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324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5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docx

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

2021年10月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编先秦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

一.初民的歌谣选

1.《吕氏春秋》: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载于《吴越春秋》

3.“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的论述出自《宋书》

4.反映原始歌谣一些风貌的最早资料主要是:

甲骨卜辞二.上古神话传说

1.神话释义选名

(1)一般地说,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

(2)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

(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2.我国神话系统选

神话分类

定义

代表

创世神话

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

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自然灾害神话

自然灾害神话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

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

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

填海、夸父逐日

战争神话

远古战争神话,最精彩是黄帝的故事

黄帝大战蚩尤

3.神话与传说的区别选简

神话:

早传说:

故事原型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非理性的神异色彩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三.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及其影响

1.神话的思维特征选

神话鲜活地体现着初民的原始思维特征,即原始初民通过神幻的想象,把生活中不同类不同质的事物,毫无理性和逻辑地联系起来。

2.神话的精神特征/主要特征简

(1)主题:

中国古代神话都紧紧围绕人的生存主题。

(2)英雄气概:

神话中的英雄都充满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3)浓烈情感:

神话中熔铸浓烈的情感,塑造鲜明形象、有丰富想象力。

(4)集体创作:

神话是集体创作,在流传中不断丰富变化并成型。

3.神话的影响简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①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成为后世文学发展的主流和传统;

②神话富于情感、形象、想象的特征,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的发展走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

一.《诗经》名选★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或《诗三百》《三百篇》。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按音乐不同分为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40篇。

小雅中另有笙诗6篇,不在其中。

•《诗经》有三家诗鲁、齐、韩,先后散佚。

•今传为《毛诗》。

•南宋·郑樵: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风:

各地不同音乐;

•雅:

正声,王畿[jī]地区的音乐;

•颂:

宗庙祭祀舞曲

二.《诗经》的形成选★

1.采诗说:

班固《汉书》(汉代)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duó]徇于路以采诗。

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2.献诗说:

《国语∙周语上》(先秦)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而后王斟酌焉。

3.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汉代)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4.今人:

周乐官的筛选、整理逐步编定,非一人一时完成。

三《诗经》的分类简选

分类

小分类

代表诗篇

 

婚恋诗

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陈风•月出》《周南•关雎》《邶风•静女》《郑风•溱洧》

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

夫妻间的真挚情爱

《齐风•鸡鸣》《郑风•女日鸡鸣》《郑风•风雨》《唐风•葛生》

弃妇诗

《邶风•谷风》《卫风•氓》

人生感慨

人生的窘困与感慨

《小雅•巷伯》《魏风•桃有园》《王风•黍离》

 

政治讽喻诗

讥刺

揭露宫闱丑行

《邶风•新台》

描写繁重徭役

《王风•君子于役》《小雅•采薇》《邶风•击鼓》

直刺统治者

《小雅•十月之交》《大雅•瞻仰》

赞美诗

《召南•甘棠》

史诗

周人史诗《大雅》

《大明》《公刘》《生民》《皇矣》《绵》

其他

农事诗

《豳风•七月》《周南•芣苢》《良耜》

反映礼俗、观念

《齐风•南山》《周南•螽斯》

四《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简论

(1)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关雎》

(2)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直白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3)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氓》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选简赋:

运用最多,直接叙事或直抒胸臆。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

比:

比喻,

“手如柔荑tí,肤如凝脂,领如蝤蛴qíuqí,齿如瓠hù犀,螓[qín]首蛾眉”《硕人》

兴:

用于篇首或章首,起兴、发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3.言诗四的典范选简

(1)以四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

(2)四言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有天然的音乐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4.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简选

1、章法结构:

重章复沓,是《诗经》的基本章法结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蒹葭》

2、语言特点:

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

“萋萋”、“苍苍”“辗转”、“窈窕”“蒹葭”

第三章先秦散文

一.《尚书》、《春秋》等早期历史散文简介

1.《尚书》选名

第一部历史文集,以记言为主,文字古奥迂涩,佶屈聱牙。

2.《春秋》选

①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②以类似今天新闻标题的形式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他诸侯国的历史事件。

③语言简括,微言大义、暗语褒贬的表达思想主张。

④春秋笔法,一字喻褒贬。

3.《左传》名选★

①全称《左氏春秋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内传》、《古文春秋左氏传》等。

也是一部编年史,相传作者是鲁国太史左丘明。

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②记事详赡生动,情韵并茂,文采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有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4.《左传》的叙事艺术简论选★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在保证真实叙述历史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史料的取舍、叙述的详略,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

《郑伯克段于鄢》,记叙春秋初期郑国王室内部兄弟、母子之间一场争夺王位的残酷斗争,仅用五百余字,把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和尾声叙述得明白生动,把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得鲜明突出,令人难忘。

(2)全知的叙事视角,既保证了叙述的真实亲切,也便于引入一些细节描写和人

物语言,从而增强事件的故事性和意趣,避免枯燥乏味的史事记述。

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记叙战役千余场,注重对战前谋划的叙述。

《晋楚城濮之战》,作者注意叙写战前错综复杂的外交策略,增加了曲折的故事趣味。

《曹刿论战》齐鲁长勺之战

②.对战争场景的描写,生动鲜活,让人如同亲历。

《晋楚城濮之战》,作者将两军阵势、将帅,各路兵马的战况,描写的如在人眼前。

而且还有变化波折,或直进取胜,或退而夹击,文字虽短,却参差起伏,生动如画。

③.运用细节描写和人物言语,同样是以全知视角观照的结果。

《晋楚邲bì之战》,楚军突然发动进攻,晋军仓促应战,争相过河。

5.《左传》的写人艺术简论

①性格:

《左传》刻画的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②言行:

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环境:

吧2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

④成长:

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

6.《左传》的辞令艺术简★

①语言:

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

②外交辞令:

《左传》的外交辞令,具有理富文美的特点。

③于外:

能够深入对方内心,把握其心理,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当,使对方折服。

④于内:

能够引经据典,言辞婉转伶俐。

《烛之武退秦师》

 

叙事

剪裁功夫

全知的叙事视角

战前谋划

战争场景

细节语言

 

写人

性格

言行

环境

成长

辞令

记言文字

外交辞令

把握心理

引经据典

7.《国语》选名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王朝及齐、鲁、吴、越等国的史实。

以记言为主。

风格质朴平实。

与《左传》同记春秋历史,被称为《春秋外传》。

8.《战国策》选名★

①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②内容以纵横家言为主。

风格辩丽恣肆。

③西汉刘向整理编订成33篇,定为现名。

9.《战国策》文学特色论简选★

①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②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③引譬设喻,善用寓言(如,狡兔三窟)

二.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点

1.《论语》、《孟子》、《墨子》简介选名

①《论语》: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

②《老子》:

道家学派的开山著作,篇幅简短,韵散结合,形象化说理。

③《墨子》:

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

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墨家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2.《孟子》选名

①时间:

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是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

②主张:

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承袭和发展

③成就:

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3.《孟子》的文学特点简论选

(1)雄辩色彩较强,而且不是简单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而是具有独到特点。

①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善于设置圈套,使对方心悦诚服;

②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进入圈套,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2)善于以典型事例、引喻譬义和寓言说理。

如:

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

4.《庄子》简介选

①现在通行的《庄子》就是郭象注本。

②包括《内篇》7,《外篇》15,《杂篇》11。

③《内篇》庄子自作,《外篇》《杂篇》是其弟子和后人所作。

庄子精彩语录:

(简要有个印象和了解即可)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朝三暮四

5.《庄子》的寓言的文学色彩论简选★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寓言十九,重言十七:

①故事:

异彩纷呈的故事,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螳臂当车,西施病心,蛮触之争。

②想象:

奇幻谲诡的想象,如鲲鹏的变化以及形体的巨大。

③文风:

空灵飘忽的文风,寓言多奇幻飘逸,而不按常理连缀。

“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忽而叙事,忽而印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

④风格:

谐趣和讥刺横生。

如:

舐痔结驷(出自《庄子•列御寇》),shìzhìjiésì、鸱chī得腐鼠。

⑤文笔:

精湛传神的文笔,写意与工笔兼善。

如《庄子·逍遥游》

6.《荀子》选名

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对儒家学说的薪火相传贡献极大。

7.《荀子》说理文的特色:

①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到荀子,已经成熟。

②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

③长于比喻,少用寓言。

比喻丰富多彩,层出不穷。

如《劝学》

8.《韩非子》

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

如:

买椟还珠、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曾子杀猪文学特证:

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自成一格

书名

编者

风格

体例

内容

《尚书》

古奥迂涩

诘屈聱牙

第一部历史文集

记言

《春秋》

孔子

简明准确

暗喻褒贬

鲁国的编年史

以新闻标题的形式

记录历史事件

《左传》

左丘

叙事、写人艺术

辞令艺术

编年史

《春秋》三传

《国语》

质朴平实

第一部国别史

记言

《战国策》

刘向

铺张辩丽

夸饰恣肆

国别史

纵横家的事迹、言论

时期

作品

学派

特点

春秋末至战国初

《论语》

词约义丰

语录体

《老子》

篇幅简短

《墨子》

由小及大,多用比喻,连类比譬

推理严谨,质朴无华,多用口语

战国中期

《孟子》

雄辩色彩较强

比喻、寓言、举例说明

《庄子》

寓言和奇幻色彩、空灵飘忽

战国后期

《荀子》

长于比喻,少用寓言

逻辑严密,说理透辟

《韩非子》

冷峻峭拔,条理严密

使用寓言最多

第四章屈原和楚辞

一.屈原及其楚辞创作

1.屈原作品

《离骚》:

浪漫奇幻。

美政、理想、坚韧。

《天问》名选

①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共有370余句,1500多字,是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②它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一口气提出了l70多个问题。

③体现了诗人的见识渊博、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招魂》:

为楚怀王招魂。

结构精密、长于铺排。

《九歌》选(国礼三君,山河大少湘夫人)

①是屈原的作品

②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东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共11篇作品。

③是一组祭神的歌曲,一般一歌主祭一神。

《九章》选名(双惜悲怀,抽思涉橘哀)

①是屈原作品,最早见于刘向《九叹》。

②包括《惜诵》、《涉江》、《哀郢[yǐng]》、《抽思》、《怀沙》、《思

美人》、《惜往日》、《橘颂》和《悲回风》9篇诗歌,非一时一地之作。

③其风格是直抒胸臆,让奔放的激情直接倾泻,文笔较为平实朴素。

作品

特色

内容

具体篇章

《离骚》

浪漫奇幻

美政理想

坚韧

《九歌》

清新幽渺

祭神组曲身世之感和规讽之义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

《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九章》

直抒胸臆平实朴素

非一时一地

与《离骚》相同

《惜诵》《涉江》《哀郢》《抽思》

《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

《悲回风》

《天问》

170个问题

370句,1500多字,仅次于《离骚》

《招魂》

结构精密

长于铺排

为楚怀王招魂

2.《九歌》的艺术表现特色:

简选

①《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神歌舞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既写出了神的灵异,又将神灵人格化,寄托了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讥讽之意,例如《湘夫人》;

②清新幽渺的境界、奇异深浓的情感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相结合,造就了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意境,例如《山鬼》;

③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有一种凄艳怅惘的情调。

3.楚辞名

屈原等人开创的新文体,“楚辞”之名最早出现于西汉。

刘向编集屈原宋玉以及西汉贾谊等人的作品命名《楚辞》。

后王逸为其作注名为《楚辞章句》。

4.楚辞产生的原因选简

①歌声:

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

②好巫:

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的巫风、巫歌关系密切。

③地方:

有特色的楚地风物的描写,楚地方言的运用,造成浓郁的地域特色

④交流:

北方文化的影响,南北文化的交流。

5.楚辞的文体特征选简

①体式:

有类于《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如《天问》《橘颂》以四言为主;还有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典型样式,楚辞多指此种样式。

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②诗风:

想象丰富,铺排夸饰,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③语言:

多用楚语楚声,“兮”字、“些”字等虚词叹语是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6.楚辞与赋的区别选

体式

性质

楚辞

依“兮”而咏,语句参

差错落,长短不拘

多议论、抒情、描绘,主观抒情;

少用虚字,句式铺排偕偶,

比较整齐

客观咏物,铺排描摹。

刘熙载:

“楚辞尚

神理,汉赋尚事实

二《离骚》“轹古切今,惊采绝艳”

1.创作时间:

流放,楚怀王时,流放汉北;顷襄王时,流放江南

2.题义选

①司马迁:

“离骚者,犹离忧也。

②班固:

“离,犹遭也;骚,忧也。

明己遭忧作辞也。

③王逸:

“离,别也;骚,愁也。

”《楚辞章句》

④今人游国恩:

“《离骚》本是楚国的一种歌曲的名称,其意义则与‘牢骚’二字相同。

”音乐方面

3.《离骚》永恒的精神价值选

①美政:

“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坚毅:

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离骚》的艺术表现成就论简

①想象:

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②形象:

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手法:

比兴手法的拓展。

将单纯的比兴变为托物言志,尤以“香草美人”意象群最为出名

④语言:

结构和语言方面上,采用民歌和方言。

前半实写,后半虚写;语言上长短不拘,韵散结合;“兮”“些suò”等方言的运用。

⑤《离骚》是我国古代篇幅最长的抒情诗。

三、宋玉选名

1.简介:

屈原之徒,楚辞作家

2.代表作:

《九辩》、《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

3.风格特征:

长于铺排描摹,意境浑融;描写细致入微;语言韵散结合,长短不拘,双声叠韵(王夫之认为《九辩》是由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

4.名句: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第二编秦汉文学

第一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

一.秦代散文和李斯

1.《吕氏春秋》名选

①由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的,文章比较短小,向来被视为杂家的代表。

②文学特征是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以道、儒、法、阴阳家的思想成分居多。

2.《谏逐客书》名选

作者是李斯,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3.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选简

①李斯的创作包括奏议和刻石文。

②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奏议文,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

③他的刻石文四言为句,三句为韵,形式独特。

铺叙歌颂,气度宏大。

二.贾谊、晁错与西汉初期散文

1.贾谊★

(1)文章风格:

气势犀利,情感激扬,切直晓畅;铺排渲染简

(2)《过秦论》:

是贾谊著名的史论散文,核心是指出,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

集中体现了贾谊散文的气盛情浓、铺排渲染的特色。

(3)其他作品:

《治安策》选

《论积贮zhù疏》(紧凑严密,说理透辟)

《吊屈原赋》、《鵩鸟赋》、《早云赋》

2.晁错散文特点:

简选

①切实中肯,质实朴厚,擅长分析,往往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的具体对策。

②如代表作《论贵粟疏》,论述轻赋役以劝农功、贵粟而贱金玉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③辞藻偕偶,句式铺排,有战国策士遗风。

如: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

三.董仲舒、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

1.董仲舒:

①代表作:

《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②文章的特点:

推衍《春秋》天人相感、选

阴阳灾异思想,逻辑严密,引经据典,冷静沉稳,完全没有了西汉初期散文的纵横排宕之气。

选简

2.刘向选

(1)两大贡献:

校理《战国策》;创作了《新序》、《说苑》

(2)《新序》的特点:

内容上:

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撰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

艺术上:

能以间简短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达其形貌和精神。

体裁上:

成为独立的故事。

3.《报任安书》:

是司马迁写完《史记》后给朋友的回信,信中抒写他无辜受刑的不幸和内心的痛苦,说明自己忍辱著史的理想,提出“发愤著书”论,叙写生动,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选名

4.《报任安书》的特点:

①《报任安书》是叙写个人怀抱之作,以其真挚浓烈的感情撼人心魄。

②信中抒写无辜而遭腐刑的不幸和内心的痛苦愤懑。

③叙写生动,情感真挚深沉,感人至深。

5.《报孙会宗书》:

是杨恽[yùn]给友人的回信。

以自然流丽的文笔摹画回归田园的悠然自适,而其中又深含苦中作乐的无奈和怨愤。

6.《盐铁论》:

桓[huán]宽编纂的政论文,以史为鉴,直切时事和政策,采用对话体,与当时的主体文风不同。

三.东汉散文的演变

(一)疾虚妄、崇实诚:

东汉前期散文

1.张衡的《归田赋》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选

2.创作倾向:

批驳虚妄的政治文化

3.王充:

《论衡》

4.桓[huán]谭:

著《新论》29篇,如《陈时政疏》和《抑谶[chèn]重赏疏》抨击虚妄之先河

(二)切中时弊、情感浓郁:

东汉后期散文

1.散文的行文造语向着骈俪(对偶藻饰)方向发展选★

2.王符:

代表《潜夫论》,包括《实贡篇》《考绩篇》等,切中时弊,富于情感。

3.仲长统:

代表作《昌言》,倾向是崇尚实用,充满变革的思想,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

4.东汉后期散文的一般特征:

①东汉后期散文创作以王符、仲长统为代表;

②其文章有着求实的鲜明倾向,切中时弊;富于激情和文采

(三)两汉散文发展

西汉前期

西汉中后期

东汉

文风:

关乎治国,反思

文风:

言必称经,平实沉

前期:

疾虚妄,崇实诚

秦亡,针砭时弊,质实

稳,极少感情波澜

人物:

桓谭,王充

畅达,兼有战国遗风

人物:

董仲舒、刘向

后期:

切中时弊,情感浓郁

人物:

贾谊、晁错

异类: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物:

王符,仲长统

杨恽《报孙会宗书》

第二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

一.司马迁及其《史记》

1.《史记》名选★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

创作理想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体例是:

①本纪:

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是全书的纲领(12)

②世家:

记载王侯各国状况(30)

③列传:

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70)

④表:

依年月摘记大事(10)

⑤书:

载录文化、经济、制度(8)

2.精巧的剪裁和安排简论选★

①通过剪裁,保证历史叙述的完整和真实,以及人物命运与性格的揭示。

如项羽:

揭竿而起——鸿门宴——霸王别姬——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②互见法:

名即在人物的本传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经历和性格,在其他人的传记中描绘次要事件和性格。

既能突出人物主要性格,又能丰富人物形象。

如刘邦:

《高祖本纪》写刘邦起义、征战、开国,表现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心怀天下。

《项羽本纪》写贪婪好色,无情无赖;《萧相国世家》写猜忌功臣;《淮阴侯列传》写阴险毒辣

3.人物形象的刻画论★

(1)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如项羽“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大丈夫当如此也”。

(2)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同一篇内人物;不同篇之间的对比)

①善于描写同类情境下不同人物的不同言行

②主要人物之间的性格对比

③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比衬

(3)在特定环境下(尖锐的闹顿冲突及激烈的场面)突显人物性情

(4)以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凸显人物某方面的精神风貌

①自己说:

以独白写心理进而揭示人物性格;

②别人说:

以他人的语言揭示人物心理;

③作者说:

由作者在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