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77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docx

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

儿童文学社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

——以广州市少年宫采贝文学社为例

摘要:

丰富多彩的文学社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它不仅增长学生的文学知识,提升文学素养,还有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德育教育走入学生心灵的又一条途径。

本文以广州市少年宫采贝文学社为例,从儿童文学社活动“蕴含的德育功能”、“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德育功效调查”几方面谈谈寓德育于文学社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儿童文学社活动;德育;实践探索

夸美纽斯曾说过“道德教育是延长人生命的基础。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2]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是国民教育的根本。

广州市少年宫采贝文学社是广州市少年宫的中心团队,成立于1999年5月,迄今已17年,她是一个少年儿童文学爱好者的团体。

文学社把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活跃学生文化生活作为活动宗旨,为广大爱好文学的少年儿童提供了锻炼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

丰富多彩的文学社活动不仅增长学生的文学知识,提升文学素养,还有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德育教育走入学生心灵的又一条途径。

本文以广州市少年宫采贝文学社为例,谈谈在儿童文学社活动中渗透德育的实践探索。

一、儿童文学社活动蕴含的德育功能

(一)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参加文学社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同学的交流中,将公认的观念、态度和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人格体系,不断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逐渐形成一种适应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品质,从而造就健全的人格,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生命意识。

(二)培养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感

培养爱国志、爱乡情往往让人觉得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或口号,但文学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具体、可感的人、事、物培养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更能打动他们,引发他们的共鸣。

例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增强民族自强心、自豪感;在采风中感受祖国锦绣河山的美丽富饶;在体验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培养美好的品德

品德培养是德育工作的重点。

文学社活动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亲近书籍,热爱阅读,游观四海,行知天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充满活力、智慧、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友善心,能够宽容待人,乐于助人;培养学生的感恩心,从小懂得爱父母、爱他人;培养学生的适应力,不畏挫折,不怕困难,在不断的吃苦中磨炼自己、锻炼自己、成长自己。

(四)锻炼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现代教育专家强调:

只有促进自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文学社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促进自我的教育。

”[3]文学社的主角是学生,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即使他们的思考、设计、安排可能效果欠佳,但由于不受父母或老师的“思维权威”的束缚,他们会变得更加有主见,更加自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从中学到经验,获得提升。

(五)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文学社是一个大家庭,少年儿童因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聚集在一起,大家畅所欲言,平等交换意见,阐明各自的观点,有较浓厚的民主氛围。

文学社的活动通常都是集体活动,需要社员们各尽所能,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这对培养社员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团队精神、竞争意识是大有裨益的。

(六)培育学生创新意识

文学社活动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重点,无论是文学鉴赏、文学写作,或是实践体验,都需要学生大胆创新,个性演绎,发挥聪明才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以独特的见解和创意取胜。

文学社活动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远远超过文学教育本身的重大意义。

二、儿童文学社活动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

(一)在阅读活动中渗透德育

“课外阅读是学生进行品德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陶冶心灵、养成高尚纯洁的情操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学生阅读作品的同时也在阅读作者所表达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并通过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念的碰撞引发出对世界、对生活新的思考,于是,德育便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体现。

采贝文学社开展“走近名人”读书活动,引领社员畅游文学殿堂,吸取古圣近贤的智慧,缅怀名人精神与风骨,陶冶性情,提高素养。

我们学习苏轼的作品,感受他以苦为乐,在逆境中坚守,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鲁迅的作品,感受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魅力,以及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采贝文学社开展的另一项读书活动是“走进绘本世界”,绘本是上天赐予孩子最好的礼物,绘本并没有直接告诉你道理,但却能让你感受人世间一切美好的品质,并深入你的心灵,转化为你正向的人生价值观,社员可以从《这是我的》中学会分享与友善,可以从《勇气》中懂得勇敢与坚强,可以从《西奥多核会说话的蘑菇》中学会诚实做人。

(二)在写作活动中渗透德育

写作是文学社的主要活动形成之一,通过写作指导与训练,社员们的写作水平才能得以提升。

俗话说“文如其人”,文章呈现的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有一个人的思想、品性,所以写作教学应该适时加强德育的渗透,从而使学生秉着健康的心态、良好品德,写出更好的文章。

采贝文学社开展“阳光写作”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围绕每届比赛不同的主题,例如“希望”、“梦想”、“温暖”、“家乡”、“友善”和“慧学”等指导社员写作,在这过程中,引荐《感动中国》节目中的人物,介绍“全国道德模范”,分享身边的正能量,从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迈出人生中坚实的每一步。

采贝文学社开展“中国梦”童谣创作活动,指导学生创作弘扬主旋律,健康向上,贴近生活,体现童心童趣的童谣作品,培养爱党、爱国、爱劳动、爱生活的情怀。

附社员作品:

《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童心向党永不移。

/你拍二我拍二,诚实守信好孩儿。

/你拍三我拍三,歌唱祖国好河山。

/你拍四我拍四,文明礼仪要牢记。

/你拍五我拍五,尊师重道孝父母。

/你拍六我拍六,努力学习争优秀。

/你拍七我拍七,勤俭节约我第一。

/你拍八我拍八,学习英雄人人夸。

/你拍九我拍九,锻炼身体要持久。

/你拍十我拍十,中国梦圆不远时。

(五年20班麦智霖)

(三)在文学讲座中渗透德育

文学社邀请作家、诗人等文化名人来社讲学,领略文学作品散发的人格魅力,获得思想的启迪、道德的熏陶、审美的陶冶,以此同时,社员近距离欣赏作家的风采,走进文学人物的精神世界,讲座后用文字传达内心的感受,实现思想品格的提升。

采贝文学社举办“乐读《弟子规》——弟子规与健康人格的培养”讲座,借助启蒙养正、教育孺子的经典文著,对孩子进行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应有礼仪与规范的教导,将传统精华与现代教育结合,使枯燥乏味的教条衍生到生活,让社员感受《弟子规》直指心灵,对健康人格养成的现实意义。

举办“认知国学启蒙文化——解读《三字经》中的文化信息”讲座,引导学生从《三字经》经典诵读中向榜样学习,以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勤勉好学为荣,树立“仁、义、礼、智、信”的品德,获得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有效传承。

另外,还邀请余治莹、肖复兴、郑渊洁、杨红樱、叶开等老师等做客采贝文学社,与社员们座谈、交流,分享阅读与成长的经历。

(四)在本土文化活动中渗透德育

广州是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融会古今中外的文化精髓,孕育出独具匠心的悠久文化。

我们深知,只有“认识”才会“认同”,于是,开展本土文化专题活动,让孩子了解生活的城市,接收岭南文化的熏陶,感受岭南文化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精神,培养其核心价值观,激发其爱家乡的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素养。

采贝文学社举行“岭南童谣,唱起来”活动,社员们读童谣、唱童谣、写童谣,在诵读、歌咏中感受岭南民风的厚道淳朴,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

开展“穿街过巷睇广州”活动,组织社员们行走广州古街老巷,追寻广州的历史痕迹,感受广州的细微之美,在活动中,社员们参观陈家祠,品味岭南艺术、民俗、建筑的独特神韵;观赏粤剧,领略南国红豆的魅力;走进中大,感受岭南第一学府的底蕴。

社员们通过各种活动促进了对广州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更加亲近了这座城市。

(五)在采风活动中渗透德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文学社开展采风活动,社员们探寻名人足迹,瞻礼文化遗迹,采风归来进行创作,通过文字和图片分享采风见闻。

在此过程中,社员们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及民族责任感,同时离开父母参与集体活动,锻炼了社员自理自立能力,培养了组织纪律性,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凝聚力。

采贝文学社社员组成采风团,走进李白故里四川江油及成都等地,探寻名人足迹,缅怀“诗仙”的成就和精神;参观四川省博物馆、三星堆遗址等,瞻礼文化遗迹,感受华夏历史文明的博大精深;畅游锦里、宽窄巷子,触摸历史痕迹,体味成都特有的民俗风情。

采贝文学社举办“走近河南历史文化名人”活动。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亦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古往今来,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

思想家老子、庄子,文学家杜甫、白居易,军事家岳飞,佛学家玄奘等,这些历史名人给后人留下了永不泯灭的精神财富。

通过对河南历史文化名人的瞻仰,对名人遗迹的探寻,缅怀圣人的成就和精神,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

(六)在文化交流活动中渗透德育

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能增进各地域少年儿童的相互了解、沟通,拓宽其视野,促进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水平的提升,对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自主解决困难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采贝文学社开展“牵手迎亚运”活动,组建亚运小先锋团,走进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云南,宣传推广广州亚运会,与当地孩子手拉手,开展交流活动,共迎亚运盛会,并藉此机会向少数民族的小伙伴发出邀请,邀请他们来广州看亚运比赛。

在交流活动中,孩子们无不为少数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所感动,被少数民族同胞的热情所感染,由衷地发出“56个民族是一家”的感叹,激发了爱国情怀。

采贝文学社社员每年都参加“穗港澳青少年阅读计划”,与香港澳门的小朋友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阅读、写作,并开展文化交流,分享阅读体会和创作心得。

“阅读经典三国”、“阅读愚公移山”、“阅读城市”……近10年的这项交流活动,让人类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他们,为他们的精神成长“打底”,同时加强了两岸三地孩子的相互认识了解,促进了彼此文化沟通。

(七)在公益服务活动中渗透德育

文学社组织社员参加公益活动、当志愿者,并将文学学习与公益服务相结合,让孩子把在文学社课程中所学、所思、所获,通过创意和团队协作的方式服务社区,服务公众,从而培养社员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品格,使其从小富有爱心,充满温情,增强公益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奉献的志愿精神伴随他们成长。

采贝文学社举办“志愿驿站”体验活动,组织社员到中山纪念堂和花城广场的“志愿驿站”做志愿者,学习志愿者礼仪和服务技巧等。

在志愿者哥哥姐姐的带领下进行体验服务:

为游客解答疑问、宣传介绍;到公交车站维持秩序、指引交通;在中山纪念堂园内清理垃圾、文明监督。

分享会上,社员们交流志愿服务体会:

有的说帮助他人让自己感到快乐;有的说获得市民的称赞倍感自豪;有的说以后要常到“志愿驿站”做志愿者。

采贝文学社受邀参加广州市慈善会举办的“欢乐时光,打造童梦乐园”公益节,社员们以“移情莎士比亚”为主题,将学习、志愿和游戏融入一体,设计了“莎翁的新衣”、“莎翁赏你上上签”、“莎士比亚穿越大明历险记”、“我与莎翁有个约会”等项目,齐心协力为募捐出力,筹集捐款,让爱和希望温暖更多心灵。

三、儿童文学社活动德育功效的调查

近三年来,笔者对采贝文学社三至六年级的156名社员进行了有关文学社活动德育功效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的社员认为文学社活动对其思想品德影响较大,有些方面,例如“文学社活动能开拓视野、开阔心胸、活跃思想。

”甚至达到100%认同。

由此看来,文学社活动具有较高的德育价值,是一条有效的德育途径。

它能够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培养温馨的同情心、真挚的感恩心、高度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能够帮助孩子以善良而美好情怀观察和感知这个世界,从而朝向美好的一面发展。

表1儿童文学社活动德育功效调查表(156人)

德育功效内容人数百分比

1.文学社活动对思想品德的影响较大。

13486%

2.通过亲耳听、亲眼见、亲自干,提高了思想教育的说服力、15096%

感染力和实效性。

3.开拓视野、开阔心胸、活跃思想。

156100%

4.利于内心体验,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

12983%

5.利于培养自主精神、自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

14794%

6.利于培养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和积极能动性。

14895%

7.提升了坚强的适应力,使自己得到磨炼和成长。

14090%

8.文学阅读活动令你愉悦身心、滋养心灵、丰富情感,培养了13888%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9.主题写作活动培养了感恩心,增强了生命意识、环保意识。

13285%

10.文学采风活动能增强你对祖国、家乡的了解,激发爱国、13888%

爱家乡情怀。

11.与作家面对面交流,能够亲近榜样,受到激励。

13486%

12..在文学社的公益活动中,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乐趣,培养了15096%

爱心、善心、同情心,能够宽容待人,帮助他人。

品德形成的过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发挥文学社的作用,寓德育于文学活动中,把抽象的道理融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活动中,使德育工作生动化,简单化,务实化。

引导学生在文学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内化、交流、践行,让学生在文学活动中寻找精神家园。

 

注释: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04.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

人民教育社,2001.

[3]蒋金涛,校园文学社给学生成长助力[J],江苏教师2014(12).8.

[4]杜殿坤,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观点概述[J],外国教育资料,1980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