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3427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浆液循环泵安装.docx

浆液循环泵安装

XA-作-元宝山-04-2006

元宝山电厂4#机组烟气脱硫工程

浆液循环泵安装工程

编制:

审核:

审批:

 

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

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2006-10-18

1工程概况3

1.1工程概况3

1.2工作量和工期3

2编制依据4

3作业前的准备和条件4

3.1技术准备4

3.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4

4作业程序和方法6

4.1施工方案6

4.2施工工艺流程6

4.3施工方法及要求6

4.3.1基础检查、划线及垫铁配制6

4.3.1.1垫铁规格及组数7

5泵的安装(地脚螺栓水泥灌浆法)7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8

6.1安全注意事项8

浆液循环泵安装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元宝山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设置有3台浆液循环泵。

循环泵的主要部件:

电机:

9.2t

冷却器:

1.75t

离心泵:

9.5t

机座:

3t

1.2工作量和工期

工作量:

循环泵本体及附属设备。

工期:

计划工期10天。

施工进度计划:

10月17日-10月18日:

基础画线及垫铁配置、标高、中心测量

10月18日-10月23日:

机座、电机、泵吊装,就位找正、二次灌浆

10月24日-10月25日:

附属设备安装

10月26日-10月27日:

精找及二次灌浆抹面

2编制依据

序号

资料名称

编号

备注

1

《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1-2002

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5047-96

3

《电力建设施工、验收及质量验评标准》(锅炉机组篇)

96年版

4

《浆液循环泵安装说明书》

5

元宝山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

循环泵安装图纸

3作业前的准备和条件

3.1技术准备

3.1.1施工图纸齐全,且完成对与浆液循环泵系统安装有关图纸的会审,编写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

3.1.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1.3设备基础已进行工序交接。

3.2作业人员配置、资格

作业人员配置及资格

序号

工种

人数

资格要求

资质

1

技术员

1

掌握本项目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思想,掌握施工工艺,熟悉施工技术及规范。

技术员以上

2

班组长

1

熟悉本项目施工的工艺流程,能有效的组织好施工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施工,熟悉施工技术及规范。

高级工

3

钳工

3

熟悉掌握本项目的安装技术、工艺,知道施工质量、安全要求。

中、初级工

4

焊工

2

熟悉焊接工艺及相关要求。

持证

5

起重工

2

熟悉掌握吊装技术、要求,了解施工区域的特点,具有设备吊装的施工经验。

持证

6

辅工

5

有过相关施工经验。

3.3作业工机具

施工作业工机具统计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逆变电焊机

1

经检验合格

2

磨光机

2

经检验合格

3

倒链

5t

2

经检验合格

4

倒链

2t

4

经检验合格

5

盘尺

30m

1

经检验合格

6

钢板尺

2m

1

经检验合格

7

铁水平

400mm

1

经检验合格

8

框式水平仪

L=250\0.02

1

经检验合格

9

水平仪

1

经检验合格

10

百分表及表架

0.01mm

3

经检验合格

11

汽车吊

50t

1

12

低架运输车

25t

1

3.4安全器具

施工安全用具统计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安全带

10

经检验合格

2

安全绳

4

经检验合格

3

工具袋

4

经检验合格

4

耳塞

4

经检验合格

5

防护镜

4

经检验合格

4作业程序和方法

4.1施工方案

用平板车将浆液循环泵的部件拖运至安装地点,然后用已安装好的10t电动葫芦将其就位。

由于电机是个整体,重量将近12t,所以必须将电机的冷却器拆卸,分别吊装。

3台浆液泵电机的功率不一样,扬程越高,功率越大,靠近南侧的电机功率是1120kw,往北依次是1000kw,和900kw。

吊装的时候,先吊900kw的部件。

4.2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前的准备→基础检查、划线、垫铁配制→机座安装→泵安装→电机安装→二次灌浆→精找及联轴器校准→二次抹面

4.3施工方法及要求

4.3.1基础检查、划线及垫铁配制

(1)对基础的外观、位置及外形尺寸进行检查,清理基础表面及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和油污。

(2)依据图纸进行基础划线。

用经纬仪划出泵纵横中心线。

(3)依据纵横中心线,划出电动机、泵基础中心线,并校核地脚螺栓孔位置和基础标高,将各中心线引到基础垂直面上并做出标记。

(4)垫铁配制

在中心线划出后,根据各地脚螺栓孔中心线确定垫铁位置,将基础用刨锤凿基础麻面,将水泥和垫铁安装到位,保证垫铁纵横水平。

在配制垫铁时使用水平仪测定垫铁上平面标高。

使各部垫铁上平面标高达到图纸要求。

质量标准及要求:

纵横中心线偏差:

±10mm

中心线距离偏差:

±3mm

地脚螺栓孔偏差:

±10mm

标高偏差:

±5mm

平面度:

±2mm/m

垫铁配制要求:

每组垫铁数量不超过3块,布置在地脚螺栓两侧,安装时厚的放在最下面,薄的放在上面,最薄的放中间。

4.3.1.1垫铁规格及组数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中附录K关于垫铁组面积的计算公式:

(整个浆液循环泵重量为24t)

A=C*106(Q1+Q2)/R

C取2

Q1=2.4*105N

Q2=3.14*12*12*180*12=9.77*105N

R=2.5*107Pa

可得A=9.74*104mm2

共有24组垫铁,每组面积4059mm2

可以采用250*100的垫铁,每台需要24组垫铁,垫铁应放置在机座的机框的中心筋上。

5泵的安装(地脚螺栓水泥灌浆法)

(1)地脚螺栓孔是根据泵的尺寸在浇注框架内预留的,推荐的孔中心偏差为±10mm。

(2)把地脚螺栓穿进底板孔中,在上面和和下面各上一紧固螺母。

在泵的底板下垫置垫铁,保证底板高度至少为50mm,螺栓埋入深度按图说明。

用泵的出口法兰从纵横两个方向粗调泵的水平。

(3)将预先安装好的泵及底座抬起放到安装砌块上,水泥基础与底座下边之间距离至少是50mm(2in),然后装上地脚螺栓插进预留孔中,调整好泵在纵向与横向的位置。

(4)第一次灌浆(地脚螺栓孔),灌浆时注意不得碰动设备,地脚螺栓在基础孔中竖直放置。

(5)水泥完全固化后,用地脚螺栓上、下螺母精调泵的水平度。

从纵横两个方向检查直到设备处于水平状态和正确的高度。

(6)第二次灌浆,灌至底板上表面,固化后上紧螺母。

(7)安装电机和联轴器。

安装时注意检查泵的轴线是否与电机孔中心线对齐,并保证合适的联轴器间隙,这样在不拆电机的情况下就可移去联轴器。

(8)检查并设置叶轮的间隙,测量叶轮与进口防磨板之间的距离调整为0.3-0.5mm之间。

(9)联轴器的安装和校准。

用斜面钢直尺检查,用于联轴器外环的钢直尺必须具有相同的间隙。

两个耦合法兰之间的轴向距离用塞尺测量。

6作业的安全要求和环境条件

6.1安全注意事项

6.1.1电机和泵的吊装采用50t吊车吊装,吊装之前,起重指挥检查钢丝绳是否完好无损和吊车的支腿是否牢固可靠。

6.1.2吊装时选用合适的钢丝绳,根据其重量,选用相匹配的钢丝绳。

6.1.3室内只能用10t电动葫芦吊装,专人使用,用完后将电源关闭。

6.1.4电动葫芦操作规程

(一)开动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是否完好可靠。

(二)不得超负荷起吊。

起吊时,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件之间。

吊物上升时严防撞顶。

(三)起吊物件时,必须遵守挂钩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捆扎时应牢固,在物体的尖角缺口处应设衬垫保护。

(四)使用拖挂线电气开关起动,绝缘必须良好。

正确按动电钮,操作时注意站立的位置。

(五)单轨电动葫芦在轨道转弯处或接近轨道尽头时,必须减速运行。

(六)电动葫芦在起吊过程中发生异味,高温应立即停车检查,找出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

(七)电动葫芦钢丝绳在卷筒上要缠绕整齐,当吊钩放在最低位置,卷筒上的钢丝绳应不得少于三圈。

(八)在起吊中,由于故障造成重物下滑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向无人处下放重物。

(九)起吊重物必须作到垂直起升,不许斜拉重物,起吊物重量不清的不吊。

(十)在工作完毕后,电动葫芦应停在指定位置,吊钩升起,并切断电源。

6.1.5危险源及控制办法

(一)磨光机使用不当

控制办法:

戴防护镜,遵守操作规程。

(二)重物压、轧伤

控制办法:

班组工作人员相互提醒,尽量使用电动葫芦提升重物。

(三)电动葫芦吊物伤人

控制办法:

遵守电动葫芦操作规程。

(四)铁钉、尖刺物伤脚

控制办法:

将地面清扫干净

(五)触电

使用好的电源线及插座和插头,维修电工按时检查及维修。

7作业的质量要求

7.1质量要求

吸收塔循环泵基础划线分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单位工程:

烟气脱硫分部工程:

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分项工程:

吸收塔循环泵安装

炉3.8表

工序

检验指标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质量检验记录

单项评定

合格

优良

基础画线

基础几何尺寸

mm

±20

中心位置偏差

mm

≤20

基础混凝土强度

≥1.15R标

≥0.95

基础纵横主中心线偏差

±20

±10

中心线距离偏差

mm

±3

地脚螺栓孔偏差

mm

±10

标高偏差

mm

±10

±5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本分项工程共检验个指标。

其中:

检验“主要”指标个,合格个,合格率%,

优良个,优良率%;

检验“一般”指标个,合格个,合格率%,

优良个,优良率%。

质量等级

吸收塔循环泵垫铁、地脚螺栓安装分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单位工程:

烟气脱硫分部工程:

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分项工程:

吸收塔循环泵安装

炉3.9表

工序

检验指标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质量检验记录

单项评定

合格

优良

垫铁地脚螺栓安装

垫铁组面积

符合<规范>锅炉篇附录K的计算规定

平垫铁几何尺寸

长度

mm

超出机框20

宽度

60-100

斜垫铁几何尺寸

斜度

1:

10~1:

20

最薄边厚度

mm

≥4

长宽尺寸

mm

同平垫铁

垫铁表面质量

平整无毛刺、油污,斜垫铁经机加工

垫铁设置

放置顺序

放置稳固,厚块放下层,薄块放上层最薄块夹中间

垫铁块数

≤4

层间接触

接触严实,用0.1mm塞尺塞入,深度不超过垫铁塞试方向接触长度的20%

放置部位

放置位置在设备主要受力台板、基框立筋处或地脚螺栓两侧

与基础接触面

琢磨平整、接触良好

灌前各层垫铁点焊

点焊牢固不松动

地脚螺栓垂直偏差

mm

≤L/100

钩(环)头离孔壁距离

底端不碰孔壁

地脚螺栓、螺母、垫圈安装

接触平整良好,螺栓拧紧后外露2-3扣

紧地脚螺栓时基础强度

≥70%混凝土设计强度

锚板活动地脚螺栓安装

螺栓上端标明矩形头方向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本分项工程共检验个指标。

其中:

检验“主要”指标个,合格个,合格率%,

优良个,优良率%;

检验“一般”指标个,合格个,合格率%,

优良个,优良率%。

质量等级

吸收塔循环泵安装分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单位工程:

烟气脱硫分部工程:

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分项工程:

吸收塔循环泵安装

炉9.8.1表

工序

检验指标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质量检验记录

单项评定

合格

优良

检查

壳体、法兰结合面

无裂纹、砂眼、毛刺、损伤,结合面平整,接触严密

叶轮、轴承部件

无裂纹、毛刺、锈痕

叶轮与轴配合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轴弯曲度

mm

≤0.05

轴承油室

无铸砂、杂物、内部干净

轴承冷却水系统水压试验

主要

严密不漏

轴承型号与间隙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轴封填料

符合设备规定、松紧适当,严密不漏

泵壳防磨衬套

符合设备规定、固定可靠

循环泵安装

泵体纵横中心线偏差

mm

±10

轴中心标高偏差

±5

轴水平度偏差

mm/m

≤0.1

联轴节中心找正

主要

符合《验标》炉3.10表的规定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本分项工程共检验个指标。

其中:

检验“主要”指标个,合格个,合格率%,

优良个,优良率%;

检验“一般”指标个,合格个,合格率%,

优良个,优良率%。

质量等级

吸收塔循环泵分部试运分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单位工程:

烟气脱硫分部工程:

二氧化硫吸收系统分项工程:

吸收塔循环泵安装

炉3.12表

工序

检验指标

性质

单位

质量标准

质量检验记录

单项评定

合格

优良

吸收塔循环泵分部试运

电动机空转

旋转方向正确;电流、振动、温升、声响等正常

轴承温度

滑动轴承

主要

≤65

滚动轴承

主要

≤80

机械最大双向振幅

符合规范锅炉篇第7.2.11.10条规定

制动器摩擦器与制动轮

应平行,制动时两闸瓦摩擦付均匀压紧在制动轮上;接触面积≥75%;动作平稳可靠;不过度发热

操纵、限制装置

开关标志清晰;开度与实际相符;动作灵活,正确可靠;限位准确

往复运动部件

整个行程无异常振动、阻滞、偏走现象

安全阀与卸荷阀

调整灵活,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应灵敏、正确的动作

三角皮带传动

不打滑、不卡边

链轮传动

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

润滑油系统

操作调整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油压联锁保护定值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油质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油泵机械密封装置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密封良好,不漏油,不发热

分项

工程

质量

评定

本分项工程共检验个指标。

其中:

检验“主要”指标个,合格个,合格率%,

优良个,优良率%;

检验“一般”指标个,合格个,合格率%,

优良个,优良率%。

质量等级

由于循环泵对轮采用的是膜片联轴器,根据气轮机规范,其找正技术要求如下:

径向位移≤0.16mm

轴向位移≤0.10mm

7.2质量保证措施

(一)了解设备安装的各种规范。

(二)熟悉循环泵安装说明书。

(三)安装前检查土建的基础放线及标高。

(四)安装前设备开箱及验收。

(五)安装完毕进行三级验收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