5分钟

课后拓展练习

师:

上网查找资料,就网络世界存在很多虚假的信息,如何区分和利用网络信息,如何注意网络信息安全等谈谈你的想法。

并以E-mail形式发给老师

生:

课下完成。

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将它运用到实践。

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学习,明白作为信息社会的公民,我们要做到遵守信息法规和信息道德规范,维护网络信息的知识产权,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习惯。

九、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理念,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利用讲授法、问题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展开思辨和讨论,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共同探寻事件真相过程中,经历一次生动的信息评价过程,整个课堂设置较有创意,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信息技术的思想与方法,使学生从中学习到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正确的鉴别与评价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提高。

1、成功之处:

(1)备课时从学生的视角、根据学生对已有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设计案例,

教学中注重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2)在课堂上列举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增强了学生解决生活中所遇

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

习气氛,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2、不足之处:

(1)本节内容只安排了一课时的时间,有很多生活中常见到的实例没有时

演示、讲解。

(2)这节课如果在网络教室上,既可以巩固刚学过的获取信息的方法,还能节省老师演示的时间。

同学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实例,在遇到相同情况时就有所参照了。

但由于时间、环境的限制,只能在多媒体教室,通过老师的演示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