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47212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带答案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试题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我最棒

1.看拼音,写词语

DúshūChùfázèngsòngtíngzhǐ

guīzéshèngyúpáiliègāngCái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2.《花的学校》的作者泰戈尔是法国诗人、哲学家,享誉世界的作家。

()

3.《去年的树》一课中,小鸟最后找到了树。

 ()

4.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山林的景象。

()

5.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三个胃贮藏食物,只有一个胃是管消化的。

()

6.比一比,再组词。

汉()则()扬()斧()

汗()测()杨()爷()

7.按要求写词语。

(1)写反义词:

洁白—()     热闹—()

仰望—()严寒—()

(2)眼疾手快(写三个带人体部位名称

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桂飘香(写三个描写秋天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争先恐后(写三个带反义词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查字典。

我们在读书时,遇到“鸢”字不认识,就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画。

遇到认识的字“闻”,想了解字义,可以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音序(),再查()。

“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用鼻子嗅气味;④出名,有名望。

请给下面的“闻”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听而不闻()  默默无闻()  闻见香味()

9.按要求写句子

1.发明离不开许多伟大的观察细心的(连词成句,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川把大石头带到了这里。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民族小学很好。

(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峰顶这么高,我爬不上去。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日积月累。

1.牧童________,________振林樾。

2.停车坐爱________,霜叶红于________。

3.________擎雨盖,________傲霜枝。

4.萧萧梧叶________,江上秋风________。

5.________走遍天下,________

寸步难行。

6.一时强弱________,万古胜负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理不辩不明。

11.我会想一想,填一填。

1.我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比如:

和同学一起(),帮妈妈()。

2.最近,我观察了(),发现了()。

3.你出“雨中山果落”,我对()。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我能行(20分)

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BīnBīnɡ)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ànshān)子,扇(shànshā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sìshì)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2.给带点字

正确读音打“√”。

13.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的银杏树,________的枫叶,________的田野,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颜色的菊花,秋天的色彩多么丰富啊,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______________。

14.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15.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用“﹏﹏”画出来。

我能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

据说许多年以前,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

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风起舞。

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

树下是一片嫩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

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美丽。

16.短文有_____个自然段。

17.能说明水清的词语是:

___________。

18.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的()、(),再写湖的四周有(),接着写树下有()和(),最后写湖上有()。

第三部分快乐习作我喜欢

19.习作创新

题目:

最熟悉的一个人

选择生活中你最熟悉的一个人,抓住其外貌、动作、语言等,通过一件具体事写出他(她)的特点,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我最棒

1.看拼音,写词语。

DúshūChùfázèngsòngtíngzhǐ

guīzéshèngyúpáiliègāngCái

[答案]读书触发赠送停止

规则剩余排列刚才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拼音进行拼读,拼读时注意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

学生需要注意“赠送”和“剩余”的写法。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2.《花的学校》的作者泰戈尔是法国诗人、哲学家,享誉世界的作家。

()

3.《去年的树》一课中,小鸟最后找到了树。

 ()

4.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山林的景象。

()

5.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三个胃贮藏食物,只有一个胃是管消化的。

()

[答案]2.×3.×

4.×5.√

[解析]

[2题详解]

[3题详解]

[4题详解]

[5题详解]

6.比一比,再组词。

汉()则()扬()斧()

汗()测()杨()爷()

[答案]

(1).汉语

(2).法则(3).飞扬(4).斧头(5).汗水(6).测量(7).杨树(8).爷爷

[解析]

[详解]略

7.按要求写词语

(1)写反义词:

洁白—()     热闹—()

仰望—()严寒—()

(2)眼疾手快(写三个带人体部位名称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桂飘香(写三个描写秋天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争先恐后(写三个带反义词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漆黑

(2).冷清(3).俯视(4).炎热(5).提心吊胆手忙脚乱面红耳赤(6).层林尽染春华秋实五谷丰登(7).走南闯北出生入死转危为安

[解析]

[详解]略

8.查字典。

我们在读书时,遇到“鸢”字不认识,就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再查()画。

遇到认识的字“闻”,想了解字义,可以用()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音序(),再查()。

“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用鼻子嗅气味;④出名,有名望。

请给下面的“闻”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听而不闻()  默默无闻()  闻见香味()

[答案]

(1).部首

(2).鸟(3).3(4).音序(5).W(6).wén(7).①(8).④(9).③

9.按要求写句子。

1.发明离不开许多伟大的观察细心的(连词成句,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川把大石头带到了这里。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民族小学很好。

(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峰顶这么高,我爬不上去。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许多伟大的发明离不开细心的观察。

(2).大石头被冰川带到了这里。

(3).我们的民族小学真的很好呀!

(4).小鸟在树枝上唱起了动听的歌谣。

(5).峰顶这么高,我怎么爬的上去?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本题考查连词成句。

在给顺序错乱的词语排列顺序时,可以先读读这些词语,想想这些词语主要讲了什么,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把词语进行排列,然后再读读所排的句子是否通顺。

本题应连成:

许多伟大的发明离不开细心的观察。

句子为陈述语气,句尾使用句号。

2.本题考查的是“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

本题“主动者”是冰川,“被动者”是大石头,改为:

大石头被冰川带到了这里。

3.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本题在“很好”前面加入表示强烈感情的词语“真的”,在句尾加上感叹词“呀”,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4.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本题可把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比拟成人的歌声。

5.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

②把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③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上“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④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本题首先要将句中的否定词“爬不上”改为肯定词“爬的上”,再加上反问语气词“怎么”,最后将句号改为问号。

10.日积月累。

1.牧童________,________振林樾。

2.停车坐爱________,霜叶红于________。

3.________擎雨盖,________傲霜枝。

4.萧萧梧叶________,江上秋风________。

5.________走遍天下,________寸步难行。

6.一时强弱________,万古胜负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理不辩不明

[答案]

(1).骑黄牛

(2).歌声(3).枫林晚(4).二月花(5).荷尽已无(6).菊残犹有(7).送寒声(8).动客情(9).有理(10).无理(11).在于力(12).在于理(13).灯不拨不亮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默写。

1.本题出自袁枚的《所见》,全文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本题出自杜牧的《山行》,全文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本题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全文为: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本题出自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全文为: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5.“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的意思是只要有理,走到什么地方都能行得通,无理无论走到哪里都站不住脚。

6.“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的意思是短时间的强弱在于力气大小,长时间的胜负在于道理。

靠力气只能取得一时的胜利,凭正理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意在强调理是不能违背的。

7.“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的意思是灯不经过木棒拨一下(灯油),是不会明亮的;道理不经过辩论,是不会被人所明悟的。

11.我会想一想,填一填。

1.我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比如:

和同学一起(),帮妈妈()。

2.最近,我观察了(),发现了()。

3.你出“雨中山果落”,我对()。

[答案]

(1).写作业

(2).打扰房间(3).蚂蚁搬家(4).蚂蚁出洞是要下雨

预兆(5).灯下草虫鸣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答案不唯一,所补充内容符合要求即可。

比如第一题,可以是和同学一起学习、游戏等,帮妈妈收拾屋子、刷碗等。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我能行(20分)

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BīnBīnɡ)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ànshān)子,扇(shànshā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sìshì)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2.给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13.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的银杏树,________的枫叶,________的田野,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颜色的菊花,秋天的色彩多么丰富啊,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______________。

14.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15.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用“﹏﹏”画出来。

[答案]12.Bīnshànshānshì

13.黄色红色金黄色紫红淡黄雪白五彩缤纷

14.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15.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考查汉字

读音。

本题考查根据词语选择正确拼音的能力。

根据词语选择拼音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学生克服方言困扰,读音正确标准即可。

还要注意一字多音现象。

[13题详解]

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

从“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可知银杏树是黄色的,从“它把红色给了枫树”可知枫叶是红色的,从“田野像金色的海洋”可知田野是金黄色的,“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写出了菊花的颜色。

用一个词语来总结就是五彩缤纷,意思是五彩:

各种颜色;缤纷:

繁多交错的样子。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14题详解]

考查比喻句。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15题详解]

考查中心句。

中心句的特点是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本文围绕秋天五彩缤纷的特点展开描写,因此第一句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我能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

据说许多年以前,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

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风起舞。

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

树下是一片嫩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

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美丽。

16.短文有_____个自然段。

17.能说明水清的词语是:

___________。

18.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的()、(),再写湖的四周有(),接着写树下有()和(),最后写湖上有()。

[答案]16.217.清可见底

18.清可见底碧的发绿树木草地小花小桥

[解析]

[16题详解]

[17题详解]

[18题详解]

第三部分快乐习作我喜欢

19.习作创新。

题目:

最熟悉的一个人

选择生活中你最熟悉的一个人,抓住其外貌、动作、语言等,通过一件具体事写出他(她)的特点,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答案]范文:

最熟悉的一个人

她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喜欢扎马尾辫,有一双黑珍珠般的眼睛,戴一副近视眼镜,有一对弯弯的眉毛,鼻子高高的,嘴巴小小的,像个小樱桃,每天都笑眯眯的﹣﹣﹣那就是我的妈妈

我的老妈是我最熟悉的人,我不会做的题目她教我,生活中她关心我,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她比谁都着急,有时我从睡梦中醒来还看见她在床边陪着我,直到我退烧。

我的妈妈还每天不管天晴下雨接送我上下学,而且我妈妈还乐于助人。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楼下散步,走着走着,身后跑来了一位老奶奶抱着一个小女孩,老奶奶把手机给了妈妈,妈妈一脸茫然想:

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只听老奶奶说:

“快,快,我的心脏病复发了,我的孙女浑身抽搐了,麻烦你帮我把孩子送一下医院。

”妈妈二话不说,抱着小女孩直往医院跑,接着妈妈拦住一辆车子说:

“这小女孩快不行了,麻烦你帮忙送一下医院,”那个人和妈妈就把一起小女孩送到了医院,到来医院,妈妈抱着小女孩直跑抢救室,经过医生的抢救,小女孩终于脱离了危险,妈妈还不放心直等小女孩的妈妈来,过了一会小孩子的妈妈来了,医生告诉小女孩的妈妈:

“还好能及时送到医院,不然后果会很严重的。

”小女孩的妈妈很感激妈妈,一定要妈妈的电话号码,希望能好好的谢谢妈妈,妈妈却说:

“只要孩子没事了,就好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我和妈妈离开了医院,路上,妈妈告诉我说: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

以后,我也一定要像妈妈一样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不管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

妈妈就是我最好的榜样,我爱我的妈妈。

[解析]

[详解]习作指导:

一、习作要求:

写记叙文,选择生活中你最熟悉

一个人,抓住其外貌、动作、语言等,通过一件具体事写出他(她)的特点,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二、选材: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三、构思:

1、注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2、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