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4926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猪病与防治复习思考题Word下载.doc

最初猪的蹄冠、蹄叉等处潮红肿胀,不久形成灰白色水泡,水泡破溃后,留下红色糜烂斑。

常造成蹄壳松离或脱落,使患肢不能着地,常卧地不起或在地上跪行。

有些病猪鼻镜、唇、齿龈、上颚和乳头上也发生水泡和糜烂。

口腔有病变时常出现流涎。

仔猪常因发生严重心肌炎引起突然死亡。

(2)病理变化:

主要在口腔和蹄部出现溃疡和糜烂。

仔猪发生严重心肌炎(虎斑心)。

4.试述猪场发生口蹄疫时的预防措施。

(1)实行强制免疫,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2)实行强制封锁,严防疫情扩散;

(3)实行强制扑杀,彻底消灭疫源;

(4)实行强制消毒,全面净化环境;

(5)强化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

5.什么叫猪瘟(HC)?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6.什么叫温和型猪瘟?

是指临床症状不典型,尸体剖检病变也不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没有古典型猪瘟高。

7.简述急性古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

(1)体温升高达40.5~42℃,怕冷、寒颤,或互相堆挤在一起;

(2)两眼开张不全,眼角有大量浓性分泌物;

(3)病猪在耳、四肢内侧、腹下等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出血点,指压不退色;

(4)先便秘,后拉稀,或便秘和拉稀交替发生。

排出恶臭稀便或带有肠粘膜和血样粪便。

8.简述古典型猪瘟特征性剖检变化。

(1)喉头会厌软骨及扁桃体出血;

(2)肠系膜淋巴结表现条状肿大,周边出血;

(3)脾脏梗死;

肾脏及膀胱浆膜、粘膜点状出血;

(4)盲肠、回盲口、结肠或直肠粘膜上有“扭扣状溃疡”。

(5)心外膜和肺、脑表面急性出血。

9.简述引起温和型猪瘟的主要原因。

(1)猪瘟病毒发生变异,产生了致病的弱毒株。

(2)猪瘟弱毒苗的免疫程序错误,在母猪妊娠期注射弱毒苗引起胎盘感染,但不造成仔猪死亡,可造成长期带毒。

(3)猪瘟弱毒苗的免疫剂量不足,我国猪瘟苗出厂检验标准是以5万倍稀释能致兔体热反应为合格(国际标准是13-16万倍),因此,按国际标准我国猪瘟弱毒苗1头份的含毒量就只有1/2~1/3,免疫剂量不足,产生的低抗体水平不能阻止强毒在体内复制和带毒。

(4)保存和运输不当。

(5)猪群中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蓝耳病、伪狂犬)和饲喂霉菌饲料时,造成猪瘟的免疫失败而发生温和型猪瘟。

10.详述猪瘟的预防措施。

(1)制定合理免疫程序由于各养猪场或养猪户母猪群的免疫状态和使用的疫苗不完全相同,因此,仔猪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也不一样。

所以,为了获得较高的免疫保护率,各地兽医单位应建立免疫监测制度,通过监测母源抗体,来确定仔猪的首免日龄,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2)推荐免疫程序根据大量试验监测结果和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我国C系猪瘟兔化弱毒苗的推荐免疫程序是:

首免如果母猪用组织苗(脾淋苗)免疫,而该母猪所产的仔猪在30~35日龄,每头肌肉注射1头份;

如果母猪用细胞苗免疫,而该母猪所产的仔猪在20~25日龄,每头肌肉注射2头份。

二免仔猪60~65日龄,用猪瘟细胞苗肌肉注射4头份;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2周,用猪瘟细胞苗肌肉注射4头份;

成年种公猪每年3月和9月分,用猪瘟细胞苗肌肉注射5头份;

空怀母猪在仔猪20日龄注射猪瘟细胞苗,顺便给母猪肌肉注射5头份。

(3)疫苗的免疫剂量疫苗的免疫剂量不足,产生的低水平抗体就不能阻止强毒对猪体的感染。

因此,适当提高疫苗的免疫剂量,使猪体产生高水平抗体,才能阻止强毒对猪体的感染。

一般根据猪群日龄,常规免疫剂量范围4~5头份为宜(细胞苗)。

11.什么是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

有何危害?

(1)猪瘟病毒持续感染:

是指在免疫状况不佳的情况下,病毒突破机体免疫识别,在感染猪体内长时间滞留或增殖释放,感染猪通常不表现或仅表现轻微的临床症状,但猪体内会发生免疫病理变化,在30天内不引起感染猪发病死亡的一种现象。

(2)对猪的危害性:

造成猪瘟免疫失败。

12.什么叫猪流感?

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13.猪流感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1)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本病都易感。

(2)病猪和患流感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一般通过呼吸道感染。

(3)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晚秋、冬季和早春多发,气候突变时极易发生流行。

(4)本病发生快速、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14.什么叫猪蓝耳病?

是由动脉炎病毒引起以母猪的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困难及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又称“蓝耳病”。

15.猪蓝耳病的一个最重要的流行特征是什么?

是蓝耳病病毒感染和接种蓝耳病弱毒苗后,猪体可持续排毒造成持续感染,这种持续感染是本病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16.猪感染蓝耳病病毒后为什么会使免疫功能下降?

是因为蓝耳病病毒进入猪体,可杀害猪的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是负责疫苗抗原加工)。

所以一旦被PRRSV感染破坏,就会造成免疫淋巴细胞的损失,猪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17.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共同症状所有猪感染本病后都出现食欲降低,精神不振和体温升高达40~41.5℃。

(2)怀孕母猪

全身皮肤出现油菜籽粒紫黑色斑点;

流产(多为怀孕后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

死胎多发生腐败、自溶,胎膜有黑色血疱。

(3)哺乳仔猪

耳朵、眼周及鼻盘的皮肤严重发绀,即蓝耳、蓝眼圈、蓝鼻盘,病猪四肢末端皮肤发绀,呈蓝紫色。

病猪腹下、臀部皮肤严重发绀,呈蓝紫色。

病猪卧地不起,呼吸困难,消瘦,出现腹式呼吸。

(4)种公猪

初期阴囊皮肤出血,呈紫红色;

中期阴囊皮肤出血越来越严重,呈蓝紫色;

后期阴囊皮肤出血坏死、干固、硬结,类似黑色痂皮。

18.如何搞好猪蓝耳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1)发病时的免疫当猪场发生蓝耳病时,立即用蓝耳病弱毒活疫苗(美国产)紧急免疫注射,1年内免疫3次(每次间隔16周),该病就会得到控制。

(2)预防免疫种公猪用灭活苗接种2次,第一次接种后,间隔20天,用同样疫苗与剂量,再接种1次;

空怀母猪用弱毒活疫苗接种;

仔猪21日龄和70日龄各免疫1次(免疫时间与剂量,按说明使用)。

(3)要作好日常定期对圈舍内外的消毒工作。

19.猪感染蓝耳病后,由于继发感染其他细菌,症状常常变得复杂化,所以临床症状很不一致,但以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表现最为明显。

20.简述猪伪狂犬病(PR)的防制措施。

(1)常规免疫程序对后备母猪配种前和产前28天用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各免疫1次;

公猪每年3月、10月用同样苗两次免疫,可有效地保护初生仔猪,避免发生本病。

(2)紧急疫苗接种当猪群发生本病时,立即用猪伪狂犬病弱毒苗紧急预防接种,以快速建立猪群的免疫保护。

在疫情稳定后,再用基因缺失苗免疫母猪1次。

(3)不从有该病的猪场引种引种时应严格检疫,隔离观察,防止引入病源。

(4)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定期彻底消毒。

(5)定期灭鼠控制其它动物进入猪场。

21.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

(1)流行病学所有哺乳类家畜对本病都易感,其中猫高度易感;

犬中度易感,绵羊敏感性高;

未获得免疫力而第一次感染爆发本病的猪群,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本病传播迅速,可以在1周内传播到全群,仔猪有90%以上的感染、死亡;

病毒可经胎盘、阴道黏膜、精液和乳汁、啮齿类动物等传播。

(2)临床症状本病临床症状,主要根据被感染猪群类型和年龄的不同,而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不一样。

1)妊娠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

其中以产死胎为最多,死胎外观发育正常,或母猪推迟预产期(5~7天),但母猪精神、食欲、体温都正常;

2)新生仔猪病仔猪体温升高至40~41.5℃,有的体温正常或略低。

最初出现被毛逆立、精神沉郁、呆立、昏睡、尖叫、呕吐、拉稀等一般症状;

之后出现肌肉震颤,行走不稳或运动失调;

盲目行走或转圈等神经症状(是本病的特点)。

继之突然倒地,反复痉挛,口吐白沫;

四肢划动,角弓反张,当有外界刺激时,常引起抽搐和尖叫。

3)断奶仔猪断奶仔猪发病较轻,主要表现为厌食、高热、喷嚏、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偶尔也出现震颤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有时发生呕吐和拉稀,死亡率在10%~20%。

22.如何制定根除种猪及种猪场猪伪狂犬病的计划?

(1)在没有使用过疫苗的猪场,先作普遍血清学检查,如果发现血清学阳性猪,最好是能将血清学阳性猪与血清学阴性猪分群饲养。

然后将血清学阳性猪和血清学阴性都用基因缺失灭活浓缩疫苗注射,所有猪普遍注射一次疫苗后,间隔4-6周再加强免疫一次。

以后血清学阴性猪群按每半年注射一次,血清学阳性猪群每4个月注射一次,然后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学鉴别检查,凡是注射疫苗血清学阳性的猪归为健康群,凡是野毒感染血清学阳性猪归为另一群,逐步缩小和有计划的淘汰野毒感染猪群,逐步达到完全健康无野毒感染的猪群。

直到最后根除消灭伪狂犬病。

(2)对已经注射过疫苗的猪场,首先将疫苗完全换成浓缩单基因缺失灭活疫苗。

免疫程序按每个月注射一次。

每半年进行一次血清学鉴别检查,逐步开始分群将基因缺失疫苗免疫血清学阳性猪视为健康群分开饲养,将野毒感染血清学阳性猪分为另一群分开饲养,逐步淘汰和缩小野毒感染猪群,最后建立完全健康无野毒感染的猪群。

(3)以上述经过规则免疫后的种猪所生仔猪留作种用的仔猪在100日龄时作一次伪狂犬病普通血清学检查,凡是抗体阴性者留作种用。

对检出的抗体阳性者作进一步的鉴别血清学检查,对野毒感染阴性者同样可用作种用,对强毒感染阳性者淘汰作为肥猪用,不能作为种猪用。

对伪狂犬病抗体检测阴性猪和野毒感染阴性猪等留作种用的仔猪用伪狂犬病浓缩单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在100-110日龄接种一次,再到130-140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按种猪的免疫程序每半年注射一次浓缩基因缺失灭活疫苗。

同时每半年抽血样进行一次鉴别血清学检查,如发现野毒感染血清学阳性猪应及时隔离淘汰处理,以保持猪群无野毒感染,安全健康。

(4)对种用仔猪经上述检测,发现和分群隔离的野毒感染血清学阳性猪,立即注射灭活疫苗或基因缺失疫苗,最好是间隔4-6周注射2次,作为育肥猪饲养出栏。

23.如何区别由乙脑和细小病毒导致的猪繁殖障碍?

(1)细小病毒病,一般在母猪群内出现以下4个方面的临床症状就可疑为该病。

1)反情率高母猪、特别是头胎母猪配种30天后以内反情率高。

2)反情母猪发情周期不规则

3)母猪的窝产仔猪数少

4)母猪产仔时木乃伊胎多

(2)乙脑病主要临床症为:

1)新生仔猪前肢异常;

2)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弱仔,同胎也可见正常胎儿。

3)公猪常发生一侧性睾丸炎,睾丸肿大、皱襞消失、有热痛感,3~5天后消失;

4)睾丸变小、变硬,萎缩,失去配种能力,如仅一侧睾丸肿大,公猪仍有配种能力。

24.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主要发生于断奶后几周?

PMWS多发生于断奶后的5~12周龄的仔猪,一般于断奶后1周内发病。

25.圆环病毒2型(PCV2),常于蓝耳病混合感染,对猪的免疫系统及免疫细胞造成损害,最明显的病变是淋巴结。

26.目前在我国各地造成保育舍猪大量发病、死亡的主要凶手是圆环病毒2型病毒。

27.断奶仔猪发生PMWS时,表现为渐进性消瘦和生长迟缓,皮肤苍白,背脊尖突。

发病后期还可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28.如何对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做出初步诊断?

根据哺乳仔猪很少发病,特别是断奶后出现渐进性消瘦,生长缓慢、贫血、黄疸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就应该怀疑本病。

29.控制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的发生应采用的措施是?

(1)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充足),以增强猪的抵抗力。

(2)建立完善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将消毒卫生工作贯穿于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猪场内污染的致病微生物。

(3)防止不同日龄仔猪混养,产房和保育舍要做到全进全出。

(4)做好猪瘟、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猪气喘病、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

(5)在药物预防上可采用哺乳仔猪在3、7、21日龄时各注射长效土霉素0.5毫升。

或在仔猪断奶前后各1周,在饲料中添加林可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或氟苯尼考等药物,控制继发感染。

(6)在母猪产前1周和产后1周,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200克、金霉素1000克、阿莫西林150克。

30.如何进行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制?

(1)平时预防

1)加强检疫,防止将潜伏期病猪或病毒携带者引入健康猪群。

2)防止猫、犬、鸟等动物出入猪场,防止因工作服、用具、运输车辆被感染而将病毒带入猪场。

3)该两种病毒性腹泻用抗生素和化学病毒药治疗无效。

在冬春季节的“病毒性腹泻危险期”,在注射疫苗的基础上保证充足定期饮水或拌料添加“加益健”或氟哌酸+病毒灵,有一定预防作用。

4)疫苗注射预防:

①后备母猪必先免疫1次。

PED与TGE二联苗交巢穴注射1头份;

②生产母猪产前6周和产前2周各免疫注射1次。

PED与TGE二联苗交巢穴注射1头份。

(2)发病预防

1)猪场一旦发病,要果断采取措施隔离,防止人员串舍,防止病猪粪便运输造成污染,以及场地封锁消毒。

2)发病猪群重点搞好封锁消毒、疫苗注射以及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并供给充足饮水,补充体液,防止脱水;

3)为预防细菌继发感染,对严重病猪可注射广谱抗菌素,如肌肉注射复方环丙沙星0.2mL/kg体重等。

4)种猪群:

紧急接种,交巢穴注射PED与TGE二联苗1头份;

对拒绝饮水的猪,静脉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并加入广谱抗菌素,如氟哌酸、病毒灵、中草药制剂等。

5)初生乳猪,由于严重脱水,加上母猪发病无乳,死亡率可达100%。

可采取如下措施:

免疫接种,0.5头份/头;

人工奶喂养:

如自配人工奶;

自配人工奶配方:

500mL鲜奶+500mL10%葡萄糖水+1粒VC+2粒VB+2粒表飞鸣(乳酶生);

寄奶:

将初生乳猪吸完两天初乳后,转入到病后康复母猪里寄养,此法经过多次实践,效果相当好,可以提高25%乳猪成活率。

第三章细菌性传染病

1.为什么说猪对炭疽比牛、羊的抵抗力强?

猪感染炭疽后之所以耐过康复,不是细菌的毒力弱,而是猪对炭疽杆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原因是这种抵抗力在于猪有机体所固有的能相当迅速地消灭侵入体内的细菌的能力。

但猪感染炭疽可能成为某些地区的重要传染源。

2.猪炭疽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1)炭疽多发生在炎热的夏季,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大、洪水泛滥时容易发生传播。

(2)多在人、牛、羊等发生炭疽时引起其发病。

3.猪炭疽的临床症状有几种类型?

有四种即咽型、肠型、败血型和隐性型。

4.简述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

体温41.5℃以上、短时腹泻和呕吐、后期呼吸困难、张口伸舌,临死前从口、鼻流出淡血色、泡沫状分泌物;

口、鼻、耳皮肤暗紫色。

爆发初期可见个别猪关节炎、心内膜炎、母猪流产、脓肿。

(2)急性型体温40.5-41℃,咳嗽、呼吸困难、心衰,皮肤发红,不愿站立。

(3)慢性型体温39.5-40℃,仅见间歇性咳嗽,生长缓慢。

5.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1)定期搞好免疫

1)种公猪:

每年6月、12月各免疫1次,肌肉注射5毫升;

2)种母猪:

产后1个月免疫1次,剂量和方法同种公猪。

3)仔猪:

仔猪30日龄首免,断奶后7天第二免。

每头肌肉注射3毫升。

4)后备公母猪:

在配种前30天再免疫1次,每头肌肉注射5毫升。

在免疫疫苗之前,对全群猪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常规预防,常用磺胺和磺胺增效剂、土霉素或氯霉素、红霉素粉按一定含量拌入饲料中连喂7~10天。

以提高全群猪自身抗病能力。

免疫之后,要对免疫猪群进行观察,做好体温测定,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内外环境卫生。

(2)定期药物预防

1)在每年冬、春季节,每隔15天全群饲料中拌入药物预防。

如0.06~0.08%土霉素;

或0.06%的氟哌酸;

或0.05%的氨苄青霉素;

或0.04%氯霉素(2月龄以下仔猪慎用);

2)也可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吨饲料150克和磺胺增效剂,每吨饲料拌入30克,一般连用3~5天。

3)注意应将药物均匀混入饲料中,切不可将药物溶于水后饮用。

6.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胸腔和肺部,但最典型的病变是肺与胸膜粘连。

7.简述猪喘气病的流行特点。

(1)哺乳仔猪及断奶仔猪易感性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2)成年种公猪、母猪、育肥猪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3)以土种猪和纯种瘦肉型猪最易感。

(4)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通过接触经呼吸道传播。

(5)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多发。

8.猪喘气病的主要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肺心叶、尖叶、中间叶等部位出现“胰变”。

9.如何区分猪喘气病和其他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来区别,其中猪喘气病为病猪体温、食欲均正常,呈现腹式呼吸,痉挛性咳嗽、气喘,肺上有“肉变”或“胰变”。

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或完全不吃,呼吸高度困难,肺呈水肿和气肿表现。

10.简述猪喘气病的防制要点。

(1)实行自繁自养,不从外地购猪。

(2)用猪气喘病苗预防接种,后备母猪每年免疫1次,仔猪7日龄和21日龄各免疫1次(按说明剂量注射)。

(3)检疫普查,严格隔离病猪,并进行及时淘汰,不作种用。

(4)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合饲料,增强猪的体质。

(5)猪舍要冬暖夏凉,注意通风和防止拥挤,猪舍要定期消毒,保证舍内清洁卫生。

11.简述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要点。

(1)最先表现是打喷嚏,喷嚏呈连续性或间隔性,在饲喂、运动和气候变化时加剧。

(2)因为鼻炎,病猪表现不安、鼻部瘙痒、摇头、拱地、搔抓或摩擦鼻部,鼻孔流出浆性或脓性鼻液,严重时鼻孔出血。

(3)病猪眼角下有泪斑,鼻、颜面部变形、向右歪。

(4)病猪鼻向右歪斜,鼻背部及右侧皮肤形成皱褶。

(5)病猪鼻和上颚向右歪斜后,上、下颌不能正常咬合。

12.预防萎缩性鼻炎的措施。

(1)用血清学方法监测,发现阳性猪或病猪时,应隔离淘汰,根除病源。

(2)在母猪产仔前8周,肌肉注射萎鼻苗2毫升,产仔后2周再重复接种1次,使新生仔猪依靠母源抗体而获得保护。

(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舍的通风质量,减少舍内尘埃水平,防止猪群密度过大。

13.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条件性、依赖性的致病菌,广泛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

14.简述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特点。

(1)本菌只感染猪,主要危害2周龄到4月龄的猪,5~8周龄的保育阶段的仔猪多发,其他年龄的猪也能感染。

(2)发病率一般为10~15%,死亡率可高达50%。

(3)本病常由于运输疲劳、捕捉等应激,使猪的抵抗力下降而发病,所以又叫“运输病”。

15.试述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理剖检变化。

(1)病猪跗关节的两个跟腱周围胶冻样肿胀。

关节腔内有大量淡红色浆液性或黄褐色胶冻样炎性渗出液。

(2)病猪心外膜、心包腔内有大量黄色渗出液,肺表面常有纤维素蛋白附着。

(3)心包炎,心外膜上附有一薄层灰白色纤维素渗出物,撕去纤维蛋白膜,心外膜上有丝状肉芽组织。

16.简述急性型猪肺疫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

(1)临床症状

急性型猪肺疫体温高达41~42℃.表现为咽喉炎症状,颈部咽部高热、红肿、坚硬。

可出现呼吸高度困难,如果口鼻流有泡沫样物,病猪很快死亡。

(2)病理剖检变化

急性型猪肺疫的主要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肺有不同程度的肝变病灶,其周围有水肿和气肿,切面呈大理石纹理;

有的在肺叶上有较大的局灶性化脓灶。

17.急性猪肺疫的特征性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

18.试述猪肺疫防制与治疗措施。

(1)预防

1)防止猪只感冒。

2)长途运输时,避免过于拥挤,途中要注意饮水,防止由于饥饿及过度消耗体力。

3)定期消毒猪舍和饲养用具。

4)一旦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清圈消毒,改善饲养管理。

5)对健康猪群每年定期进行两次猪肺疫疫苗接种。

(2)治疗

(1)根据病猪体重大小,每天肌肉注射青、链霉素2次,同时在饲料中拌入土霉素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连用5天。

或用“喘气清”安说明用药。

(2)用20%磺胺噻唑钠注射液,50公斤体重,一次肌肉注射30毫升,每天2次,直至病猪恢复食欲正常为止。

19.猪丹毒主要发生于架子猪。

20.简述亚急性型猪丹毒的临床症状。

亚急性型猪丹毒体温升高至41℃以上,在皮肤上出现深红色大小不等的方形或菱形疹块,所以又叫“打火印”。

21.能出现溃疡性或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的疾病是慢性猪丹毒病。

22.急性败血型猪丹毒与急性猪瘟临床症状的区别。

急性败血型猪丹毒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2℃以全身皮肤出现不规则型的红斑,指压时红色消失,停止按压则又恢复,俗称“大红袍”。

急性猪瘟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2℃,怕冷、寒颤,或互相堆挤在一起;

两眼开张不全,眼角有大量浓性分泌物;

在耳、四肢内侧、腹下等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出血点,指压不退色。

23.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主要有哪些?

(1)链球菌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夏、秋季(5~11月)发病最多,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

(2)无论大小猪都可感染,但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中猪次之,大猪少发。

(3)本病也感染人,表现急、高热,伴有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24.如何进行猪链球菌病的防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