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3734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docx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实际上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一次创新。

一年级上册教材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拿到的第一本数学书,使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有一个好的开始。

教材开篇是编者大朋友与读者小朋友关于什么是“数学”的一段平等交谈,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的对话,提出了本册教材的主题“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刚入学的孩子对数学有亲切感。

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材料,作为新学期师生谈话的内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数学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一、主要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   ;第二单元   比较      ;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第三单元   加减法

(一) ;第七单元   加减法

(二)    

空间与图形:

第五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六单元   认识物体       

统计与概率:

 第四单元   分类      ; 第九单元   统计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二级标题为活动方式或情境呈现。

如,可爱的校园,捆小棒,搭积木等。

其目的想体现通过组织数学活动来学习数学,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2、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的理解力。

   3、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4、安排的小栏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学习良好的情感体验。

   从教学内容来看,知识面拓展了;计算与其它内容穿插安排,学习内容多样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计算在学习其它内容时也可以得到练习,有利于计算技能的形成;形式多样,趣味性强。

 

三、本册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   数与代数

1、20以内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

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作用;第七单元第一课“捆小棒”,重点是对位值概念的理解,这对后面数与计算的学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这部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计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中体验数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的理解力。

第一单元第一课“可爱的校园”(第2页),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用“数”去进行计数,去发现隐含在校园中的数――从1到10的10个数――相对应的事物,并进行描述和交流,体会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课“快乐的家园”(第4页),丰富对1的认识:

它既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东西;还要进一步体验1个萝卜与1筐萝卜在数量意义上的区别,从而理解用1也可以表示很多的同类事物。

而运动衣上的数有助于克服对数的认识的片面性,懂得在一些场合数表示的是事物的顺序或代号。

数具有表示顺序的这一层含义,还不断通过后面的练习,如数一数、填一填列车上车厢的序号,从0出发的一笔画“小熊举重”等加强体验。

  第四课“小猫钓鱼”(第8页),结合童话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0”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的意义。

本单元教材始终还贯串着从0到10这11个数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等基本活动,这些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不拘一格,富有情趣,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习得技能,还会不厌其烦,而生发对数学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这些练习题的设计上,注意渗透集合与对应的数学思想,也关注学生计数(顺着数、倒着数、跳着数)技能与数感的发展。

  第二单元“比较”(第12页)。

教学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活动,经历比较的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第一课“动物乐园”(第12页),从情境图中把同一类的动物排队,与其它动物相比较,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前者学生有一定经验,后者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经历“配对”活动的过程,体验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是重要的;在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产生“怎样表示两个数大小关系”的学习动机,并掌握用抽象的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方法。

单元后续的“高矮”“轻重”两课,经历的是对实际的量的比较活动,从中获得直观、具体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解决同一类问题有多种方法。

如从“高矮”一课的主题情境图中,凭肉眼观察可以说出盲人高、小孩矮,但搀扶盲人过路的两个小孩谁高谁矮,光靠肉眼无法判断,不容易直接观察,需要讨论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又如“轻重”一课,用手掂一掂一个苹果和一个梨,难分出轻重时,就需要用天平称一称,看天平向哪边沉那边的东西就比较重。

教材所提供的比较高矮、轻重的方法,都切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所设计的习题中,有些不能靠直观就能得出答案的,就需要借助想像、思维和推理的力量。

教学时应注意:

1、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比较活动。

2、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单纯获得一个比较的结果。

3、在比较观察中,要组织学生交流,倾听,反思等活动。

  第七单元第一课“捆小棒”(第68页),结合“捆小棒”(数10根小棒,把它们捆成1捆)的活动,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

进而摆一捆加几根的小棒表示比10大的数,再介绍计数器并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同一个数。

实际上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

计数器上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

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

有了这一概念,人类才解决了用有限的数字表示无穷的数的问题。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赋予新的内容,如要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勇于表达,乐于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新课程的教学形式,有时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从入学起,就要有计划地培养,可以先采用2人合作的学习形式,到后半学期,再逐步扩大为3~4人一组,建议异质分组为好(不同情况的孩子搭配),要有组长,可以轮流担任,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布置活动要明确,分工要合理,指导要具体,评价要及时,逐步培养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2、加减法的处理

  

(1)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含义。

教材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三单元第一课“有几枝铅笔”(第22页),教材呈现的数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算式―解释和应用”为主线;情境也逐步复杂、开放,从一幅情境图列出一个算式到能列出多个算式;赋予同一个算式的意义也愈加丰富,如2+3=5还表示2个桃子与3个桃子合起来是5个桃子,2个女孩与3个男孩合起来是5个小孩,2把椅子与3把椅子合起来是5把椅子等等。

本节教材穷尽了所有5以内的加法算式。

第二课“有几辆车”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两数相加所得结果与这两数的顺序无关”的初步体验;并提供5以内加法算式的应用与复习的机会。

又如第26页“摘果子”的情境图中,有5个果子,摘下2个,还剩下3个。

这个过程可以用减法表示,5-2=3,使学生体会到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可以用减法计算。

但不要求学生叙述这些程式化的语言。

第三课“摘果子”(第26页)“做一做”的第1题,要让学生经历用画图的方式描述减法算式意义的过程,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交流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十课“乘车”的情境,为学生理解3个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提供了较好的现实背景,要让学生自己从中抽象列出连加或连减的算式,并初步经历与认识连加连减运算的一般顺序。

  第七单元第二课“搭积木”(第70页),为学生提供学习“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与“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独立地解读“搭积木”的两幅图,从中分别列出算式:

13+2=15,16-2=14;再让他们用“摆小棒”的方式检验所列的算式是否正确。

用“摆小棒”检验上述的数量关系时,应强调凡是十根小棒就要捆成一捆(逢“十”进“一”),用“捆”和“根”为计数单位来表示算式中的两位数;形成这种带着位值意识摆小棒表示数的技能,是学生后面能够自主探索20以内加、减法的各种算法的必要基础。

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被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事实上,10以内的数的合成分解与10以内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并无本质的区别。

因此,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

第三单元第四课“小猫吃鱼”(第28页)的“练一练”中,创设“5只小鸡跑向两处觅食”的情境,问“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就是讨论5的组成和分解的问题,同时也是解释和拓展5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模型)的应用的过程。

本单元第七课“可爱的企鹅”、第八课“分苹果”,都创设了类似的情境分别讨论8,9和10的组成与分解;从第五课至第八课,还把进一步体验有关数的组成与分解及其无意识记忆寓于练习或游戏活动之中,其用心也是为了逐步达到熟练1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目的。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计算方法。

例如教材中的摆一摆桃子图,做一做划掉圆圈,就是通过操作活动,计算出得数。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保证基本计算技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这里要值得一提的是数的组成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数的组成就是把两部分数合起来,如3和2组成5,也就是3和2合起来是5,也就是3加2等于5,同一种含义,不同的说法。

它们之间不是因果关系。

因此教材把数的“分”和“合”作为加减法练习的形式之一。

而不要求学生去背诵每个数的组成与分解。

计算要形成基本技能,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练习,根据儿童的特点,要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练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材练习加减法的形式是多样的,除了一般的式题计算外,还有富有童趣的练习形式。

例如,第39页第6题,小动物找家,要想让小动物找到家,就要正确进行计算,在学生喜欢的情境中进行计算,会提高计算效率。

另外在活动中练习加减法,如第33页数学游戏:

“我出1”,“我出5”;“我出3”,“我出4”。

实际上就是练习6和7数的组成。

又如“凑成9”,“分苹果”就是练习9和10的“分”和“合”。

  (3)加减法学习内容的编排有分有合,从第三单元的第四课“小猫钓鱼”就开始加减混编了,从篇幅看,混编的占六成。

加减法提早混编的好处有三:

一是从一个问题情境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如,小女孩套圈游戏的情境(第28页),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二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加法与减法存在某种关系,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相同的数量关系。

三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加减混编后学习内容更富有变化和挑战,不至于因为内容单一而枯燥乏味。

希望这样的编排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让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能够逐步体验数学知识是具有相互联系的整体。

(4)计算和应用结合起来。

根据《课标》的精神,应用题不独立设章节,那么是不是不重视知识的应用呢?

不是的,教材非常重视知识的应用,首先,教材的呈现形式是: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两头都体现了知识的应用,这样彻底打破了应用题的类型和套用公式。

例如,第23页家庭情境图,图中信息很丰富,可以提出很多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

又如第29页,这幅小朋友聚会图,“差几个杯子?

”“差几把勺子?

”利用生活经验,小朋友的人数比杯子数多1,差1个杯子,5-4=1,小朋友的人数比勺子数多2,差2把勺子,5-3=2不必转化成相同单位。

再如,第42页“在操场上”,按照传统的说法,是求差应用题,过去讲这类应用题,讲得很复杂。

实际上,学生在生活中是经常遇到这类问题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加以解决,学生在学习“比较”这一单元时,研究了“比多少”,知道“8比2多”,“2比8少”,现在就是要解决“8比2多几”的问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一一对应后,多出来的部分就是要解答的问题,8比2多6用算式表示就是8-2=6。

学生在看图列式时,列出不同算式怎么办?

例如,第38页第4题,从图中看出:

船上一共有6人,船棚外有2人,船棚内有几人?

学生列出6-2=4,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有的学生列出4+2=6,6-4=2,但是他知道船棚内有4人,应该算他是对的,但在一年级我们不要求学生写答句,因此要求学生在4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或做一个大家约定的标记,说明他知道船棚里有4人即可。

  (5)提倡算法多样化。

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教材体现了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和空间。

 20以内进位加法,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因此一般采用凑十法,至于拆小补大,还是拆大补小,这要看具体题目,例如,第七单元第三课“有几瓶牛奶”(第72页)中的,9+5=?

,可以把5分成1和4,9+1=10,10+4=14,也可以把9分成5和4,5+5=10,10+4=14;如果学生想到10+5=15,推出9+5=14也是可以的;第四课“有几棵树”、第五课“买铅笔”(第78页)退位减法,教材呈现了4种方法,对初学者来说,都是可以的,通过交流和反思,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等等,实际问题都是施展算法多样化的精彩实例。

前两节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两节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上述4节教材的编写仍然坚持把学习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相结合,而算法多样化是针对这些问题所列出的算式而言的。

  例如,需要列出算式9+5=?

并掌握它的某种算法,才能获得“有几瓶牛奶”的问题的答案。

计算9+5=?

有的算法比较直观,有的算法比较抽象。

学生通过数数得出结果14是允许的,但如果不去探究别的算法,他们的运算技能就得不到发展。

而发展学生的运算技能必须让他们亲身经历各种算法的抽象过程:

先拿出9根小棒与5根小棒,再摆这些小棒,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们有几根。

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摆法,每一种摆法都揭示了某种算理(或策略),都能够用抽象的算式描述它的算法过程。

学生一旦悟出“摆法”―“算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才可能独立地探究、发现教材没有呈现的其他算法。

在这个基础上,“有几棵树”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独立探究、体验8+6=?

的算法多样化,并交流他们各自算法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教材还提供了基于应用前面已经发现的数学规律的算法:

9+6=15,推出8+6=14,既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应用价值,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推理,又开拓了算法多样化的途径。

教学时应注意:

(1)通过形式多样经常的有效的练习由“逐一计数逐步过渡到按群计数”,形成基本计算技能。

(2)逐一计数是1个1个往上加或1个1个往下减,这是最朴素的计算方法,但不能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要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过渡到按群计数。

在学习计算的单元要练习,在学习其它内容时,也可以进行计算练习,通过经常有效的练习,使全体学生逐步达到基本要求。

关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材的编写意图与上述进位加法类似,不同在于有了前面学习的经验,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空间。

例如,学生要求独立解读“买铅笔”的问题情境,独立列出算式,并探究其算法,学习用数学语言或文字(口头或书面)描述各自的算法,在小组中进行充分地交流。

“飞行表演”除了练习巩固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法外,还应用了集合与对应的思想提供减法算法的思路(事实上这一思想在教材第5页的练习中已经开始渗透),即在较大的集合(与被减数对应)中找出与另一个集合(与减数对应)一一对应的子集,这时较大集合的余集就对应着所得的差。

应该让学生体验这样的数学思考过程,那么,学生面对类似第81页第2题时,就可能会用更简捷的算法算出谁多和多几只。

       提倡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算法多样化是思考策略的多样化,群体的多样化。

因此算法不是越多越好,通过交流对算法进行分析、归类、反思,在此基础上,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选择适合他的方法。

加减法的应用在一年级上册都是用图画呈现的,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

由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就可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只要合理,都是可以的。

一般来说,要从这幅图的整体观察,列出算式。

例如,第23页第2题,同学们打乒乓球这幅图:

学生列出4+1=5或3+2=5都是可以的。

但有的同学从这幅图的一部分来考虑,左边有2个小朋友打乒乓球,右边有2个小朋友打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打乒乓球?

列出算式2+2=4也是允许的。

我们要处理好提倡和允许(尊重)之间的关系。

不必让所有学生都要列出这个算式。

对口算速度的要求不要“一刀切”,允许一些学生逐步达到要求,平时给予适当关注,发现他们的进步,给予鼓励,树立信心。

  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习认识钟表。

 认识几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快到几时。

 第90页“小明的一天”代表了小学生一天学习和生活的作息时间。

儿童对钟表的认识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要联系生活实际,多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交流,认识钟表,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

  教师一是要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顺序,通过组织“玩一玩”,使学生具体感受物体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再抽象出立体图形,介绍名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项基本内容,确定位置与顺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行描述。

第五单元就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

  第一课“前后”(第56页),首先,要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

这个答案不惟一,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你的座位前面是谁?

如果你坐在第三排,那么你的前面有两个同学。

所以,如果只说5号车在2号车的后面,不能确定5号车的位置,同时还要指出5号车在3号车的前面,那么5号车的位置才被惟一确定。

其次,第57页第3题,汽车从公园出发,下一站是哪一站?

如果不明确行车的方向,还不能确定下一站的位置;明确了车是往动物园方向开的,所以下一站一定是太平路,不是火车站。

  第二课“上下”(第58页),用上、下来描述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时,学生一般不会搞错。

但用上、下描述三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时,也有与上述类似的问题要引起注意,第59页第5题,就涉及确定3个女孩上、下的相对位置,这个问题对学生有挑战性,需要结合简单的数学推理。

学生早已具有眼前、背后、头上、脚下的空间经验,学习“前后”“上下”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而人体是左右对称的,所以识别左右比较难。

第三课“左右”(第60页),先结合人的行为习惯中不对称的动作来识记“左”和“右”,进一步再体会:

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第四课“教室”,结合现实的生活空间,如在教室里、家里,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

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

第六单元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第一课“物体分类”(第64页),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而教材只呈现按大小和形状的标准分,因为它们都是几何研究的对象;把物体按形状分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物体形状的抽象过程。

这一课主要的任务是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

要注意物体、几何体(长方体等)和立体图形三者的联系和区别。

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是对物体的形状进行抽象而建立的数学模型,所以不能说“课本是长方体”,应该说“课本的形状是长方体”;立体图形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示三维物体或几何体的一种常见的直观的方式,但不是惟一的方式。

本课为了直观地辨别物体的形状,除了分类活动外,还通过由实物或模型说出它的形状、由形状说出生活中是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

“动手搭出你喜欢的东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可以得到自由发挥,并能感受复杂物体的形状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联系。

  第二课“你说我摆”(第66页),是为五、六两个单元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发展空间观念设计的。

这个数学活动,对“说”的和“摆”的都有一定的要求:

说的一方要清晰、有条理地描述眼前几个几何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以培养学生表达和倾听的能力;摆的一方则要根据听到的信息,一边在头脑里建构空间图形的表象,一边用相应几何体的模型把它摆出来,为了避免面对面操作左右正好相反的干扰,可以组织相邻或前后两个同学为一组进行活动。

双方还要就摆的与说的是否一致,进行交流和评价。

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双方要交换说与摆的角色,进行合作,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乐趣。

第67页第4题,能够看懂立体图形中有几个正方体,是需要空间想像力的,对一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

正是因此,这道看似简单的练习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三)分类与统计

    分类的经验不仅是进行统计活动的必要基础,数学概念的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分类的行为,所以认识物体始于对物体分类。

本册教材把分类归到统计的领域。

不论是第四单元“分类”,还是第九单元“统计”,都要重视对过程的经历和体验,通过活动,体验分类方法。

积累分类和统计活动的经验。

  第四单元第一课“整理房间”(第52页),从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做的事情――整理房间,体验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的必要性。

本课练习的分类对象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并且给定了分类标准;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对照答案,进行讨论交流,体验分类结果在相同的分类标准下是一致的。

第二课“整理书包”(第54页),这也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体现了分类标准可以多样化,可以按课本和练习本进行分类,把数学书和语文书放在一起,数学本和语文本放在一起;也可以按学科进行分类,把数学书和数学本放在一起,把语文书和语文本放在一起。

本课要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动手重新整理一遍自己的书包,然后交流各自分类的方法,再跟教材呈现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学会整理书包。

本课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再互相对照各自分类的结果,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是多样的。

  第九单元“统计”教学,一是要借助有趣、现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二是要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第94页“最喜欢的水果”(第94页),一

(1)班要举行元旦晚会,需准备一些水果,小明调查了全班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这就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

然后每个同学选一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用图片表示,进行分类排队(班额人数多的可以分小组进行,再在全班进行归总),就形成一幅象形统计图,使学生初步经历统计的过程,然后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问题。

每种水果各有几个,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全班最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联欢会上就可以买这种水果。

统计“最喜欢的水果”这项活动包括调查、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以及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

其中每个环节该如何进行,可以让学生共同出主意、想办法,然后选择简单易行的办法加以实施和体验。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是整理和描述数据的必要手段,也是比较和分析数据的信息资源,但无论是统计图还是统计表都不是统计的目的,目的是做出相应的预测或决策,解决面临的问题。

所以,统计活动的重心不应该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表上,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统计图表让学生填补完整,着重对填补完整的统计图表进行分析、解释和应用。

这样才能体会统计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1、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接受能力。

符合学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