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84587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九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Mg-24Al-27

S-32Fe-56Ga-70As-75

1.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去皮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与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

C.高纯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通常都与氮的含氧化合物有关

【答案】D

【解析】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类似于过滤,A错误;B.丹去皮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是被空气氧化,与纸张久置变黄原理不相似,B错误;C.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错误;D.铜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通常都与氮的含氧化合物有关,D正确,答案选D。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常温常压下,18g14CH4所含中子数目为8NA

②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A个NH4+

③1molNa2O2中含有NA个阴离子

④1L1mol•L﹣1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⑤78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

⑥0.1molN2和0.3molH2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⑦60gSiO2晶体中含有硅氧键的数目为4NA.

A.①③⑦B.②③⑥C.②④⑥D.①④⑤⑦

【答案】A

考点: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

3.某品牌化妆品的主要成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图所示反应合成。

下列对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A.X、Y和Z均能和NaOH溶液反应

B.X和Z均能和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

C.Y既能发生加聚反应,也能发生缩聚反应

D.Y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答案】B

【解析】A,X、Z都有能和NaOH溶液反应的官能团酚羟基,而Y没有,所以A错。

B,X、Z都有官能团酚羟基,酚羟基的酸性比碳酸弱,但比碳酸氢根强,所以X和Z均能和Na2CO3溶液反应,但不能和NaHCO3溶液反应,B正确。

C,Y有官能团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加聚反应,但没有能发生缩聚反应的官能团,所以C错。

D,Y分子可以看成由乙烯基和苯基两部分组成,乙烯分子是6原子共面结构,而苯分子是12原子共面结构,所以当乙烯基绕其与苯环相连的碳碳单键旋转时,有可能共面,D错。

点睛:

有机物的性质是官能团决定的,所以有机化学就是官能团的化学。

分析一种有机物的性质,首先要分析它有哪些官能团,然后联系这些拥有官能团的代表物的化学性质进行类比。

分析有机物的空间结构时,必须以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等基本结构为基础,根据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来分析分子中的原子共面、共线问题。

4.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

Na+、K+、Cl-、ClO-

B.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

Na+、Mg2+、SO42-、Br-

C.c(OH-)/c(H+)﹦1012的溶液中:

K+、Na+、NO3-、HCO3-

D.由水电离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

NH4+、Fe2+、NO3-、SO42-

【答案】B

【解析】A.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显酸性,Cl-、ClO-之间反应生成氯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滴入KSCN显血红色的溶液中含有铁离子,Na+、Mg2+、SO42-、Br-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C.c(OH-)/c(H+)=1.0×1012mol/L的溶液显碱性,HCO3-,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由水电离的c(H+)=1.0×10-13mol/L的溶液的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显碱性NH4+、Fe2+均不能大量共存,显酸性NO3-氧化亚铁离子,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掌握相关离子的性质和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

(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

(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5.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与性质相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强氧化性

②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能氧化单质铜

③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脱水性

④铅蓄电池放电时的Pb电极为正极

⑤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

⑥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⑦A1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B

【解析】①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不溶于水的杂质,所以①错误。

②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能氧化单质铜,发生如下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所以②正确。

③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吸水性,所以③错误。

④铅蓄电池放电时的Pb电极为负极,正极是PbO2,所以④错误。

⑤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⑤正确。

⑥NaHCO3能与有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所以⑥错误。

⑦A1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⑦正确。

所以一共有3个正确的说法。

选项B正确。

6.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X、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B.原子半径:

Y>Z>W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

X<Z<W

D.室温下,0.1mol/L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可知最外层为L层有4个电子,次外层为K层有2个电子,所以X为C元素;X和Z同主族,所以Z为Si元素:

Y的单质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Y是Al元素;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所以W是Cl元素。

碳和硅的最高氧化物SiO2在高温下可以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i,这是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所以A正确。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所B正确。

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生从上到下逐渐减弱,所以C的非金属性强于Si,所以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C不正确。

W的气态氢化物HCl的水溶液是盐酸。

它是强酸,完全电离,所以0.1mol/LHCl的pH=1是正确的。

7.amolFe3O4与bmolFeO投入VLcmol·L-1的HNO3溶液(过量)中,充分反应,产生气体为NO,则反应后溶液中NO3-的量为

A.62(a+b)gB.186(a+b)g

C.

molD.

mol

【答案】C

【解析】amolFe3O4与bmolFeO投入VLcmol·L-1的HNO3溶液(过量)中,因为硝酸过量,所以溶液中最后剩余的硝酸根可以认为是:

用原溶液中的总硝酸根减去转化为NO气体离开溶液的硝酸根即可。

原溶液有cVmol硝酸,也有同样多的硝酸根。

反应中铁应该都转化为+3价,其中1个Fe3O4中有3个+8/3价铁升高到+3价,所以1个Fe3O4失去3×1/3=1个电子,amolFe3O4失去amol电子,1个FeO中有1个+2价铁升高到+3价,所以1个FeO失去1个电子,bmolFeO失去bmol电子,则一共失去(a+b)mol电子。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硝酸应该得到(a+b)mol电子。

每个硝酸应该得到3个电子生成1个NO,所以NO为(a+b)/3mol,所以溶液中剩余的硝酸为

mol。

选项C正确。

8.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

其工作流程如下:

(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CrO42-、_______。

(3)过程Ⅰ,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molCrO42-,消耗氧化剂(O2)的物质的量是____。

(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

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是_______。

③已知:

2CrO42-+2H+

Cr2O72-+H2O K=4.0×1014

滤液3中Cr2O72-的浓度是0.04mol/L,则CrO42-的浓度是_______ mol/L。

(5)过程Ⅱ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粗品再重结晶可制得纯净的K2Cr2O7。

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化合物名称

0°C

20°C

40°C

60°C

80°C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Cl

28.0

34.2

40.1

45.8

51.3

K2SO4

7.4

11.1

14.8

18.2

21.4

K2Cr2O7

4.7

12.3

26.3

45.6

73.0

Na2Cr2O7

163

183

215

269

376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Ⅱ得到K2Cr2O7粗品的操作是:

向滤液③中加入稀盐酸和KCl固体,然后_______________、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答案】

(1).还原性

(2).AlO2-、OH-(3).0.3mol(4).2Al2O3(熔融)

3O2↑+4Al(5).NaHCO3(6).0.01(7).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解析】

(1)该过程中,铝被氧化,表现了还原性。

(2)过程Ⅰ时加入了氢氧化钠,含铝物质变为AlO2-,同时溶液中还有过量的OH-。

(3)该过程可简单的看着是氧气将Cr2O3氧化为CrO42-,由电子守恒,3O2~4CrO42-,生成0.4molCrO42-,消耗的氧气为0.3mol。

(4)①由氧化铝冶炼铝的方程式为2Al2O3(熔融)

3O2↑+4Al。

②滤渣B含有NaHCO3,受热分解后得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可以循环利用。

③K=

=4.0×1014,

=10-6mol/L,故

=0.01mol/L。

(5)要生成较多K2Cr2O7,需使反应③正向移动,故需要向滤液3中加入稀盐酸;从表中数据看出,对应钠盐的溶解度大于钾盐,所以,还需要同时加入KCl固体转变为钾盐后,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9.Ⅰ.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SO2(g)+2CO(g)

2CO2(g)+S(l)△H<0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2L容器中,10分钟内,气体密度减小了8g/L,则CO的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

(2)如果要提高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选填编号)

a.减压b.增加SO2的浓度c.升温d.及时移走产物

(3)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编号)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当容器内温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了平衡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增大平衡常数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热效应不同

Ⅱ.硫酸工业尾气SO2用NaOH溶液吸收后会生成Na2SO3。

现有常温下0.1mol/LNa2SO3溶液,实验测定其pH约为8,完成下列问题:

(4)该溶液中c(Na+)与c(OH-)之比为___________。

该溶液中c(OH—)=c(H+)+______+________(用溶液中所含微粒的浓度表示)。

(5)用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也能吸收SO2,重铬酸钾被还原为Cr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K=

(2).0.05mol/(L﹒min)(3).bc(4).B(5).2×105(6).c(HSO3-)(7).2c(H2SO3)(8).Cr2O72-+3SO2+2H+==3SO42-+2Cr3++H2O

【解析】

(1)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相乘比上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相乘,所以K=

气体密度减小是因为生成了固体S,所以生成的固体硫为8g/L×2L=16g,即0.5mol。

根据方程式得到消耗的CO为1mol,容器为2L,时间为10min,所以速率为0.05mol/(L﹒min)。

(2)减压相当于增大体积,移去生成物平衡向右移动,都会使反应物浓度减小,速率减慢。

增大浓度,升高温度都能加快速率,所以bc正确。

(3)恒容,压强不变就是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此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所以平衡前,气体不断减少,压强应该不断减小,选项A错误。

无论反应向哪个方向进行,一定有热效应,会引起温度变化,所以温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平衡,选项B正确。

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应该使K值减小,选项C错误。

催化剂只改变速率不影响平衡,所以反应热效应不变,选项D错误。

(4)该溶液中c(Na+)=0.2mol/L,c(OH-)=1×10-6mol/L,所以该溶液中c(Na+)与c(OH-)之比为2×105。

该溶液的质子守恒式为:

c(OH—)=c(H+)+c(HSO3-)+2c(H2SO3)。

(5)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也能吸收SO2,重铬酸钾被还原为Cr3+,SO2应该被氧化为硫酸根,所以反应为Cr2O72-+3SO2+2H+==3SO42-+2Cr3++H2O

10.熟悉和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及用品,是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试回答以下问题:

(1)在仪器:

a.分液漏斗b.试剂瓶c.集气瓶d.滴定管e.容量瓶f.量筒g.托盘天平h.玻璃棒i.胶头滴管中,标有“0”刻度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H2SO4溶液所用的主要仪器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

(2)蒸发皿的使用:

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再把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

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装置甲、乙、丙和乳胶管组成一套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可用于制取并收集NH3或HCl气体。

可供选择的液体试剂有:

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丙中试剂为紫色石蕊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制取某气体的过程中,丙中的石蕊溶液变红,且烧瓶中的试剂A与分液漏斗中的试剂B均为无色液体,则试剂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该气体利用了B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丙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变蓝,说明乙中气体已集满。

若石蕊溶液变蓝,则烧瓶甲中应加入的固体试剂A为____________;

②若在乙中收集氨气,气体流经装置的顺序是:

a→___→___→d(填接口代号)。

(4)下图中的装置D是实验室制备CO2的简易装置图,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随时使反应发生,也可以随时使反应停止的效果。

在下图中的装置A、B、C也可起到相同效果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答案】

(1).d、g

(2).efhi(3).防止液体飞溅(4).浓盐酸(5).吸水性(6).溶于水放出大量热(7).NaOH或CaO或碱石灰(8).c(9).b(10).B

【解析】

(1)标有“0”刻度的是滴定管和托盘天平,注意:

量筒是没有零刻度的。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H2SO4溶液:

首先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中,洗涤,用胶头滴管定容。

所以主要仪器为efhi。

(2)加热水溶液至沸腾后,液体容易飞溅,所以要不断搅拌。

(3)①若制取某气体的过程中,丙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制取的是HCl。

所以A为浓盐酸,B为浓硫酸。

浓硫酸加入浓盐酸中,会吸水,同时放热,都有利于HCl的从水中挥发。

若石蕊溶液变蓝,则制取的是氨气,所以应该是将浓氨水滴加至固体氢氧化钠、氧化钙或碱石灰上。

②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收集时应该短进长出。

(4)B中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需要停止反应时,将止水夹关闭,二氧化碳气体在干燥管内聚集,压强增大,将盐酸从干燥管内压至烧杯内,当盐酸液面低于大理石的时候,反应自动停止,所以选择B正确。

选项A中,盐酸不可能都被压至分液漏斗中,没有固液分离的时候,所以反应不会停止,选项A错误。

选项C中,没有加长颈漏斗,所以没有压入的空间,选项C错误。

点睛:

本题最后一问实际是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

对于这种符合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的要求是,必须有固液分离的可能,一般来说,会有一个将固体撑住,不会掉下来的装置,例如本题中的B的干燥管、C的多孔塑料板、D的玻璃珠。

同时还要有能够盛装被压出的液体的装置,例如本题选项B的烧杯、选项C的缺少的长颈漏斗、选项D中的U型管。

11.[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砷化稼(GaAs)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微型激光器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等。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元素的电负性Ga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下同)As,第一电离能B____Ga;BF3和NH3的分子能够通过配位键相结合的原因是_______。

(3)杀虫剂Na3AsO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As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

(4)组成相似的GaF3和GaCl3晶体,前者属于离子晶体,后者属于分子晶体。

从F-和Cl-结构的不同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原子晶体GaAs的晶胞参数a=xpm,它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该晶胞内部存在的共价健数为______;A原子距离B原子所在六面体的侧面的最短距离为_____(用x表示)pm;该晶胞的密度为_____g·cm-3。

(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表示)。

【答案】

(1).3d104s24p1

(2).小于(3).大于(4).NH3的N具有孤对电子,BF3中的B核外具有空轨道(5).正四面体(6).sp3(7).Cl-的电子层数比F-的多,原子半径比F-的大(8).16(9).0.25x(10).

【解析】

(1)镓是31号元素,核外有31个电子,基态镓(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简写成[Ar]3d104s24p1;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下到上,电负性逐渐增大,电负性:

Ga小于As;第一电离能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关,当电子在能量相当的轨道上形成全空、半满、全满时,原子的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越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弱,第一电离能越小,B与Ga在ⅢA族,第一电离能B大于Ga;B原子其价层电子数是4,采取sp3杂化,B原子形成3个σ键一个配位键,B原子提供空轨道的原子、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B、N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形成BF3·NH3。

(3)AsO43-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数是0,中心原子有4个共价键,所以其构型是正四面体形,A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故杂化方式为sp3;(4)Cl-的电子层数比F-的多,原子半径比F-的大,Ca2+与F―形成离子键,形成离子晶体;(5)如图每个As与4个Ga形成4个共价键,晶胞中共含4×4=16个共价键;A原子距离B原子所在六面体的侧面的最短距离为a/4=0.25xpm;晶胞中拥有的As原子8×1/8+6×1/2=4,Ga也是4个,该晶胞的密度为

g·cm-3

点睛:

物质结构常见题,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易混淆;晶胞密度的计算,按密度等于质量比体积去思考。

12.[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以苯酚为主要起始原料,经下列反应可制得香料M和高分子化合物N。

(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2)已知C的分子式为C5H12O,C能与金属Na反应,C的一氯代物有2种,则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B与C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由D生成N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4)由苯酚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F是分子量比B大14的同系物,则F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

(6)已知:

,写出以苯酚、乙醇和CH2ClCOOH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____________。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H2C═CH2

CH3CH2Br

CH3CH2OH

【答案】

(1).(酚)羟基、羧基

(2).

(3).取代反应(4).缩聚反应(5).

(6).C8H8O3(7).3(8).

(1)B结构为

H,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羧基和羟基

(2)C5H12O,根据分子式可知烃基为饱和烃基,能与Na反应,可知含羟基,一氯代物有2种,除羟基外,还有2种H原子类型。

其结构为

(3)B为酸、C为醇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单体D生成高分子化合物N,为缩聚反应。

(4)苯酚和丙酮生成D

,丙酮中碳氧双键断裂、2个苯酚中羟基对位氢失去,脱去一个H2O分子,反应方程式为

(5)B结构为

H,分子式为C7H6O3,F是分子量比B大14的同系物,则多一个CH2原子团。

F的分子式为C8H8O3,F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含有苯环。

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发生水解反应,则含酚羟基结构和酯基。

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酚羟基、酯基处于对位,其结构为:

共3种。

(6)从已给信息中可知,已知反应发生取代反应。

利用逆合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