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5995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docx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委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

委培采矿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活动中最后一个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环节。

是在学完全部课程和实习的基础上,通过矿井设计等形式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实践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

以毕业设计为采矿工程专业主要的结业方式,能得到采煤工程师较为全面地基本训练,对提高学生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应据学生情况以搞矿井设计或矿井设计与专题相结合为宜,并不断扩大后者比例。

专题部分主要是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专题部分应提前发给学生专题目录(或学生自行选择题目并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以调动学生课内外学习的积极性,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目的

通过毕业设计要达到下列目的:

1.系统地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2.对矿井设计和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初步掌握矿井设计和采区设计的方法、技能;

3.熟悉和掌握现行的煤炭工业建设方针、技术政策、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任务

按期完成一个新矿井(自选题毕业设计,即该矿井设计说明书1本。

1.矿井设计说明书(包括专题部分1.5万字左右。

2.从矿上拷贝图纸作为学习参考,包括:

矿井开拓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或切面图,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回采工作面布置图,井底车场平面线路布置图,井田地质地形图形。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说明书是用文字和图表,把设计各章节的依据、计算、分析、比较和做出技术决定的内容,扼要地加以说明的技术文件,它的优劣,直接影响设计质量,编写说明书必须作到文、图、表并茂。

即:

叙述简明扼要,语句标准简练,根据和采取的决定阐述确切,计算准确,制表清晰,插图美观,做到文字说明和所选用的图纸、表密切配合。

2.方案比较时,第4章、第5章起码要有一处用较为详细的经济比较,或优化设计。

3.设计说明书一般按大纲的章节编写,如果顺序及内容要求变动,应经指导教师同意,各章应重新开页。

4.设计说明书书写严格按照《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基本要求》中的规定排版和打印。

5.设计说明书中所用公式,应将所用符号及其单位加以说明,数字代入后,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列计算过程。

6.专题与设计说明书订在一起,专题部分要按论文的格式写,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准确。

7.必须按期完成设计。

三、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说明书章节

第1章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第1节矿区概述

矿区或矿井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行政隶属关系。

矿区(矿井地形、地势、主要山脉、河流、湖泊、水库、沟渠、村镇的分布情况,河流的流速及流量,历年最高洪水位。

矿区气象:

最高最低气温,年平均温度;雨期及年降雨量,主导风向和最大风速;冻结期及冻结深度。

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来源。

矿区内其他矿井及工业企业分布与生产建设情况。

矿区的地震震级及裂度。

第2节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地质特征,地面标高及标高差。

井田勘探程度,井田煤系地层特征。

地质综合柱状,表土层及风化带深度,煤田的成因及生成年代。

井田的水文地质构造:

最主要的破坏及其形式——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的分布、产状和对煤层的影响,有无岩溶塌陷现象。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

井田内河流分布、河流流量及洪水位;地下各流砂层、含水层的厚度及分布、含水系和渗透参数;地下各隔水层的厚度、岩性及分布;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各含水层对开采的影响。

溶洞水的静储量及水力联系,断层的透水性质以及水力联系。

第3节煤层特征

井田煤层埋藏条件:

走向、倾向、倾角、埋藏深度及在井田内的变化情况。

煤层层数:

各可采煤层的厚度(最大、最小、平均值及层间距(最大、最小、平均值。

煤层的围岩性质:

各可采煤层的顶板底板岩性、厚度、硬度、容重、松散系数及其他与开采有关的特征。

煤的特征:

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煤的牌号、用途、硬度、视密度、及解理性。

煤层中含有夹石情况。

煤层的含瓦斯性、自燃性、含水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

本章应有以下图表:

矿井交通位置图(说明书插图

井田地质地形图:

1:

5000、1:

10000,图中要给出设计确定的井田边界和井筒位置。

综合地质柱状图(说明书插图、或按比例绘制

煤层特征表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表

第2章井田境界和储量

第1节井田境界

说明井田走向边界和倾斜方向边界、及其确定的依据,有无扩大的可能性,井田的走向、倾斜长度(包括最大、最小和平均值,井田的水平面积。

第2节井田工业储量

井田勘探类型,钻孔及勘探线分布情况。

按不同标高分别计算各煤层的工业储量。

高级储量所占比重,是否需要补充勘探。

第3节井田可采储量

确定井田境界煤柱及工业场地、井筒、地面建筑物、河流等安全煤柱。

其大小可参照生产矿井实际数字选取,或按照当地岩石移动角计算。

确定煤层开采损失。

按不同标高分别计算各煤层的可采储量。

分煤层按不同标高(或水平将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计算结果汇编成表。

第3章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第1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确定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并对确定的依据进行论证。

确定矿井的服务年限,并校核是否符合煤矿设计规程、规范的规定。

第2节矿井工作制度

矿井的年工作日数。

每昼夜工作班数,出煤班数,每班工作小时数。

每昼夜提升小时数

第4章井田开拓

第1节概述

1.如为改、扩建或延深设计时应叙述现有的开拓系统(附开拓系统平面图及剖面图并对现有开拓系统进行评述,尽可能说明旧有设备的利用情况。

(新建矿井这部分可免

2.简要说明影响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并参考区内现有矿井开拓方式的优、劣,确定该井田开拓方式:

平峒、斜井、立井或混合式。

第2节井筒位置的确定

1.确定井筒位置,数目,包括主井、副井和风井。

2.列表说明井筒名称、用途、规格(附井筒断面图1:

50,井口坐标及标高,井筒倾角及方向,井筒长度等。

第3节开采水平的设计

1.水平高度的确定:

确定开采水平的位置、数目和标高,各水平的垂高,上山开采或上、下山开采、阶段数目和平均阶段斜长。

列表说明水平储量及水平服务年限。

2.设计水平的巷道布置

确定煤层群分组、煤层开采顺序。

主要运输大巷,总回风巷,暗(立、斜井的布置方式、数目、位

置、用途及规格。

第4节采区划分。

结合井田具体条件论证采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确定合理的采区走向长度,按水平合理划分采区,并对划分的采区编号。

第5节井底车场

确定井底车场型式、布置方式和层位。

验算主、副井空、重车线长度,说明井底车场调车方式,编制车场列车运行图表,计算车场通过能力。

说明井底车场各种硐室位置,计算井底车场的巷道和硐室容积。

拷贝参考井底车场平面线路布置图。

第6节开拓系统的综述

叙述由方案比较法确定的开拓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煤、矸、料、人及充填灌浆系统,同时拷贝参考的开拓系统平面图及剖面图。

平面图比例:

1:

5000或1:

10000

剖面图比例:

1:

2000或1:

5000

移交生产时井巷开掘的位置,计算初期开掘工程量

本章应提出几个完整的开拓方案,通过技术分析比较选定2个合理的开拓方案,最后通过经济分析比较(基建费用、生产经营费用、工程量和建设工期等确定出最合理的井田开拓方案。

第5章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第1节煤层的地质特征

着重说明设计采区内可采煤层的名称、厚度、倾角、煤层结构、牌号、硬度、容重及变化情况。

说明顶、底板岩层的组成,物理力学性质,煤层的瓦斯和水文地质情况,煤层的爆炸和自燃发火危险性,煤层的主要地质构造,与邻近煤层的开采关系,其他与开采有关的问题。

第2节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选择各煤层的采煤方法,对主要可采煤层的采煤方法和机械化程度,要说明确定的依据。

确定工作面的落煤、装煤、运煤所用的机械设备、工作方法。

确定工作面长度,并按通风条件、采煤机能力、运输机能力检验工作面长度的合理性。

确定回采工作面的基本和特种支护方式、支架规格和布置方式。

顶板管理方法:

控顶距、放顶步距、放顶方式。

人工假顶的材料选择和铺设方法。

充填材料和充填方法。

选定循环作业方式,编辑循环图表、工人出勤表、机电设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

回采工艺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3节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

概述设计采区在矿井中的位置、邻区开采情况、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围岩性质、采区范围、采区工业储量。

论证采区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

确定采区内各种煤柱尺寸,计算采区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

用方案比较法通过技术分析比较确定采区巷道布置方案。

采区形式、采区上(下山的数目、位置及用途。

采区区段划分、区段平巷布置方式、层间或分层间的联系方式。

上、下煤层,上下区段同时回采时工作面的超前距离。

采区生产系统:

通风、运输(煤矸等、供电、洒水及充填排水系统和灌浆系统等。

拷贝参考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要求标注巷道名称、采掘设备布置、生产系统路线、设备和设施,比例:

1:

2000。

采煤工作面工艺设计:

选择各可采煤层的采煤方法,确定回采工艺、工作面支架架型、采煤机和运输机类型,确定工作面长度、采高及工作面日推进度。

拷贝参考采煤工作面布置图,要求三图(平面图1:

100或1:

200,走向、倾向剖面图1:

50、三表(循环图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和工人出勤表。

第4节采区车场设计及峒室

采区上、中部车场的形式,线路布置和调车方式。

设计采区下部车场及装车站的线路,并绘制插图编入说明书。

确定采区主要峒室的布置。

第5节采区采掘计划

确定采区各种巷道的断面和支护方式。

确定采区各种巷道掘进方法和作业方式及掘进速度。

移交生产和达产量时,采区、回采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的配备,可采煤量。

采区各工作面年推进度、产量及能否保证采区年产量、计算采区回采率。

本章只设计一个采区和一个煤层的工作面。

第6章技术经济指标

见技术经济指标表。

技术经济指标

-6-

四、毕业设计图纸的要求

1矿井开拓系统平面图或立面图(图纸序号:

02

该图主要反映矿井开拓方式、通风方式、开拓部署、延伸方式、井田内水平和采(盘区或带区划分,

-7-

以及矿井移交生产时井下采掘生产状况。

当设计煤层倾角为属于倾斜或缓倾斜时绘制开拓系统平面图,当设计煤层倾角属于急倾斜时绘制开拓系统立面图,比例1:

2000或1:

5000或1:

10000。

内容包括钻孔及其标注,煤层底板等高线及标高标注,地质构造线及其构造名称和特征标注,矿井全部开拓巷道(矿井移交生产前的巷道和移交生产后的巷道用线型区分及其名称标注,固定损失保护煤柱线(包括井田边界煤柱、断层煤柱、防水煤柱、工业场地或其他建筑或构筑物保护煤柱、大巷和阶段石门保护煤柱等,工业场地范围及保护带,水平、采(盘区或带区分界线及其采(盘区或带区标注,开拓系统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等。

2矿井开拓系统剖面图或切面图(图纸序号:

03

当设计煤层倾角为属于倾斜或缓倾斜时绘制开拓系统剖面图,当设计煤层倾角属于急倾斜时绘制开拓系统切面图,主要反映各开拓巷道间空间关系,比例原则上与其平面图一致。

内容包括井田边界线,地层地质和地形主要特征(地表地形、冲积层与基岩分界线、主要标志层、可采煤层、主要含水层、断层等构造线,主要开拓巷道(剖开用实线,未剖到用虚线及其名称标注,地面保护区宽度及其保护煤柱线等。

3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图纸序号:

05

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图,反映巷道布置,区内划分,生产系统,机械配备,采(盘区或带区达产时采掘位置及接替关系等情况,比例1:

1000或1:

2000。

设计采区或盘区或带区必须经过指导教师认定。

主要包括图幅内钻孔及其标注,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其标高,地质构造名称与特征标注,井田、采区或盘区或带区边界线,区段或分带编号及其分界线(线宽0.4mm双点划线,采(盘区或带区达产时已经开掘全部巷道,区内生产系统(包括运煤、通风、运料、排矸等和机械配备标注,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等。

4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剖面图(图纸序号:

06

采(盘区或带区巷道布置剖面图,通常沿着区内主要准备巷道剖开,主要反映准备巷道与开拓巷道和回采巷道间关系,比例原则上与其平面图一致。

内容包括井田、采(盘区或带区边界线,煤系地层地质主要特征(主要标志层、可采煤层、主要含水层、断层等构造线,区内全部设计巷道(剖开用实线,未剖到用虚线及其名称标注,保护煤柱线等。

5回采工作面布置图(图纸序号:

07

该图主要反映回采工作面及其周围巷道布置和支护及机械设备等,同时反映该工作面工序安排、劳动组织、经济技术效果等情况。

绘制的回采工作面布置图必须是该生本设计中采用的工作面布置中一种形式,并经指导教师批准。

工作面布置图内容包括回采工作面布置平面图(比例1:

100或1:

200,当图幅宽度不够时可用断开线断开,主要绘制回采工作面机械设备布置及其工序间关系,工作面和回采巷道支护情况,标注工作面长度、超前及滞后加强支护距离,护巷煤柱尺寸或巷旁支护情况。

同时在本图内插入回采工作面最大和最小控顶距剖面图(1:

50,回风巷和运输巷剖面图(1:

50,本工作面的循环图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和工人出勤表等。

-8-

6井底车场平面布置图(图纸序号:

04

该图主要反映井底车场平面线路布置及其巷道和硐室布置,比例1:

500。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水平井底车场和硐室(马头门硐室,卸载、装载及散煤清理硐室,调度室,中央变电所和水泵房,候车室,主副水仓及清理硐式,电机车修理间,充电硐室,火药库等及其名称标注(位于开采水平巷道用细实线,其他用虚线及其相联系的井巷工程,车场的线路布置(粗实线,调车方式。

7井田地质地形图(图纸序号:

01

绘制该图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掌握矿图知识和绘图技巧,提高学生绘图水平,同时验证检验设计矿井开拓方案和合理性。

井田地质地形图比例1:

5000~1:

10000。

复制设计矿井原图或工业场地及其附近地质地形图。

另外,设计图纸要有图框、图号、图签、坐标网、指北针、图例等。

1图框:

矿图要有限定图范围的图框,图框包括外框和内框两部分组成。

外框为粗实线(线宽1~1.5mm,距离图纸边界10~25mm。

内框为细实线(线宽0.13mm,外距离外框线中心距离1~1.5mm。

2图号:

每张图都应有图号,图号位于图纸的左上角图内框内部,下部和右部由细实线圈定,上下宽20mm,左右长80mm。

图号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中间以短线相隔,即:

CK-(学号-(图纸编号。

其中CK是专业简码,即采矿工程;学号为学校编制的统一学生编号,图纸编号为两位数字,如开拓平面图为02。

3图签:

图签位于图纸的右下角,内框的内部,采用本校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用图签,基本要求见下图。

参照设计图册,设计本校专用图签建议稿如下:

-9-

仿宋长(3×4

4坐标网:

经纬网线和标高线均为细实线,前者图上间距均为100mm×100mm,后者按对应平面图的等高矩及其比例确定,并在图纸边框内侧网线的端部标定其坐标。

5指北针:

在平面图的右上方要有指北针。

指北针由箭头,箭杆和N组成,箭头长度20mm,宽度10mm,箭杆长度30~40mm,N字大小为9mm×9mm,位于箭头前部。

6图例:

图中使用的各种符号,均应在图例中说明。

图例位于图纸右下角,自左向右排列,字体为仿宋体,字号为4号,栏宽10mm。

7方向:

上高下低,即上部等高线标高大于下部等高线标高。

五、毕业答辩

1、答辩的程序

(1答辩内容和时间要求

学生向答辩小组报告自己设计(论文的简要情况,时间约10-20分钟,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约10分钟。

(2教师提问内容要求

答辩委员会教师提出问题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需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②毕业设计(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③鉴别其独立工作能力。

2、答辩前的准备

(1思想准备

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

答辩是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必不

-10-

可少的环节。

它既是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也是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进一步推敲、修改、深化的过程,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大有好处。

(2答辩内容准备

①准备关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说明报告。

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基础上,写好供20分钟用的答辩报告。

②准备回答答辩委员会教师提问的资料

例如:

•对本课题,曾有人做过哪些研究。

•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观点、方案是什么?

尚有争议的意见是什么?

你对这个课题的研究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有何新的发展,提出和解决了什么问题。

•设计(论文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重要的引文、版本、出处。

•你对本课题的研究还有什么想法?

你以为尚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再研究、你准备怎样去做。

(3答辩辅助用品准备

主要准备参加答辩会所需携带的用品,如毕业设计(论文的底稿及其说明的纲要,答辩问题提纲及主要参考资料;

3、答辩注意事项

答辩时要做到掌握时间,扼要介绍,认真答辩。

(1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2仪容要整洁,行动要自然,姿势要端正;要有礼貌,答辩开始时要向老师敬礼,答辩结束时要向老师道谢。

处处体现自己有较好的修养,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

(3向老师报告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和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要沉着冷静,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内容上要紧扣题目,言简意赅。

表述上要口齿清楚、流利,声音大小适中,要富于感染力,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

(4对于老师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确实回答不出来时,应该态度坦然,直接向老师说明回答不出来,决不要答非所问。

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4、总结深化

答辩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答辩。

有哪些经验与教训,从总结经验教训入手,检查自己掌握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情况,找出薄弱环节采用补救方法和措施,把基础打扎实一些,以利日后向新的高度攀登。

六、毕业设计考核方法

1、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采用记分和评语兼用的办法,记分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

2、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应根据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以及答辩情况,结合指导教师的

评审意见和评分,最后给出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评定成绩。

3、成绩的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

“优秀”成绩的比例一般掌握在学生总人数的10%;“中等”及以下成绩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

4、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评分的平衡协调与审核后向学生公布。

七、毕业设计主要参考书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活动中最后一个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环节。

主要参考书应包括采矿工程专业的全部专业课教材和全部专业基础课教材,此外应主要参考:

《矿井设计手册》、《煤矿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

还应参考实习矿井的《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矿井初步设计或矿井改扩建设计》、《采区设计》、《回采、掘进面作业规程》等。

附录一内蒙古工业大学函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由本人独立完成,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毕业设计(论文应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字迹工整,结论解释合理。

3.毕业设计(论文篇幅以1.5万字以上为宜。

4.毕业设计(论文的封面参照学校提供的项目内容,所有文字部分一律用A4号纸激光打印。

二、一般格式和顺序

毕业设计(论文由三部分组成:

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

(一前置部分

1.封面:

封面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应有封面。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毕业设计(论文总评定书。

4.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记录。

5.设计(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要突出毕业设计(论文的新见解。

为了方便文献检索,应在设计(论文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设计(论文的关键词(3-5个。

6.目录:

目录独立成页,应包括设计(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正文章节、参考文献、致谢等内容的页码。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章、节、条分别以1、1.1、1.1.2等数字依次标出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目录中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

(二主体部分

1.引言(第一章:

在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前,其内容包括该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本研究课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的综述、毕业设计(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研究范围,简述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

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三个大的方面。

在本部分要运用各种可能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正文一般还包括附加的文献、引证、脚注。

设计(论文正文中的每一部分都应有清晰的标题,使用加粗字并用中文标号按顺序标明,标题和下面的正文应空两行。

3.结论(最后一章:

结论是全文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形成的总观点,应该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要着重介绍本人的独立见解及其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附录部分

1.参考文献:

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8篇。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毕业设计(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后。

2.致谢:

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个人。

三、书写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封面

题目:

题目应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设计(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题目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二摘要及关键词

1.设计(论文摘要

设计(论文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要求在300字以内。

在写法上一般不分段落,常采用无人称句。

摘要中一般不能出现非通用性的缩略语或代号,不得标注、引用参考文献。

应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

关键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