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7616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docx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doc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年6月28日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院提升整体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学院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工作重点,推进学院科学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在深入总结学院“十二五”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二五”工作回顾及“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学院“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2011—2015年,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十三五”学院改革、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

学院紧紧把握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战略机遇,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四川区域经济建设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确立了“应用型、国际化、高质量”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致力于培养以“能做、能说、能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人才。

重点发展建筑工程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护理等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注重内涵建设,为学院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经过五年的建设,学院(绵竹校区)现有占地面积800亩(另有300亩备用发展用地),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1余万平方米,学生宿舍8余万平方米。

现建有校内实训室(中心、基地)69个。

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室114间,语音实验室1间,教学用计算机1600台,固定资产超过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6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2.6万册;初步完成了校园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建设,为实现校内现代信息教育和管理打下了基础,各类文体及学生生活设备基本配套。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学院现有校内专任教师416人,校外兼职教师102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教师73人,占17.5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95人,占22.84%;“双师”素质教师128人,占30.77%。

先后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学院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起“能做、能说、能合作”的“三能”人才培养模式。

各专业按照学院总的培养模式,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逐步形成符合各自专业特点的培养模式。

学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参照职业标准,对接职业岗位,合理设置课程。

推动思政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等公共基础课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公共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遴选了《SQL数据库程序设计》、《ERP沙盘模拟》、《工程测量》等15门课程作为院级精品课程进行建设。

(五)学生的教育管理迈上新台阶

学院不断加强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学生教育管理新方法、新途径,建立健全了涵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奖勤助贷、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学生管理制度,推动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

学院实行院、系两级学生管理体制,形成了院长负责,党政齐抓共管,院、系两级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学院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学生教育管理的特色和风格。

(六)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五年来,学院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办学规模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学院办学规模从2011年的只有不到7500人,2012年首次突破1万人,到了2013年更进一步,增长至1.4万人,3年时间内几乎翻了一番。

2015年招生专业达到34个,普通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10114人,成人专科在校生5125人。

2011年以来,报考我院的生源质量、报考率、报到率和第一志愿上线率逐年提高。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8.0%、97.3%、97.6%。

学生自主创业也有了良好的开端。

学院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七)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学院于2016年1月召开了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学院党委和纪委。

在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的领导下,学院党委充分发挥了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各党总支(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开展了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积极开展党内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工会和团委的工作领导,为学院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十二五”期间共发展学生党员2964人,教师党员43人。

二、学院“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职教发展方向。

国家近几年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的出台,都表明国家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将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力度,为高职教育的当前改革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机遇。

(二)国家经济转型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亟须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未来五年,成都市、德阳市乃至全省将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型,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综合创新力和服务水平。

在经济与产业结构迅速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过程中,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且将日益走向多元化,这为我院举办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学院拥有集团办学优势

学院办学规范,办学条件正在不断改善,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社会声誉良好,拥有独特的希望教育产业集团资源背景,该集团财力雄厚,潜力巨大,具有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集团化办学优势。

三、学院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现已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和实力竞争时代。

截止到2015年,四川省有高职学院58所,其中,民办高职院校18所,拥有举办专科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本科院校16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6所,国家骨干高职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9所。

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综合实力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我院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有学院办学设施条件尚不能适应学院今后建设发展需要,本科校区建设需要尽快跟进;建设投入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楼、实训室(中心、基地)、图书馆等相应教学设施建设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学院生活服务设施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内外资源配置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院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待优化、数量有待增加,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尤其是在构建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等方面尚有较大的差距,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院现有专业结构不够合理,优势专业群尚未形成,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体现不够,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整合度不够,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专业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部分

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秉承“感恩、阳光、严谨、责任”的校训,以服务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建立与完善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满意的质量标准,坚持“应用型、国际化、高质量”的发展理念,努力把学院办成西南地区具有国际化特色、培养以“能做、能说、能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应用型人才的一流民办本科高等院校。

二、发展定位

(一)办学类型定位

学院是以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为主,兼顾非全日制成人专科教育与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升格本科院校工作的综合类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二)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专业建设定位

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按照“科学规划、重点建设、优化资源、培育特色、注重创新、提升水平”的方针,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抓手,全力打造重点和特色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建立以护理大类重点专业和商科大类特色专业为主体,人文艺术和建筑工程、信息工程相关工科专业为两翼支撑的专业群,形成学院专业建设的新格局。

优化课程结构,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优化专业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以“三能”即能做、能说、能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努力把学院办成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具优势特色,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与学院事业发展相适应,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办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水平质量跻身省内民办高校前列的一流民办本科高等院校。

(二)主要发展指标

1.办学规模

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同时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至“十三五”末,全日制在校生人数控制在15000人左右,每年的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人次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形成全日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同步协调发展格局。

2.专业设置

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形成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建设结构;创建5个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优势专业群。

学院的招生专业保持在40个左右,并选择部分专业,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高职自主招生工作和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

3.师资队伍

全院教职工总数控制在900人左右,专任教师达到600人以上,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达到30%以上,按照每个专业均有带头人、均有2-3名骨干教师的要求,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进、培养工作力度,到“十三五”末,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三部分

“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试点现代学徒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把试点现代学徒制,作为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全面推进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互联网+高职教育”的教育形态,将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培养出具有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应用能力的各专业人才;进一步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引入国内外职业岗位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积极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实施教、学、做相融合的学习模式,不断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教学模式改革;改革教学组织与评价方式,结合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积极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继续推行双证书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考核评价模式。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加强课程标准化建设,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与开发工作,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改革,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

“十三五”期间,各专业原则上要开展不少于5门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并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

在此基础上,组织我院教师和企业专家编写一批特色突出、质量较高的国家级、省级、院级教材。

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经验,结合我省经济发展、行业需求与学院实际,“十三五”期间,各专业都要全面推动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开发工作,并围绕课程建设推进教材建设工作。

(三)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合作育人有效运行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有效运行机制,其中包括建立持久的社会动力机制、校企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完善校企合作保障运行机制、以及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等,以此建立“整合—互动”型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加强校企教学合作,推进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进校企研发工作,促进生产、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提高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质量。

(四)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确立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工作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构建与专业核心课程相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和“创业精英班”的潜在创业者培养体系;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激励政策与制度。

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发掘社会资源,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比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五)加强学生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德育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思想引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课堂、寝室、党校、团校、网络等为阵地,以一日学习生活秩序为抓手,完善素质学分管理,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环境育人的工作格局。

加强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公寓老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落实系学生工作负责人考核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激发基层工作热情。

健全贫困生档案,实行贫困生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受资助学生诚信、感恩教育,切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健全心理健康工作的组织机构,加强专职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注重“发展性”心理辅导,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探索学生工作由单一主体的管理型向多个主体的治理型迈进,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专业建设

(一)优化专业设置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办学,优化专业设置。

及时捕捉人力资源市场的显性和隐性需求,牢牢把握行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人才需求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

(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按照“办品牌专业、办特色教育”的目标任务建设省级、院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完成以已批准的护理专业为核心的新申报专业10个,并按照升本标准完成专业建设,专业设置调整为40个左右。

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会计、护理专业纳入重点专业建设目标。

力争在“十三五”末,在院级重点和特色专业基础上,培育1-2个省级特色专业。

(三)建立专业评估和调整机制,优化专业布局

现有各专业每年均应召开不少于一次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和企业专家访谈会议,实现学院与行(企)业的良性互动;各专业每年均应撰写市场分析报告,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

学院将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在资金、设备、师资等方面向重点、特色专业倾斜,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专业建设。

三、建设高素质教职工队伍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培养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是科学制订选聘教师计划,多渠道聘任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二是加大投入,优化教师结构比例:

“十三五”期间,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达3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达30%;“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教师总量的60%。

三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努力形成包括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三个层次的专业梯队。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建成3-4个梯队合理、特色鲜明的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并争取在“十三五”末建成1—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科学制定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加强对院级中层以上干部的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培养锻炼干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对管理人员的考评制度,强化各级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树立管理人员良好形象,努力打造一支敬业务实、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管理团队。

(三)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推进学生专兼职辅导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制度化,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完善办学设施条件

(一)进一步完善办学设施条件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成集教学、培训、科研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室(中心、基地)15-18个;筹建能满足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需要的实训资源库;筹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实训成果陈列室;力争建成1-2个省级示范性校内实训基地。

同时,充分发挥各系专业优势,结合专业建设需要,通过与本地实力雄厚、声誉良好、热心教育的企业深度合作共同进一步推进建设校外实训室(中心、基地)的建设工作。

(二)积极筹建大学生创业园

根据学院可持续发展需要,学院计划建设大学生创业园。

此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000平米。

我院将结合人才培养整改工作,积极推进该项目的相关工作,以加快该项目的建设进程。

该项目建成后将能将有力地推进我院建设发展步伐,提高我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创建绿色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校园为目标,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开展绿色教育,优化校园绿化设计,建设校园绿色景观精品,创建绿色校园。

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强化维护校园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等新型载体建设工作,完善预警机制,强化处置校园突发事件的预案研究,完善网络化管理模式,建设平安校园,为学生创设优良的成长、成才环境。

(四)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

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引领,以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服务的建设为重点,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结合学院建设发展实际的、与学院办学特色高度相关的图书馆与专业资料室紧密联系的文献保障体系。

加强基础信息资源建设,提高教学、科研、学生、办公、财务等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度,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设,提高网络教育的研发能力,构建网上虚拟大学,推行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以适应师生学习交流、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学院文化传承创新与文化育人的实际,坚持高品位、高起点、高层次的原则,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活跃校园科学、技术和人文、艺术文化氛围,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

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师生员工身心健康。

六、进一步做好招生与就业工作

(一)招生工作

创新招生宣传工作方式,加大招生宣传工作力度,巩固扩大生源基地,确保到“十三五”末全日制统招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到15000人左右,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人次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二)就业创业工作

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学生的就业质量提升相结合,建立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构建起“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职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招生处、就业处、学生工作部等职能部门和各教学系(部)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职责,建立以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为基础的考核及奖惩机制。

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推荐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的供需比;强化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大多数毕业生能选择到较为满意的有发展空间的就业岗位,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十三五”期间全日制普通高职毕业生顶岗实习不低于95%,双证书率不低于80%,一次性就业率不低于90%。

学生自主创业率有明显增长,逐步形成就业带动招生,招生推动教学,教学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的办学格局。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

(一)进一步推进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

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进一步扩大与国外、境外高校特别是同类院校的交流与合作。

依托已签署的校际合作协议,积极探索新的国际教育合作模式。

通过教师互访、研讨会、学生交换等途径,促进与国外、境外高校的相互了解与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争取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产学合作与社会服务、学生创新教育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二)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开设国际课程,开展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在国外、境外大学考察学习、实习就业的平台,大力拓展毕业生在国外、境外实习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在国外、境外就业的人数和就业质量。

八、加强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

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工作:

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成果,进一步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开展好党内“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和学生群众组织的领导。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群团组织在学院建设发展和学生成人、成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民办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在学院工作重点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优良党风带动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建设。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改进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观为重点,有效提升教职员工的思想素养与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水平和实效。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切实增强学生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方式和载体,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九、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一)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推动产学研结合

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及奖励办法,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和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校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教育教学科研方面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级高层次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加强应用技术研究,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青年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做好学术论文的撰写及发表工作,“十三五”期间,争取使学院科研工作在质量与数量上有新的突破,力争获批国家级立项课题1—2个、省级立项课题60个,院级立项课题达100个以上。

(二)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服务

加大职业培训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学院各系所属专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职业资格证书推广及培训相关工作,要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