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3235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九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时间:

30分钟 分值:

3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

1.(2020遂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 )

A.九一八事变

B.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C.七七事变

D.德国突袭波兰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2.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

粉碎其阴谋的是( A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B.发起百团大战

C.取得台儿庄大捷D.召开中共七大

解析: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之后亲日派叫嚣要讨伐张、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最终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选A。

3.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

该漫画的寓意主要是( B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B.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C.百足之虫,至死不僵D.地大物博,中国必胜

解析:

依据题干漫画信息可知,日本刚开始侵略中国时,中国就像蚕嘴边的一片桑叶,任其蚕食;但是当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抵抗外侮时,中国则变成了一只雄鸡,日本则成为雄鸡嘴下的毛虫,最终被雄鸡啄食。

漫画生动地揭示了民族觉醒,抗战必胜的寓意。

故此题选B。

4.(2020聊城)“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1941年,中共中央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C )

A.完成土地革命B.巩固苏维埃政权

C.团结抗战到底D.组织百团大战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1941年”等信息可知,1941年正处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决心继承孙中山先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遗志,坚持全民族抗战,坚持团结,抗战到底。

C正确。

5.(2020营口)右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上的一篇报道。

它反映了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该事件是( D )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

C.淞沪会战D.南京大屠杀

解析:

据材料“1937年12月”“日军”“滔天罪行”,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30万人以上。

选D。

6.(2020无锡)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他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如下关键词,他最有可能正在学习的是( D )

A.台儿庄战役B.保卫大武汉

C.第三次长沙会战D.百团大战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彭德怀领导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属于敌后战场的抗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故选D。

7.“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漫长的8年时间里,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材料说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C )

A.国际援助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

据材料“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可知,材料中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全民族抗战。

故选C。

8.(2020达州)假如你是某部电影中毛泽东的扮演者,在拍摄右图所示画面时你选择的台词是( D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

解析:

题图反映了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场景,分析备选项,D项符合

题意。

9.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列关于如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时间是1946年7月

B.地点在陕西延安

C.此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

D.土地改革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中国土地法大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时,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已主动撤出陕西延安,故A、B说法错误;1947年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据此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C项错误。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故选D。

10.(2020凉山)下列对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B.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D.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是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不是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C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对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的正确叙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一位老战士回忆1949年的战况:

“司令部接到部队报告,我军已经占领了总统府,总统府的日历只翻到4月22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B )

A.解放沈阳B.解放南京

C.解放北平D.抗美援朝

解析:

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故选

择B。

1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余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

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C )

A.人心的向背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势力的介入

解析:

本题解题关键是材料提到辽沈、淮海、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

作者旨在说明决策者的指挥不当对战争结局的影响。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13题10分,14题8分,共18分)

13.(2020淄博二模)2019年播出的电视剧《一马三司令》反映了马耀南烈士的事迹。

阅读下列马耀南的简历材料,回答问题:

1915年考入周村高等小学。

1920年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

1924年受“实业救国”思想影响,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

期间,信仰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参加了国

民党。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参加国民党的初衷受到打击。

1929年参加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目睹国民党的黑暗腐败,愤而退席。

后加入国民党的改组派,并参加倒蒋(介石)活动。

1930年摒弃国民党,走上“教育救国”的道路。

1933年被长山县的乡绅们联名邀请,回本县当了长山中学的校长。

1936年被共产党的两件大事震撼,从中看到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崇高信念和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认为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革命、抗日救国;12月同共产党员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等一起领导黑铁山起义,建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

1938年部队整编成七个支队,两个弟弟也分任支队司令,百姓称“一马三司令”。

6月,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任司令员。

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7月22日在桓台县牛王庄突围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

37岁。

——据《山东抗日英烈传》等

(1)“马耀南接受了完整的近代教育”,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马耀南最终参加共产党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分)

(3)救亡是近代的主题,也是马耀南的奋斗目标。

请根据下表列出马耀南的救国道路及其相关活动。

(4分)

救国道路

相关救国活动

实业救国

到天津北洋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

(4)马耀南为什么一直受到后人的尊敬?

(2分)

解析:

(1)问可由材料中信息“考入周村高等小学”“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判断说法。

(2)问可从蒋介石叛变革命、长征胜利、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救国和个人因素影响等方面分析作答。

第(3)问可考虑从教育救国和抗日救国等方面作答。

第(4)问可从马耀南学识、爱国、救国探索等方面分析归纳。

答案:

(1)同意。

他上过周村高等小学、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天津北洋大学。

(2分)

(2)①蒋介石叛变革命及其国民党的黑暗腐败,使他摒弃了国民党。

②长征胜利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他看到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革命抗日救国,参加黑铁山起义,成为革命领导人。

④受姚仲明、廖容标等共产党员的影响。

(任意两个意思相近即可,2分)

(3)(4分)

救国道路

相关救国活动

实业救国

到天津北洋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

教育救国

担任长山中学校长

抗日救国

参加黑铁山起义

(或领导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

或担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司令员)

(4)学问大;参加共产党;抗日捐躯;三兄弟参战;爱国;救国探索等。

(任意两个合理的意思即可,2分)

14.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分)

(2)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分)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哪一战争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分)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

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2分)

[制胜之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2分)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1949年4月23日,    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1分)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国共两党关系的演进历程。

(1)问结合所学作答。

(2)问由“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可知是国共合作开展的北伐战争。

第(3)问由“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可知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4)问考查学生对人民解放战争知识的把握。

第(5)问要在观察分析图文信息的基础上归纳。

第(6)问考查学生对南京解放的识记。

答案:

(1)中共一大。

(1分)

(2)北伐战争(北伐)。

(1分)

(3)抗日战争。

(1分)

(4)人民解放战争。

(1分)平津战役。

(1分)

(5)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

(2分)

(6)南京。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