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904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docx

混凝土结构设计整理笔记

保护层应按新规范做,注意应为箍筋外皮

 

框架的要求

一、梁的要求

1、截面选择

梁宽

梁高

备注

地梁

250

1/13~1/14L

1、如果梁上无墙,梁高去1/15L

2、地梁梁顶标高减100(面层做法)

标准层梁

主梁

主方向

300

1/11~1/12L

一般梁宽取≤450,节省箍筋

次方向

250

1/12~1/14L

次梁

250

1/12~1/14L

2、配筋要求(一定要看规范,特别是黑体字的强制性条文)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页6.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梁端计入受压区钢筋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页6.3.4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再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5页9.2.1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有2跟。

2)梁高不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梁高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当多余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屋面框架梁要用WKL表示

住宅梁的要求:

1)客厅、卧室、餐厅绝对不允许出现梁,如果必须要设置梁,则设置成上反梁。

如果可以的话,可在餐厅和客厅的中间分割部位设置梁。

能不设尽量不设。

2)梁下净高不得小于2.4m,个别情况不得小于2.3m,若实在保证不了时,先和尹工商量,,最后找李院长定。

3)卧室尽量不做上反梁,一户之内尽量不做上反梁,因为业主可能会把隔墙打掉,重新布置格局,如果有上反梁的话,不太好处理。

外墙部分可做上反梁。

4)有墙的地方,梁做400高。

 

二、板的要求

1、截面选择

通常取1/35L短

跨度

板厚

3900

110

4100~4200

120

4300

130

2、配筋要求

跨度是3900以上时,板的跨中需加大配筋,未留满足挠度要求。

习惯配筋

跨度

配筋

备注

3900

¢8@120

配筋应根据挠度和裂缝要求自己验算,表中值只做参考

4100~4200

¢8@100

4300

¢10@15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1页9.1板的基本规定

三、柱子的要求

1、柱子截面选择

小群房一般取500和45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页6.3.5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2页6.3.7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四、荷载

1、恒载:

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的一般都在3.3左右,

活载:

上人屋面是2.0

不上人屋面是0.5

2、8cm的地采暖取2.2~2.3

3、隔墙的荷载不要丢了。

应为会影响板的配筋。

4、60厚的隔墙不需要设置梁

5、输入地梁荷载时,不要把楼梯荷载丢了

6、确定地梁梁高时要考虑室内外高差,保证地梁能把土挡住,如果室内外高差实在太大,可以考虑做吊耳。

7、单桩两个方向均需要设置拉梁,双桩短方向需要设置拉梁。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下桩基承台,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连系梁。

连系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连系梁宽度不宜小于250mm,其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10~1/15,且不宜小于400mm。

连系梁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梁上下部配筋不宜小于2跟直径12的钢筋,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相邻跨连系梁纵筋应连通。

8、吊筋的配置要查梁端剪力,手工计算确定。

9、一定要问清楚是否采用三级钢,这个很重要。

五、参数的要求

高层基础计算时,采用加载3.其余可用加载1.

小于60m时,基本风压是0.65;大于60m时,基本风压是0.7。

场地类别由尹工确定。

结构基本周期计算完了要回带。

这步必须进行。

基本风压,我院不乘以1.1,以60m为分界点。

结构规则性选步规则

地震设计分组,长春为第一组

设防烈度:

7(0.1g)

场地类别一般为二类。

框架抗震等级:

根据具体建筑物,按规范确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9页表6.1.2确定结构的抗震等级。

先用偶然偏心算位移角,位移比大于1.2时采用双向地震作用算。

打周期时必须用偶然偏心算。

计算阵型个数:

一般不小于层数的3倍,同时不大于15。

规范要求,地震作用有效质量系数要大于等于0.9。

活载质量折减系数:

0.5固定值。

周期折减系数:

考虑填充墙对结构的影响,所以周期需要折减。

折减系数的取值查《高规》43页

经验值

规范要求

框架

0.65

0.6~0.7

框剪

0.75

0.7~0.8

短肢剪力墙

0.9

0.8~0.9

纯剪力墙

0.95

0.8~1.0

特征周期:

0.35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08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0.5

这三个系数必须记住,如果程序有问题了,自己要把这些参数调整过来(这些数值时设防烈度7度,地震加速度0.1g,二类场地对应的系数)。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

一般情况下输入0

两个都选择折减,全楼不利布置。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高规》5.2.3条;现浇框架梁0.8-0.9;装配整体式框架梁0.7-0.8

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已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宜取1.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抗规》6.2.13条2款,《高规》5.2.1条连梁刚度的折减系数不小于0.5.

梁扭矩折减系数:

《高规》5.2.4条,高层建筑结构楼面梁受扭计算时应考虑现浇楼盖对梁的约束作用,折减系数应根据梁周围楼盖的约束情况确定。

现浇楼板(刚性假定)取值0.4-1.0,一般取0.4;现浇楼板(弹性楼板)取1.0;

0.2Q0分段调整:

框剪结构此项需要调整,按《高规》8.1.4条调整

柱配筋原则:

异形柱按双偏压,其余均按单偏压。

 

文本输出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周期转角平动系数(X+Y)扭转系数

10.730596.670.76(0.01+0.75)0.24

20.68091.380.98(0.98+0.00)0.02

30.586780.350.31(0.01+0.30)0.69

3/1=0.5867/0.7305=≥0.9

有效质量系数:

99.51%≥90%

五、缝的留置

变形缝的设置:

框架55

异形柱70

剪力墙45

一般设后浇带,不设变形缝。

 

五、工期要求:

多层异形柱10天

高层剪力墙13-15天

公建框架7天

单层小框架3天

 

计算书的要求

计算书都用A3的纸打印,不用A4

一、封皮

二、总信息

1、SATWE的四个文件

2、荷载汇集:

屋面荷载、墙荷载等(手工计算)

3、SATWE传至基础的轴力(在JCCAD基础人机交互输入里面找)

三、基础计算

1、地基承载力计算

要有公式,不能只有结果

2、单桩承载力计算

要剪掉承台的重量

3、承台计算书、剪力墙稳定计算

承台计算用快速软件

四、所有地下室外墙、底板、人防构件计算书

五、梁柱尺寸图

在建好的模的文件夹里找(FLR这个文件)

六、梁配筋简图,柱、墙配筋简图

在SATWE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里找

七、墙柱轴压比

在SATWE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里找

八、板配筋简图

在PMCAD结构平面图里找

九、框剪-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配筋

十、注意事项:

柱、基础的轴力必须用SATWE生成的数据

梁柱配筋简图尽量分开打

墙柱轴压比自己看看数据,不合适的调整

所有的挑板都不建模,把挑板的荷载直接输给梁

每次审图的东西都要保存好,要存档

每个项目都有专业负责人,每个人的结构要与专业负责人的一致,这样甲方不会有意见。

柱子标注时尽量只标注一侧,这样修改调整起来比较方便,不用大面积的修改标注

画图时注意多看以前其他老人做过的图纸,文字的高度,高宽比,尺寸线的距离,线形等都要规范,图纸力求美观。

特别强调的是点划线,出图时一定要清晰。

当有地下室时,地梁是虚线;没有地下室的时候,地梁是实线。

 

落地沟时,要看地沟图集,注意地沟入口、地沟定位、检查井的位置

水暖的梁下净高不得小于800

地构说明中的每句话,自己要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样,再给施工方交底的时候才不会交代不清。

楼梯的画法采用03G101-2图集,

跨中及支座钢筋直径应尽量统一,在根数上变化。

尽量采用大直径钢筋,但如300宽梁钢筋根数不少于3根。

同一跨中、支座钢筋直径相差2mm施工不宜区分。

框架参数分析应在手写计算书上体现。

楼板钢筋画法应统一,采用省院画法。

梁腰筋应在梁平面图上标出,最好为直径12的钢筋,且不小于腹板的0.1%.

当挑梁较大时,梁宽可取300

边框梁要加扭筋,当梁高小于550时不用加扭筋

荷载哪个是标准值,哪个是设计值,自己要清楚

钢筋表要熟记于心,这样配筋比较熟练,节省时间

 

 

配筋百分率

1、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

序号

分类

C35以下

C40-C60

1

轴心受压构件的全部受压钢筋

0.4

0.4

2

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压钢筋

0.2

0.2

3

受弯构件、偏心受压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的受拉钢筋及小偏心受拉构件每一侧的受拉钢筋

0.15

0.2

2、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最大配筋率

序号

钢筋种类

计算公式

混凝土强度等级

15

20

25

30

35

40

1

一级

61.4fcm/fy

2.49

3.22

3.95

4.82

 

 

2

二级

54.4fcm/fy

 

1.93(2.06)

2.73(2.53)

2.9(3.10)

3.33(3.56)

3.77(4.03)

3

三级

52.8fcm/fy

 

1.71

2.1

2.56

2.95

3.34

后浇带的施工

做法:

宽度800-1000

钢筋不能截断,且要配置适量的加强钢筋

待缝缝两侧混凝土浇灌至少28d后,将缝两侧的混凝土表面凿毛,在用比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灌注,并加强养护。

后浇带的位置宜布置在剪力较小的跨度中间范围内、。

加强筋的配置:

1、现浇板的后浇施工缝加强筋的配置,板下部加强钢筋为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一半,上部加强筋为一级直径6@200-300,加强钢筋伸入缝两侧混凝土的长度要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2、现浇梁。

当两高h≤500和500-700之间是,加强筋分别为4级14的和4二级16;当梁高在1000-1200之间时,和梁高在1300-150时,加强筋分别是8根18和8根20.加强钢筋伸入缝两侧混凝土的长度要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