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95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docx

福州市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

一、选择题

1.哈尔滨市气象台2月26日20:

40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

呼兰、巴彦、木兰、通河、方正、延寿、尚志、五常已经出现能见度低于2000米的霾,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区,县(市)以及主城区、依兰将持续有中度到重度霾,局地能见度不足500米,请注意防范。

近年来,党和政府从人民利益出发,加强雾霾的治理。

科学治理雾霾,需要()

A.大幅降低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B.抑制居民生活消费,倡导环保出行

C.全面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生产发展D.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

2.目前在许多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这种营建支出

①是绿色消费                        ②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违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④有利于人的健康和减少环境污染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题文)共享单车的出现及地铁发展,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早晨上班,手机扫码骑共享单车到地铁站,再乘坐地铁到单位上班。

材料体现了

①手机与共享单车是互补品

②求实消费心理,符合环保理念

③租赁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④商品被多次利用,增加了商品的价值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4.作为低成本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的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注明自己所需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发来交换。

“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①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②是一种商品流通

③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④可以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阶梯电价是指按照用户消费的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

实行这一定价机制

A.目的在于抑制消费B.可以引导绿色消费

C.不利于充分利用资源D.有利于降低恩格尔系数

6.201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五”车用汽油标准。

90、93、97三个标号汽油调整为89、92、95、98四个标号。

新标号汽油有害物质减少,油品质量升级,但同时油价上涨0.5-0.6元。

这一汽油标准的实施

①旨在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

②能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

③能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增加汽车销量

④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7.(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在A市地铁站,王女士将矿泉水瓶放在站口“饮料瓶回收机”中,随后,在“手机话费、卡通充值、优惠券”等“返利”方式中,王女士选择了“手机话费”,0.1元就到账了。

饮料瓶回收后会实现“瓶到瓶的循环”即加工为再生瓶,进入市场流通。

这一“互联网+回收”的模式

①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③创造消费动力,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④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8.2018年1月,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1.6%。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3倍。

新能源汽车受青睐的原因可能有

①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比传统汽车更低

②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更节能环保

③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④传统汽车替代品石油的价格大幅提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可燃冰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我国于2017年5月18日在南海首次试采成功,并获得连续稳定产气,这将有助于我国

①加快能源结构转型

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④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0.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下发《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宣布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这一决定

①旨在引导消费需求,绿色消费②体现税收的强制性,依法征税

③旨在加大行政调控,扼制浪费④体现税收的固定性,税收法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如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等措施,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引导经济转型升级。

这说明

A.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B.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C.绿色消费以可持续消费为主旨D.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

12.2016年11月26日,在“未来论坛”上,专家指出北京空气污染的春夏秋冬四季特色,燃煤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形成的复合污染增加了空气污染治理的难度,同时提出解决我国的大气污染的唯一方法是“源头减排”和“源头治理”。

从源头减排和治理雾霾需要

①消费者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来源

②科学发展,形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③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④完善价格机制,提高汽油价格减少传统汽车使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3.针对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逐渐显现,一些生产经营者唯利是图,违法经营等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对食品安全做出了重大部署。

该《意见》旨在

①确保“舌尖安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

②让人民吃得放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感

④引导消费者重视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实现绿色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频繁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再次敲响了环境治理的警钟。

下列关于政府的相应措施中,表述正确的是()

A.运用法律手段——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B.运用财政政策——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C.转变消费观念——坚持低碳消费,绿色出行,保护环境

D.运用经济手段——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

15.某市发起“绿色低碳生活倡议书”,要市民尽量选购简单包装的商品、绿色无公害食物、节能家用电器等,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木筷、纸杯、纸巾等。

此举旨在

A.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推产品升级

B.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引导绿色消费

C.促进消费水平优化,助力消费升级

D.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收入水平

16.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推行垃圾分类的经济意义有

①实现再生资源利用,让垃圾“变废为宝”

②提高民众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③减少环境污染,节省使用资源

④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7.某地政府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实施,让社区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领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将饮料瓶、废旧书籍等垃圾分类投放到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

刷卡、扔垃圾、查询积分到转眼“吐出”饮料,这种“互联网+回收”的模式有利于()

①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③创造消费动力,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④促进绿色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无锡是国内最早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城市之一,市民们憧憬着早晨从家门口的租赁点租一辆自行车,骑行到地铁口还车,再乘坐地铁上下班这样真正低碳的交通生活方式。

市民租赁点租车是()

①租赁消费,获得了自行车的使用权

②坚持了绿色消费原则,环保节能

③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为显示与众不同

④低碳生活方式,会导致消费水平降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9.阶梯电价是指按照用户消费的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

实行这一定价机制

A.目的在于抑制消费B.可以引导绿色消费

C.不利于充分利用资源D.有利于降低恩格尔系数

20.太原市民郭女士在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扫描二维码领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

将最近积攒的四五个饮料瓶和废旧报纸分类进行投放,刷卡、扔垃圾、查询积分……转眼“吐”出来的就是饮料。

这一“互联网+回收”的模式:

①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③创造消费动力,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④转变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1.通过转转网等平台把人们手中的闲置物品卖出去,既迎合了大家变“闲”为“现”,又实现了变废为宝。

这说明

①闲置物品的转卖符合绿色消费的原则

②只有在商品流通中才能实现闲置物品价值

③闲置物品的转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④闲置物品转卖出去才能增加其使用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为鼓励消费者提前更新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产品,中央财政对购买国家能效2级以上、且获得3C认证的新型绿色、智能化家电产品给予不高于产品价格13%的补贴,单台上限800元。

这一举措旨在

①推动消费升级②引导绿色消费③增加厂家收入④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北京市某中学生设计了一款“闲置物品公益转让”APP(手机应用软件),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前提下,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提供自己的闲置物品,或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过期杂志和学习用品等。

这一做法实现了

①节约资源,变废为宝②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③分类回收,循环再生④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4.近年来,国务院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对我国经济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充电基础设施增加-----新能源汽车供大于求-----汽车价格稳步上升

B.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国内油价持续下跌

C.充电基础设施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D.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新能源汽车市场活跃-----资源节约,保护环境

25.在“蚂蚁森林”种树已经成为很多网民的□常举动,在超过3亿蚂蚁用户的共同努力下,截止2017底;“蚂蚁森林”已累计种植和维护真树1314万棵。

蚂蚁金服CE0井贤栋表示,“蚂蚁森林”将履行对用户的承诺,继续加大投入。

这一行动体现的理念是

①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②简约适度、节能减排

③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④重复利用、循环再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详解】

A:

科学治理雾霾,需要提升发展质量,但大幅降低发展速度错误,排除A。

B:

科学治理雾霾,需要倡导环保出行,但不是抑制居民生活消费,B错误。

C:

全面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生产发展不能科学治理雾霾,C不合题意。

D:

近年来,党和政府从人民利益出发,加强雾霾的治理。

科学治理雾霾,需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C

解析:

C

【解析】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这种营建支出属于绿色消费,①正确;这种营建支出有利于人的健康和减少环境污染,④正确;这种营建支出不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也没有违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②③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3.B

解析:

B

【解析】

“早晨上班,手机扫码骑共享单车到地铁站”这说明共享单车与手机必须组合在一起使用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体现了手机与共享单车是互补品,①正确;“骑共享单车到地铁站,再乘坐地铁到单位上班”这体现了求实消费心理,符合环保理念,②正确;租赁消费并没有成为消费的主流,③不选;商品的多次利用并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4.B

解析:

B

【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换客”把闲置的物品换成所需的物品,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这也符合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原则,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换客”这种流行方式是闲置物品的互换,是物物交换,不属于商品流通,②说法错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换客”这种流行方式不能使商品的价值最大化,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5.B

解析:

B

【解析】

阶梯电价是指按照用户消费的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

实行这一定价机制可以引导绿色消费。

故B选项正确入选。

A选项错误。

C选项错误,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D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6.C

解析: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绿色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标号汽油有害物质减少,油品质量升级,这一汽油标准的实施旨在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①④符合题意;新标号汽油不能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②错误;油价上涨会影响汽车销量,③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阐述政府、消费者在“消费升级、供给创新”中应发挥的作用。

(1)①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要。

②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强市场监管,为企业和市场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

③坚持依法行政,制定和实施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

(2)①消费者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树立权利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安全消费;同时应树立义务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自觉践行理智消费、绿色消费等,使自身的消费与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相一致。

②消费者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把个人消费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

7.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商品价值和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这一“互联网十回收”的模式实现了“瓶到瓶的循环”,倡导了循环经济理念,提升了公众环保意识,故②符合题意;材料中的空矿泉水瓶经过这一模式实现了再生利用,说明“互联网十回收”的模式创新了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了绿色消费,故④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并不能提升消费质量和水平,也不能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故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解析:

B

【详解】

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可能比传统汽车低,也可能比传统汽车高,故①错误;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天然气等作动力,这比传统汽车更节能环保,因此,新能源汽车容易受消费者青睐,故②正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会降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有助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故③正确;石油与传统汽车是互补商品,故④错误。

故选B。

9.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我国可燃冰在南海首次试采成功,并获得连续稳定产气,这将有助于我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与可燃冰试采成功无关,应排除②;树立绿色消费观念的主体是消费者而不是国家,应排除③;故选C。

【点睛】

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2)企业:

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管理创新转变。

(3)政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0.D

解析:

D

【详解】

此题考查税收的相关知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下发《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这表明税收具有固定性,税收法定,④正确;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经济发展具有调节作用,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的消费需求,进行绿色消费,①正确;材料未涉及税收的强制性特征,②与材料无关,排除;国家利用税收手段调节经济属于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运行,③中的“行政调控”说法错误,且材料未涉及扼制浪费的相关内容,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

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a.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当经济发展过热,国家就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当经济发展滞缓,国家就通过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

b.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国家可通过消费税等税收形式调节居民的消费行为;

c.维护社会公平。

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d.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11.A

解析:

A

【详解】

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低碳生活理念引导经济转型升级,说明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入选。

B选项观点表述错误,家庭消费不能超前,要适度消费,排除。

C选项观点错误,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而不是以可持续消费,排除。

D选项观点表述错误,低碳生活并不会导致消费水平降低,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

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②绿色消费的含义: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③为什么要提倡绿色消费?

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绿色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正在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④绿色消费体现、要求,即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12.A

解析:

A

【解析】③选项表述错误,从源头减排和治理雾霾仅仅靠市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市场调节有其弊端。

④选项错误,汽油的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故排除。

题目中,从头减排和治理雾霾需要消费者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来源,需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故①②入选。

选A。

1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②③:

针对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逐渐显现,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对食品安全做出了重大部署。

该《意见》旨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感,让人民吃得放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②③符合题意。

①:

该《意见》有利于维护“舌尖安全”,但不能确保“舌尖安全”,①说法错误。

④:

该意见旨在对一些生产经营者唯利是图,违法经营等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管理,保障食品安全,而不是引导消费者重视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

为什么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1)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①建立和实施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以及市场交易规则。

②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③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14.D

解析:

D

【详解】

D:

在治理雾霾过程中,政府应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属于经济手段,D正确。

A: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属于行政手段而非法律手段,A错误。

B:

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属于经济手段中的货币政策而非财政政策,B错误。

C:

转变消费观念,坚持低碳消费,绿色出行,保护环境,是对消费者的要求,不是对政府的要求,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15.B

解析:

B

【详解】

A:

某市发起“绿色低碳生活倡议书”,不是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推产品升级,排除A。

B:

市民尽量选购简单包装的商品、绿色无公害食物、节能家用电器等,尽量不使用一次物品。

此举旨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引导绿色消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符合题意。

C:

促进消费水平优化,助力消费升级不是发起“绿色低碳生活倡议书”的目的,排除C。

D:

发起“绿色低碳生活倡议书”不能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收入水平,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6.B

解析:

B

【详解】

①③: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推行垃圾分类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省使用资源,实现再生资源利用,让垃圾“变废为宝”,①③符合题意。

②:

提高民众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文化意义,②不合题意。

④: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政治意义,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7.C

解析:

C

【详解】

①:

这种“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影响的是人们的消费观念,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

某地通过扫描二维码领取了生活垃圾分美收集袋,将次料瓶、废旧书籍等垃圾分类投放到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刷扔垃圾、查询积分到转眼吐"出饮料,这种"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创新商品价值方式,促进绿色消,②④符合题意。

③: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材料没有体现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8.A

解析:

A

【详解】

①:

租赁消费,获得商品的使用权,①正确;

②:

材料中租车使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坚持了绿色消费原则,②正确;

③:

材料中租车消费经济实惠,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而不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③观点与题意无关;

④:

低碳生活方式,会“导致消费水平降低”的说法是错误的,④不选,

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

19.B

解析:

B

【解析】

阶梯电价是指按照用户消费的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

实行这一定价机制可以引导绿色消费。

故B选项正确入选。

A选项错误。

C选项错误,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D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20.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方式和消费观的知识。

材料体现的是“互联网+回收”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不涉及生产领域,所以不能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也不能创造消费动力,①③与题意不符;“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可以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有利于转变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②④符合题意;本题选D。

2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绿色消费的相关知识。

①③:

人们手中的闲置物品卖出去,既迎合了大家变“闲”为“现”,又实现了变废为宝。

这说明闲置物品的转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符合绿色消费的原则,①③正确。

②:

实现闲置物品价值的渠道很多,把闲置物品卖出去只是实现渠道之一,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