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83334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docx

土木工程测量大纲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816000002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测量

课程英文名称

ConstructionEngineeringSurveying

总学时数

64

授课学时

40

实践学时

0

实验学时

24

习题课学时

0

设计学时

0

学分

5

开课单位

土木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选用教材

王淑慧土木工程测量.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主要教学

参考书

1、李生平陈伟清建筑工程测量.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过静珺土木工程测量.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白会人土木工程测量.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本课程任务和目的

《土木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属专业基础课。

是涉及公路、铁路、水利、港口、机场等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包括测绘与测设两部分。

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是讲授各项工程建设在勘测设阶段测绘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在施工阶段将图纸上规划设计的建(构)筑物在现场标定出来、在工程施工阶段过程和竣工后对建(构)筑物进行变形观测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及仪器的检验、校正、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学会基本的测设方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为将来从事土木工程建设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学大纲制订单位

工程技术教研室

教学大纲制订时间

2014年08月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课程内容:

1、土木工程测量学的任务

2、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

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4、测量工作概述

基本要求:

1、了解土木工程测量的研究内容、任务。

2、了解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和地面点位的确定。

3、掌握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高程;测量工作及基本原则。

4、了解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本章重点:

地面点位的确定原理和方法。

本章难点: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第二章水准测量

课程内容:

1、水准测量基本原理

2、水准仪和水准尺

3、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

4、水准测量成果的计算

5、三、四等水准测量

※6、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7、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

※8、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简介

基本要求:

1、了解水准测量原理

2、了解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及使用

3、掌握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4、掌握三、四等水准测量

5、了解水准测量误差及消除方法

6、了解精密水准仪和水准尺、自动安平水准仪

本章重点:

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构造、使用及检验;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本章难点: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三、四等水准测量计算检核。

第三章角度测量

课程内容:

1、角度测量原理

2、光学经纬仪的结构及使用

3、水平角观测

4、竖直角观测

※5、DJ6光学经纬仪的检验及校正

※6、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7、电子经纬仪

基本要求:

1、了解角度测量原理。

2、了解DJ6型光学经纬仪构造、读数系统及使用。

3、掌握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

4、了解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5、了解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6、了解电子经纬仪。

本章重点: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原理、测量方法。

本章难点:

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概念及计算。

第四章距离测量

课程内容:

1、钢尺量距

2、视距测量

3、电磁波测距简介

4、电子全站仪

基本要求:

1、掌握钢尺量距方法和计算。

2、了解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3、掌握视距测量。

4、了解电磁波测量

本章重点:

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视距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全站仪的构造和使用。

本章难点:

钢尺精密量距计算。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测量误差概述

2、评定观测值精度的标准

3、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1、了解观测误差分类。

2、掌握评定观测值精度的标准。

3、掌握误差传播定律。

本章重点:

偶然误差的特性;中误差;评定观测值精度的标准;误差传播定律及应用。

本章难点:

各公式应用。

第六章定向测量

课程内容:

1、直线定向

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3、坐标正、反算

※4、罗盘仪及其使用

基本要求:

1、掌握直线定向、坐标方位角推算。

2、掌握坐标正反算。

本章重点:

方位角定义及推算;坐标正、反算。

本章难点:

坐标正、反算。

第七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课程内容:

1、控制测量概述

2、导线测量

※3、交会定点

4、高程控制测量

基本要求:

1、了解控制测量含义。

2、掌握导线测量。

3、掌握高程控制测量。

本章重点:

导线布设形式;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及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高程控制测量。

本章难点: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第八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地形图的比例尺

2、地形图的图式

3、地形图的图外注记

4、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基本要求:

1、了解地形图比例尺、分幅与编号。

2、了解地形图图外注记、图式。

3、掌握地物地貌表示方法。

本章重点:

地形图比例尺;比例尺精度;地物地貌表示方法。

本章难点:

比例尺精度含义及计算。

第九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课程内容:

1、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2、碎部点的测量方法

3、地形测图方法

4、地形图的绘制

※5、数字化测图

基本要求:

1、了解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2、掌握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

3、掌握碎部测量(经纬仪绘测法)。

4、掌握地形图的绘制。

5、了解数字化测图。

本章重点:

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经纬仪绘测法。

本章难点:

地形图的绘制。

第十章地形图的应用

课程内容:

1、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2、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3、地形图在平整土地中的应用及方量的计算

4、地形图上面积量算

※5、电子地图应用简介

基本要求:

1、了解地形图阅读

2、掌握地形图应用的主要内容;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按限制坡度在地形

图上选线;确定汇水面积。

3、掌握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计算。

本章重点:

地形图应用的主要内容;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按限制坡度在地形图上选线。

本章难点:

土方量计算。

第十一章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施工测量概述

2、测设的基本工作

3、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4、已知坡度线的测设

基本要求:

1、了解施工测量含义。

2、掌握放样的基本工作、坡度直线的测设。

3、掌握点的平面位置放样常用方法。

本章重点:

放样的基本工作;点的平面位置放样。

本章难点:

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坡度线的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放样。

※第十二章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课程内容:

1、施工控制测量

2、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3、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4、建筑物变形观测

5、竣工测量

基本要求:

1、掌握民用建筑施工的放样,工业建筑施工的放样。

2、了解建筑物变形观测、竣工总平面图的绘制。

本章重点:

民用建筑施工的放样;工业建筑施工的放样。

本章难点:

民用建筑施工的放样。

※第十三章线路测量

课程内容:

1、线路测量工作概述

2、纵断面测量

3、横断面测量

4、道路施工测量

基本要求:

1、掌握路线测量的基本过程。

2、掌握中线测量。

3、了解线路工程施工测量。

本章重点:

中线测量;圆曲线里程桩放样;道路施工测量。

本章难点:

道路施工测量;隧道施工测量。

※第十三章全球定位系统GPS

课程内容:

1、概述

2、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

3、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4、GPS坐标系统

5、GPS测量的方法与实施

基本要求:

1、了解GPS的概念及优点。

2、了解GPS卫星定位基本原理。

3、掌握GPS工作原理。

4、掌握GPS测量方法。

本章重点:

掌握GPS工作原理。

本章难点:

GPS卫星定位基本原理。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为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依据本课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开设相应的土木工程测量实验教学课程,以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获得一门实用技术。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实验项目性质:

演示型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DS3水准仪的构造,认识水准仪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初步掌握水准仪的粗平、瞄准、精平与水准尺读数的方法。

3、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

实验二普通水准测量

实验项目性质:

验证型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熟悉普通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水准路线的检核方法。

实验三四等水准测量

实验项目性质:

验证型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水准路线的检核方法。

实验四DJ6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实验项目性质:

演示型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DJ6经纬仪的构造,主要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

2、练习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方法。

3、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m,整平偏差不超过一格。

实验五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实验项目性质:

演示型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全站仪的构造;

2、熟悉全站仪的操作界面及作用;

3、掌握全站仪的基本使用。

每人至少安置一次全站仪,分别瞄准两个目标,读取水平盘读数及距离。

实验六测回法测水平角

实验项目性质:

验证型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操作方法、记录和计算。

2、每位同学对同一角度观测一测回,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

±40″。

3、在地面上选择两点,测两边所夹的内角。

观测至少两个测回。

实验七测设水平角与水平距离

实验项目性质:

验证型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练习水平角、水平距离测设方法;

2.掌握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在测设工作中的操作步骤;

3、每组测设一个角度,一段距离;

4、4.角度测设的限差(DJ6)不大于±40",距离测设的相对误差不大于1/50000。

实验八测设已知高程和坡度线

实验项目性质:

综合型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练习高程、坡度的测设方法;

2.掌握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在测设工作中的操作步骤;

3.每组测设一个点的高程、一纵坡;

4.高程测设的限差不大于±12毫米。

实验九全站仪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实验项目性质:

综合型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进一步认识全站仪的各项功能操作;

2、掌握使用全站仪进行极坐标放样点的平面位置的操作方法;

3、学会全站仪进行工程放样的定点方法及检核方法。

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分配情况: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

要求

类型

1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熟悉水准仪的构造并掌握基本操作及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

2

必修

演示型

2

普通水准测量

利用水准测量原理进行闭合水准路线的高程测量,练习等外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检核方法。

2

必修

验证型

3

四等水准测量

利用水准测量原理进行四等水准路线的高程测量,掌握其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4

必修

验证型

4

DJ6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熟悉经纬仪的构造并掌握基本操作,练习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方法。

2

必修

演示型

5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熟悉全站仪的构造并掌握基本操作

2

必修

演示型

6

测回法测水平角

利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的测量,练习观测、记录、计算的方法。

2

必修

演示型

7

测设水平角与水平距离

练习水平角、水平距离测设方法,掌握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在测设工作中的操作步骤

2

必修

验证型

8

测设已知高程和坡度线

练习高程、坡度的测设方法,掌握经纬仪、水准仪、钢尺在测设工作中的操作步骤

4

必修

综合型

9

全站仪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掌握使用全站仪进行极坐标放样点的平面位置的操作方法,学会全站仪进行工程放样的定点方法及检核方法。

4

必修

综合型

四、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实验

实践

其他

小计

绪论

4

4

水准测量

4

8

12

角度测量

4

6

10

距离测量

2

2

定向测量

4

4

小区域控制测量

8

2

10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2

2

地形图的应用

2

2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4

10

14

总复习

4

4

总计

38

24

2

64

五、课程教学的有关说明

1、自学内容:

对于以上注有“※”符号的章节为学生自学内容,教师可略讲或不讲。

2、教学方法:

本课程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又是一门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突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仪器构造、使用方法的讲解;二是要尽量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来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三是要求学生认真上好实验课。

3、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

要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对于教学重点内容应安排习题课。

习题作业应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把握。

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分析计算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六、考核方式

1、本课程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自学部分不做考试要求。

2、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在总成绩中占30%和70%。

平时成绩依据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等情况打分。

制订人:

胡军杰雷鸣审核人:

贾凯华审定人:

宋军伟

江西科技学院课程教学进度表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适用)

系(部):

土木工程学院教研室:

工程技术任课教师:

胡军杰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测量 教研室主任签字:

任课班级14本土木3班

本课程总时数

学分数

已完成学时数

本学期

本学期时数

上课周数

周学时数

讲课

习题课

实践

环节

64

5

14

38

2

24

教学方式

课堂+实践教学

教材

王淑慧土木工程测量.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教学参考书

1、李生平陈伟清建筑工程测量.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过静珺土木工程测量.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白会人土木工程测量.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及时数

设计作业

(包括讲课、习题课、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

讲课

习题课

实践

环节

2

9.7

1绪论

1.1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及作用

1.2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

2

9.8

1.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1.4测量工作概述

2

P12:

2,4

9.9

2水准测量

2.1水准测量

2.2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

2.3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

2

3

9.14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

2

实验

报告

9.15

实验二普通水准测量

2

实验

报告

4

9.21

2.4水准测量成果的计算

2.5三、四等水准测量

2

P29:

6

9.22

实验三四等水准测量

2

9.23

实验三四等水准测量

2

实验

报告

5

9.28

3角度测量

3.1角度测量原理

3.2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和使用

2

9.29

3.3水平角测量

3.4竖直角测量

2

P53:

5,6

6

国庆放假

7

10.12

实验四DJ6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

2

实验

报告

10.13

实验五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

2

实验

报告

8

10.19

实验六测回法测水平角

2

实验

报告

10.20

4距离测量

4.1钢尺量距

4.2视距测量

4.3光电测距

4.4电子全站仪

2

10.21

6定向测量

6.1直线定向

6.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2

P93:

4

9

10.26

6.3坐标正算、反算

2

10.27

7小区域控制测量

7.1控制测量概述

2

10

11.2

7.2导线测量

2

11.3

7.2导线测量

2

P117:

7

11.4

习题课

2

11

11.9

7.4三角高程测量

7.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

2

11.10

8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8.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8.2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8.3地形图的绘制

8.4数字化测图概述

2

12

11.16

9地形图的应用

9.1地形图的识读

9.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9.3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

9.4按限制坡度在地形图上选线

9.5平整场地中土石方计算

2

11.17

10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0.1施工测量概述

10.2测设的基本工作

2

11.18

10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0.3点的平面位置测设

2

P151:

4

13

11.23

实验七测设水平角与水平距离

2

实验

报告

11.24

实验八测设已知高程和坡度线

2

14

11.30

实验八测设已知高程和坡度线

2

实验

报告

12.1

实验九全站仪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2

12.2

实验九全站仪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2

实验

报告

15

12.7

总复习

2

12.8

总复习

2

备注:

任课老师在每学期开课前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经教研室讨论编写“课程进度表”,开学后一周内发至学生班级,并送系(部)备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