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9713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docx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4参考答案

  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2.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收入相抵点点,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点。

  4.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

  6.根据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产品差别,可以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类型。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8.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接受者,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9.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题目错”竞争。

  10.现代寡头理论就是运用博弈论来研究寡头行为。

  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12.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

  13.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

  14.经济租是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则超过的这部分收入(生产者剩余)。

  15.正常利润是一种特殊的工资,其特殊性就在于其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1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

  1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8.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

  19.价格管制是政府控制垄断者产品的价格。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自然垄断行业,其原则有三种,一是边际成本定价,二是平均成本定价,三是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回报率,按成本加这种回报率定价。

  20.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道德危机。

  21.由于政府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就是政府失灵。

  二、选择题

  1.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C

  )。

  A.1年内                                     B.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2.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  B)。

   A.边际效用递减                           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C.规模经济                               D.内在经济

  3.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C  )

   A.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可能上升或下降

   B.边际成本上升时,平均成本一定上升

   C.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一定下降

   D.平均成本下降时,边际成本一定下降

  4.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  A)。

   A.先减后增     B.先增后减      C.一直趋于增加     D.一直趋于减少

  5.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  C    )。

   A.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B.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D.该行业只有很小数量的企业

  6.在垄断市场上,价格(   C   )。

   A.由消费者决定                  B.价格一旦确定就不能变动

   C.受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         D.可由企业任意决定

  7.在垄断竞争市场上(   B   )。

   A.该行业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

   B.该行业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销售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略有差别

   C.该行业有很多企业,所有企业销售的产品相同

   D.该行业有少数几个企业,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大到要考虑它的竞争对手的行为

  8.根据博弈论的分析,“囚徒困境”中的两个囚徒的优势战略是(  C  )。

  A.一方交代,另一方不交代         B.双方都不交代

   C.双方都交代                    D.双方沟通

  9.在以下四种方式中,工会为了提高工资,所采用的方式是要求政府(   C   )。

   A.增加进口产品         B.鼓励移民入境C.限制女工和童工的使用      D.取消工作年龄限制

  10.经济租是指(   D   )。

   A.使用土地所支付的价格 B.使用资本所支付的价格 C.固定资产在短期内所得到的收入

   D.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实际收入超过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

  11.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时的基尼系数为(  D  )。

   A.0.2-0.3        B.0.3-0.4          C.0.4-0.5        D.0.5以上

  12.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    C   )。

   A.按效率优先的原则分配国民收入 B.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国民收入

   C.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 D.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

  13.搭便车通常多被看作是公共物品,是指(    C      )。

   A.有些人能够免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有些人能够以低于正常成本的价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无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人消费这些商品

   D.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把价格压低,直到实际上免费供应为止

  14.垄断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    A    )。

   A.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使价格没有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

  15.逆向选择意味着(   A   )。

   A.为防被骗,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收取较高的保费

  三、判断题

  1.企业用自有资金进行生产是有成本的。

(   √  )

  2.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不是一回事。

(   √   )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就是停止营业点。

(  ×   )

  4.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正常利润达到最大化。

(  ×  )

  5.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不论企业的收益能否弥补可变成本,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进行生产了。

(  ×  )

  6.垄断市场上,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企业均可获得超额利润。

(  ×   )

  7.电力部门对工业用电与民用电实行不同的价格属于二级价格歧视。

(  ×  )

  8.现代寡头理论运用古诺模型和拐折的需求曲线来研究寡头的行为。

(  ×  )

  9.用先进的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会使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  √    )

  10.地租上升使土地的供给不断增加。

( ×  )

  11.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一。

(  ×  )

  12.平等与效率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  √  )

  13.存在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都相等。

(  × )

  14.不确定性和风险是一回事,都可以用概率的大小表示。

(   ×  )

  15.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某种政策的产生一定符合整个社会利益。

(  ×  )

四、计算题                     

解:

产量

短期固

定成本

可变

成本

总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

成本

边际

成本

0

120

0

120

0

1

120

60

180

120

60

180

60

2

120

80

200

60

40

100

20

3

120

90

210

40

30

70

10

4

120

105

225

30

26.25

56.25

15

5

120

140

260

24

28

52

35

6

120

210

330

20

35

55

70

2.在一个行业中,最大的企业市场占有份额为15%,第二家为12%,第三家为10%,第四家为9%,第五家为8%,第六家为7%,第七家为6%,第八家为5%,第九家为4%,第十家为3%。

    计算:

(1)四家集中率;

(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2.

(1)R=(A1+A2+A3+A4)/T=A1/T+A2/T+A3/T+A4/T=15%+12%+10%+9%=46%

(2)HHH=S12+S22+…+S502=152+122+102+92+82+72+62+52+42+32=749

3.如果暑假你有两份工作可以选择,一份是当家教,每月保证有500元收入,一份是当推销员,干得好每个月最多可赚3000元,干不好一分钱也没有。

根据别人的经验,赚3000元的概率为0.1,赚2000元的概率为0.4,赚1000元的概率为0.4,一分钱赚不到的概率为0.1。

这两份工作的未来预期收入各是多少?

解:

家教:

500元

推销员:

3000×0.1+2000×0.4+1000×0.4+0×0.1=1500元

五、问答题

1.在目前的家电市场上,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各个厂商不得不采取一些竞争策略,包括价格、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其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因此,家电行业被认为是完全竞争行业。

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

家电行业不属于完全竞争行业,这种说法不正确。

答: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理由如下:

  ()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有三个:

①、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

  ②、行业的进入限制③、产口差别

  ()完全市场竞争的特点是:

  ①、市场集中程序:

零②、进入限制:

无③、产口差别: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①、市场集中程序:

高(四家集中率60%以上,HHI1800以上)

  ②、进入限制:

  ()家电是寡头垄断行业

家电行业被认为是完全竞争行业的说法不正确。

实际上,家电行业是垄断竞争行业。

在目前的家电市场上,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各个厂商不得不采取一些竞争策略,包括价格、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但这些竞争是产品差别竞争,尽管竞争十分激烈,仍是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2.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

答:

收入高低→收入效应:

工资率上升→减少劳动

闲暇时间→替代效应:

工资率上升→增加劳动

开始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工资率上升→劳动增加

后来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工资率上升→劳动减少

故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

  3.试说明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答:

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有:

(1)公共物品;

(2)外部性;(3)垄断。

解决方法:

(1)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由政府向公民征收税收,作为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资金;对于准公共物品,可以变为私人物品,通过市场方式提供,政府所做的事就是通过拍卖把这些事业的经营权转让给私人企业,让他么南市场原则去经营。

(2)、政府解决外部性可以采用立法或者行政手段,也可以采用经济或市场手段。

采用立法手段,就是制定环境保护法这样的法律,指定某个政府部门作为执法机构,强制执行,对违规者进行罚款到追究法律责任的处罚;采用经济手段,就是采用对污染征税的方法,如庇古税等。

(3)政府对垄断的消除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价格管制;第二,实施反托拉斯法;第三,国有化,即对垄断性的事业实行国有,由政府管。

西方经济学作业3

  一、填空题: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NDP)NDP:

即国内生产净值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来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5.长期中的失业是指(自然)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7.生产—单位产量所需求的资本量被称为(资本—产量比率)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的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9.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唯一原因是(货币量增加)。

10.摩擦性失业是指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11.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工资。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3.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1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价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收入与消费相等),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

18.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入的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小)

2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

  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不确定)

  A.汽车制造厂新生产出来的小汽车        B.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C.工厂用于运送物品的小汽车            D.公司用于联系业务的小汽车

  2.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是( C)

  A.消费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                        D.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3.劳动力总量包括( A)

  A.所有失业和就业的工作年龄人口

  B.总人口中除非工作年龄人口外的所有工作年龄人口

  C.总人口数

  D.所有失业的工作年龄人口

  4.经济增长是指( B )

  A.经济进步

  B.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C.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D.社会福利和个人幸福的增进

  5.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生产的产量为50万,则资本-产量比率为( B)

  A.50万/100万=0.5                B.100万/50万=2

  C.100万/(100万+50万)=0.67       D.50万/(100万+50万)=0.33

  6.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  D)

  A.同时影响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            B.既不影响名义变量也不影响实际变量

  C.只影响实际变量而不影响名义变量        D.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7.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  D )

  A.最低工资法                     B.效率工资

  C.工会的存在                     D.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C)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需求         D.国外的需求

  9.物价水平的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B)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B.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C.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10.技术进步会引起(  A   )

  A.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平行移动

  B.短期与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平行移动

  C.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D.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11.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D)

  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12.引致消费取决于(   A )

  A.收入       B.边际储蓄倾向       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D.自发消费

  13.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B)

  A.消费        B.投资             C.政府支出         D.净出口

  14.加速原理说明了(  B )

  A.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动量          B.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

  C.投资的变动等于产量的变动              D.投资的变动小于产量的变动

  15.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D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2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消费倾向为0.5                    D.边际消费倾向为0.8

  三、判断题

  1.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以前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错)

  2.居民购买住房属于投资.(  对 )

  3.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就是物价指数.(  错 )

  4.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对 )

  5.新剑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以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为前提的,经济增长的结果也必然加剧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对 )

  6.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低,货币价值越大.( 错)

  7.充分就业并不是指人人都有工作.( 对)

  8.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减少.( 错)

  9.在短期内,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反方向变动.( 错)

  10.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 对 )

  11.短期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 错)

  12.从消费函数的稳定性中可以看出刺激消费的政策非常有效.( 错)

  13.经济繁荣与衰退的主要原因都在于投资的波动性.( 对  )

  14.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45°线和总支出曲线相交时,收入与消费相等.( 错)

  15.乘数发生作用需要有一定条件.(对 )

  四、计算题

  1.下面是一个经济中的有关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用支出法计算该国的GDP:

  

(1)购买汽车、彩电等耐用消费品支出1000亿元;

  

(2)购买食品、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支出2000亿元;

  (3)雇用保姆和家庭教师支出200亿元;

  (4)企业投资支出(包括厂房和设备)2000亿元;

  (5)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3000亿元;

  (6)企业支付的银行利息和向政府交纳的税收共500亿元;

  (7)今年初存货为1500亿元,年底存货为1000亿元;

  (8)各级政府为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2000亿元;

  (9)中央政府国防与外交支出500亿元;

  (10)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2500亿元;

  (11)出口产品收入1500亿元;

(12)进口产品支出1000亿元。

解:

用支出法计算:

GDP=1000+2000+200+2000+1000-1500+2000+500+1500-1000=7700亿元

2.假定1997年的物价指数为128,1998年的物价指数为136,那么,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解:

把1997年做为基年。

1997至1998年物价指数(136-128=8)上升了8

物价指数上升了8,表示通货膨胀率为8%

3.假设一个经济中总收入为2000亿元,储蓄为400亿元,当收入增加为2500亿元时,储蓄增加为500亿元。

计算该经济的乘数。

如果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亿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多少?

.解:

增加的收入:

500亿元

增加的储蓄:

100亿元

    边际储蓄倾向MPS=0.2

    因为MPS+MPC=1

    所以MPC=1-MPS=0.8

    因为乘数=1÷(1-0.8)=5

    根据均衡国内生产总值决定公式,所以该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200亿元。

  五、问答题

   1.简要说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答:

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1)制度。

它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

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

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2)资源。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产量是用各种生产要互生产出来的。

各种生产要素是资源,因此,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

资源包括劳动与资本。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进高。

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又称有形势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

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

经济增长中必然有资本的增加。

(3)技术。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2.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答:

(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相等(Y0=Yf),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

(2)技术进步会使一国经济潜力提高,这就体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随着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从LAS0移动到LAS1),短期总供给曲线也向右移动(从SAS0移动到SAS1)。

在这一过程中技术进步引起投资增加、消费增加,总需求曲线移动也向右移动(从AD0移动到AD1)。

这三要曲线相交决定了均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新的充分就业均衡,但水平大大提高了,而物价水平仍然水平不变(P0)。

因此,经济潜力提高,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可以实现更多水平的充分就业均衡而不引起通货膨胀。

这说明从长期来看,提高经济能力,提高经济潜力,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