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9271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54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docx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项目设计方案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图纸

施工组织设计

2、标准、规、规程及其他

二、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及参建单位

工程名称

地理位置

建筑面积

建筑层数

结构形式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勘察单位

施工单位

2、模板概况

2.1、模板支撑体系区域混凝土构件一览表

支模区域

支模高度

截面尺寸(mm)

立杆地基至支撑层

结构顶标高(m)

立杆地基

(m)

8.28m

1、梁:

300×700;

350300×650;300×600;250X400;

2、现浇板:

120

3、柱:

600×600

 

-0.050~8.23

-0.050m回填土夯实3:

7灰土

 

2.2、模板支撑区域楼层梁板结构图

3、结构概况

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

抗震设类别丙类设防,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面粗糙度B类,支撑体系设计取XX市XX区10年一遇基本风压0.3KN/㎡,基底设计标高为-1.800m,基础完成后回填土素土夯实至-0.35m,3:

7灰土夯实至-0.05m,夯实系数均要求不小于0.95。

三、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施工要求

1)超高模板支撑体系区域一层框架结构与相邻结构整体施工,二层框架结构先浇筑框架柱至框架梁底设置施工缝,待其混凝土强度达到20MPa及其以上时,方可浇筑二层楼盖梁板混凝土,以便支撑体系水平杆件与框架柱及其周边支撑体系做好可靠连接。

2)混凝土施工时,在水平方向与相邻结构整体施工,浇筑顺序按整体浇筑方案浇筑混凝土,竖向应先浇筑梁混凝土,并按照400㎜左右为一振捣层,采取“分层浇筑,薄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待一个幅宽围的梁均浇筑至板底平后,再浇筑现浇板混凝土,并确保不产生施工冷缝。

3)梁板支撑立杆顶部必须设置丝杠直径≥30㎜的加劲式支托,形成立杆轴向传力。

5)支撑体系与柱的连接

在梁模板支撑体系水平杆件与已浇筑框架柱相交部位,竖向每个步距均设置一组拉结点。

(如下图所示)

图5、支撑体系水平杆件与框架柱连接示意图

5)梁模板支撑体系外围立杆纵横向必须搭设竖向连续剪刀撑,剪刀撑的各根斜杆必须在立杆两侧分别设置,以防因剪刀撑节点重叠导致的与立杆或水平杆无法连接现象。

剪刀撑钢管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1m,且每侧至少采用2个旋转扣件做可靠连接(如下图所示),与立杆或水平杆相交处采用旋转扣件扣接牢固,构成“半刚性杆系结构”支架体系。

图6、剪刀撑搭设大样图

6)各扣件螺栓均采用500㎜长臂板手拧紧,使其扭力矩均控制在40~65N.m区间。

7)每个模板支撑区域必须采用商品混凝土和两辆汽车布料机同时从中部均匀向两侧浇筑混凝土,严禁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和采用现场输送泵浇筑混凝土,以防应力集中和水平冲击力导致立杆重心偏移而倒塌。

2、材质技术保证条件

2.1、可调支托

1)可调托撑螺杆外径≥30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型螺纹》GB/T5796.2、GB/T5796.3的规定。

2)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少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U型托部净宽度必须≥100㎜,长度必须≥120㎜,且无弯曲、麻点锈和裂纹现象。

3)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3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

2.2、钢管

采用外径48mm,壁厚3.6mm钢管(但目前钢管壁厚无法满足规要求,现场钢管为Φ48×2.80,故按照钢管实际壁厚进行支撑体系结构验算)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2008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技术性能要求。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2.3、扣件

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1995)的规定,不得有裂纹、气孔、舒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

2.4、模板面板

木胶合板模板面板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具有保温性能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的规定。

胶合板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及尺寸合格。

2.5、方木与垫板

1)模板结构方木加工使用的原材料树种应为东北落叶松,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方木次楞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GB50005,TC17B级材质强度规定。

2)施工现场制作或市购的方木次楞,在使用前其含水率不应大于20%。

四、施工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进度计划

技工人数

普工人数

1

脚手架工程

5.18

6

4

2

模板工程

5.20

16

4

3

钢筋工程

5.21

17

3

4

混凝土工程

5.24

14

6

2、材料计划

序号

材料名称

品种

型号

数量

进场时间

备注

1

钢架杆

φ48×2.75mm

5000米

2015.5.16

2

木方

50×70mm

2015.5.16

3

木胶合板

12mm厚

2.4*1.22

1000

2015.5.16

4

钢扣件

8000个

2015.5.16

3、设备计划

序号

设备(工具)

数量

进场时间

备注

1

塔吊

1

2015.3.13

2

搅拌车

6

2015.5.24

3

汽车布料机

1

2015.5.24

4

平板振动器

2

2015.3.13

5

插入式振动器

2

2015.3.13

6

扣件拧紧力矩测试仪

1

2015.3.13

7

长臂梅花扳手

10

2015.3.13

五、施工工艺技术

1、支撑体系地基处理

1、支撑体系地基处理

基础完成后回填土素土夯实至-0.50m,3:

7灰土夯实至-0.050m,夯实系数均要求不小于0.95。

在上部立杆位置均铺设5㎜厚×200mm宽,不小于3000㎜长度槽钢,并使其中心与立杆中心重合。

2、支撑体系搭设方法和工艺要求

2.1、施工工艺流程

8.35m标高楼盖下框架柱钢筋绑扎→钢筋验收→框架柱模板安装→依据设计搭设立杆与水平杆及剪刀撑→校正框架柱模板→支撑体系水平杆件与框架柱模板可靠连接→浇筑8.35m标高楼盖下框架柱混凝土至框架梁下平→搭设梁板底部水平杆件→铺设梁板底次楞和模板→绑扎梁板钢筋→安装梁侧模板→梁板钢筋与模板验收→浇筑梁板混凝土→混凝土养护。

2.2、支撑体系搭设方法

1)立杆设置

在-0.05m标高回填土上,按照支撑体系平面布置图弹测立杆位置纵横坐标方格网,铺设木垫板,在坐标交汇处中心搭设立杆。

先搭设外围四周立杆、扫地杆和临时固定水平杆,然后拉线设置其他立杆。

立杆层高垂直度允许偏差按≤20㎜控制,立杆全高垂直度允许偏差按≤50mm控制。

2)水平杆搭设

立杆验收合格后,在立杆上按设计步距弹出水平杆竖向间距位置线,满设双向水平杆。

外围水平杆设于立杆侧,其余分别对称设于立杆同侧,以便斜杆、剪刀撑的搭设。

在己浇框架柱部位,将水平杆与之做可靠连接,以提高支架体系抗侧移能力和整体刚度。

3)竖向剪刀撑搭设

必须按支撑体系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在支撑系统外围四周、每个框架柱之间纵横中部搭设竖向连续剪刀撑(详见梁板模板施工平面布置图),与地面的夹角和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可调支托设置

将可调支托垂直放置于立杆顶部,并按照支撑体系主楞下平标高调整丝杠至合适标高,其丝杠外露长度≤200mm。

5)主次楞安装与梁板底部起拱

投测梁板底部中心线,并按梁跨度1.5/1000起拱,拉线安装梁板底部主楞,并使其在可调支托的U形托居中住锁定,然后按设计间距铺设梁板底部方木次楞和面板。

6)方木次楞搭接

方木次楞搭接位置必须设置在梁板和梁侧模板主楞处,方木伸过主楞的长度必须≥100㎜。

7)扣件螺栓拧紧

用于支撑体系杆件连接的扣件螺栓均采用专用长臂扳手分两次拧紧,使其扭力矩控制在40~65N.m区间,并采用扭力矩电子测试仪监测。

经拧紧后有劈裂的扣件必须及时更换,并作废品标示处理。

3、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1)木胶合板的力学性能

规格

剪切强度

抗弯强度

弹性模量

12㎜厚木胶合板

1.4N/mm2

12.5N/mm2

4500N/mm2

(2)木方(松木)的力学性能

规格

垂纹剪断强度

抗弯强度

弹性模量

50㎜×70㎜

4.8N/mm2

17.0N/mm2

10000.0N/mm2

(3)Q235钢管力学性能

抗拉、抗弯强度f

抗压强度fc

弹性模量E

205N/mm2

205N/mm2

2.06×105N/mm2

(4)钢管扣件力学性能

单扣件抗滑移强度

双扣件抗滑移强度

拧紧力矩控制值

8KN

12KN

40~65N.m

4、构造设置

1)竖向剪刀撑

按支撑体系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在支撑系统外围四周、框架柱之间约中部搭设竖向连续剪刀撑(详见梁板模板施工平面布置图),与地面的夹角和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水平剪刀撑

严格按支撑体系施工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要求设置水平剪刀撑(详见梁板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必须与周边框架柱及框架梁顶紧,水平夹角和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水平杆加强层

在最顶一个步距水平杆件的竖向中部增设一道纵横水平杆件并向两侧延伸2个立杆间距,以防止顶步立杆发生失稳变形而导致支撑体系破坏。

5、检查和验收

5.1、检查验收程序

模板分项工程经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质量和安全检查员自检达到合格后方可提交验收,并由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好“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检查结论栏应由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署“合格”并签字后交监理和建设单位验收。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由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质量和安全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2、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支撑体系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组应熟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并应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

模板支撑体系必须由专业班组施工,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工具准备

序号

工具

数量

1

扭力矩电子测试仪

1个

2

500㎜长臂套筒扳手

12套

3

紧绳器

6个

4

安全帽

12个

5

安全带

12条

6

工作服

12套

7

水准仪

1台

5.3、材料检查验收

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与相关资料。

1)项目部应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

2)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3)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的规定,对梁板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5.4、支撑体系检查验收

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

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5.5.1、主控项目

1)支撑体系所使用的钢管、方木、立杆支托、扣件和面板等的品种、规格、型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技术参数等要求。

检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游标卡尺和小钢尺测量和观察检查;

抽查数量:

各种材料分别全部数量的30%,但分别不少于10件。

2)立杆、水平杆件和主次楞间距应小于或等于设计技术参数。

检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小钢尺测量外围尺寸,然后观察检查;

抽查数量:

全部数量的50%,但分别不少于20处。

3)剪刀撑的布设位置、与地面的夹角和形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角度尺和小钢尺测量和观察检查;

抽查数量:

全部数量的60%,但不少于10处。

4)直接分担荷载传递的扣件拧紧力矩必须满足40N.m的要求。

检查方法:

使用电子扭力矩测试仪检测;

抽查数量:

全部数量检测。

5.5.2、一般项目

1)水平杆件步距应按设计技术参数尺寸搭设。

检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小钢尺测量外围水平杆件步距,然后拉线观察;

抽查数量:

全部数量的60%,但不少于10处。

2)扫地杆和立杆支托下水平杆件分别距地面和梁底部主楞的距离应按≤200㎜设置。

检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钢尺测量外围距离,然后拉线观察;

抽查数量:

全部数量的60%,但不少于10处。

3)用于承重构造杆件的扣件连接扭力矩应为40~65N.m。

检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电子扭力矩测试仪检测;

抽查数量:

按全部数量的50%抽检,但不少于100个,且应全部合格。

5.3、允许偏差项目

5.5.3表支撑体系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Δ

(mm)

示意图

检查方法

与工具

1

立杆垂直度

下列满堂支撑架允许水平偏差(mm)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

搭设中检查偏差的高度(m)

总高度

8.28m

H=2

H=10

H=20

±7

±30

±50

中间档次用插入法。

2

间距

步距立杆间距

±20

±30

钢板尺

 

3

纵向水平杆高差

一根杆的两端

±20

 

水平仪或水平尺

同跨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

±10

4

剪刀撑斜杆与

地面的倾角

45~60º

角尺

续表1

项次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Δ

(mm)

示意图

检查方法

与工具

5

扣件安装

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

α≤

150mm

钢板尺

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

α≥

500mm

钢卷尺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

α≤h/3

纵向水平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

α≤la/3

钢卷尺

扣件螺栓拧紧力矩

40~65

N·m

扭力矩电子

测试仪

注:

图中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剪刀撑;

5.5.4、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板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抽样检查数目与质量判定标准,应按表8.2.5的规定确定。

不合格的应重新拧紧至合格。

表5.5.4表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安装扣件数量(个)

抽检数量(个)

允许的不合格数

1

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接长立杆、纵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200

1201~3200

5

8

13

20

32

50

0

1

1

2

3

5

2

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非主节点处)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5

8

13

20

32

50

1

2

3

5

7

10

5.6、模板检查验收

模板安装应符合现行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相关规定。

5.6.1、主控项目

在梁底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5.6.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5/1000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

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模板垂直度控制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板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6)顶板模板标高控制

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在竖向构件的钢筋上测量抄出+50mm控制线,根据板厚在现浇板钢筋上焊接短钢筋作为板上平标高控制桩。

7)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

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组织机构框图

2、安全组织机构人员(包括手机)

3、支撑体系搭设施工技术措施

3.1、投点放线

用经纬仪测设框架梁中心线,并以此线为基准线,拉线确定支撑体系立杆位置坐标网。

3.2、剪刀撑设置

按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模板支撑体系时,应按设计图示的剪刀撑位置、夹角和形式布设。

3.3、立杆搭设

(1)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如下图所示)。

立杆接长示意图

(2)、立杆与水平钢管主楞采用扣件连接,梁底立杆顶部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4)、立杆应保证其垂直,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5)、立杆垂直度,每搭设2米垂直度为±7mm,架体最终垂直度±30㎜。

3.4、水平杆搭设

(1)、在立杆底距楼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2)、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杆,顶部水平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200mm。

(3)、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杆。

(4)、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不能与另一方向的水平杆扣接。

3.5、其它构造措施

(1)、支架立杆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2)、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脚手架等相连接。

4、超高模板支撑体系拆除

超高模板支撑区域楼盖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其下部和地下车库相应区域的支撑体系。

5、模板安装和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模板支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并持证上岗。

2)模板支撑体系搭拆时,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

安全帽和安全带要定期检查,不合格者弃用。

3)模板体系构配件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检验报告,安装前对所用部件进行全面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严禁应用在工程中。

4)模板拆除应符合现行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10)相关规定。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并以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试验强度为依据。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5)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6)模板的拆除措施应经技术主管部门或负责人批准。

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规定强度,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计算和技术主管确认其强度能足够承受此荷载后,方可拆除。

7)拆模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围的安全措施。

8)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

作业区应设围栏,其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

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

9)拆摸的顺序和方法应按模板的设计规定进行。

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

10)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在安全处。

11)高处拆除摸板时,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

严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