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29755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docx

提捞采油操作规程

 提捞采油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办法规定了大港油田提捞采油计划方案编写、施工操作前准备、提捞施工过程、安全环保要求、资料录取、提捞采油井日常管理等内容。

本办法适用于提捞采油管理。

2术语

2.1捞油泵:

在提捞采油过程中,将井筒内液体提升至井口的专用工具。

2.2捞油井专用井口:

安装在提捞采油井上的井口组合装置。

3选井条件

3.1地质条件

储层具有一定的可采储量;油层具有一定的供液能力;井筒内液面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地层压力系数在1.0以下。

3.2 工程条件

捞油深度范围内,油井套管质量完好;井口大四通完好且各部件灵活好用;进井路及井场规格满足捞油车组通行和摆放。

3.3生产条件

气油比不超过40m3/t;井口硫化氢含量不超过10ppm。

4方案编制

4.2.1 油气生产单位根据油井的地质、工程、生产情况,在长停、低产低效井以及没有油气生产集输系统的油井中,筛选确定提捞采油井号。

4.2.2油气生产单位编制年度提捞采油计划方案,并按规定履行相关的审核审批程序。

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提捞采油井号、预计的单井捞油产量、捞油工作制度、HSE及井控要求、施工应急处理预案等内容。

5捞油前的准备

5.1油气生产单位根据生产情况向提捞采油施工队伍下达提捞采油指令。

5.2施工队伍根据捞油指令,收集捞油井有关资料。

5.2.1调查井身结构、完钻井深、人工井底、套管技术结构规范、射开层位、射孔井段、油层中部深度等基础数据。

5.2.2调查地层压力状况、周边相对应的注水井情况、历次作业情况,施工测井资料以及更换套管短节记录等生产数据。

5.2.3调查套管状况,井内有无落物及落物的名称、规格、鱼顶深度及历次作业施工结果。

5.2.4 调查历次作业时和捞油施工前的硫化氢含量记录。

5.3提捞施工人员要求

5.3.1提捞车组人员至少应配备4人,包括提捞车司机、运油罐车司机各一人,操作手二人。

5.3.2 操作人员必须坚持“二穿二戴”即穿工服、工鞋,戴手套、工帽。

5.3.3 操作人员工作前严禁饮酒,杜绝酒后上岗。

5.4设备及工具检查

5.4.1 提捞车检查

5.4.1.1检查各部位螺丝紧固情况。

5.4.1.2检查液压系统各接头是否渗漏、液压泵是否好用、液压油面高度以及各液压缸工作是否正常。

5.4.1.3检查底盘及底盘以上气路是否正常,有无漏气部位。

5.4.1.4检查发动机机油、柴油、汽油是否足量,发动机温度、机油压力是否正常,仪表灯及照明灯光是否齐全完好。

5.4.1.6检查防火帽、接地倒链、罐车进油孔盖软垫片或有色金属垫片是否配置齐全。

5.4.2 运油罐车检查

5.4.2.1安全性能是否符合转运易燃、易爆危险品条件。

5.4.2.2设备性能是否符合井场、道路条件下重载通过要求。

5.4.2.3设备是否满足冬季条件下的卸油要求。

5.4.3检查捞油泵是否符合附件A《捞油泵技术规范及使用要求》。

5.4.4 检查钢丝绳是否符合附件B《提捞采油钢丝绳技术规范》。

5.4.5 检查防喷器、灭火器、硫化氢检测仪、输油管线、短节以及必备的铁锹等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完好;检查防喷器、灭火器和硫化氢检测仪是否灵好用并在有效期范围内。

5.5 施工现场调查

5.5.1调查通往井场的道路状况、沿途障碍物、输电线路、通讯线路、桥涵的通载情况及逃生通道是否畅通。

5.5.2 检查井场周围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如存在危险品,应及时排除。

5.5.3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有电线、电缆和其它障碍物,防止刮碰造成事故。

 

5.5.4检查提捞井是否有符合井控要求的专用井口装置。

如井口丢失,要检查井筒内是否有落物,并及时安装专用井口装置。

6 提捞施工操作

6.1施工准备

6.1.1根据井场条件,将提捞车、罐车及消防器材摆放到井口上风口方向,运油罐车停放到方便进出一侧。

6.1.2将捞油车伸杆至井口上方,调整提捞设备的驴头滑轮与井口垂直对中,井口与支架中心点偏差在可调整范围内。

6.1.3固定提捞设备,连接提捞泵、重锤,安装好防污染井口装置和防喷器,将输油管线接到井口出油口和油罐车进油口上,并固定好输油管线。

6.1.4 检查校对提捞设备指深表、指重表是否正常,试运设备。

6.2提捞施工

6.2.1按照合理的捞油深度进行提捞施工,首先匀速下放捞油泵,速度不超过3m/s,在接近液面50m后(或液面深度不确定)时,缓慢下放,速度不超过lm/s。

重锤接触液面后,继续下放,速度不超过0.5m/s。

施工过程中,要平稳操作。

6.2.2当提捞泵下入预定深度后,再缓慢上提,最初50米内保持0.4一0.6m/s,无异常后,可适当提高上提速度,但不得超过2m/s,距井口300米后再降速至0.4-0.6 m/s。

6.2.3重复6.2.1—6.2.2工序,使井筒内液面降到预定深度。

6.2.4 填写好提捞采油班报表,记录提捞采油施工情况。

6.3施工收尾

6.3.1 捞油结束后,将捞油泵及重锤提出井口,及时清理干净,放置于提捞车上的工具回收桶内。

卸开输油管线,清除管线内的残油及杂物。

6.3.2拆卸井口设备,按照井控要求,安装好捞油井专用井口。

6.3.3 清理施工现场,检查确认无隐患后,撤离施工现场。

6.4施工过程安全要求

6.4.1 在施工作业期间,须用警戒绳圈定施工区域,树立警戒牌,严防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6.4.2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6.4.3 提捞车须摆放在提捞井井口的上风口;必须先将井筒内压力泄压至零后,再打开井口帽;装井口设备时要轻装慢卸,以免与井口碰撞产生火花。

6.4.4开始提捞施工,井内液体进入管线时,要缓慢上紧盘根至不漏油为止,同时观察输油管线连接处是否漏油,如发现漏油现象,应马上停止上提捞油,检查输油管线,重新拧紧无渗漏时,再进行提捞采油施工。

6.4.5捞油施工时,要安排专人观察油罐车内液面高度及输油管线的牢固程度、漏油情况,避免发生冒罐和刺漏现象。

6.4.6 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险。

6.5施工过程环保要求

6.5.1 修理提捞设备时,要严格控制燃油泄漏,防止污染环境。

6.5.2 严禁在施工现场随意处置固体废弃物和生活污水,从井内提捞采出的污水要按规定排放到指定地点。

6.5.3施工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干净施工现场的落地油污及其它污染物。

7资料录取

7.1施工日报

7.1.1记录每次施工前后井口设备状况。

7.1.2 记录提捞采油操作具体情况,包括提捞抽子型号、配重数量、提捞深度、提捞次数、提捞过程描述等。

7.1.3记录提捞液量。

记录初始液面深度和末次下泵深度。

7.1.4在一个捞油周期内,初始液面波动范围应控制在±100m,超过100m时,要需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调整措施。

7.2建立捞油井档案,包括井身结构、完钻井深、人工井底、套管技术结构规范、射开层位、射孔井段、油层中部深度等基础数据;注水井情况、历次施工情况,施工测井资料以及更换套管短节记录等生产数据;捞油生产状况等数据。

7.3按照油水井监测计划,定期录取提捞采油井静压资料。

8日常管理

8.1油气生产单位要建立标识桩,做好捞油井标识。

8.2做好捞油井巡查,油气生产单位依据所辖区域内捞油井的捞油周期,对捞油井进行巡查。

对于重点捞油井,要每天进行巡查监控,并做详细记录。

8.3 捞油井巡查内容:

井口设施是否完好、是否有溢流、周边环境、H2S监测情况、井场及道路是否被占压、盗挖等情况。

8.4 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

8.5捞油制度如发生变更时,油气生产单位应出具捞油制度变更通知单,并履行审核审批程序后,通知提捞采油施工单位。

 

附件A:

捞油泵技术规范及使用要求

1型号表示方法

 

泵体长度m

胶筒外径mm

ﻩ泵筒外径mm

捞油泵代号

例如:

LYB70-123-1.1

LYB---捞油泵代号

70----表示捞油泵泵筒外径为70mm

123---表示捞油泵胶筒的外径为123mm

1.1---表示捞油泵体的长度为1.1m

2技术要求

2.1钢体部分

2.1.1材料采用优质钢、碳氮共渗硬化处理,内外表面硬度58-62,硬层深度0.5-1mm,耐磨抗拉伤,同时内部硬度15-23,具有很好的韧性、弹性和刚性。

2.1.2在绳帽与抽子主体之间加装旋转压力轴承。

2.1.3有定量卸载部分(过载保护装置),按照实际工作情况任意调整所提捞的重量。

2.1.4下部的加重悬挂装置,增加重量便于捞油泵下行。

2.2捞油胶筒

2.2.1捞油胶筒具有较好的耐腐蚀、耐磨损、耐油浸性能。

2.2.2生产厂家须提供检测机构出具的胶筒橡胶物理性能检测报告。

2.3捞油泵关键部分尺寸

捞油泵的关键部分尺寸与套管的匹配见表1

  

表1捞油泵关键部分尺寸与套管匹配表 单位:

mm

生产油、套管尺寸

钢体外径

胶筒外径

联绳器外径

配重外径

73

55

60

55

90

127

80

110

70

90

139.7

90

121

70

90

177.8

115

151

70

90

3验收要求

3.1捞油泵出厂时要附有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合格的产品合格证书。

3.2泵体上需要有钢印产品标志、包括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厂家代号、出厂日期。

4 使用要求

4.1捞油泵下井前检查各处连接螺纹,用专用扳手拧紧,拧紧扭矩为125N·m~142N·m。

4.2捞油泵下井前夹紧钢丝绳,并做负荷实验,负荷由1000kg、2000kg、3000kg、4000kg、5000kg逐级加载,最大负荷不超过5000kg。

4.3捞油泵匀速下放,速度不超过3m/s,当捞油泵与液面距离小于50m时,下入速度不超过1m/s,进入液面后不超过0.5m/s。

4.4捞油泵上提过程中,最初50m内0.5m/s匀速,无异常后速度可提高至2m/s,距井口300m时速将为0.5m/s。

4.5作业完毕后,擦净捞油泵,轻放于泵架上,并卡紧牢靠,禁止重甩猛碰。

 

附件B:

捞油采油钢丝绳技术规范

1提捞采油钢丝绳的配置参数见表1

表1配置参数表

规范直径,mm

14.5

16

19

结构

6×19S+FC

6×19S+FC

6×19S+NF

捻法

左交互捻

左交互捻

左交互捻

级别

IPS

IPS

IPS

长度,m

800-1500

1500-2000

2000-2500

钢丝总断面积,mm2

85.4

104

146.7

净重,kg

632-1185

1484-1979

2867-3584

近似质量,kg/m

0.79

0.98

1.41

外层钢丝直径,mm

1.15

1.27

1.51

钢丝绳直径,mm

14.5

16

19

破断拉力,KN

120

152

220

每次最大承载液柱高度,m

400-300

500-400

600-500

每次合理承载液柱高度,m

180

200

240

2 钢丝绳与绳槽的合理配置见表2

  表2钢丝绳与绳槽半径的对应标准表单位/mm

钢丝绳直径

最小轮槽半径

滑轮最小半径

最大滑轮半径

14.5

7.32

7.57

7.85

16

8.13

8.41

8.74

19

9.75

10.11

10.49

3提捞采油钢丝绳的选用

3.1提捞采油选用的钢丝绳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安全生产、使用寿命、经济合理。

因油层埋藏深度不同使用不同规格钢丝绳。

3.1.1对于油层埋藏深度不超过1500m,使用钢丝绳直径为14.5mm,结构6×19S+FC,长度1500m;

3.1.2对于油层埋藏深度1500m-2000m,使用钢丝绳直径为16mm,结构6×19S+FC,长度2000m;

3.1.3对于油层埋藏深度超过2000m,使用钢丝绳直径为19mm,结构6×19S+NF,长度2500m;

3.2每组钢丝绳出厂时要附有质量检验部门检验的产品合格证书。

4钢丝绳的使用和检查

4.1装卸与搬运

吊起钢丝绳时,应用钢管穿过绳伦中心孔后再用绳索从钢管两端起吊,严禁从高处推下绳轮。

4.2倒绳和安装

应视其捻向拉放小心,慢慢解开,缠绕钢丝绳。

盘绳时做到绳间排列紧密,层间分明平直,禁止出现推绳和高低绳现象。

4.3使用

4.3.1钢丝绳下行时,要速度适宜,匀速下放,不要太快。

防止钢丝绳发生存绳、打扭、结扣现象。

4.3.2钢丝绳上提时,要速度缓慢,匀速上提,不易太快。

防止钢丝绳承载上提时突然遇阻,造成钢丝绳受力不均,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甚至发生破绳、断绳现象。

4.4储运和保管

钢丝绳应放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室内。

避免接触腐蚀性物质和长时间露天存放。

4.5润滑保养

每季度为钢丝绳加涂优质润滑脂,保持钢丝绳有良好的润滑型,达到防腐和减少内部及外部摩擦两个目的。

4.6检查

4.6.1外部检查

4.6.1.1直径检查

每月测量钢丝绳直径,测量结果与原直径波动范围在0.4-0.6mm之间。

4.6.1.2磨损检查

每周检查钢丝绳磨损情况,特别对钢丝绳的上部和下部认真检查。

4.6.1.3断丝检查

每半个月检查钢丝绳断丝情况;特别在钢丝绳使用后期,应每两天检查一次单位捻距内断丝情况,可以推测钢丝绳继续承载能力和使用疲劳寿命。

4.6.1.4润滑检查

每月检查钢丝绳润滑情况。

发现润滑油脂流失减少,及时加涂润滑脂。

4.6.2内部检查

使用专用工具夹钳夹在钢丝绳上反方向转动,股绳便会脱起,小裂缝出现后,用起子之类的探针拨动股绳,对内部润滑、钢丝锈蚀、钢丝及钢丝间相互运动产生的磨痕等情况进行仔细检查。

检查完毕后,稍用力转回夹钳,以使股绳完全恢复原来位置,钢丝绳不会变形。

4.6.3其他检查

每季度对钢丝绳匹配的轮槽的表面磨损情况、轮槽几何尺寸及转动灵活性进行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