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7325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docx

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

管理:

就是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协调各种关系和各项工作,高效益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教育管理:

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包括国家教育的行政管理(宏观管理),和学校部的管理(学校管理,微观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学:

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古代把“管”理解为主其事,把“理”理解为治其事.

教育管理的二重性包括:

教育管理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

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两大分支.

教育行政管理学以国家教育事业管理为研究对象,学校管理学以学校部管理为研究对象.

管理是管理思想质的飞跃,是人类社会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

专门的教育组织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社会出现时产生的.

20世纪前50年,教育管理在“科学管理”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下,逐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1.为什么说管理是社会的一种基本职能?

答:

通过管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管理的研究,认为管理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由于重视管理,人类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取得成就,还推动文化,教育,信息的发展.才能实现对社会自然的改造与发展.

2.教育管理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

答:

1是一门边缘学科.既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研究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研究管理的一般规律. 2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产生于教育管理的实践,又要指导教育管理的实践.

3.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主要由哪两门学科组成?

答:

教育管理学主要包括:

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两大分支.教育行政管理学以国家教育事业管理为研究对象,学校管理学以学校部管理为研究对象.

4.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

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

5.试论述教育管理的二重性.

答:

教育管理的二重性是指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教育管理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也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所以不同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教育管理思想,组织机构,领导体制都不同.

第二章教育管理的特点

1管理包括哪三层含义?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共性)   答:

管理包含三层意思:

1管理要有正确的目标;2管理要有合理的组织措施;3管理要讲效率.目标是科学管理的核心,合理的组织措施是科学管理过程的主体,高效率是科学管理的生命力.管理目标和管理措施必须统一.管理效益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目标和措施都要表现和落实在效益上. 

2与一般管理相比,教育管理有什么特点?

(特性)

答:

教育管理与一般社会管理除共性外,还有其特性.

1管理容的教育性.2管理对象和“产品”的主体性.3管理过程的复杂性.3怎样理解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

答:

教与学的统一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的主要矛盾.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以教学为主.这些思想都是对这一主要矛盾的反映.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是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培养目标都是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

4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畴.答:

1主体与客体 2共性与个性3质量与数量4有效与无效集权与分权5权威与服从

第三章教育管理的目标

目标:

是人们的行为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

管理目标:

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某种结果或境地.

教育管理目标:

教育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某种结果或境地.

目标管理:

围绕管理的目标所进行的管理. 

一、教育管理目标的作用是什么?

   答:

1导向聚合作用2激励作用3控制作用 

二、教育管理目标如何分类?

    答:

1按时间长短划分:

长期目标  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2按管理围分:

  国家一级  地方一级学校一级

        3按管理容分:

教育管理综合目标专项目标 

三、制定教育管理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答:

1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3教育科学理论4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 

四、制定教育管理目标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答:

1调查研究2分析讨论3确定目标

五、目标管理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从产生到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 以绩效评估为中心的目标管理.

第二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     以目标结合为中心的目标管理.

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  以长期规划或战略规划为中心的目标管理 

六、目标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答1目标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  2目标管理是对组织整体的系统管3目标管理是重视成果的管理. 

       4目标管理是全员的管理. 

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包括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1计划阶段 包括三项工作:

一.论证决策 二.分解目标 三.定责授权

   2执行阶段  包括三项工作:

一.咨询指导 二.反馈控制 三.协调平衡

   3检查总结阶段 包括:

一.目标成果考评二.实施相应的奖罚三.总结经验 

八、试论述在教育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

1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2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3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   

    4有利于改进管理作风,提高管理能力

第四章教育管理的过程 

管理过程理论:

以管理的过程和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职能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管理理论.

教育管理过程:

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机关的领导下,充分利用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发挥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职能,使整个教育管理系统有效运转预定目标的过程.

教育管理职能:

教育管理系统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教育管理职能通过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管理行为表现出来.教育管理过程的职能有:

计划组织控制教育指挥协调激励 

1管理过程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说?

答:

一、法约尔学说.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区分开来.第一次提出了管理职能的思想.二、古利克的“七职能说”. 三、孔茨的“五职能说”

2教育管理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

1教育管理过程是一种教育性的活动过程.2是一个多层次的活动过程. 3双边活动过程 

   4动态的活动过程   5可控制的过程. 

3教育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

一.教育管理过程是由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组成的.计划是指确定目标和选择实现目标的方案.方法.实施是教育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检查是对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判断.总结是对教育管理过程某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整体分析和评价.

  二.教育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的关系:

  1有机结合,有序运行.2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不断发展,螺旋上升.

4教育管理过程各环节的容及基本要什么?

答一、计划阶段1计划的程序:

1)确立目标2)集思广益3)做出决策

              2计划的撰写:

1)指导思想2)管理目标3)任务4)措施

 二、实施阶段容包括:

1)组织2)协调3)控制4)激励

 三、检查阶段基本要求:

1)要有端正的态度2)要灵活运用多种检查方式3)要避免走马观花,走过场

4)要做到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结合,动员全体成员积极参加

5)要根据检查结果做出相应的奖罚处理.

  四总结阶段.容包括:

1)要对过去的工作情况作简要回顾,明确所要总结的教育管理活动的背景情况和大体规划.

2)要对教育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做详细的分析.3)总结经验,汲取教训.4)提出以后管理活动的构想和建议. 

5教育管理过程在检查阶段中有哪些检查方式,及基本要求?

答:

1按检查时间分:

平时检查阶段检查  2按检查围分:

专题检查全面检查

   3按主体分:

领导检查个人检查相互检查4按性质分:

过程检查结果检查. 

6教育管理过程在总结阶段中有哪些总结种类,及基本要求?

答:

1按时间:

年度总结阶段总结3按容性质:

常规总结专题总结个人总结

2按总结围:

国家教育管理总结地区教育管理总结单位教育管理总结

 7为什么说教育管理过程是一个可控制的过程?

 1相对一般管理过程或企业管理过程,教育管理的容和过程相对比较稳定,包含很多常规性,程序化的改变缓慢的因素.

 2有纵向的组织机构.横向的部门机构,从而对教育管理过程的发展产生控制和约束.

 3有各种法律,法规,制度,而且管理者被赋予一定的权力,从而对教育管理过程产生一定的控制. 

8为什么说教育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

答:

教育管理过程总是随着系统外各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过程.

  一连续,平滑的变化过程.在这情况下,管理过程处在循序渐进,持续稳步上升的状态,没有大起大落.一般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体制或学制的改变,应该保持这种状态.

  二不连续的变化过程.在这情况下,管理过程处在突然,不同常规的状态.所以,教育管理过程通常是一个由连续性变化到不连续变化,再由不连续变化到连续变化的交替过程.

第五章教育管理的质量

质量:

指产品或工作满足规定要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效益:

指某一特定的系统运转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利益.

质量管理:

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教育质量管理: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教育工作的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以保证教育目标和教育管理目标达到最优化效果.

 1质量与效益的辩证关系如何?

 答:

两者密不可分,效益是管理活动的中心,但其重要前提是质量,没有质量的基础和保证,效益将要落空.要提高效益,必将保证提高质量.

 2怎样理解现代管理的效益观?

 答:

现代管理的效益观是一种”大效益观”.包括:

1)经济效益即管理活动在经济上所达到的目的程度,2)目标效益即管理活动实现管理目标的程度3)社会效益指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

 3教育质量管理的特点如何?

 答:

1)教育管理质量标准的综合性.2)教育管理质量控制的复杂性

3)教育管理质量评价的模糊性.4)教育管理质量形成过程的长期性.

4(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答:

全面质量管理是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把组织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它的特点体现在:

1)管理的对象是全在的.2)管理的环节是全面的.3)参与管理的人员是全面的.4)使用的方法是全面的.

5理解教育管理质量的容?

 答:

1)全员管理. 2)全程管理. 3)全局管理.

6教育质量管理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答:

一制订质量标准.(如何制定质量标准?

)1)数量表示法2)程度表示法3)专家判定法

二分析质量情况.(怎样进行质量分析?

)1)分层分析最低层次是被管理者做自我分析 上一层次是部门分析最高层次是教育系统整体分析2)状态分析是教育工作质量的某些基本情况对照所设标准进行分析3)因果分析在了解质量的一般状况后,对提高或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进措施.

三控制质量的形成.(怎样控制教育管理质量?

)1)确定质量控制线2)工作控制3)组织控制

四评价质量结果.

第六章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

 科学研究:

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探索自然界客观规律性的一种特殊的认识与实践活动.

科学方法论:

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以科学研究过程为线索,以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容所建立起来的体系.

系统方法:

是按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来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有序:

系统由较低级的结构转变为较高级的结构.无序:

由较高级变为较低级的结构.

1科学研究能够进行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

1)世界上的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运动发展的,物质与运动不可分.这是必要条件之一.

 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是必要条件之二.

2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体系是如何划分的?

 答: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

 1)哲学方法论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是最高最抽象的方法论层次.保证研究的正确方向.

 2)一般科学方法论是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是具体化,是一三层次的中介.

 3)具体研究方法是在教育管理研究中运用的手段或技术.

3如何理解唯物辩证对教育管理研究指导作用的五个基本观点?

 答:

1)实事的观点:

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教育管理中也有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在研究分析评价时要贯彻.

 2)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教育现象的本质特征.

 3)动态发展的观点一切东西都是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之中.动静结合.

 4)矛盾统一的观点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既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考察特殊性.

 5)质量结合的观点同时重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4系统科学的三条最基本的原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答:

三条最基本的原理是:

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

 1)反馈原理: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

 2)有序原理:

只有通过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可能有序.

 3)整体原理:

要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的新的功能.

5系统方法论对教育管理研究有什么指导作用?

答:

1)教育是个大系统:

研究教育管理,要把教育作为整体的系统来考察.

2)反馈原理的作用:

教育总是使受教育者在一定时间达到一定的目的.这就要随时了解教育现状,找出差距,从而改进教育管理.

3)有序原理的作用:

在教育管理中,促使学生,学校成为开放系统,就要开强学校与社会,学校组织与非学校教育组织的联系.

4)整体原理的作用:

管理者要以追求整体优化为目标,就要进行合理组合.

6教育管理研究都有哪些具体方法?

 答:

主要有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其他方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

1)调查法收集客观事实材料,并进行整理和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

2)实验法基本特征:

因果关系推论,进行自变量操作,控制无关变量.

3)经验总结法对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主观回顾,分析思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行动研究法由研究人员和教育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谋求在工作环境中当前问题的解决,评价,改正行动过程的研究方法.

5)观察法通过感官或仪器考察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6)测量法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7)文献法从古今中外有历史或参考价值的资料中去研究某个问题的方法.

8)个案分析法以一或几个人作样本或一个群体作样本对教育现象问题进行研究.

7经验总结法与行动研究法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答:

经验总结法是一种主观回顾式的研究方法,是先干后总结,而行动研究法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具体问题先制定研究计划后干.

 8在教育管理研究中运用调查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

1)可以发现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暴露矛盾,并通过不断的解决,促进发展.

2)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改进教育管理工作.3)为实现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教育管理和教育预测服务.

 9在教育管理研究中运用实验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

1)实验意味着改革,创新.是连接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是办好学校的动力.

2)可以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管理理论,形成新管理思想,指导推动改革实践

3)推广普及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为新的管理理论假设应用实践寻找操作程序.

 10调查法的分类?

答:

按调查目的:

描述性调查,相关性调查,比较性调查,预测性调查.

按调查对象的选择围:

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遍调查.

按调查方式:

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成品分析调查.

第七章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

教育行政机关: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担负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专门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中专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行政机关.

教育行政机关的国家公务员:

指从国务院至乡(镇)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1省级教育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答: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草拟本行政辖区地方性的2)编制本行政辖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3)主管或协同有关部门管理各类高等教育.全面负责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

4)主管本行政辖区中等教育和中等以下教育教学工作,制定教学计划,编审教材.

5)主管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6)主管本行政辖区教师工作和学校干部队伍建设.

7)管理本级教育行政的教育经费,及使用

 2教育行政机关的设置和改革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

1)符合教育行政机关体制和职能要求.2)着眼宏观,行政和事业,企业分开3)精简机构,提高职能,合理配置.4)依法设置.

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答:

:

1)可保证国家工作人员队伍廉洁,高效的人事管理制度2)实现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科学管理

3)可以对干部人事进行分类管理.

4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容是什么?

 答:

考核的容是德能勤绩,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绩是指工作数量质量效益贡献.

5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与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共同基本原则和不同点(特点)是什么?

答:

原则1)公平竞争原则.2)实绩原则,即功绩原则3)物质保障原则4)依法管理原则.

 特点:

:

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继承和发扬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优良传统.

6怎样才能管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和“出口”?

 答:

一、管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必须严格实行录用和调入制度.

1)录用国家公务员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和按职位要求选人,符合德才兼备标准的原则2)要调入人员必须符合岗位职务应具备的条件.

 二、管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出口”,必须执行好辞职,辞退,开除制度.

1)国家公务员有权按有关规定辞职.擅自离职的,给予开除处分

2)辞退:

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不称职.不胜任不接受安排,无故连旷15天,一年超30天

3)违反国家公务员纪律,应予开除的.

4)严格实行退休制度.

第八章我国中小学部领导体制及改革 

中小学部领导体制:

指中小学部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教育管理体制:

指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如何管理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学校管理体制:

指学校部领导体制外,包括学校人事,劳动,经费,分配等在的一系列组织管理制度.

校长负责制:

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全面负责的学校组织制度.这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制度,也是学校的一种决策制度. 

1我国中小学部领导体制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答:

1)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制度. 2)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和基础.3)是发挥校长领导效能的重要保证.

 4)决定着学校党政关系的正确解决.

2为什么说中小学部领导体制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制度?

 答:

它规定了学校机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等,涉及谁来领导和负责全校的工作,由谁来行使学校的决策权,指挥权的问题.因此,它直接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直接影响学校全局工作的关键因素,是办好学校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3我国中小学部领导体制改革的基本容(或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

1)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2)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发挥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3)建立和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改革核心是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 

4中小学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条件是什么?

 答:

一人员素质条件(一个良好的中小学领导班子要具备哪些素质)1)富有战略头脑和政策头脑2)团结合作3)精简干练4)人员素质结构合理5)富有权威6)作风,支持群众参与监督和管理.二上级领导条件.校长和上级部门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三法规保障条件. 

5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

1)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2)有利于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行政的统一指挥作用.

3)有利于加强管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6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部领导体制沿革的经验教训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

从实质上,中小学部领导体制的演变都是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的:

 1)党的领导和行政领导的关系. 2)个人负责与集体负责的关系. 3)职责和权力的关系4)领导与群众监督的关系.

第九章中小学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规划 

战略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发展战略把“战略”和“发展”联系起来,形成“发展战略”,起始于发展经济学,1985年由美国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首先提出.

教育发展战略指国家在一定时期,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以及教育发展条件与可能性,为实现其社会发展总目标而做出的有关教育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的谋划和对策.

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在一定时期教育的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以及教育部结构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体系.

中小学教育规划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而确定教育目标及其所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 

1教育发展战略的容与特征有哪些?

 答:

容:

1)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2)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3)教育发展战略的步骤 4)教育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

 特征:

1)长期性2)全局性3)关键性4)层次性 

2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有哪些方法?

 1)社会需求法2)人才需求预测法 3)教育投资效益分析法 4)国际比较法. 

3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程序有哪些?

 答:

1)准备研究工作(首要阶段),包括组织准备,思想准备,资料准备 2)拟定工作方案 3)确定战略目标(重要环节)

 4)研究战略重点 5)分析制定对策 6)论证最终方案 

4怎样论证教育发展战略的方案容?

 答:

论证的核心和关键就是论证方案容,主要有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的关系 2)战略指导思想确定得是否科学,正确

 3)战略目标确定是否得当 4)战略步骤和战略布局是否合理适宜5)战略对策是否充分得力,是否足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论证的形式有:

专家问卷,集中论证,领导审批. 

5中小学教育规划包括哪些主要容?

 答:

1)教育发展目标   2)教育现状的诊断与分析   3)教育规划目标  4)教育规划行动方案的拟定与选择.

6如何制定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则(制订步骤)?

 答:

一收集与分析有关信息(包括四类信息:

      1)教育系统的信息     2)有关人口发展变化的信息      3)有关教育经费的信息   4)人力资源与就业的信息)

 二确定教育规划目标

  

(1)首先须以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为导向  2)其次依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的优先顺序,协调各层次目标间关系

 3)目标要高标准,又要切实可行)

 三编制教育规划草案与评估

 (要充分分析教育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素,还要遵守”整体详尽性”和”相互排斥性”原则)

 四选择教育规划方案

 

(1)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