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53065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205套.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第205套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悄然qiǎo供给gòng帐篷掉书袋要言不繁

B.熟稔rěn上乘chéng凭添天然气开门揖盗

C.折耗shé叨扰dāo坐落真知卓见歪门邪道

D.咋舌zé朝暾tūn家具轻歌曼舞倚马可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前,伊朗正面临以色列、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制裁和军事上的威胁,但伊朗政府并不认为局势已经不绝如缕。

B.审理“河北大兴摔婴案”的法官一致认为,韩磊犯罪的手段十分残忍,情节非常恶劣,社会危害极大,罪不容诛。

C.三峡库区建设应有全局观念,既要考虑各区县产业的合理布局,更要考虑经济发展与库区环境的关系,只顾及本地利益和眼前利益的这种目无全牛的发展方式,最终会给库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D.只有从根本上着手,不断完善各项审计制度,同时,政府各权力部门也以身作则,秉公执法,亿万百姓期待的河清海晏的局面才可能出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奥运游泳冠军孙杨因无证驾驶汽车,被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罚款、行政拘留,孙杨表示,他将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也希望大家能给他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

B.“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C.国家林业局的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退化和功能减少的趋势。

D.商家当然不希望错过“光棍节”这样的日子,纷纷打出了促销的招牌,尤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第六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什么时候卖这么贵了?

”李女士在给孩子挑选读物时说,“绝对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呀!

B.北半球36度纬线横穿重庆版图,重庆确为迷人之地:

山峦奇秀,碧波漾漾;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小伙帅气,小妹靓丽,真令外地游客惊叹,流连忘返呀。

C.现在很多中学生都难以抉择是在国内考一所一流大学还是去国外考一所二三流的大学?

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个新问题。

D.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言意关系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至深。

注重言外之意,这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都要求虚中见实。

《列子〃汤问》载:

韩娥鬻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那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琵琶曲暂停时的情景说: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是深得中国艺术妙趣的。

古代的绘画要求在有限的形象之外寄托不尽的意趣,往往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观者自己去想象、补充,正如包世臣《安吴论书〃述书上》引邓石如的话说:

“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奇趣乃出。

”在戏曲舞台上,不设道具或仅设极少的一点道具,也主要是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种种生活场景,给现众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都是以有尽寓无尽。

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不可能没有局限性,不一定能够完全表达人们所想的东西。

语言实质上只表达普遍的东西;但人们所想的却是特殊的东西、个别的东西。

在一首诗里,言总是有尽的,写得再长也有终结。

但是这有尽的言所包涵的意味,它们所给予读者的启发却应当是无尽的。

任何一首诗都有它的主题,可是不同时代的读者,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联系各自的生活经验,对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中国古代的诗论特别重视诗歌语言的这种启发性,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太凿。

一览无余的作品算不上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

一个懂得艺术的鉴赏者,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图画,也可以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真意。

李白听蜀僧弹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了刘少府画的山水障,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

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抽出读者不尽的思绪和想象。

含蓄不等于隐晦,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并不是有话不说,而是引而不发。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

最后的一跃已经开始,无限的风光即将展现。

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最广阔的想象余地。

强调含蓄并不排斥痛快。

直抒胸臆,淋漓痛快也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全看诗人的造诣如何。

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歌语言越饱满,越富有启发性,就越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

B.语言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表达人们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言有尽”。

C.古代绘画具有不尽的意趣,因此它具有“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点。

D.诗歌中的含蓄不等于隐晦,含蓄是有话不说,隐晦是引而不发。

6.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诗切忌太直太露,读诗避免太滞太凿,因此,要真正实现诗歌的艺术鉴赏,作者与读者必须相互激发,诗歌鉴赏才能完成。

B.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它们的艺术表现形态虽不同,但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追求却一致。

C.李白听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画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由此可见,读诗不仅要从吟诵的诗句看到图画,还要从画在纸上的图像中听到声音。

D.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是诗人及一切艺术创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鉴赏者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

7.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是怎样体现“言意关系”的?

请以选修教材中所学诗句为例,运用“言意关系”进行鉴赏。

(5分)

答: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

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

其子立恭,能诗。

皆意度阔略。

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

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

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

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

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

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

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

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

延余两人坐。

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

叟识其意,曰:

“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

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

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

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

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

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

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

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

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

李出琵琶弹数曲。

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

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

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

“奈何不与道士诗?

”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

“乐其无已乎?

”遂与李及道士别。

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

“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

”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

“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

“是游宜有记。

”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

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

及期余病,不果行。

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

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

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取材于杨士奇《游东山记》)

注:

①丘:

坟墓。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余两人坐   延:

邀请

B.道士不能胜      胜:

取胜

C.窍而吹之   窍:

钻孔

D.而乐无加乎此     加:

超过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内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B.草木之葩烂然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皆欲取而难于言觉今是而昨非

D.乐其无已乎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B.隐溪乐观旷达,怡情山水,喜欢结交朋友,虽然年事已高,对生死却很淡然。

C.原本立恭提议该为这次出游写篇游记,可是因为一些原因,作者一直未能写作这篇游记,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

(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及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3分)

翻译:

②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

“奈何不与道士诗?

”(2分)

翻译:

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分)

翻译:

(2)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6处)(3分)

《易》曰:

“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诚哉斯言,不可以不深察也。

伏惟陛下欲善之志不减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若以当今之无事行畴昔之恭俭则尽善尽美矣。

(选自《贞观政要》)

答:

伏惟陛下欲善之志不减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若以当今之无事行畴昔之恭俭则尽善尽美矣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1)颔联与颈联在写景角度及意境氛围两方面有何差异?

请简要赏析。

(3分)

答:

(2)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首诗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作答。

(3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①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②?

何处相思明月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③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⑤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⑥岭树重遮千里目,。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

锦书谁寄

东西

①人是怀旧的动物,什么消失了就怀念什么,什么消失得越快便怀念得越迅速,比如我就怀念过麦芽糖、弹弓、军衣、汽枪、鞭炮、压岁钱、爱情以及白日梦……不要伤感,因为这种怀念是明摆着的,只要生活在时间的链条里,谁都逃不过去。

但有些怀念却在悄悄地孕育,即使对象还没有完全消失,却已经让我怀念了。

②书信,正是这么一种值得怀念的对象。

我平生收到的第一封信,是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

一天,老师把一封信递给我。

那是来自部队的信,上面赫然写着我的乳名。

我哆嗦了半天,才把信封撕开,原来信是我从未见面的表哥寄来的。

他当兵了,挎驳壳枪了,所以要把这个喜讯告诉我父母,而我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他只好让信在我这里拐一个弯。

这封信被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揣在心窝子的旁边,不时地按一按,生怕它丢掉。

它除了能给我走夜路壮胆之外,还使我对山外边有了大胆的想象,当时我是多么希望能像表哥那样,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

③后来,我外出求学,书信成了我跟家里讨钱的惟一工具。

我的信一去就是一两个月,犹如石沉大海,基本上得不到回音。

于是我的思绪就跟着那封信一遍遍地走,想象它怎么到达县里、乡里、村里,再怎么到达我姐夫的手上,我姐夫又如何如何地读给我父母听……我知道不等信读完,父母的眉头早就紧锁了,他们不知道向哪里去找钱,猪还没有出栏,木耳还没长起来,鸡又发瘟了,粮食本来就不多……在我这头,信是希望,是期待,甚至是温暖;然而在我父母那一头,信也许就是钢刀,就是恐吓,就是一张张罚款单。

好在我的父母都能咬紧牙齿,一次次完成我的罚款任务,才让我有了今天。

所以,不是全部的信都是美好的,但却值得我去回忆,值得我去感激。

④写信最多的日子,是在初恋的岁月,我跟恋人分居两地,几乎每天一封。

当看到好的小说我会在信里谈感想;当工作上稍有成绩,我会在信里大吹特吹……而她的工作和生活也是通过信件向我呈现。

这样的通信常常使我没有时间概念,几天前发生的事情往往要在我收到信件的时候才知道,也就是说她经历的我也会经历一遍,已经消失的事件因为书信便存活下来。

这是文字的力量,书信的力量,它让我们分享喜悦,共渡难关。

在当时,我几乎把文字当作最有力的工具,就像一个名人说的:

书生报国无它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所以我选择写作,以为拥有了文字就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

⑤但是错了,当我像暴发户那样拥有一部砖头似的手机时,才知道一个声音的时代已经来临。

你只要在手机上按下一串数字,就可以听到千里之外的呼吸,方便了,近了,世界变成村庄了。

我们在“喂、啊”声中,把一切摆平,搞定,书信的仪式、期盼的心情、遥远的想象、纸上的墨香统统地被声音覆盖,说话更直接,心灵更草率,仿佛吃快餐,只为填饱肚子。

再也不会有人像李白那样“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连回味的时间都不曾空出。

这几乎是集体性的叛变,哪怕我这样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也因为图方便,不再愿意拿起笔来写信。

于是,我对书信除了抱歉就是怀念。

⑥几年前,我因为向作家叶兆言(叶圣陶之孙)约照片,收到过他的两封来信。

那信是用一种特制的书画纸写成,竖式,每页八行。

明明他年长于我,却在抬头处称为我兄;明明我是小辈,他却在落款处称自己为弟。

这是多么谦逊的表达!

暂且不说称谓,单凭那纸、那字你就感受到了一种尊重,书香之气扑面而来。

也许这就是信的最后贵族,留住它便是对书信的最高尊敬。

14.怎样理解文中划线句子“不是全部的信都是美好的,但却值得我去回忆,值得我去感激”的含意?

(2分)

答:

15.根据文章②③④段内容,概括书信对作者的意义。

(6分)

答:

16.本文以“锦书谁寄”为题,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17.文章第⑥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8.在文章第⑤段,作者写到“这几乎是集体性的叛变,哪怕我这样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人,也因为图方便,不再愿意拿起笔来写信”。

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的态度和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这一现象的看法。

(6分)

答:

六.(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19.下面是一则时事评论,请根据其主要内容给“蜗牛行动”下一个定义,不超过25字。

(4分)

网络版权保护离不开蜗牛行动

近期,“苹果涉嫌盗版,作家集体维权”事件引发关注。

网络盗版“免费的午餐”对许多人来说诱惑难挡,面对强大的数字平台,著作权人的叫板如同“蚍蜉撼大树”,需付出高昂的成本。

如何破解这种困局?

力量仍在于著作权人自身。

一次容忍等于十次鼓励,对每一次侵权绝不退让,每个人都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版权,就能一点一滴改变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

或许在万里长征的网络版权保护道路上,这种维权显得犹如蜗牛般细微,但正是持久的汇聚而成的蜗牛行动,才能推动尊重知识产权社会共识的最终形成。

蜗牛行动是指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在一起,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并自选角度,作简要评论(不超过60字)。

(4分)

材料一“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是诗人杜甫为好友李白写的名句,但李白终究没能“头白归来”。

不过,他青少年时代的读书之处,现距江油城区6公里的小匡山下,一个占地800亩、由油菜花与麦苗种出的巨大李白头像已经初步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绝无仅有的一大人文奇观。

昨日,记者在这里看到“千年李白,回归大地”八个大字清晰可见。

据了解,读书台下这片田地的承包者是太平镇的100多户村民,去年9月与一家文化公司签下协议书后,村民便按照划定区域播种庄稼,由于今年气候的影响,原本已经该呈现的李白头像将推迟一些时间。

材料二从播种到出苗,历时半年多的史上最大的李白头像近日在李白故里——四川省江油市的一块田野里逐渐清晰起来。

金黄色的油菜花与翠绿色的麦苗令巨大的李白头像及“千年李白,回归大地”八个大字完美显现。

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曾在四川江油度过其少年时代,至今该地年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

此项活动策划者称,他还将以“李白一张脸,占地八百亩”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标题:

(2分)

评论:

(2分)

21.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实施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

请根据阅读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4分)

国家

学习意识

生活意识

幸福指数

认为学习最重要

关心学习成绩

有金钱和打工意识

认为“能过上普通的生活就满足了”

美国

50.5%

87.8%

63.3%

63.3%

83.8%

韩国

50.9%

88.2%

70.7%

52.2%

73.3%

日本

46.2%

74.1%

52.2%

70.7%

77.4%

中国

80.6%

93.4%

45.8%

45.8%

82.7%

(1)综合图表内容,以“中国高中生”为陈述对象,得出结论(不得出现数字)。

(2分)

答:

(2)请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给中国高中生提出一点建议。

(2分)

答:

22.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分)

①世世代代有多少人从这里走过,曾经发生过多少故事。

②一片云,一朵花,一排杨树,漫天的风沙是他们忠实的朋友。

③敦煌,这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西北边陲城市,曾经辉煌,也曾经被遗忘。

④几十年过去改变的是他们的容颜,不变的是他们手中的画笔和永久的坚持。

⑤敦煌见证着这一切,敦煌石窟记载了这一切。

⑥这些敦煌石窟艺术的保卫者,选择这里的原因,是他们心中的理想

答: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师说,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潜力,就如每一粒米都有它的潜力一样。

有人问,米有什么潜力呢?

大师问,你看过酿酒吗?

酿酒师把米蒸熟,再把蒸熟的米放进缸里,然后把缸密封起来,让米与外界隔绝,隔绝外界的喧嚣与繁华。

一段时间后,缸里那质朴的米就酿成醇香的酒。

这时,几元钱一斤的米开始成为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酒,这就是米的潜力。

大师顿了顿,继续问,米的潜力是怎么形成的呢?

就是从它在缸里密封的那一刻开始的,从它隔绝外界的喧嚣和繁华开始,是黑暗、孤独、寂寞、沉静酿就了它的潜力。

每一个人潜力的挖掘和开发,也是如此。

请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铜梁一中高2015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语文答案

1.D(A供给gōng,要言不烦;B平添;C叨扰tāo,真知灼见)

2.C(“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题目中不是强调整体和全局观念,可改为“一叶障目”“鼠目寸光”等。

A“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微弱,时断时续。

B“罪不容诛”罪恶极大,处死都不能抵偿。

D“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平静了,形容天下太平,也说“海晏河清”。

3.D(A“杜绝”“不再”不合逻辑。

B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动到“星光大道”前面。

C搭配不当,应为“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

4.A(B冒号不能管到句子结束,将“靓丽”后逗号改为句号。

C问号前的句子并非问句,问号应改为逗号。

D第二个书名号去掉,或者加引号。

5.A(B项混淆“或然”与“必然”,原文是“不一定能完全表达”;C因果颠倒;D张冠李戴,含蓄是引而不发,隐晦是有话不说。

6.B(A项强加因果,结论是强加的,原文中没有依据;C项篡改文意,原文说艺术欣赏“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图画,也可以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真意”,是并列关系,而“不仅……还”是递进关系;D项无中生有,“最高境界”“必备的艺术修养”在文中没有依据。

7.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注重言外之意,虚中见实,言有尽而意无穷。

(2分)如《李凭箜篌引》中的“吴丝蜀桐张高秋”,言有尽而意无穷。

欲言音乐之美,先说乐器之精;“高秋”不仅点出时令,更表现了秋高气爽的环境;“张”不只是弹奏动作,更展现出乐曲的张力,其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3分)

8.B(胜:

承受)

9.C(C都表转折。

A代词“那里”;兼词,“于之”,在那里。

B助词“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D反问语气,“难道”“怎么”;代词“它”)

10B(“喜欢结交朋友”错,原文开头说他“不妄交游”)

11

(1)①但是(隐溪父子)深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每句1分。

关键字是“晦匿”“妄”“相得”,补出主语“隐溪父子”)②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

“为什么不送给我一首诗呢?

”(每句1分,关键点是“已而”“揖”“奈何”“与”)③老来应当志气更盛,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呢?

困厄中心志更加坚定,不抛弃远大的志向。

(重点落实“宁”“穷”“青云”)

(2)伏惟陛下欲善之志/不减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若以当今之无事/行畴昔之恭俭/则尽善尽美矣

12.

(1)颔联写近景,境界高古、清幽(古朴、幽雅、清净)。

颈联眺望远景,景象阔大、幽眇(空阔、迷蒙、幽深)。

(“近景”“远景”1分,各自的意境氛围2分)

(2)采用融情于景(侧面烘托,白描)的手法,通过处士卢岵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卢岵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高洁,表现了作者的思慕之情。

(手法1分,卢岵古朴高洁1分,作者思慕之情1分)

13.①隔叶黄鹂空好音②谁家今夜扁舟子?

③迷花倚石忽已暝④吴楚东南坼⑤芙蓉泣露香兰笑⑥江流曲似九回肠

14.有些信件给父母带去了经济和心理的压力,父母给予的温暖和支持值得作者感怀。

15.小学时,表哥的书信激发了我对未来和外界的想象,给予我勇气;求学期间,书信成为我向父母求救的工具,也融入到作者的记忆和生命里;恋爱期间,书信维系了我和恋人的关系,同时让我明白书信和文字的力量。

(每点2分)

16.化用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显得典雅;暗示当下书信作为交流媒介的衰退;表达作者对书信的怀念;引出文章主题。

(每点1分)

17.通过叶兆言的书信,表现其谦逊和书香气;表达作者对他的尊敬;和前文所写手机流行、书信不再的现象形成对比;收束全文,深化主旨,突出对书信的怀念。

(每点1分)

18.态度情感:

作者对当下人们对书信的背叛持否定态度,对书信逐渐消失存有遗憾,表达了对书信的怀念。

(3分)看法:

正反皆可。

示例一:

交流工具的更替是时代发展得必然,作者大可不必感慨,需用更达观的态度来对待。

示例二:

书信体现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情趣,现代生活往往使情感、趣味缺失,不妨保留一些古典情怀。

(3分,言之成理即可)

19.蜗牛行动是指网络版权所有人进行的细微又持久的维权行动。

(对象“网络版权所有人”1分,“细微而持久”2分,“维权行动”1分,不是单句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