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3445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质量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环境质量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质量评价.docx

《环境质量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质量评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质量评价.docx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构成是七类两级。

七类标准是指: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仪器设备标准和污染报警标准;两级是指国家级和地方级。

2、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最为基本的方法是社会调查法,在具体的调查过程中,又可分为详查和普查两种方法。

3、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是调查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即物料衡算法、实测法和排毒系数法。

4、在环境质量评价中,既考虑分指数的平均值,又考虑分指数的最大值的评价的方法有两种,它们分别是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

5、环境质量评价按照评价时间分为:

过去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按照法律层面上分为: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6、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为:

污水量、水质复杂程度、水域规模、水质要求

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用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及该污染物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作为判据。

8、AERMOD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ADMS-EIA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CALPUFF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等于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以及复杂风场下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9、植被群落的重要值等于:

相对密度(RD%)、相对频度(RF%)和相对盖

度(RC%)之和。

10、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应该考虑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两个环节。

二、名词解释

1、环境质量评价:

对环境质量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给予定性与定量的说明。

2、社会调查法:

通常指深入到工厂、企业、学校和党政机关进行访问等各种类型座谈会的调查方法。

3、最佳实用技术:

体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治理技术。

4、新建项目源强的“两本账”:

一是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另一本是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5、改扩建项目源强的“三本帐”:

第一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改前的原有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第二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改后的污染物的设计排放量;第三本账是治理后和评价规定措施后实现的污染削减量。

6、均匀混合断面

指某污染物在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5%,认为该污染物在该断面分布均匀,这一断面称为均匀混合断面。

7、熏烟(或漫烟)过程

在夜间发生辐射逆温时,清晨太阳升起后,逆温从地面开始破坏而逐渐向上发展。

当逆温破坏到烟流下边缘以上时,便发生了强烈的向下混合作用,使地面污染物浓度增大,这个过程称为熏烟(或漫烟)过程。

三、简答题

1、环境要素的概念是什么?

包括哪些内容?

答:

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有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主要包括:

水、大气、土壤、岩石、生物等。

2、排毒系数Fi=mi/di,试描述其物理意义?

答:

表示污染物作用于人体时引起的毒作用反应时的人数。

3、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答:

①建设项目概况

②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

③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④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⑤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⑥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⑦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列出等标污染负荷的表达式,说明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

等标污染负荷的表达式为:

,其中k为换算系数,污染物为废水时k=10-6mg/L,污染物为废气时k=10-9mg/m3;Q为污染物体积。

其物理意义是指把排放介质稀释(浓缩)到排放标准时的体积。

5、环境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1)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2)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评价

(3).环境效应分析即环境污染影响的分析

A.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生态效应;

B.区域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C.经济损益分析。

6、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1)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主;

(2)具有法律强制性

(3)纳入基本建设程序

(4)分类管理:

分三类

(5)实行评价资格审核认定制

(6)突出工程实用性

7、“十二五”期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哪些?

工业粉尘、烟尘、SO2、NOX、COD、氨氮、工业固体废物

8、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单要素评价的区别是什么?

答: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原则:

主要关系原则,总体估计原则,经济补偿原则,贵极无价原则。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单要素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综合评价是将某一环境体系看成是一个整体,即一个环境基本单元,在考虑它的功能的同时,突出其中某一项或某几项主要污染问题,将其与人体健康以及防治对策作为主要的研究目标,进行总体的环境质量评定。

9、什么是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答:

污染源评价是对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的鉴别和比较。

潜在污染能力是污染源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最大污染效应。

它不同于污染源对环境产生的实际效应。

污染源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找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环境质量评价,特别是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提供环境质量水平的成因;为环境综合防治指出目标,提供数据。

四、计算题

1、一台普通锅炉每小时烧烟煤800kg。

(1)求这台锅炉排入大气的烟灰量?

(已知烟煤灰分取15%,排灰因子为80%)

(2)如果排烟温度为273℃,求SO2的排放量(质量排放量和体积排放量两类)。

(已知烟煤含硫分为5%,转化率取80%)

答:

烟灰量

G烟尘=B×A×df×(1-η)=800×15%×80%=96kg

式中G烟尘——烟尘排放量;

B——耗煤量;

A——煤的灰分含量(%);

df——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百分数(%),与燃烧方式有关;

η——除尘器的总效率(%)。

SO2的质量排放量

G=B×S×80%×2×(1-η)

式中G——二氧化硫的产生量;

B——耗煤量;

S——煤的含硫量,%η——脱硫效率

SO2的体积排放量

G=B×S%×80%×2×(1-η)×(273+t/273)×22.4/64

式中G——二氧化硫的产生量;

B——耗煤量;

S%——煤的含硫量。

η——脱硫效率

2、某市经大气污染源调查后得到以下资料:

工业名称

废气量

(万m3/a)

SO2

(kg/h)

NOX

(kg/h)

烟尘

(kg/h)

冶金工业

8000

118

19

200

电力工业

6700

67

14

175

化工

3900

49

7.3

94

食品

4100

40

8.4

56

纺织缝纫及皮革

2900

52

7.7

92

已知: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SO2、NOX、烟尘的排放限值为38kg/h、6.6kg/h、34kg/h。

问:

(1)确定各工业排废气的等标污染负荷。

(2)该城市废气的主要污染行业是什么?

(3)该城市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答:

(1)Pi=

(2)Ki=

按照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Ki排序,分别累积百分比,将累积百分比大雨80%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源。

(3)按照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Ki排序,分别累积百分比,将累积百分比大雨80%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物。

3、根据下列测量数据和分级尺度,用标准型单一指数法计算各分指数,用加权叠加法计算综合指数,并判断大气质量级别(15分)

参数SO2NOxT.S.P.

实测值0.3mg/L0.1mg/L16T/km2·月

评价标准0.15mg/m30.1mg/m38T/km2·月

权系数0.40.30.3

分级的尺度

综合指数值<0.30.31~0.50.51~0.80.81~1.0>1.0

质量级别清洁尚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

解:

由单一指数法公式Ii=Ci/C0i可知,

ISO2=

=

=2INOx=

=

=1ITSP=

I综=

所以该区域大气质量属于重污染级别。

五、论述题

1、论述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

工程概况

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

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污染物总量控制

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补充措施与建议

工程分析小结

2、试分析新建水利水电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答:

对水库内和下游水质的影响;

生态影响;

社会经济和历史文物古迹及考古资源保护方面;

地质、气象和资源条件的影响。

3、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功能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

答: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功能是:

为设计部门规定防治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依据;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是:

(1)环境影响报告书总体编排结构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使用强。

(2)基础数据可靠

(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

(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

(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

(6)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报告书的署名,报告书编制人员按行政总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技术审核人、项目总负责人依次署名盖章,报告编写人署名。

4、什么是环境风险评价?

它包括哪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环境风险评价,广义上讲是对某建设项目的兴建、运转或是区域开发行为所引发的或面临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等造成的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并以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

狭义上讲是指对有毒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可能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决策。

环境风险评价包括三个紧密相关的步骤,即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估计以及环境风险对策和管理。

(1)环境风险识别:

又称危险识别,是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首要工作。

就是根据因果分析的原则,用筛选、监控和诊断的方法,把环境系统中能给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带来风险的因素识别出来的过程。

它将对有哪些环境风险应当考虑、引起这些环境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作出回答。

环境风险识别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基础。

(2)环境风险估计:

或称环境风险度量,是指对环境风险的大小及事件的后果(包括事件涉及的时空范围、强度等)进行量测。

在环境风险识别中已回答了要遇到的风险及引发的因素是什么,在环境风险估计时就应回答这个事件有多大,给出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性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确定风险事件危害的范围,分析环境风险的途径。

确定环境风险的危害范围,应该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考虑。

环境风险估计常常采用定量化的方式估计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来表示。

(3)环境风险决策和管理:

是指根据风险分析、评估的后果,结合风险事件的承受者的承受能力,确定风险是否可以被接受,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减小风险的措施和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