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76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docx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

合肥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不是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的是()

A.小肠很长且内表面有皱襞

B.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实验中,挤压花生种子后在白纸上留下一个印迹,这说明食物中确实含有( )

A.蛋白质     

B.淀粉C.脂肪     

D.无机盐

3.三组血细胞中,都不具有细胞核的是()

A.红细胞和白细胞B.白细胞和血小板

C.红细胞和

血小板D.上述三组都无胞核

4.一个A型血病人需要输血,他应该输()

A.O型血B.A型血C.B型血D.AB型血

5.小华和同学们跳绳,20秒钟内她的脉搏为44次,则她的心率为

A.75次/分B.88次/分

C.132次/分D.120次/分

6.当你用拇指和食指快速夹住垂直落下的尺子时,尺子刻度值的大小可反应你的反应速度,下图为测定反应速度开始和结束手的位置,请你准确读取尺子上能够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单位cm)。

A.1cmB.3cmC.4cmD.5cm

7.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

A.丰富的血管和汗腺B.汗腺和皮脂腺

C.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D.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8.医生在给一名病人的尿液做检查时,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该病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输尿管

9.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是

A.蛋白质B.脂肪C.无机盐D.糖类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

A.水、无机盐B.糖类C.脂肪D.蛋白质

11.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可确定

A.甲的膈肌舒张,肋间肌收缩

B.甲的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

C.乙吸气

D.甲呼气

12.周末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

米饭、大闸蟹、红烧甲鱼、炸猪排、鲫鱼汤。

从膳食均衡角度思考,应适当增加的食物是

A.牛肉B.羊肉C.青菜D.面包

13.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5﹣6米,盘曲于腹腔内,如图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是小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B.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每种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C.小肠的起始部分为十二指肠

D.小肠内表面有[1]皱襞、[2]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14.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 )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15.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一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16.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

17.人在吸气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收缩、缩小、下降B.舒张、扩大、下降

C.舒张、扩大、升高D.收缩、扩大、下降

18.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

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19.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是政府和科学家的事,与中学生无关

B.古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说明黄河水滔滔不绝,不需要保护

C.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十分丰富的,人类砍伐森林对生物圈不会产生影响

D.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和建设这两种系统

20.人的皮肤不慎划破,会感到疼,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含有下列组织中的:

(  )

①上皮组织②肌肉组织③神经组织④结缔组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1.如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气体a、b分别代表氧气和二氧化碳

B.外界的a进入血液穿过2层细胞

C.①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运动

D.②处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扩散作用

22.表中是课堂上进行“测量胸围差”活动时,某小组成员为王林同学测得的数据(单位:

厘米).王林的胸围差是()

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静

80

80.5

80

尽力深吸气时

90

91

92

尽力深呼气时

78

77

76

A.14厘米B.16厘米C.16.9厘米D.12厘米

23.下面是给佝偻病小儿开的药方,其中最科学的一组是(   )

A.钙片、生长激素B.钙片、维生素D

C.钙片、葡萄糖D.钙片

24.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物质,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需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C.需要量很少,但对人体有重要作用D.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易患神经炎

25.如图是中国的“平衡膳食宝塔”,青少年每天应比成人适当多摄取宝塔中哪几层的食物?

早、午、晚三餐摄入的能量比最好的是下列哪项(  )

A.Ⅴ和Ⅲ,0:

6:

4B.Ⅲ和Ⅳ,3:

4:

3C.Ⅰ和Ⅳ,4:

4:

2D.Ⅰ和Ⅱ,2:

3:

5

26.下列有关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水、无机盐和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A,易患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病症

C.缺少含碘无机盐,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病症D.脂肪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不参与构成细胞

27.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

A.鼻腔前部的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C.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D.以上三项都对

28.新《环保法》实施后,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

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B.退耕还林还草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29.图模拟的是膈肌的运动情况与呼吸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结构C代表的是膈B.结构D代表的是胸廓C.结构E代表的是肺D.图示为呼气过程

30.患急性肺炎的病人验血,往往会出现下列哪一现象?

(  )

A.血红蛋白增多

B.红细胞增多

C.血小板减少

D.白细胞增多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分析】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详解】

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

故选C。

【点睛】

理解掌握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2.C

解析:

C

【解析】

“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实验中,挤压花生种子后在白纸上留下一个印迹,这说明食物确实含有脂肪,C正确。

3.C

解析:

C

【分析】

明确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主要特点为:

红细胞最多无核,白细胞最少有核,血小板无核。

据此回答。

【详解】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

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普通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4.B

解析:

B

【分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例如:

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详解】

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

所以A型血病人应给他输A型血。

故选:

B。

【点睛】

注意:

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首选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5.C

解析:

C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心率和脉搏的知识,首先明确的是心率和脉搏的概念。

【详解】

心率指的是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指的是60~100次每分。

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

正常人的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是一致的。

题中,小华和同学玩跳绳,20秒钟内她的脉搏为44次,60S是20S的次数的三倍,所以心率应该是44×3═132(次/分)。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心率的计算。

6.C

解析:

C

【解析】

应该比较手指上相同位置移动的距离,如拇指移动的距离,这样就能准确读取尺子上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是4厘米。

7.A

解析:

A

【分析】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详解】

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附属物。

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能阻挡化学物质的侵入,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阻挡紫外线对内部组织的损伤。

真皮中有大量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皮肤附属物包括汗腺、皮脂腺、毛发和指(趾)甲,其中皮脂腺能够分泌皮脂来滋润皮肤和毛发,毛发和指甲起保护作用.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

总之,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汗腺。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皮肤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8.C

解析:

C

【分析】

本题考查尿的形成过程,可以结合尿的形成示意图和肾单位的结构进行解答。

【详解】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因而出现糖尿。

故选C。

【点睛】

注意区分血浆、原尿和尿液,掌握尿形成的两个过程。

9.D

解析:

D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

A.蛋白质主要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A不符合题意。

B.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B不符合题意。

C.无机盐不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C不符合题意。

D.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10.A

解析:

A

【分析】

有机物一般是指含有碳元素且能燃烧的化合物;无机物一般是指不含有碳元素且不能燃烧的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详解】

构成细胞的物质主要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其中水、无机盐等属于无机物,分子小,不含碳,不能燃烧;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属于有机物,分子大,含碳,能燃烧。

故选A。

【点睛】

无机盐属于无机物,注意掌握常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11.B

解析:

B

【分析】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详解】

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甲图膈顶下降,为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时的状态,即吸气过程;乙图膈顶回升,为膈肌舒张时的状态,即呼气过程。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的过程。

12.C

解析:

C

【分析】

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

【详解】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营养合理的饮食,应该是每日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每日的早、中、晚餐能量比例合理,并按时进餐,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

该晚餐中的米饭主要提供糖类,大闸蟹、红烧甲鱼、炸猪排、鲫鱼汤主要提供蛋白质、油脂和无机盐;该食谱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还应增加的食物是青菜。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膳食的原则。

13.B

解析:

B

【分析】

小肠盘曲在腹腔里,长约5~6米,开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肠。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段,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壁也分为4层,与胃壁相似。

小肠黏膜的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

小肠绒毛间的黏膜凹陷形成肠腺,可以分泌肠液消化食物。

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图中1环形皱襞,2小肠绒毛,3小肠绒毛壁。

【详解】

A.图中3是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A正确。

B.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和胆汁,其中胆汁中没有消化酶,B错误。

C.小肠的起始部分为十二指肠,C正确。

D.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环形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小肠绒毛。

它们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该题时要注意联系图示,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14.B

解析:

B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主要作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详解】

由分析可知,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

【点睛】

掌握蛋白质的作用即可解答。

15.A

解析:

A

【分析】

(1)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

(2)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

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

A.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A正确。

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错误。

C.②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C正确。

D.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一定要读懂图示。

16.D

解析:

D

【分析】

本题考查眼球的基本结构。

【详解】

巩膜为白色,坚韧,具有保护作用,所以人眼的白眼球是指巩膜;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是黑眼睛,眼睛的颜色实际为虹膜的颜色,所以人眼的黑眼球实际是指虹膜,故选择D。

【点睛】

掌握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7.D

解析:

D

【分析】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详解】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因此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的过程中呼吸肌、胸廓容积肺内气压的变化。

18.B

解析:

B

【分析】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人体各段消化道对食物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

【详解】

食物中含有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利用这个特性,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放在由淀粉制成的胶囊里直接吞服,这样就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各段消化道的消化特点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19.D

解析:

D

【分析】

此题考查人对生物圈的影响,据此答题。

【详解】

A.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

如不随手扔垃圾、垃圾分类,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少用含磷洗化用品、骑自行车等,错误。

B.古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说明黄河水滔滔不绝,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因此要好好保护,错误。

C.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十分丰富的,人类砍伐森林会产生影响生态系统,错误。

D.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

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0.B

解析:

B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肤的结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

【详解】

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

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

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属于神经组织。

人不慎划破了皮肤,流出了血,并感到疼,说明伤到了真皮,真皮内有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故选B。

【点睛】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应注意掌握。

21.C

解析:

C

【分析】

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

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表示组织间气体交换,结合图示中箭头的指向,不难判断图示b表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表示从外界吸入的氧气,图示①表示的是肺泡与血液和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据此解答。

【详解】

A.由图示可以判断过程中的箭头可以看出,肺泡内的气体a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气体b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说明是在肺泡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A正确。

B.肺泡里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要通过两层细胞: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经过四层细胞膜;氧气进入血液后,再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又经过了一层细胞膜;因此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一共经过了五层细胞膜,B正确。

C.①处进行的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C错误。

D.②组织里的气体b进入血液,说明是在组织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原理是气体扩散作用,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呼吸全过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生要正确理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的特点。

22.A

解析:

A

【分析】

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深呼气的胸围长度之间的差值叫做胸围差,胸围差的大小可以反映肺的呼吸功能,即肺的通气能力。

【详解】

胸围差指的是尽力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胸围差我们一般取三次胸围差的平均值。

胸围差═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王林第一次测量的胸围差═尽力吸气时的胸围﹣尽力深呼气时的胸围═90﹣78═12(cm);第二次测量的胸围差═91﹣77═14(cm);第三次测量的胸围差═92﹣76═16(cm)所以,王林的胸围差是(12+14+16)÷3═14(cm)。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胸围差的概念。

23.B

解析:

B

【分析】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例如,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

【详解】

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

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

因此给佝偻病患儿补钙必须加服维生素D,鱼肝油中维生素D含量丰富,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维生素D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24.C

解析:

C

【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

A.维生素是一种有机物,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是小分子物质,不需经过消化后就能被人体吸收,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需要量很少,但对人体有重要作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物,C符合题意。

D.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缺乏维生素B1易患神经炎,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症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