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6179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两步计算应用题》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0页例1。

教材分析

本应用题是学生过去学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简单应用题的发展,即由原来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引申到求比两个数多(少)几(或几倍)的数。

教材主要通过题组练习,让学生比较三道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异同,帮助学生掌握该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解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分析简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合作,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对于纯粹的应用题教学有些反感,不太乐意为了解题而解题,喜欢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

因此将应用题与别的活动课程进行整合,联系生活显得很有必要。

设计理念

1、联系现实,创设情境,注重融合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

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这里的现实应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因此学生素材应尽量来源于生活,在其中又应当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

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学生的“现实”或许更多地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例如“今天我当家”这个情境就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班队活动。

其中,四个计划的设计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难怪课后有的同学说:

“我觉得这节课有点像数学课,又有点像班队课,还有点像思品课。

2、在开放中合作,在交流中收获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而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开放的小组群体中,可以自由自在地交谈,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

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

3、重组整合例题,对教材“二度开发”

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它要求教师从一个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鼓励教师尽情释放智慧的源泉,在教材与标准之间驰骋创造力。

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根据教学的需要,重组、整合了例题,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

由于例1的内容较为远离学生的生活,所以我们大胆地处理教材、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大胆地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引进数学的“大课堂”,把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和“小红”一起“邀请朋友”、“上街买菜”、“社区服务”、“购物”,在完成计划中自然无痕地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或几倍)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掌握用综合法思路分析推理的过程,提高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3、结合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

同学们,学校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你们想参加吗?

小红也想参加,她想利用双休日当一回小主人。

她把想法和爸爸说了,爸爸说:

“好啊!

不过那要看看你有没有当小主人的能力?

”于是他就考考小红了。

出示:

买青菜用了2元钱,买白菜用了多少钱?

师:

你们能解答吗?

为什么?

是呀!

缺了一个条件也就不知道买白菜的钱和买青菜的钱有什么关系了,那你猜猜爸爸会怎么说呢?

生自由发表意见。

(买白菜比青菜多用3元钱;买白菜比青菜少用1元钱;买白菜的钱是青菜的2倍)

[细致入微地渗透生活观念,精心设计,巧妙借助“今天我当家”的场景,对生活要素进行提炼,创设了良好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从细微之处看生活”,在生活氛围中自觉调动原有认知储备,全身心地为小红想计策、出创意。

]

二、提供材料,研讨新课

师:

小红也全部答对了,爸爸高兴地说:

“那就让你来当家吧!

”于是小红就制订了当家的一些计划,她的第一个计划是什么呢?

1、出示:

计划一:

邀请朋友

请3个同班好朋友,2个兴趣班好朋友,请小邻居的人数比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少1个,请了()小邻居。

师:

你们会算吗?

说说看,为什么要先求3+2=5(人)?

是啊,跟小邻居的人数有直接关系的是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

(出示线段图,图略)

师:

在图上哪一段表示同班好朋友的人数?

哪一段表示兴趣班好朋友的人数?

同班好朋友和兴趣班好朋友的总数呢?

所求的问题在哪儿?

第二段怎会比第一段短一些呢?

接下来怎么办?

(生答师板书)

师:

小红请好了小伙伴准备去买菜,妈妈和奶奶听说小红想当家,非常支持。

练一练:

奶奶给了10元钱,妈妈给了20元钱,爸爸给的钱比妈妈和奶奶给的总数少2元,爸爸给了()元钱。

同桌交流后回答。

2、出示:

计划二:

上街买菜

买青菜用了2元钱,买萝卜用了3元钱,买肉用的钱比买青菜和萝卜的总数多8元,买肉用了()元钱。

师:

谁愿意说说?

(生答师板书)小红也很快地算出来了,这时旁边一位正在买菜的老爷爷看见了,也想请她们帮帮忙。

练一练:

买茄子用了4元钱,买冬瓜用了2元钱,买鱼的钱比买前两样的总数多4元,买鱼用了多少钱?

师:

你们愿意帮忙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就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生动的、有趣的。

本环节步步深入,分别设计了“邀请朋友”、“上街买菜”等生活实例,激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诱发出“我就是小红”的意识。

让学生充分交流想法蕴涵了尊重个体思维的原则,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

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感觉到书本上知识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把知识的学习不留痕迹地融入对生活的学习中,融入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

3、师:

吃完午饭,小红决定去完成第三个计划,去小区刘奶奶家打扫卫生。

小红多会安排呀!

出示:

计划三:

社区服务

2个同学洗衣服,1个同学扫地,擦窗的人数是洗衣服和扫地的总数的2倍,擦窗的有()人。

生答师板书。

师:

小红和小伙伴们把刘奶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地往家走,正好遇上小区管理员张叔叔,原来啊,他正在发搞好家庭卫生的倡议书呢!

练一练:

第一次发了22份倡议书,第二次发了38份倡议书,第三次发的是前两次总数的3倍,第三次发了多少份倡议书?

[在数学课中创设情境,并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

因此在四个计划这一主线中还必须注意数学知识间的衔接与穿插,“上街买菜算算钱”,“小区发了多少份倡议书”,这些都能在现实中找到蓝本,学生身临现实情境,与其说是在解答题目,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事情,不仅实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而且还注意了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

]

4、揭示课题: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比较三组算式

师:

你有什么发现?

(相同点:

都是先求总数,因为要求的问题都与总数有直接关系;不同点:

因为所求的问题和总数的关系不同,所以计算方法也就不同。

6、看书质疑(生完成例1)

三、开放练习,拓展提高

1、妈妈买了8个苹果,6个梨,9个香蕉,买的桔子比苹果和香蕉的总数多7个,买了多少桔子?

(生自练,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的不同列式)师:

谁愿意来说说?

逐题出示:

①8+6=14(个)②8+6+9=23(个)

14+7=21(个)23+7=30(个)

师:

这样做行不行?

为什么?

如果算式是对的,那如何改题目呢?

[这是一道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让学生在想中练,错中悟,使每个学生都成为选择信息的主体,变以往学生坐着等信息为主动获取有用的信息。

]

2、师:

小红当了一天的小主人,有没有把所有的钱都用掉?

她一共有多少元钱?

用掉多少钱?

还剩多少钱?

这些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生自由发表看法。

师:

小红想把奶奶给的10元钱还掉,然后再捐给班级里的一名贫困学生10元,现在她还剩多少钱了?

最后她还有一个计划

3、出示:

计划四:

购物(图片)

钢笔饮料铅笔小画册薯片牙膏

6元/支3元/瓶1元/支4元/本3元/袋5元/支

师:

小红会买些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帮小红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购物方案。

(学生设计)

师:

如果要把所有的物品都买下,需要多少钱?

钱够不够?

如果不够,你会想出什么方法呢?

(渗透打折、还价等思想)

[在课尾设计“计划四:

购物”,这一环节呈现给学生的信息是用20元钱去买提供的商品。

看似简单的一道题,由于学生在开放的空间,开放的群体合作中收集、整理信息,不仅设计了10多种与众不同的购物方案,而且还延伸出:

如果买东西后钱多了可用来捐款、还给父母、存起来等多种办法,适时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当有同学提到要把所有的商品全买下而钱又不够怎么办时,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纷呈,如讨价还价、打折优惠、先欠再还、买一送一,有些购物策略甚至连老师也始料不及。

开放的活动开发了学生丰富鲜活的认知潜能,在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中,不仅增进了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而且还意识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

四、课堂总结

师:

这一天小红过得非常有意义,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她制定的四个计划,解决了很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今天我当家”的活动中,她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轻松愉快中学会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同学们,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多观察,勤动脑,相信任何难题我们都不怕!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在于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于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

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数学最终是为了用数学。

]

课题: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学目标

  1.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通过对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位数除法法则的认识.

  2.理解商末尾添零的意义,掌握商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商的末尾添零占位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并比较熟练地计算这类除法题.

  教具学具准备

  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20÷13=  900÷18=  240÷48=  750÷25=

  7200÷36=  9100÷13=  640÷16=  960÷24=

  在口算过程中说一说520÷13 240÷48 9100÷13是怎么想的?

  2.二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订正板演时,要求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特别要强调,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师:

通过刚才的复习,说明同学们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掌握得很好.

  出示例147820÷23=

  师:

除数由一位变成了两位数,仍然是商末尾有0的除法,你们还会做吗?

  2.教学例14

  

(1)学生试算例14 7820÷23=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教师在下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尝试做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2)教师提问:

这道题的商是多少?

为什么?

被除数十位上的商是4,已经没有余数,为什么还要在个位上商0?

(将问题写在小黑板上.)

  (3)小组讨论,充分发表各种见解.

  因为根据除法的计算法则,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对着那一位写商;如果不够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商0,所以商的个位上就写0.被除数十位上的商虽然是4已经除尽,但个位上的0除以23仍然得0,所以商的个位应写0.

  因为7820÷23商的首位在被除数的百位上,商应该是三位数,所以应该是340.

  因为除到被除数的百位商3,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商4,表示商是34个十,也就是340,所以个位要写0.

  如果商的个位不写0,商是两位数34,不表示三位数340,经验算34×23不等于7820,所以商不是34.

  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见解充分给予肯定.然后指导商写得不完整的同学把商写完整,从而使学生再次体会到,做除法时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是0,只要在被除数个位上补0就可以了.

  注意:

教师要强调这个0不能丢,并用红色粉笔描一描这个末尾0.

  (4)对比练习

  把倒排的被除数改成7830并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试做.想一想这道题与刚才例14有什么不同?

做题过程中有疑问同桌可以议一议.

  结合板演竖式提问:

当十位上商4后,出现了余数“1”,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0移下来?

  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十位上的余数“1”表示一个十,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余数则表示是10.

  提问:

商的末尾不添0行吗?

为什么?

  教师强调:

商末尾不添0,商就不是三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个百4个十,而只是34;若商末尾不添0,根据“被除数=除数x商+余数”验算结果也不等于被除数.

  教师提问:

比较两道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口述:

相同点——都是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

       不同点——前一道没余数,而后一道有余数.

  3.反馈练习.

  9180÷54=  5778÷54=  3749÷31=

  全课小结

  商末尾有0的除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没有余数,商末尾的0必须写上.一种是有余数但不够商1时,也要用0占位.为了防止商末尾的0丢掉,可在计算前判断商的位数.计算后进行验算.

  随堂练习

  1.笔算.

  

  2.判断.

  

(1)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也就有几个0.()

  

(2)被除数的末尾有0时,得出的商末尾可能有0.()

  (3)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错在哪儿,讲清理由.)

  

  布置作业

  略

  板书设计

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

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知道余数的意义,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式题。

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策略意识和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看谁能很快说出( )里最大能填几?

( )×5<6      (  )×3<20    5×( )<38

( )×4<22      6×( )<34    7×( )<24

2、 游戏“猜猜看”激发孩子探索新知。

出示情境图:

几十个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球。

师;老师不看屏幕,同学们告诉我几号球,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谁来考考老师?

生:

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球的颜色呢?

二、新课

1、 设疑

请同学们笔算题卡上的3道除法式题

6÷3=       7÷3=      11÷3=

学生提问:

7÷3=、11÷3=该用哪句口诀,该怎样计算?

2、 解疑

(1)      摆一摆

        师:

①同学们动手分一分,7÷3、11÷3的结果是多少?

②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呢/

③今天分的这两道与以前分的有什么不同?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

剩下的又不够再分。

剩下的不够分的数就叫余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2)      说一说

师:

刚才我们通过分知道7÷3的结果,那么笔算3  7     ,商是几,竖式该怎样列,余数该写在哪儿,请同学们同桌议一议,也可以动手试着做一做。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①3 7   商是几,为什么商是2,你是怎么想的?

②7的下面应该是几,为什么?

“6”表示什么?

③余数是几?

你是怎么算出来?

“1”表示什么/

④横式中的得数该怎样写?

教师指导:

先写商,接着用6个点表示还剩,最后写余数“1”。

读作;六余一

师:

有余数除法的笔算与整除除法的笔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      做一做

请同学们笔算题卡中的式题

把一位同学的式题用投影仪展示,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全班集体讲评。

3、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      请同学们观察7÷3、11÷3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7÷3=2……`1                  11÷3=3……2

   2                              3

3  7                          3  11 

   6                               9

   1                               2    

(2)      学生提出问题:

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

余数比除数大行吗?

余数和除数可不可以一样大呢?

等等

4、 突破难点 解决问题

(1)      情景图:

分四次苹果,列出除法算式

第一次:

有15个苹果,每4个分一盘,可以分几盘?

还剩几个?

师:

剩下的3个还够分一盘吗?

为什么?

那么“3”就是什么数?

(余数)

列出除法算式15÷4=3……3

第二次:

有16个苹果,每4个分一盘,可以分几盘?

还剩几个?

分3盘时,问;剩下4个是余数吗?

为什么?

师:

可见剩下的数都是余数吗?

为什么?

(不是)那么,剩下怎样的数才叫余数呢?

列出除法算式:

16÷4=4

第三次:

有17个苹果,每4个分一盘,可以分几盘?

还剩几个/

师:

老师分了3盘,还剩下5个就不再往下分了,你们认为这样分恰当吗?

列出除法算式:

17÷4=4……1

师;通过分苹果我们列出了3道除法算式,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学生思索、讨论,得出结论:

①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2)      小游戏

小朋友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有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

5、 笔练

请学生笔算38÷5,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小结;①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要想几和除数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练习

1、 基本练习

(1)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4  21     6  26        5 17      9  80      7  40

(2)      给做对的小动物戴花

49÷6=8……1        36÷7=4……8      43÷5=8……3

    8                  4                8

6  49             7  36           5  43

         48                 28               40

          1                  8                3

2、 变式练习

(1)      游戏“猜猜看”

 师:

现在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猜球颜色吗?

生:

①这些彩球是按红、黄、蓝3种颜色为一组排列。

   ②还运用了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学生试着猜猜看,学生提出问题,课后思考

①    大的数该怎样猜?

②    彩球颜色增加了,同学们会猜吗?

教学目标

(一)通过复习一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

难点:

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投影出示口算题:

(用纸板覆盖,一题一题出示)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教师提问:

14×2请你说一说口算过程.(学生回答10×2=20,4×2=8,20+8=28)

教师追问:

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140×2又是怎样口算的呢?

(同座位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同学回答(把140看成14个十,先用10个十乘以2是20个十也就是200,4个十乘以2是8个十也就是80,200加上80等于280)

教师揭示课题:

(板书:

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

板书:

口算14×3.

想一想 14×3的意义是什么?

(3个14是多少)

根据14×3的意义,用小棒摆出来.

想口算的顺序,先拿出表示10×3=30,3个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个4的小棒是12,合起来是42,30+12=42.

板书:

14×3=42.

比较14×3与14×2两道口算的异同:

(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启发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

两道题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再乘以个位上的数,只是14乘以3,个位上的数相乘,满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两位数.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6×2=

26×3=

25×2=

要求同学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再把这几道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请几个同学直接写在小黑板上.待同学写完后集体订正.

分别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

16×2:

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

26×3,25×2分别请同学互相说,集体说,个人说.反复叙述口算过程.

出示例2:

板书:

口算:

140×3=

请同学想一想应该怎样做,然后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一下)做完后,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集中起来说出不同的想法:

因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

把140看成14个十,14个十乘3得42个十,即420.

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30×5=

380×2=

150×6=

每人在自己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能用几种方法说出口算过程.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个位上、十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投影出示)

首先看完题后,想一想这里是什么意思,然后填在书上,填完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最后集体订正.

2.填空练习:

(投影出示)

明确题目要求后,在课本上填括号.

订正时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左面三道题,被乘数添一个0,再请同学说出结果,并说明口算过程.

3.找朋友游戏.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12×4

16×5

14×3

36×2

120×4

160×5

240×2

260×2

题目卡片贴在黑板上,(或在投影上一题一题出示)答案卡片发到同学手中,当题目出示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